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科學教案

時間:2024-06-13 21:18:5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科學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科學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鍛煉幼兒運用味覺來對食物進行辨別的能力。

  2、豐富幼兒有關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詞,豐富詞:酸的、甜的、香的。

  教學準備:

  布娃娃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有關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學過程:

  1、出示各種味道的食物,通過給凡凡小朋友過生日,來引出課題:嘗嘗味道。

  今天是我們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們一起給他慶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東西。小朋友吃的時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邊吃邊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2、討論食物的味道:

  (1)請小朋友說說,你剛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糖果味一樣是甜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楊梅味一樣是酸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花生味一樣是香的?

 。2)豐富形容詞: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歡吃什么味道的東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東西,這樣,牙齒會吃壞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來分類:(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請小朋友分類)(1)凡凡請我們吃東西,我們也送好吃的東西給凡凡吃好嗎?凡凡要我們把禮物放在三個籃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個裝糖果的標記的籃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個裝楊梅標記的'籃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個裝花生標記的籃子里。

 。2)凡凡說你們分得真好!這是甜甜的味兒;這是酸酸的味兒;這是香香的味兒。謝謝小朋友送來這么多好吃的禮物。

  4、活動結束:今天凡凡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謝謝凡凡嘛,那讓我們唱歌跳舞來祝賀凡凡的生日吧!

  小小班科學活動《什么東西不見了》

  幼兒園小小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不見了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引起幼兒對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這一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臉盆、小碗、水桶、積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小石塊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桌上的小籃子里有許多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玩一玩?(請幼兒說一說籃子里的物品)"盆里的水藍熒熒的,真漂亮,小朋友喜歡不喜歡?我們小朋友可喜歡玩水了,小籃子里的東西也想到水里去玩一玩,等一下請小朋友把小籃子里東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們到水里后會怎么玩?看看會有哪些東西不見了?"2、第一次嘗試A、幼兒每人一份材料,引導幼兒將物品放入水中,并觀察什么東西不見了。

  B、討論:什么東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東西不見了?不見的東西哪里去了?

  3、第二次嘗試A、讓幼兒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用小碗將盆里的水舀到小水桶里(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水撒到外面)B、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水底的東西。

  4、總結"我們把放到水里后不見了的東西這一現(xiàn)象叫沉,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見東西的這一現(xiàn)象叫浮。"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展示以及學生的動手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和敢于猜想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讓學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學習物理的方法。

  難點:注重學生實驗的可操作性、可觀賞性,達到預期效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試管、水、燒杯、水槽、慣性演示器、酒精燈、燒瓶、錄音機、小人、揚聲器、放大鏡、紙板、鐵架臺、集氣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物理,讓我們一起來看──(多媒體展示引言部分。)

  師補充:物理學是個知識的海洋,它需要我們?nèi)ヌ剿?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乘上《探索物理》這葉小舟,開始我們既充滿樂趣又不乏艱辛的科學之旅吧!

  看完這一段,同學們一定有許多的想法,對于物理這門學科,同學們一定也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首先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意見。

  同學們討論發(fā)言。

  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問題也提的非常好,在以下的旅途中,我們將一起找到答案。(多媒體展示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二、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一:紙人跳舞

  打開錄音機,紙人隨著音樂起舞,關上錄音機,小人停止跳舞。

  學生提出問題

  師:通過下一節(jié)課的探究活動,同學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實驗二:教師演示

  (1)燒瓶在火焰上加熱一段時間會看到,水沸騰。

  (2)燒瓶從火焰上移開,水停止沸騰。

  (3)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停止沸騰的水會再次沸騰。

  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非常好,說明大家不僅對實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而且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本著這樣的態(tài)度,同學們一定能夠?qū)W會、學好物理這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通過你們自己的努力找到它的答案。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有趣的實驗:

  A、漏斗吹乒乓球;B、放大鏡看物體;C、紙板托水;D、小試管爬山;E、吹紙。

  實驗前讓學生先猜測結果,實驗結束后,看結果和同學們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學們不僅要善于思考,還要勤于動手。

  多媒體補充實驗(紙盒燒水、多彩的太陽光、會變大的魚、連電路)

  師:以上這些實驗有趣嗎?物理就是研究這些力、熱、聲、光、力等形形色色的有趣的現(xiàn)象的,這些現(xiàn)象不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將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三、物理不僅有趣,也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進入科學之旅第二站──物理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生:正是有了電的發(fā)明,才使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光明,才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豐富……

  生:正是有了聲、光的.發(fā)現(xiàn),才使我們的眼中看到了色彩斑斕,五彩繽紛……

  生:有了物理知識的大量應用,才能使生產(chǎn)飛快發(fā)展,生活質(zhì)量迅速提高……

  師: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物理的用途是如此的廣闊,同學們一定都想學好物理,怎樣學習物理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三站。(多媒體展示學習方法)

  (一)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師:我想問大家?guī)讉問題,看看我們的同學是不是個有心人。

  問題:1.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是豎排的還是橫排的?哪一種顏色的燈在上面(左邊),哪一種顏色的燈在下面(右面)?

  2.山地自行車后軸有很多的齒輪,上坡時要想省力應該用大齒輪還是用小齒輪?

  3.冰棍從冰箱里拿出來時你觀察到什么?(冒白氣)冰棍冒出的白氣是向上還是向下?

  師:生活中有很多現(xiàn)象不是我們沒看見,而是多數(shù)人都是“視而不見”,沒有有意識地去觀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觀察,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得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

  物理知識都是經(jīng)過觀察和實驗,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總結出來的。因此我們同學們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觀察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同時還要多動手多實踐。

  學生實驗:要求做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并能敘述實驗及現(xiàn)象。

  1.雞蛋的沉浮(新鮮雞蛋在水中會下沉,陸續(xù)向水中加鹽,并輕輕攪拌,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繼續(xù)加鹽,雞蛋;在水中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2.慣性實驗

  師:同學們在實驗的時候,不僅要善于觀察,勤于動手,而且要開動腦筋、多問自己為什么,用疑問的眼光看待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只有在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

  (二)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物理中有很多著名的理論都是科學家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得出來的。

  (多媒體展示)牛頓的偉大發(fā)現(xiàn)地球引力及白光的分解。

  師:物理是從實際中來,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

  (三)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

  沒有物理學的發(fā)展和其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就沒有我們現(xiàn)代方便快捷的生活(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在享受著高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文明成果的同時。由于不恰當?shù)厥褂每萍汲晒?也給人類自身帶來了許多的問題,甚至產(chǎn)生了嚴重的后果。

  同學們可以就這個問題小范圍內(nèi)討論,發(fā)表你了解的情況、并能給出建議。如全球變暖、環(huán)境污染、特種減少等

  師:同學們講得都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繼續(xù)關心這樣的問題。相信有了廣大同學們的參與,環(huán)境會越來越好,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四站。

  四、課本STS

  請同學們看到課本第8頁的STS,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偉大發(fā)現(xiàn)。(多媒體展示畫面)

  五、結束語

  六、作業(yè)

  調(diào)查:一些物理學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與其他同學共同研究三種土壤的主要差別。

  2.能正確使用實驗法研究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從而推測出三種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過對比實驗總結出某種物體適合生長在哪種類型的土壤中。

  4.能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原因進行解釋。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探究土壤的滲水能力。

  【教學難點】觀察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長情況。

  【課前準備】

  配套實驗材料、燒杯等。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活動1及活動2。第二課時,完成活動3及拓展部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長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二、指導學生探究認識不同的土壤。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中三種土壤的照片。

  2.讓學生觀察三種土壤,比較它們的顆粒大小、顏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找出三種土壤的區(qū)別。

  4.歸納小結。

  三、指導學生進行滲水比賽。

  1.提出問題,交代活動的任務。

  2.讓學生猜想哪種土壤的滲水能力強。

  3.讓學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課文給出的橫線上。

  4.讓學生按照課文給出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5.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6.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結果進行歸納小結。

  四、指導學生探究豆苗在哪種土中長得好。

  1.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的活動經(jīng)驗進行推測,豆苗在哪種土中長得好。

  2.讓學生把推測的結果和理由填在課文給出的橫線上。

  3.學生按照課文的提示進行實驗。

  五、指導學生調(diào)查適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1.提出調(diào)查的要求。

  2.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瓶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瓶蓋游戲。

  2.通過幾種瓶蓋游戲,了解瓶蓋的各種用途。

  3.通過對瓶蓋游戲的探索,提高幼兒的觀察力p思考力p動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制作的瓶蓋樂器(每位幼兒一份)p教室的墻面擺放用繩子系好的瓶子若干p幾種帶瓶蓋的瓶子p起子p用瓶蓋鋪的路p小筐若干p課件相關磁帶。

  活動過程: 一p每位幼兒手拿瓶蓋樂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發(fā)幼兒對活動興趣。

  教師引題:

  師: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有趣的瓶蓋樂器讓我們一起來演奏吧!

  1.跟著教師按教師的口令打拍

  2. 隨著不同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打拍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師為你們鼓掌。咦!你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許多瓶子寶寶們現(xiàn)在找不到自己的瓶蓋都哭起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給瓶寶寶們找合適的瓶蓋吧!

 。ㄓ變嚎春闷孔雍褪掷锏钠可w找出對口的瓶字把瓶蓋蓋上。)

  二p觀看課件了解不同瓶蓋的用途

 。1)觀看水壺瓶蓋的用途師:小朋友,你們在哪兒看過這樣的瓶子?它要不蓋好瓶蓋會怎么樣?(水壺里的水會變涼的p會進很多的灰塵的…)(幼兒通過畫面觀察開蓋以后熱水降溫的過程。)小結:瓶蓋讓水壺里的水不進灰塵而且還讓瓶子的熱水涼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蓋的用途師:這里的食醋瓶要是沒有瓶蓋會怎么樣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讓幼兒聞一聞用瓶蓋蓋好保存的食醋和沒有瓶蓋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結:不蓋瓶蓋會跑味道,所以保存時必須要蓋好瓶蓋。

  總結:我們今天看到了瓶蓋有很多用途。不蓋好瓶蓋會撒水p瓶子里還會進灰塵p喝了這樣的水會得病p不蓋好瓶蓋還會使熱水很快變涼p會使醋很快跑味,所以這些瓶子一定要蓋好瓶蓋保存。

  三p幼兒操作中掌握起開瓶蓋的'各種方法

  師:小朋友們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寶寶,它們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起開瓶子的。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它們都用什么方法來起瓶蓋呢?

 。ㄓ變涸诳鹄镎易约合矚g的瓶子起蓋。了解不同瓶子的起蓋方法)

  ~放藥瓶:手抓凹進去的部位從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藥瓶:手抓瓶蓋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夾住瓶蓋往上起.

  ~飲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飲料瓶底部后用力扭開瓶蓋.

  小結:除了我們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瓶子,它們起瓶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p用瓶蓋鋪好的"瓶蓋路"上走路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前面有很長的"瓶蓋路",讓我們一起來走走吧!

 。ń處熀陀變涸"瓶蓋路"上走動,比一比誰走的更穩(wěn),更好。)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人體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膚等。

  2.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認識物體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觀察結果。

  3.在觀察研究中愿意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

  1、米飯、面包、包子、饅頭、各種水果等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食物、

  2、其他物品:鮮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復讀機、課件等

  教學方法

  信息搜集法 小組討論法 實驗探索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滿桌豐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讓學生觀看。

  問:面對這樣一滿桌豐盛的飯菜,你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個歸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夠引起我們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顏色,“香”是指食物發(fā)出的氣味,“味”是指食物各種各樣不同的味道。

  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組觀察所準備的食物

  每個小組一張觀察表格,講解怎樣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寫表格,并將觀察到的填寫在表格中。

  (2)集體交流觀察到的食物特點,教師進行板書。

  (3)引導學生從觀察的`現(xiàn)象中去歸納

  通過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顏色,通過鼻子聞,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氣味,通過用舌頭嘗,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導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對其他物體進行綜合觀察

  1、我們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觀察問題以為,還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來觀察物體?

  分組實驗:每個小組分給不同的鮮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復讀機、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種方法觀察這些物體

  2、觀察,然后進行交流

  3、引導學生進行描述,觀察物體還要用到聽覺器官耳朵,觸覺器官皮膚、如:觀察復讀機除了用眼睛看,還要用手摸,用耳朵聽等等方法來辨別

  四、歸納總結

  1、 說說我們今天觀察物體要用到那些器官?這些器官能認識到物體的哪些特征?

  2、 歸納這些器官的作用:

  視覺器官(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

  聽覺器官(耳朵)——聽到物體發(fā)出的聲音,辨別聲音的高低、強弱等

  嗅覺器官(鼻子)——聞到物體發(fā)出的不同氣味、

  味覺器官(舌頭)——嘗到物體不同的味道、

  觸覺器官(皮膚)——感受到物體的冷熱,現(xiàn)狀,光滑粗糙。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植物的花和果實,初步認識植物的花和果實。

  2、 會利用簡單的圖像、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植物花和果實的資料。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植物的花和果實,會利用簡單的圖像、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植物花和果實的資料。

  教學準備:

  一盆開花的'植物、一盆掛滿果實的植物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法、觀察比較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我們的植物一天天在長大,當枝上出現(xiàn)第一個花蕾的時候,它帶給了我們什么信息?

  二、 新課

  1、 花的記錄

 。1) 生交流第一次發(fā)現(xiàn)花蕾的日期,觀察并記錄花蕾的變化。

 。2) 填寫種植記錄三。

 。3) 師:一株植物一生中會開多少朵花?你有辦法統(tǒng)計嗎?

  (4) 學生討論交流,填寫種植記錄四。

  2、 觀察果實。

  師:植物開花一般會怎么樣?我們來觀察辣椒果實的生長位置和外形特點。

  生觀察后交流,并畫出辣椒果實。

  師:我們怎么統(tǒng)計一株植物一生中會結多少果實?

  3、 比較花和果實的數(shù)量,并畫出花和果實數(shù)量統(tǒng)計圖。

  4、 數(shù)種子

  師:數(shù)一數(shù),一個果實中有多少粒種子?

  師指導學生把辣椒切開,為學生準備好鑷子、手套、白紙,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數(shù)種子,以免傷害學生的皮膚和眼睛。

  學生討論:通過自己的觀察數(shù)據(jù),想到了什么。

  5、 整理我們的植物種植記錄

  師:植物的一生要經(jīng)歷怎么樣的過程?

  討論小結:播種、發(fā)芽、長出花蕾、開花、結果、收獲種子。

  三、 全課小結

  四、 課外作業(yè)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聞與同學交流。

科學教案 篇7

  一 、交通問題

  1.乘坐起來還不夠舒適、方便 2. 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3.在陸地上行駛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車它就沒辦法

  4.在空中行駛的還不夠安全 5.不夠環(huán)保和節(jié)能。

  二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

  1、但科技畢竟在不斷地發(fā)展,這些缺陷也將會逐漸得到改善。今天,老師收到一封未來科技城的信。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好!

  我是未來科技城的眼鏡博士,我最近接收了一項任務,研究開發(fā)新型的'未來交通工具。可我現(xiàn)在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時間。聽說小朋友特別聰明,很有創(chuàng)意。所以我想請小朋友幫我一下,你們能不能設計出一種未來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有好的創(chuàng)意,請畫張設計圖,并在圖下用幾句話介紹一下它的名字、樣子、優(yōu)點等等。我在未來科技城等你們的好消息。再見!

  未來科技城 眼睛博士

  20xx年6月1日

  2、小朋友,請細細讀讀這封信。

 。1)、說說眼鏡博士請我們幫什么忙?(板書:未來的交通工具)

  (2)、還有其他要求嗎?(板書:畫、話)

  3、大家有信心完成嗎?好,先四人一小組討論討論,簡單的談談自己的設想。 生匯報。

  4、大家愿意把自己的設想變?yōu)閳D畫和文字嗎?那就快快動筆吧!生畫圖、寫話。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師評講。

  三、小結

  這節(jié)課,各位小朋友開動了腦筋,設計出了許多未來的交通工具,真不愧是未來的發(fā)明家。

  其實呀,我們世界上的很多設計家也和大家一樣,收到了未來科技城眼鏡博士的來信了,他們也設計了一些未來的交通工具,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是(幻燈片出示)無人駕駛車、代人蹬車的機器人、帶“鱗片”的電動太陽能豪車、 堆疊式電動汽車、飛翔列車 、太陽能風能列車 、磁懸浮車等等。

  老師相信,不管你們的小發(fā)明能不能推向市場,能不能成為現(xiàn)實,今天,你們都是勝利者。只要你們敢想、敢做,終有一天,你們的夢想會成真的!你們會成為真正的設計師的。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為我們的夢想成真而努力吧!

  四、布置作業(yè)

  1、把自己的圖畫得更具體,更美觀。

  2、把圖旁的話寫得更清楚,更明白。

  3、動動手,為自己的設計做個模型。

科學教案 篇8

  3.1一天的食物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討論,初步掌握調(diào)查記錄食物的方法。

  2、能利用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我們一天食物的問題和規(guī)律。

  3、能夠用多種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 教學重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fā)現(xiàn)問題和規(guī)律。 教學難點:會給多種的食物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事先對幾位學生的一天食物進行跟蹤調(diào)查,了解四年級孩子所吃食物的情況。

  2、設計按餐別統(tǒng)計的調(diào)查記錄表,供學生小組活動用。

  3、設計一張大的統(tǒng)計表,供記錄匯總學生食物情況。

  4、準備一些寫有食物名稱的卡片,供學生分類時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于我們?nèi)说纳L發(fā)育來說十分需要。小時侯,我們吃媽媽的乳汁長大,現(xiàn)在人越長越高,活動也越來越多,光吃母乳一種食物已經(jīng)不夠了,我們開始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了。

  二、探究過程

  1、記錄一天的食物 ? 以昨天為例:我們都吃些什么? ? 學生匯報。(1)討論活動:這么多食物我們該怎么來記錄呢? ? 討論記錄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別進行記錄;按葷素記錄等; ? 討論記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如“炒三絲”算幾種食物?零食是否要記錄?喝過的水要不要記錄等; (2)小組記錄:要求學生對一天的食物按餐別進行記錄。組織小組活動,小組匯報,師記錄(或統(tǒng)計表)。 (3)思考:從這些匯報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么? ? 一天中,我們要吃多少種食物? ?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2、給食物分類 (1)圖片分類:這么多食物,除了可以根據(jù)每餐吃什么來分類以外,還可以怎樣進行分類?(2)匯報: ? 按喜歡吃的分類; ? 按味道分類; ? 按生活習慣分類; ? 按食物結構分類; ? 按食物來源分類; (3)舉例說說葷食、素食還可以分為哪幾種?三、小結 師:食物中蘊藏著許多學問,比如人為什么要吃食物,吃哪些食物好,等等。請同學們課外去搜集一些資料,我們將作深入的研究。板書設計: 3.1 一天的食物 1、記錄一天的食物 2、給食物分類 教學后記:

  3.2 我們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

  教學目標:

  1、能夠自行查找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資料,知道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感受營養(yǎng)對人體的重要作用。

  2、能用簡單的方法來判別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激發(fā)探究營養(yǎng)成分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知道食物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

  教學難點:能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教學準備:

  1、事先讓學生查找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相關資料,帶到課堂上進行匯報。

  2、讓學生帶一些食物。

  3、準備作業(yè)紙。

  4、碘酒、小刀、白紙、蠟燭、火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能促進我們的生長發(fā)育,維持我們的生命活動。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有哪些呢?

  二、探究過程:

  1、食物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 按組進行匯報交流 (1)蛋白質(zhì)組: ? 蛋白質(zhì)是人體肌肉、皮膚、內(nèi)臟、頭發(fā)、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 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的食物例舉; (2)糖類組: ? 就是白糖嗎? ? 淀粉也是糖類; ? 變成熱量、力氣的食物; (3)脂肪組: ? 你認為脂肪是什么? ? 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肪? (4)維生素組: ? 你知道哪些維生素? ? 調(diào)節(jié)身體機能的作用; ? 看圖說說哪些食物有較多的維生素? (5)礦物質(zhì)組: ? 礦物質(zhì)是什么? ? 缺鈣會得軟骨。 ? 含有礦物質(zhì)的食物。 小組活動:將帶來的食物進行分類(作業(yè)紙) 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的食物 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 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 含有豐富礦物質(zhì)的食物

  2、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1)過渡:剛才我們通過交流對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親自來找一找這些食物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那就更有趣了。(2)找找糖類。 ? 復習: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糖類,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滴碘酒) ? 滴碘酒該怎么做呢?(一小片食物,幾小滴,用滴管要稍離開食物) ? 學生操作;匯報。(3)找找脂肪。 ? 嘗一粒花生米和一粒蠶豆,說說有什么不同? ? 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檢驗脂肪?(在紙上捻一下,看看有沒有留下油跡。) ? 學生操作;匯報。(4)找找蛋白質(zhì)。 ? 你有辦法嗎?(可以看看標簽) ? 學生看食物包裝袋上的標簽,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質(zhì)含量。 ? 用蠟燭燒頭發(fā)、指甲,聞聞發(fā)出的氣味。這是蛋白質(zhì)燃燒時產(chǎn)生的。 ? 燒一塊瘦肉,繼續(xù)檢驗。

  三、小結

  1、說說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2、繼續(xù)檢驗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

  板書設計: 3.2 我們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 1、食物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 2、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教學后記:

  3.3 吃什么還吃什么

  教學目標:

  1、知道人需要不同的營養(yǎng),懂得營養(yǎng)均衡的重要性。

  2、通過探究理解食物的“金字塔結構”,初步學會合理搭配食物。

  3、在討論、交流、研討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合理飲食的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合理配搭膳食營養(yǎng)。

  教學難點:了解怎樣使營養(yǎng)均衡。

  教學準備:

  1、 根據(jù)上節(jié)課的研究,教師從學生的作業(yè)中選擇一份較科學的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 2、食物的“金字塔結構”圖。

  3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與食堂聯(lián)系,請他們提供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一天中,我們要吃很多食物(出示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哪些是支持我們生長發(fā)育的食物?哪些是給我們提供活動能量的食物?哪些是使我們保持健康的食物?

  二、探究過程:

  1、怎樣使營養(yǎng)均衡 (1)出示青菜、米飯和肥肉圖片:說說哪種食物最有營養(yǎng)? (2)出示一位孩子的一天食譜:說說發(fā)現(xiàn)什么? (3)口頭回答:為了使我們均衡地獲得各種營養(yǎng),我們每天應吃什么?還應吃些什么?(板書課題)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吃食物? ? 方法指導,如細嚼慢咽; ? 衛(wèi)生指導,如飯前洗手。 2、搭配膳食營養(yǎng) (1)小組活動:怎樣搭配我們的食物? ? 小組設計; ? 匯報(3—5人):構建“飲食結構圖”。 (2)觀察“金字塔結構”,理解食物搭配的原則。 ? 葷素搭配; ? 粗細糧搭配; ? 多種搭配; ? 適當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 喝一些水; …… (3)根據(jù)以上原則,請你為自己配制一份營養(yǎng)晚餐。 ? 學生配制; ? 3—5人匯報; ? 學生評價:這頓飯,富含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嗎? 三、課外延伸 請按自己的食譜進行實踐,我們將評出“美食大師”。

  板書設計: 3.3 吃什么還吃什么 1、怎樣使營養(yǎng)均衡 2、搭配膳食營養(yǎng) 教學后記: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學目標:

  1、知道食物分為生吃和熟吃。

  2、能用酒精燈燒熟食物。

  3、能通過觀察具體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教學準備:

  1、給每組學生準備一份生、熟馬鈴薯,水果刀。

  2、準備酒精燈、石棉網(wǎng)、火柴、燒杯、水、鐵匙、玉米等器材。

  3、設計一張觀察記錄紙,以記錄玉米粒到玉米花的變化過程。

  4、準備爆玉米花圖片、玉米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平時喜歡吃生的肉片還是熟的肉片?有些食物經(jīng)過烹飪之后更好吃,而有的食物生吃味道更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觀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看誰發(fā)現(xiàn)得多?

  二、探究過程

  1、生食和熟食 (1)出示一些食物圖片:說說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揭示題目。 (3)舉例說說生食和熟食。

  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1)教師提供生、熟馬鈴薯,組織學生分組觀察它們的變化。 ? 看看馬鈴薯的大小變化 ? 摸摸馬鈴薯的軟硬異同 ? 嘗嘗馬鈴薯的味道 ? 把馬鈴薯切開,觀察里面的變化 (2)匯報:馬鈴薯的營養(yǎng)會變化嗎? (3)討論:把馬鈴薯燒熟了吃有哪些益處?

  3、從玉米粒到玉米花 (1)預測:玉米從生到熟會有哪些變化? (2)說說玉米變熟的方法,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出多種辦法。(3)操作指導: ? 放在水中煮。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實驗裝置,練習使用酒精燈。 ? 置于火上烤。手拿在塑料柄上,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 (4)實驗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觀察和記錄。(5)分組選擇實驗,并操作。 (6)匯報: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盡量用語言描述出來。

  三、鞏固延伸

  1、圖片出示其他燒熟玉米的.方法:玉米餅、爆玉米花等

  2、嘗嘗爆玉米花。

  板書設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生食和熟食 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3、從玉米粒到玉米花

  教學后記:

  3.5 面包發(fā)霉了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發(fā)霉的面包,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會長出霉菌。

  2、能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能設計實驗研究霉菌的生長與環(huán)境的關系。

  3、能堅持記錄霉菌的生長情況,會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數(shù)據(jù)。

  教學重點:觀察發(fā)霉的面包,了解霉菌。

  教學難點:觀察霉菌的生長情況。

  教學準備: 小組:發(fā)霉的面包、新鮮的面包若干,放大鏡、載玻片、牙簽、水、滴管、塑料袋等,有條件的學校準備顯微鏡若干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察新鮮的和發(fā)霉的兩塊面包,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二、探究過程

  1、觀察發(fā)霉的面包 (1)用放大鏡繼續(xù)觀察發(fā)霉的面包,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怎樣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樣子? 學生討論,小組嘗試。師引導學生用牙簽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載玻片,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進行觀察。(3)用語言來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樣子。 (4)你還在什么物品上看到過霉菌?(5)觀察了面包上的霉菌,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2、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1)討論:面包上怎么會長出霉菌?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面包長出霉菌? (2)你能設計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水的多少有關? 小組討論,交流實驗的方法。設計一種研究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的實驗方法,學生小組操作。提問:為什么要在每塊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3)你能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 小組討論,匯報實驗的方法,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做?(4)霉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能用實驗來證明嗎?

  3、后續(xù)觀察活動 根據(jù)你的實驗方法,注意每天觀察記錄兩塊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下一次上課時帶上你的觀察研究成果。

  三、小結 板書設計: 3.5 面包發(fā)霉了 1、觀察發(fā)霉的面包 2、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教學后記:

  3.6 減慢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

  教學目標:

  1、通過孩子們的比較觀察活動,知道引起食物變質(zhì)的原因,從而了解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2、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能對觀察的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會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識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初步的歸納和綜合。

  3、使學生養(yǎng)成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的習慣,會關注身邊的科學。

  教學重點:了解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 小組觀察:小魚干、干面條、壞的小魚、發(fā)餿的潮面若干,鑷子每人一把。

  2、演示用圖片、食物罐頭等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你吃過什么魚干?味道怎樣? 每人嘗一點新鮮的魚干,說說你吃魚干時的感受。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變質(zhì)的食物 (1)小組各一份新鮮的小魚干和干面條。 ?討論: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觀察? ?小組觀察活動,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關小魚干和干面條的信息?(2)小組各一份壞了的小魚和發(fā)餿的潮面。 ?討論:這條小魚已經(jīng)壞了了,可能帶有很多細菌,我們怎么來觀察這些壞的物品? ?小組觀察活動,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 (3)比較新鮮的小魚干和壞的小魚、干面條和發(fā)餿的面條,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匯報上一節(jié)課的后續(xù)實驗記錄情況,你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面包上霉菌生長快慢的原因了嗎? 討論:?小魚為什么在短時間壞了? ?魚干為什么能長時間地保持好聞的氣味? (5)小結:閱讀48頁小資料。

  2、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引起食物變質(zhì)需要有一定的空氣、水分和溫度等條件,如果要儲存一條新鮮的小魚,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組討論交流,并說說運用這種方法儲存食物的理由。 (2)出示圖片和食品罐頭等實物,說說為什么可以用這種方法能儲存食物?(3)你還知道哪些儲存食物的方法?為什么這些方法能減慢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 (4)討論:你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儲存食物?(5)小結:閱讀49頁小資料。

  三、后續(xù)活動 課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思考為什么用這種方法來儲存食物?

  板書設計: 3.6 減慢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 1、觀察變質(zhì)的食物 2、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教學后記:

  3.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知道我們可以從食品包裝袋上獲取很多有關食物的信息;

  2、能根據(jù)食品的保質(zhì)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確選擇適合的食品;

  3、指導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上的信息。 教學難點:會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配料,正確選擇合適的食品。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每人收集3—5種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

  2、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的記錄表、牛奶餅干的配料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說說你帶來了哪些食品的包裝袋和包裝盒。你從包裝袋上了解到什么內(nèi)容?

  二、探究過程

  1、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 (1)觀察活動:仔細觀察包裝袋上的介紹,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小組觀察、交流、匯報。(2)討論:一般的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有哪幾類? ?匯報并請學生板書。 ?提問:你從這些信息中能了解些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

  2、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 (1)小組活動:記錄五種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 (2)觀察比較:你從記錄的五種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產(chǎn)的食品、最新生產(chǎn)的食品、保質(zhì)期最長和最短的食品。(3)小組討論:選擇保質(zhì)期最短和最長的兩種食品,是哪些原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zhì)期? 引導學生從兩種食品的特點、包裝和保存的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尋找原因。(4)如果是同一種食品,你選擇保質(zhì)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zhì)期短的食品?

  3、調(diào)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1)出示一份牛奶餅干的配料表。 看了這份牛奶餅干的配料表你有什么想法? (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稱,推測它們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表中你不熟悉的配料名稱,猜猜它是什么東西?三、課后拓展 1、各種配料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食品添加劑是否會對人體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

  板書設計: 3.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1、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 2、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 3、調(diào)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教學后記:音

科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擺》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中》的第五課,旨在通過做擺,探究擺得快慢與什么有關,帶領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過程,學會控制變量,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科學實驗興趣十足,已基本具備了觀察、思考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也能夠?qū)κ占降臄?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類,但探究過程中過程與方法的運用還有待提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則快。

  2、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jù)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果。

  過程與方法:

  1、能夠?qū)τ绊憯[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jù)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驗證;能測量在單位時間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shù)據(jù),并選擇有效的數(shù)據(jù)支持證據(j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shù)膽B(tài)度;體驗合作、發(fā)現(xiàn)擺的規(guī)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根據(jù)自己制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shù)的因素。經(jīng)歷一個觀察現(xiàn)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系,并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5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0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科學教案【精選】07-26

科學教案10-19

【精選】科學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