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經典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買菜(大班音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敲敲、唱唱、跳跳的形式,讓幼兒充分感受美妙的歌曲旋律,理解歌詞的內容。
2、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場景布置“菜場”(雞蛋、青菜、公雞、魚、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豌豆)
2、 小樂器每人一個。
3、每人一只小籃子。
4、 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1、導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師要你們去看一看菜場,你們愿意嗎?請小朋友閉上自己的小眼睛,老師數到“3”,你們再睜開。
2、蛙!菜場上的菜真豐富啊,(幼兒和老師一起介紹菜名)聽說,大班的小朋友來了,菜場上的叔叔阿姨可高興啦!還特地為我們準備了一首動聽的`曲子呢!小朋友聽---(伴奏樂)
3、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這么好聽的音樂把小樂器也吸引來了,下面請你們來當一回小小演奏家,把它的節(jié)奏拍打出來,好嗎?輕輕地請出小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曲子)
二、理解歌詞并學唱歌曲。
1、我會變魔術,把菜場里的菜都請到歌里去了,聽,他們還跟我們說起了悄悄話呢。ǚ鸥枨
2、剛才,你聽到他們都在說些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雞蛋圓溜溜、
青菜綠油油、公雞咯咯叫、魚兒水里游)
3、他們說了這么多的悄悄話,老師也想說一說。(老師清唱歌曲)
4、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把你們聽到的悄悄話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吧。ǚ鸥枨
三、學習表演
1、恩!你們唱得真棒!這么好聽、有趣的歌曲,老師的身體真想隨音樂的節(jié)奏一起動起來。(放歌曲,老師表演)
2、引導幼兒學習表演:“哪個動作最有趣?哪個動作最好看?你來學一學!”并簡單說說該動作的意思。
3、集體表演一遍。(放歌曲)
4、小朋友們真能干!一會兒就學會了。讓我們把今天的快樂與客人老師一起來分享吧!向后轉,一邊唱一邊把自己最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給大家。(放歌曲)
四、結束部分
輕輕地坐到位置上,今天小朋友的表現都不錯,菜場上的叔叔阿姨還給我們一個獎勵呢!今天菜場上的菜全部免費供應,你們愛吃什么就拿什么。(老師給每人一只籃子)把這些菜帶回去,讓爸爸媽媽也同時分享這一快樂。(放歌曲)
大班教案 篇2
教育活動目標:
1、讓孩子進一步認識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讓學生能進行有根據的猜測,,并會用一定的方法(如畫圈、圈畫等)驗證猜測的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1—10的點卡,筆。《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1、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
2、百寶箱(里面各種物品,數量1—10 不等)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觀看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
二、認識單、雙數。
1、出示點卡4、5,請幼兒來給點子兩兩畫圈找朋友,看看是不是每個點子都有朋友。
2、教師再出示點卡,請幼兒判斷它是單數還是雙數,并通過畫圈找朋友的方法驗證。
鼓勵幼兒猜猜其它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并與同伴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理由。
三、小組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實物、圓點和數字,讀一讀數量,并給單數打“√”。
2、目測實物數量,請給單數圖片涂色,并在雙數小動物身上打“√”。
3、依樣填空格,請你在雙數格子旁打“√”。
4、觀察花環(huán)上的數字,請你在雙數花朵上涂上你喜歡的顏色。練習書寫數字3、4、
四、幼兒一起做游戲:摸寶
1、教師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幼兒從箱中摸出寶貝后,
打開數數里面有幾個,是單數還是雙數。
請幼兒說一說為什么是單數、雙數。
2、一起做游戲1—2遍。
五、樂趣練習,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
請幼兒數一數氣球是幾個,然后找出相應的數字連線。
并說出1、3是單數,6、8是雙數。
六、復習鞏固延伸尋找身體上和活動室內的單雙數。
1、身體上找一找那些東西是單數,那些是雙數。
一個頭是單數,兩只手是雙數,鼻子是單數等
2、請幼兒尋找活動室內什么東西是單?什么東西是雙數?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繼續(xù)尋找家里的東西什么是單數,什么東西是雙數。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2.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兒能根據歌曲的情緒特點,創(chuàng)編有趣的動作自由的表現歌曲。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與歌曲內容相關的課件
2.歌曲圖譜一張
3.配樂演唱錄音
活動過程:
一、通過練聲,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特點
1.客人們就要出場了,我們可以怎么樣歡迎他們?
2.請幼兒嘗試一邊傾聽歌曲旋律一邊有節(jié)奏地拍手。
二、結合課件和圖譜,分析理解歌詞,進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
1.播放課件,引出歌詞內容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還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完整范唱歌曲,進一步理解歌詞并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湯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細聽!唱的最多是什么字?
3.教師指圖,引導幼兒念誦歌詞我們一起試著說說他們好玩的介紹吧!
三、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快樂學習并表現歌曲
1.教師指圖演唱、幼兒跟唱,結合圖譜練習高音和接唱部分為什么這個小氣球飛的那么高?
還有飛高的小氣球嗎?它和前面的的高氣球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自主演唱,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3.鼓勵幼兒在快樂的演唱中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動作來表現快樂的心情呢?
四、引導幼兒填名字演唱,使其產生自豪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1.幼兒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2.利用課件中幼兒的照片,玩游戲"唱唱你和我",體驗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樂趣游戲玩法:當大屏幕里的照片滾動起來,幼兒一起倒數:3、2、1,停止?jié)L動,屏幕出現兩名幼兒的照片:這是誰?請大家一起唱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采訪被唱到名字的幼兒:大家在唱你們名字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
五、游戲"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戲帶來的快樂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游戲玩法。
2.幼兒游戲,教師隨機指導
活動反思:
對孩子來說,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紹給他人,既充滿情趣,又具有挑戰(zhàn)性。通過這兩次活動,讓我知道了,抓住和把握好每個領域活動的目標和特點很重要,活動前的知識準備很重要,活動的切入點很重要。將學習的方法逐一滲透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知道了“學什么”和“怎么學”,其學習積極性盎然,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同時,幼兒學會了學習的方法,便能較快地嘗到成功的滋味,獲得成功的體驗。
有時候我常想,為什么身邊的老師上課能上得這么好,自己卻總是要出現那么多問題?其實答案很明顯,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獲,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每一個成功的背后會付出多少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自問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自己所付出的能和那些優(yōu)秀的老師比嗎?不能。不,是現在還不能。其實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課會越上越好,因為我一直都有在努力,努力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因為付出才會有收獲。通過時間的累積和經驗的積累,我相信自己的課會越上越好。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鉆和追隨者逐跑的動作,增強幼兒的體能。
2、培養(yǎng)幼兒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畫好一個大圓圈,圈內散放若干沙包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隊列練習:教師指揮幼兒迅速站成六列縱隊,練習聽口令向左右轉、原地踏步走、立正、稍息等。
2、活動身體:轉動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向上跳等。
二、導入活動主題。
1、昨天我們看了貓和老鼠的碟,里面是老鼠勵害還是貓勵害?
2、那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看到底是貓勵害還是老鼠勵害。
三、講解游戲規(guī)則
1、將班上孩子分成兩組,每組手拉手圍成一個圈。
2、每一組選三名小朋友當“貓”站在圈外,五名小朋友當“老鼠”站在圈內,其他的小朋友圍起來做老鼠洞。
3、游戲開始時,“老鼠”從洞口鉆進鉆出,這時扮貓的人要趕快去捉鉆出洞的“老鼠”。捉時“老鼠”要趕快逃回“鼠洞”,貓就不能再捉了。被捉的“老鼠”就站在圈上做“老鼠”洞,待全捉到后,可重新?lián)Q角色玩。
4、示范玩游戲
請幾個孩子上來示范游戲玩法,強調游戲規(guī)則:老鼠不得呆在洞里不出來;貓不能鉆到洞里去捉老鼠;被捉的老鼠一定要站在圈上做老鼠洞。
四、組織幼兒游戲。
1、分配貓和老鼠的角色,教師發(fā)出信號后,扮貓和老鼠的幼兒便可開始進行游戲。
2、教師要提醒扮“貓”的幼兒只能捉鉆老鼠洞的“老鼠”。扮老鼠的幼兒不得呆在洞里不出來。
3、分組玩游戲。將班上孩子分成兩組玩游戲,老師也可以加入到其中一起玩,幫助孩子們掌握游戲規(guī)則,感受游戲的'快樂,并與他人合作。
4、游戲反復進行時,可交換角色,盡量讓每個幼兒都有追逐跑的鍛煉機會。
五、教師總結
1、剛才我們玩的游戲是貓捉老鼠,小朋友玩的高興嗎?
2、放松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貓日常生活模仿動作:洗臉、梳頭、理胡須等,學小貓輕輕走路離開場地。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插柳是黃河口一帶清明節(jié)期間的一種習俗,并知道其由來。
2、通過插柳活動,培養(yǎng)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3、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4、讓幼兒了解春天的由來,感受春天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
5、愿意參加活動,感受春天的快樂。
活動準備:
柳枝若干,小鐵鏟、小水桶的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小面包車一輛。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清明節(jié)插柳的習俗。
、賳l(fā)提問:“清明時節(jié),草青樹綠,黃河口一帶的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為什么?”(人們要插柳)
②教師:“小朋友知道嗎,人們?yōu)槭裁匆谇迕鞴?jié)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jié)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fā)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晉文公掐戴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說:“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2、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fā)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節(jié)日的氣氛,增添節(jié)日樂趣。
、诓辶梢跃G化周圍的環(huán)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們春天已來到了。
3、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僖螅核膫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鐵鏟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xié)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鐵鏟松好土,然后澆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兒動手插柳,教師巡回指導。如:松土時可找個松軟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太多。
、芰Σ逋旰螅處熃M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后小結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臟、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xié)作好的小組。
活動反思:
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圈、小郵包若干、KT板做成的房屋、信封若干、矮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捉害蟲
“今天天氣真好,小青蛙們,跟媽媽去田里幫農民伯伯捉害蟲吧;顒踊顒由眢w吧“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跳荷葉:
咦,前面有一條小河,河里有許多荷葉(圈),我們一個跟著一個跳過去,試試自己的本領吧!(第一遍游戲)
2、跳田埂
總結“剛剛我們一個跟著一個很順利的跳過了荷葉,現在媽媽還想請你們學一個新的本領呢,這里有一條高高的田埂(矮橋),擋住了我們怎么辦?好,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送快遞
總結“媽媽真高興,為你們感到自豪,你們真能干,跳過了荷葉,又跳過了田埂。還有一個更艱難的任務,等著我們去完成呢,想不想試一試?
這個任務就是,請大家做一回郵遞員,把信分別送到相應顏色的家里去。
介紹材料:(封發(fā)郵包)小青蛙們,現在變成了能干的郵遞員,出門前媽媽給你們準備了郵包,里面裝好了信件。注意喔,送的時候要看清楚信封是什么顏色的,然后把它送到和它一樣顏色的房子里(教師示范)看,媽媽手里是什么顏色的信封,我應該把它送到什么顏色的房子里?我出發(fā)啦,跳過荷葉、跳過田埂,信件送到家。
三、結束游戲
師:小青蛙們真能干,小小郵遞員的游戲完成的很不錯,累不累?我們一起玩?zhèn)游戲放松一下吧。
木頭人:三三三,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變成小動物(小花朵),不許動!
【活動反思】
1、緊扣文本,隨文識字。
這首優(yōu)美的小詩只有短短的3句話,卻要求認識14個生字。新課標要求一年級識字“多認少寫”,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才是關鍵。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文本材料,安排隨文識字,從而突出識字重點。第一步,我要求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寶寶,拼一拼、讀一讀。第二步,以“你和哪個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過度到自學反饋環(huán)節(jié)。重點放在“為什么”3個生字,讀好單個字的讀音后,指導學生讀好“為什么”問的語氣,再放到句子中讀好問的語氣,體現了語文學科“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基本。生字會讀能記了,再把生字分散到課文中檢查字音,使文本材料始終呈現在學生面前,在具體的.語言材料中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三步,“咱們認識這些生字朋友就要把他們記到心里去,你有什么好辦法嗎?”進行字型交流!皬奈谋緛,回文本中去”落實了本課時的識字教學。
2、創(chuàng)設情景,情感熏陶。
新課標注重挖掘文本材料的人文性。整堂課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課文情景,幫助學生進入情景,獲得漸漸感悟的情感熏陶。比如:在指導朗讀“青蛙媽媽也愛它,等它快回家。”這句話時,引導“青蛙媽媽要是發(fā)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會怎么做呢?”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置換角色,以此體會青蛙媽媽難過、傷心、著急的心情,加深體會,從而聯(lián)系到自己的媽媽也是這樣地疼愛自己,至此,自然而然就能讀出“也愛”、“快”等語言材料所蘊涵的人文情感。再如“學生在看了有關青蛙捉蟲的資料后,從眼神、表情就能看出那些數字對他們是有震撼力的,在這個適當的電動機給予他們一個動口的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性情高漲,同時滲透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讓孩子知道這是在做好事。
3、鼓勵表揚,充分調動積極性。
一年級的課堂應該是有趣的,要讓孩子“樂中學、學中樂”,教學設計固然重要,但關鍵要看老師的語言是否真正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在本堂課上,我始終牢記“給孩子一個笑臉,讓課堂充滿歡樂!币虼,我努力讓自己的話語親切、自然,貼近兒童,表情豐富多樣,才能對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對孩子的評價堅持以激勵性語言為主,而且靈活多樣,“你真了不起”、“課外知識很豐富”、“你的笑臉告訴我,你真的很愛青蛙”、“我聽出來了,你很想快點把小青蛙放了”、“你有信心讀好課文嗎?”、“老師真佩服你”、“看到你飽滿的精神,老師也高興了”等等。
4、過渡語設計巧妙。
如何讓整堂課散落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成一條主線,過渡語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在這課堂中,我就從文本材料出發(fā),設計了一些巧妙自如的過渡語。如:上課始伊,從“上節(jié)課,咱們認識了很多的生字寶寶,他們都很想念我們,來跟自己喜歡的生字寶寶打聲招呼吧”引入到復習字詞,讀完1、2句話后,我以“媽媽讓我快快放了它,你會怎么問呀?”過渡,學生問了很多的問題,我就說:“答案就在第3句話里”這樣就進入了精讀環(huán)節(jié)。學完第3句話,學生理解了文本內容,融入了情感因素后,我說:“有這么多人都愛小青蛙,可是小青蛙真的有這么大的本領嗎?點燃了學生心中對青蛙資料的內心需求,展示資料恰如“雪中送炭”,自然進入到“擴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在寫字指導中,“女”“安”這兩個字與課文毫無聯(lián)系,我就高計了這樣一句話:“我得出來,小朋友都很開心,青蛙媽媽也很開心,看到自己的女兒平安回家,為了感謝大家,青蛙媽媽送了3件小禮物給咱們,想見見嗎?”精妙的過渡語使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至脫節(jié),使整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融為一個整體。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經典】07-25
大班的教案04-12
(精選)大班教案07-28
大班教案[精選]07-22
大班教案[經典]07-23
大班美術教案03-27
大班《感恩》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