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我能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我能正確、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自學提示
。ㄋ膫明確)1.學習《看海》2.自學為主,小組合作、交流,教師適當點撥3.能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會拼讀會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4.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預設1.“隙”“澎”易寫錯2.“卷”“號”易讀錯3.文章的結構方式
解決辦法預設1.“兵教兵”的方法,反復教讀,或者教師適當引導2.借用工具書
3.讀課文,找關鍵語句,小組交流
教學流程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
一揭示課題
大海有時平靜,有時波浪翻滾。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大海,會給我們留下不同的'印象,也會讓我們產生不同的聯(lián)想。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看!愤@篇課文?纯醋髡咝煳的辖o我們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樣的特點。
生齊讀課文題目
二出示學習目標:小黑板(見上)
生默記目標。
三出示自學指導:
(一)自由讀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用橫線勾畫生字,有不認識的字詞借用工具書或請教同學。
(二)同桌互讀,把語句讀通順,比誰讀得流利。
(三)快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海?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心情又是怎樣的?
(12分鐘后比誰會寫、會讀、會說,抓住機會喲,看誰最棒)
四先學
1.學生自學,讀書思考問題
教學流程集體備課流程個人二次備課
2.教師巡視,監(jiān)督每位學生都投入學習。
五后教
(一)比讀生字詞語。師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后進生)
奔赴間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繼……
1.不會認讀的兵教兵2.齊讀
(二)比寫生字
1.交流怎樣記住它們
2.隨機抽取易錯字詞進行聽寫,如有錯在組長處再聽寫
(三)比讀課文
小組賽讀,生評價讀的情況
(四)比誰能說
1.指明反饋,其他可補充
2.齊讀板書
五當堂訓練
1.寫小字,比誰寫得又準確又規(guī)范
2.評價書寫
板書設計
1.看海
奔赴間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繼
山上
山下(沙灘上)
高潮
教學反思
備課組成員簽字
組長簽字
分管領導簽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3)師:這次讀讀背背學習分兩個部分,借助拼音把每個部分的題目讀一讀。
2、指導。
(1)學習成語歌。
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師:這個小朋友從小就學寫毛筆字,你看他已經能寫二年級才學的一些復雜的字了,他可是從練習寫基本筆畫開始的呀!
(2)出示: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師:你怎么看出他很認真?
師:這個小朋友他今天練習一個類型的字,明天再練習一個類型的字,還不忘記復習前幾天寫過的字。
3、出示:日積月累溫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練習:學生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5)檢查背誦情況。
4、學習兒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試著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回答教師問題:
“花兒”指什么?
“風雨”指什么?
。3)同學們遇到困難應該怎么做?應帶著什么樣的.心情讀呢?
。4)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就好象小一個下雨的早晨,打著小傘去上學,誰來讀一讀?
。5)練習朗讀、背誦。
。6)檢查朗讀、背誦。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同、問、網”3個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且框口朝下的字應按什么順序書寫。
。3)出示:同
3、練習。
(1)練習描寫“同”3個,仿影1個。
。2)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結。
。1)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指出問題。
(2)進行糾正性練習。
其余兩個字教學方法相同。
語文教案 篇3
【《你一定會聽見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整理行文思路,感受文章起承轉合的過程
理解文章主旨,掌握分類討論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主旨,掌握分類討論的方法
教學難點:
整理行文思路,感受文章起承轉合的過程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生活中如果有人問你“你聽得見嗎”,你也許會不屑一顧。然而,今天我們學習的文章題目卻偏偏叫做《你一定會聽見的》,看到這個標題,你會有什么疑問嗎?
2、標題為一句省略條件的條件復句,如果將句式格式補充完整,將會是“如果 ,那么你一定會聽見 的!比绻隳軌蛟谏险n的過程中將空格填上,那你就讀懂了這篇文章。
二、閱讀與理解
1、閱讀課文,思考:文中作者所說的“聽見”,與我們一般而言的“聽見”意義有什么不同?
2、作者所說的“聽見”似乎很難做到,但作者堅定的告訴我們“你一定會聽見的”,文中告訴我們“聽見”的`方法了嗎?
聽需要用心靈感受,需要感性
3、作者舉出“聰明人”與“木頭人”兩種情況,是為了說明什么呢?我們要用怎樣的態(tài)度來傾聽生活?
聽需要用頭腦辨別,需要理性
在生活中需要積極,主動,獨立的思考
4、默讀文章,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將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如果 ,那么你一定會聽見 的。”
三、整理文章寫作思路
1、反復設問,突出懸念
連續(xù)反問,自然過渡
分類討論,說明道理
提出建議,首尾呼應
2、文章的起承轉合清晰、自然
【教學總結】
這篇課文語言清新,意境優(yōu)美,結合課文這一特點以及雙語班的學生對字詞表層意思能夠領會,但語感不強,對課文中好詞佳句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這一特定的情況,我準備創(chuàng)設了一堂情境優(yōu)美,通過多層次朗讀品悟課文內容為線索的自主學習課。
我先用“試試你的聽力”游戲導入新課。通過游戲喚起學生對聽覺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課堂學習氣氛,進而切入課文主題,不知不覺地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調動學生去感覺有聲世界的生機勃勃和豐富多彩,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然后采用配樂渲染自由朗讀課文、語言賞析朗讀和點評、和小組對抗賽式朗讀,并且讓學生自己參與評價,老師最后總評一下。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欣賞和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從心靈中去感悟聲音世界的美好。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探究,自主學習,并進一步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和想象訓練,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成功點:
1、教學形式豐富多樣。
采用音畫等多媒體輔助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輕松、優(yōu)美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朗讀品悟、自主質疑、合作討論、探究解決等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增進感情交流,體驗成功樂趣。
2、課堂教學實現(xiàn)了師生平等對話,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民主氣氛”。
在生活感悟(感聲篇)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生活中最喜歡的聲音是什么?印象最深刻的聲音是什么?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有的學生說喜歡聽老師的批評,因為這樣可以使自己進步,感到老師的關愛,有的說喜歡聽媽媽的聲音,因為感覺到被愛,有的學生說喜歡聽音樂,因為有時候心煩了就想歇一歇……學生的小手如雨后春筍一般舉起,每個學生都有話想說,有話要說。學生的積極參與,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暢通,從而形成課堂教學的“民主氣氛”。
教師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課文學習拓展到自己生活中的體驗,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實現(xiàn)本課的情感目標: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去體驗生活。
3、在“仿寫”部分,
采用“讀一讀,填一填”在補充作者原文的基礎上再根據語言邏輯,拓展排比句的方式進行。再次練習朗讀課文,并把自己補充的內容加在里面。并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說“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一篇作品!
從簡單仿寫入手,調動了學生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連平時不喜歡思考的差生也能回答出,讓我得到了意外之喜。
4、最后在音樂聲中結束,善始善終。
不足:
1、《你一定會聽見的》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的抒寫作者內心感悟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教學應該加強朗讀。應該說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我也充分認識到了這點,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能本堂課容量設計過大的緣故,導致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夠充分。如果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再充分一些,讓學生不由自主的走進作者描述的聲音世界里,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效果可能會更好。
2、由于是掛牌課,字詞句篇在早讀預習課前就解決了,沒有在本課進行展現(xiàn),使課堂不夠完整。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B、方法和過程
1、因聲求氣,誦讀全詩,把握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韻腳的疏密轉換。
2、在有感情、得法的誦讀中,體會全詩思隨情轉,音以律變。
3、在誦讀中感悟詩句間蘊含的詩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詩人借著酒興,淋漓盡致抒發(fā)不平之氣。
2、探究詩意,認識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在勸酒放歌中,吐胸中塊壘,抒發(fā)多種人生感慨。
3、引導學生充分占有資源,聆聽名家朗誦全詩,融入詩境,吟詠詩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因聲求氣,誦讀全詩,把握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韻腳的疏密轉換;在有感情、得法的誦讀中,感悟詩句間蘊含的詩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充分占有資源,聆聽名家朗誦全詩,融入詩境,吟詠詩韻,認識到李白在勸酒放歌中,吐胸中塊壘,抒發(fā)多種人生感慨。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探究
【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走近李白,主動搜集占有相關資源。
2、師生共讀文本,利用視頻、音頻和圖片等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吟詠詩韻,營造氛圍,做到有感情誦讀。
3、針對學情,突破難點。充分利用課外名家朗誦資源及教師范讀,引導學生因聲求氣,把握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韻腳的疏密轉換,誦讀時有激情而得法。
4、合作、探究學習法。學生分組合作,根據興趣,選擇詩中精彩的名句仔細解讀,討論、交流、探究、質疑,整合資源,認識、感受全詩復雜多變的節(jié)奏和情感。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唐之韻 第七集 一代詩仙(上篇)》(視頻)、配樂朗誦1(康橋朗誦,視頻)、配樂朗誦2(濮存昕朗誦,樂隊現(xiàn)場伴奏)、 現(xiàn)場朗誦(濮存昕在晚會現(xiàn)場深情朗誦,無配樂,視頻,現(xiàn)場感很強)、央視“子午書簡”《唐詩十家·李白(<將進酒>)》(高峰朗誦,視頻,節(jié)奏明快,聲音厚實)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唐之韻 第七集 一代詩仙(上篇)》(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深情導入:
1、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雖然只是個小地方,但卻是一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詩仙就從這里起步,以隱隱雷聲的腳步闖進詩壇,在中國詩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遠閃耀著寶石紅光的詩碑,留下一個永不褪色的名字。
2、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讀過這首詩,你感覺李白是怎樣一個人?——豪放,嗜酒,有才。是啊,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李白喝酒,那是多多益善,有十分酒便有十分才情。他嗜酒如命,自言“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將進酒》就是他酒酣之時嚷出來的杰作。明人徐增認為“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3、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詩《尋李白》,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在中國文學史上,“酒”可以說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許多文人,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李白的“蘭陵美酒郁金香”還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等。
在這些人中,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因為他的詩寫得獨絕千古而獲得了“詩仙”的稱號,而且也因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說到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又有怎樣的感情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們師生就通過一首詩來走近李白。這就是他的《將進酒》。(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 太白 ,號 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嗌忇l(xiāng)。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xù)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fā)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fā)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后,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yǎng),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fā)人深思的現(xiàn)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 浪漫主義 主義詩人,有“ 詩仙 ”之稱。與杜甫齊名,并稱 “大 李杜 ”,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保ā墩{張籍》)。有《李太白集》。
2、寫作背景:
《 將進酒》是漢樂府舊題,題意為“勸酒歌”。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由于受到排擠,李白離開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梁國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當時,他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他們登高暢飲,對酒當歌,暢抒滿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詠酒抒情的佳作。
3、“酒”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上了不解之緣。他們或仗酒力助發(fā)豪興,舉杯而靈感紛來;或借酒來排遣愁緒,飲酣而筆底奔騰。無數名句佳篇都與滟滟美酒相互輝映。 收集與酒有關的詩詞名句。
掀開中國文壇的紅蓋頭,酒香隨清風徐來。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且看——
。ㄕn堂展示)
①、詩→“酒”
。1)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2)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3)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4)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
。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6)蘭陵美酒郁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7)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8) 東籬把酒黃昏后,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9).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絕句》)(10)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1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12)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
②、“酒” → 詩
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自稱“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離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這是最后一次。他舉杯邀月,卻發(fā)現(xiàn)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撲進水中,抱月而眠。誰像他這樣認真又天真一生?連死都是一首詩,一首醉酒的詩?磥恚畎滋焐鸀樵娋贫鴣,為后人讀詩酒篇而來。今天我們就來讀他的勸酒詩。
4、初讀解字詞知韻律——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掌握字詞文意。
、佟⒔處煼蹲x,學生正音。
②、播放配樂朗誦1(康橋朗誦,視頻),初步感知全詩的韻律和氣勢。
、邸⒎纸M誦讀,畫出韻腳。明確:韻腳:來、回、發(fā)、雪、月、來、杯、生、停、聽、醒(作平聲)、名、樂、謔、酌、裘、愁。
5、識記字音。(給加點的字注音)
將進酒(qiāng) 莫使金樽空對月(zūn ) 烹羊宰牛且為樂( pēng )
岑夫子( cén ) 鐘鼓饌玉 ( zhuàn ) 斗酒十千恣歡謔( zì xuù )
呼兒將出換美酒( jiāng )千斤散盡還復來( huán )。
三、引領探究
㈠、二讀品酒興,讀出酒意。
1、誦讀指導:
、佟⒉シ排錁防收b2(濮存昕朗誦,樂隊現(xiàn)場伴奏),理解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韻腳的疏密轉換,有感情、得法誦讀全詩。
②、因聲求氣: 誦讀時充分把握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韻腳的疏密轉換。
指導示例:開篇兩句長句,猶如挾天風裹海雨,迎面撲來,第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第二句“奔流到海不復回”,言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韻律。接著,又是兩個同樣的長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感嘆歲月流逝,人生易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五六句,詩人感情由“悲”而“歡”,節(jié)奏頓轉和緩,句式也變?yōu)槠哐裕绊殹薄澳薄氨亍薄斑”“且”將歡暢之情推進、提升、積聚成高亢、嘹亮的“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樣的豪歌壯舉,至此,詩人狂放之情漸趨高潮,詩的旋律愈益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忽然加入四個短句,不僅詩的節(jié)奏變化,也仿佛聽到酒席上頻頻的勸酒聲。更甚者,詩人連聲勸酒,詩興大發(fā),引吭高歌。之后,詩人感情由狂放轉為憤懣、激越,發(fā)出最后的豪言壯語:千金散盡還復來,一醉方休,同銷萬古愁呢!誦讀至此,我們的身體里、聲音里好像也奔涌著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③、分組誦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加粗字重讀
2、分組討論:
、佟⒄w感知:整體感知,把握全詩結構。
明確:起興→飲酒作樂→勸酒→酒后吐真言
、、李白怎樣勸友人喝酒?為此找了那些理由?(學生討論歸納,教師補充)
明確:會須一飲三百杯,人生得意須盡歡,將進酒,杯莫停。
要飲,要狂飲,人生得意要飲,現(xiàn)在不得意要飲,人生短暫,及時行樂。
勸飲,勸豪飲,富貴不足取,飲酒可留名(歷史),懷才不遇,借酒澆愁。
㈡、三讀賞酒情
1、誦讀賞析:
、、播放現(xiàn)場朗誦(濮存昕在晚會現(xiàn)場深情朗誦,無配樂,視頻,現(xiàn)場感很強)
、凇W生自由誦讀,體會詩興酒情。
③、吟詠詩韻:在誦讀中發(fā)現(xiàn),全詩以七言為主,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參差錯綜,以散行為主,用短小的對仗點綴,節(jié)奏徐疾變化,奔放不隨性。這首詩篇幅不長,而五音繁會,氣象不凡,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尤其是音韻、節(jié)奏隨詩情起伏,緩急高低,曲折回環(huán),奔騰向前。只有思隨情轉,音以律變,才能讀此詩“于雄快之中”,從而“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沈德潛《唐詩別裁集》)
2、討論探究:
①、詩歌開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辈捎昧斯糯窀柚械氖裁词址ǎ渴惆l(fā)了李白怎樣的感嘆?
明確:起興——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
比喻——以黃河一去不復返比喻青春難在
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張——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 “黃河如絲天上來,洪波東流射大海!薄包S河西來絕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但又有“不復回”之嘆。以黃河起興感嘆時光易逝。
以水來比喻時間的流逝,非李白獨創(chuàng)。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tài)宛如畫出。詩人在24歲上“辭親去國,仗劍遠游”,是“以當世之務自負”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過去了,他已滿頭白發(fā),功業(yè)上卻毫無成就。回首往事,難免有人生短促之嘆,也表達了懷才不遇的苦悶。
兩組長句表達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
②、“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采用什么修辭手法?請找出分析。
明確:夸張,痛快的筵宴,豪壯的詩句,烹羊宰牛,一飲三百杯,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的旋律加快,知己相逢,傾吐懷抱,實為痛快事,得意事,不僅是品味美酒佳肴,更為了表現(xiàn)豪情。
、邸⒗畎滓蚝我绱丝v情于酒,透過這些“勸酒詞”你讀到了李白什么樣的情感?請舉詩中詩句分析李白思想感情上的變化起伏。
明確:
奔流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悲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千樽空對月 喜(樂)(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狂 ↓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憤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狂
全詩的感情變化:悲—→樂—→憤—→狂 感情主基調:憤慨
㈢、四讀話酒話,吐真言。
1、誦讀品析:
、、播放央視“子午書簡”《唐詩十家·李白(<將進酒>)》(高峰朗誦,視頻,節(jié)奏明快,聲音厚實)。
、、學生自主誦讀喜歡的詩句,試著背誦全詩。
2、討論探究:
、、面對時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只要人生暫時得意,就可以縱情高歌,要有堅定信念。
、、全詩圍繞一個“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實質是什么?
一愁: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壯志未酬,懷才不遇;三愁: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圣賢寂寞,陳王失意。
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表現(xiàn)了一種懷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復雜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才是它的內核。
③、理解“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中“圣賢”的含義,分析用典的作用。
明確:“圣賢”不僅指孔孟,還包括那些不能施展自己抱負的賢士。他們被排擠,遭冷落。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埋沒人才的行經,不再抱幻想,決心逃于酒鄉(xiāng)。
陳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監(jiān)視,一生才學無可施展,遂借酒銷愁。其狂放不羈的性格與李白極為相似。
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
、、你認為《將進酒》這首詩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主旨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鐘鼓饌玉”“不足貴” 是詩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憤激之詞!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 ” 。 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閑情逸致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豪門權貴的蔑視、否定。表現(xiàn)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表達了作者的痛苦、憤慨。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悲而不傷,悲而能壯。
、荨⑷绾慰创畎椎氖染迫缑姆爬诵袨?請你說幾句話安慰安慰他。
明確: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體現(xiàn)。借飲酒來反抗險惡的現(xiàn)實社會,寄托情懷,是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常用方法。李白也繼承了這種做法,借酒澆愁,發(fā)泄情感。
四、訓練檢測:
1、將這首詩歌背誦下來。
2、課堂檢測:
①、這首詩的基調是憤慨。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悲,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叭松币韵铝鋵憵g,“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本詩的主旨句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表達了詩人對權貴的鄙視和蔑視的態(tài)度。
、邸⒗畎椎睦寺䴕赓|和狂放的性格充分體現(xiàn)在詩中對夸張的運用,如朝如青絲暮如雪,與爾同銷萬古愁等。
五、總結升華:
李白的身上浸透著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兩個,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豐功偉業(yè)。追求精神自由導致他的一系列行為:反抗傳統(tǒng),蔑視權貴,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規(guī)定的社會等級秩序之外;建立豐功偉業(yè),又使他與傳統(tǒng)妥協(xié),求助于權貴,回到王法所規(guī)定的社會秩序之中。但現(xiàn)實中又不可能同時占有以上二者。他的夢碎了,于是,他開始縱酒,他開始狂歌,開始了永遠沒有盡頭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賢自稱,以喝酒排解內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xiàn)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因為他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恣情傲物的權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將進酒》是靈與肉、理想與現(xiàn)實、個人與社會猛烈碰撞的巨響低回,是一曲不羈靈魂的慷慨悲歌。
六、拓展材料:
1、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東邊我的美人,西邊黃河流,來呀來個酒呀,不醉不罷休,愁情煩事別放心頭。
2、《將進酒》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與夸張手法有關,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 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xiàn)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
3、李白對黃河素來懷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多次以極為豪放熱情的詩句歌頌黃河。在《將進酒》詩中,詩人又一次歌頌了黃河,并與自己的身世之感、傲然之志相互映襯,抒發(fā)其熱愛生活、蔑視權貴的感情。飲酒行樂既是抒憤,又從憤慨中顯示豪邁樂觀精神,而不流于傷感。 以樂寫哀,以豪放襯悲慨,因此,從而構成樂觀的豪放的基調,從中顯示出詩人可貴的傲骨精神。
4、《唐之韻 第七集一代詩仙(上篇)》:宋代著名詩歌評論家嚴羽,說別人寫詩是用筆一句一句寫下來,李白則只要把心里那股氣一張口噴出來就行了,這個比喻真是恰到好處。詩人站在黃河邊上看著「黃河之水天上來」,忽然心情一激動,想到這黃河之水就像人類的生命系列,一代一代一去不復返,但依舊滔滔滾滾而來。然而,人生又是如此短暫,明鏡中的頭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一轉眼就是一次生老病死的輪回!面對這無限與有限的矛盾,人活著為什么不盡情享受生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人對自己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是如此自信。正由于這首詩強烈地呼喚真實的人生,才使多少被強行壓縮的靈魂都到詩里來享受那足以舒筋活血的通暢。
七、布置作業(yè):
1、收集有關寫“酒”的古詩詞。
2、背誦并默寫全詩。
八、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
自主學習
引領探究 奔流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悲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千樽空對月 喜(樂)(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狂 ↓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憤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狂
全詩的感情變化:悲—→樂—→憤—→狂 感情主基調:憤慨
訓練檢測
總結升華
九、教學反思: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xiàn)他的個性,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xiàn)更為成熟!秾⑦M酒》即其代表作。
宋人嚴羽評點李白這首詩說:“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蓋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
《唐詩別裁》中說:“讀李詩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
這次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把《將進酒》編入“詩歌之部”第三單元,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重點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作為賞析示例,在實際教學時,應該以誦讀指導為重點,設計課堂,師生互動,充分利用課文的各種音視頻資源,結合名家朗誦,具體指導學生的誦讀技巧,即引導學生充分把握詩中句式的長短變化和韻腳的疏密轉換,做到有感情、得法的誦讀詩句,在誦讀中,師生感悟詩句間蘊含的詩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把握詩歌感情基調,討論探究有關問題,理解詩歌主旨及深厚的底蘊。
切忌面面俱到,全面分析詩歌內容和表現(xiàn)手法,如果這樣,就會本末倒置,也不能準確理解教材編者的編寫意圖,作為單元的賞析示例也就起不到示例應有的作用。
當然,名家的朗誦很到位,學生誦讀很給力,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是突出了,但學生的節(jié)奏稍顯緩慢,以后要做適當調整。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觀點
2.能力目標
通過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通過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的能力
學習重點 明確“咬文嚼字”的真正含義。
學習難點 品味妙語佳句。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導入 :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為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題
“咬文嚼字”一般解釋為:過分地斟酌字詞(死摳字眼,不領會精神實質)。作者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的意義,就是在文字運用上“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認為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文字的優(yōu)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感情的透徹、凝練、創(chuàng)新入手。
二、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 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段鞣矫缹W史》是朱光潛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價值,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朱光潛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薄按藭r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薄按说(我的地位、我的環(huán)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边@是朱光潛不尚空談、著眼現(xiàn)在、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xiàn)。他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
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本文共8個自然段,可分為四大段。
、谠诶砬宥温鋵哟未笠獾幕A上,討論中心論點。
2具體研習,突破重點、難點。
第1段從實例入手,引入論題→第2題以靜態(tài)例(《史記》李廣射虎)與動態(tài)例(賈島苦吟)初步論證中心論點→第3段以正面例(東坡詩句等)與反面例(“套板反應”現(xiàn)象,說明咬文嚼字之難,進一步論證中心論點!4段,水到渠成,加以總結。)
解說: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頗易引起爭議,這是因為:一是本文結構與一般的議論文不同,它不是從觀點出發(fā),進行演繹論證,而是從個別到一般,然后再到個別;即從實例到論點,然后再展開證明;這樣它便不是開章明義,而是中間揭旨,中心論點在第3段才出現(xiàn)。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論點,有的`重要論據貌似中心論點,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這樣的話,并且課后練習第四題的設計(“從讀過的詩文中再單一兩個例子說明這個論斷”)也很能迷惑一些淺嘗輒止的學生。為此中心論點的辨析要作為重點,并且讓全班學生充分參與,討論與評析并重。)
3欣賞品味。
課文的第3自然段是核心段,可作典型剖析。
第3段計有7個完整句,第①句到第⑦句可以看作一個句群(意群)。第①句又承第前文揭示中心論點,第②句岔開,稍帶一筆說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面,一句便打住。第③句承①句稍展開。第④句承①③說明原因。第⑤句進一步申說。第⑥句與第⑦句(含例)是從反面證明。如作圖解,可這樣畫。
剖析這個核心段可以確立其在全課中的地位,進而有利于確定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再者也可以窺知作為有深厚桐城派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潔謹嚴的風格。
4課堂訓練。
、俦疚臉祟}與中心論點的關系。
明確:觀點與論題的異同(前面題解時沒觸及):①論題只是要論述的問題,論點是作者在文中表達的觀點;②論題多用短語及非判斷句,非陳述句表達,而論點則要用判斷句或陳述句表達;③論題指示、框定觀點;論點圍繞、點擊論題。
、谕瓿烧n后練習二。
明確:A朱光潛與馬南郁所論述的對象不盡相同:朱文兼顧閱讀、創(chuàng)作兩方面,馬文單說閱讀。如果說閱讀有時只須觀其大略而舍棄細枝末節(jié)的話,那創(chuàng)作則決不可粗枝大葉,須知煉字即煉意,即調整思想情感,最精確地表情達意。
B“不求甚解”“觀其大略”這是粗讀,“咬文嚼字”“錙銖必較”這是細讀。有的書只須粗讀,而且有時受種種條件(如時間)限制,也只能粗讀,但粗讀并不意味著不把握要旨,還是要做到“會意”。有的書必須細讀,如文藝欣賞,只有咬文嚼字,函泳品味,才能沉潛其中。
C讀書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對咬文嚼字。多數認為“未曉處且放過”,不要死摳,待一段時間可以再細讀。
因而這兩種讀書方法和態(tài)度并不完全對立,讀書究竟取何法要視對象和條件而定。
(解說:這兩道題的設計很有匠心。第1題考查歸納推理(概括能力)。第2題所用的材料曾在舊高中課本第六冊選用過。摘錄馬南郵貌似截然相反的觀點及論據,讓學生進行比較辨析,有利于培養(yǎng)辯證思維的能力。選這兩題作為課堂練習旨在鞏固對本課中心論點的認識,并初步培養(yǎng)對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方法。)
5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對文章論證結構的把握、段落層次關系的分析以及典型語段的品味來揭示文章的中心論點,最后我們還通過做課后第二題,達到對作者觀點的進一步認識,并初步評價了作者的觀點。
(解說:此小結旨在使學生明確本課所有的教學活動是圍繞著分析和評價作者的觀點的教學目標進行的,專心致志,決不旁鶩。作者的觀點總的來說是正確的,但不可拘泥,也不可不看所讀對象及讀書條件等刻意套用。)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一、三、四題。
2自選一個段落分析作者如何運用例證法,即怎樣運用實例充分展開證明論點的?
[課堂板書設計]
(預先寫在投影塑料紙上,按授課程序逐步顯示)
補充資料: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解: 幽居:指隱居處. 云根:古人認為云生在山石上,石為云根. 幽期:歸隱所約的日期.
譯文: 幽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往來,只有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鳥兒歇宿在池邊的樹上,歸來的僧人正在月下敲響山門.走過小橋呈現(xiàn)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正在飄動,好像山石在移動.我暫時要離開這里,但不久還要回來,要按照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決不食言.
錦 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錦瑟呀,你為何竟然有五十條弦? 每弦每節(jié),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 我心象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 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 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劭创伺呓蛛x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或許是那女子氣質高雅,使人想他應住在這種“月臺
花榭,瑣窗朱戶”的華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從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來,寫了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心全亂了,愁緒滿懷。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煙草,偏此時又下起梅雨,滿
城飄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時確實使人惱啊。
賀鑄一生所識女子頗多,為何只對此女有這種情思,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位女子與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產生“移情”心理;二是這位女子與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貼近,使用權他一見而鐘情。
宋?蘇軾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小團月是一種名品茶(在當時是貢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紅杏枝頭春意“濃”
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 《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縠皺:即皺紗,喻水的波紋。
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
劉公勇在詞話里稱“一鬧字卓絕千古”!棒[”字好就好在準確、鮮明、生動,帶有動態(tài)地刻畫春天的蓬勃生機,并把作者對春天這樣一個萬物萌發(fā),生機盎然的季節(jié)的到來的欣喜用一個“鬧”字表達了出來。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盡含于一個鬧字之中。
【教后感】
本課的教學設計試圖將“活動式”教學思想體現(xiàn)在常規(guī)閱讀教學中,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落入常規(guī)教學的窠臼,不過由此獲得的幾點感受當可作為進一步“活動式”教學實驗的經驗。
一、閱讀課的“活動式”教學必須充分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否則僅僅依靠課堂的當下閱讀將使討論活動流于膚淺化和形式化。
二、每節(jié)課的活動項目應盡可能單一集中,不宜寬泛分散。應使學生思維興奮點集中于一、二點,精心安排好活動程序,活動討論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教案06-08
(精選)語文教案08-06
語文教案【精選】07-25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7-30
語文教案(經典)08-10
(精選)語文教案08-17
[經典]語文教案08-03
(經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絕招》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