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優(yōu)選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中班主題活動《我愛我家》中,通過“我有一個家”、“我的家”、“爸爸本領大”、“媽媽和我”以及“爺爺奶奶喜歡我”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嘗試采用了多種方式收集身邊的信息,如收集全家福照片、和爸爸圖文記錄“爸爸調查表”、親身體驗做大肚子媽媽等,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從而體驗家的溫暖,萌發(fā)去愛、去體貼父母和長輩的情感,感受到有家真好! 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幼兒理解能力開始增強并能夠開始獨立地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本活動也是從幼兒生活中的情景----去做客,為落腳點,通過到別人家看到的點滴,運用自身已有對家的認識來猜測可能是什么房間的.過程,讓幼兒將已收集的信息在本次活動中梳理、歸類后表述。與此同時,本活動立意將情感作為主線,是為能讓幼兒感受到家人間要互相關愛。
情景的創(chuàng)設(包括去做客、猜房間、猜媽媽去哪里了等)都是為體驗情感而服務的,也是向社會性情感發(fā)展的過程。本活動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也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看看、猜猜、聽聽、講講等多種形式、多種感官,吸引幼兒參與討論,并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針對本班幼兒不善于在集體面前表現表達的特點,增加了一個生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和幼兒之間猜測對方可能喜歡什么房間。給幼兒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并引發(fā)幼兒去關注他人的情感、喜好。在本活動前期,利用生活活動集體交流的時間,也讓能力特弱的幼兒從模仿他人的動作開始,如開展“請你跟我這樣做”游戲,以備在本次活動中有一個自我的突破。達到在活動中,人人愿參與,人人能參與的目的。
活動名稱:有家真好(語言)
活動目標:
1、在情景中了解家是我們生活的地方,體驗家人之間的關愛。
2、圍繞生活情景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t:今天張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小朋友家做客,你們想不想去呀?
s:想。
t:那我們出發(fā)吧!p門口,到了,我們怎么進去啊?
s:按門鈴。
t:你真有禮貌,你來按。丁冬丁冬誰會來開門呢?錄象,小哥哥家里有誰在家?
s:爸爸、爺爺、奶奶
t:猜猜他們家一共有幾口人?
s:4口人
t:有沒有不同意見?
s:5口人
t:還有誰?
s:媽媽
t:哦,加上媽媽一共有5口人,誰家也有5口人?
s:我家有五口人
t:有沒有不一樣的?
s:我家有三口人
t:哪三個人?
s:爸爸、媽媽和我
t:小結:我們都有一個家,每個家的成員人數是不一樣的。
二、參觀廚房
t:小哥哥想帶我們去參觀他家的房間,我們一起去吧。p水龍頭,這是什么呀?
s:水龍頭
t:原來小哥哥是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猜猜有水龍頭的會是什么房間?
s:廚房
t:廚房里的水龍頭派什么用途?
s:洗菜
t:是呀,菜洗干凈了才能燒著吃啊。那還可能是什么房間呢?
s:衛(wèi)生間
t:為什么衛(wèi)生間里需要水龍頭呢?
s:洗手
t:恩,便后要洗手,你真講衛(wèi)生。那還有其它可能嗎?
s:。。。
t:到底是什么房間呢?p廚房
s:廚房
t:廚房里除了水龍頭還有什么?
s:電飯鍋
t:一個電飯鍋。還有什么?
s:兩只熱水瓶
t:在廚房里可以做什么嗎?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拼貼一幅完整的畫,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能仔細觀察、思考,獨立完成拼貼活動。
3、發(fā)揮想象力,能較專心地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顒訙蕚洌
1、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若干幅由各種幾何圖片拼貼的畫。
2、物質準備:不同大小、顏色的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梯形、橢圓形)、作業(yè)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圖形的魔術畫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哪些圖形寶寶呀?(幼:…)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些圖形寶寶,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吧。(逐步出示各種圖形,幫助幼兒鞏固)
師:今天這些圖形寶寶想來變魔術給我們看呢,你們猜他們想變什么呢?(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那你們把眼睛閉起來,我來叫他們變變變!但是在變魔術時你們一定要安靜哦!(出示一幅拼貼畫,引導幼兒完整的說出圖形的拼貼)看到圖形寶寶變出來什么了呀?(幼:…)
師:圖形寶寶他們變出了這么多有趣的圖案,都變成了什么呢?(追問:都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二、制作魔術畫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用圖形寶寶來拼貼呢?你會找哪幾個圖形寶寶來拼貼?(追問:怎么拼貼?你愿意來演示一下嗎?《個別幼兒操作,教師用適當的語言引導》)
師總結:我們小朋友不僅很聰明,而且很能干,能運用我們已經認識圖形來設計、創(chuàng)作有趣的圖案,那你們想不想和你的家人一起來創(chuàng)作一幅有關春天主題的畫呢?
師:現在請我們的家長和小朋友都來動動腦筋,想一想,在你的`春天圖畫里都有些什么?(請家長或幼兒來說一說)
師:好,那我們就趕緊動起手來,和寶貝們一起創(chuàng)作一幅美麗的畫。在桌子上的籃子里,已經準備好了所需要的操作材料。我們家長在一同和孩子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需根據作品的需要,剪出所需要的圖形。
三.互相欣賞作品
師:請完成好的家庭,將作品張貼到黑板上來。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認識數字1-3的。
2、學習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橘子園背景圖;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3
1、出示果園圖:今天我們去參觀橘子園。
問:你看到了什么?有幾棵橘子樹?幼兒隨意觀察圖片,(互相交流討論。)
2、用點數的方法得出圖片上有3棵橘子樹(出示3讓幼兒認識)
3、哦,這就是3,你們說說看:這3象什么?
(二)找數字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了小果樹,請你們數數你的果樹上有幾個橘子,并去找一個與橘子數量相同的數字朋友貼上去。和旁邊的小朋友比比誰的橘子多。
(三)裝橘子:
1、師:你們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兒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幾個橘子?現在請你根據籃子上的數量把橘子裝進去。
(引導幼兒邊裝邊數)
教學反思:
1、活動中通過猜一猜的形式,運用多種感官讓孩子們來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顏色,能夠更積極的激發(fā)孩子的思考同時更直觀的幫助了孩子們積累鞏固對于桔子的`經驗,活動形式比較“活”調動了興趣,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了進來,整個活動過程更自主,更活潑了。
2、在活動中給與了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操作中體驗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同時也讓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悅感,在剝一剝數一數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非常的認真投入,也很樂意把自己的發(fā)現來告訴大家。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對動作的觀察和模仿,理解并記憶歌詞。2. 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3. 體驗邊唱表演的`樂趣。活動準備:幼兒用書?磁帶/CD、練習冊.活動過程:1. 教師做動作導入歌曲。
教師:仔細看看我表演的是什么呀?
教師按歌詞做動作,第一段拍手兩次,用食指指嘴巴,作微笑狀。第二段坐在椅子上,踮腳尖兩次,并攏抬起做跳躍狀。
2. 幫助幼兒提煉歌詞,熟悉歌詞。
教師:剛才我做了什么動作?
教師在幼兒的回答中提煉歌詞,用歌詞描述動作。
3. 教師邊做動作邊范唱歌曲。
、 教師第一遍范唱.
教師:這些動作合起來就是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⑵ 以較慢的速度講解動作.
、 教師:小手伸出來.
教師唱: 小手拍拍.
② 教師:小腳點起來.
教師唱:跳一跳呀.
、 教師:小手伸出來.
教師唱:小手拍拍.
④ 教師:食指伸出來.
教師唱:笑一笑呀.
、 教師:小腳踏起來.
教師唱: 小腳踏踏.
、 教師:腳向左右方向旋轉.
教師唱:轉一轉呀.
⑦ 教師:小腳踏起來.
教師唱: 小腳踏踏.
、 教師:腳向左右方向旋轉.
教師唱:轉一轉呀.
(3) 教師第二遍范唱.
教師:這一次老師唱歌,小朋友和我一起學做動作.
4. 幼兒學唱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進一步鞏固歌曲。
、 教師:我們的小手除了可以拍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小手可以做的動作.
鼓勵有進步的、積極發(fā)言的幼兒.
、 教師: 我們的小腳除了可以踏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引導幼兒大膽地嘗試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小腳.
5. 幼兒散點站,邊唱歌邊表演動作。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7-27
中班教案(精選)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經典)07-25
【經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經典】08-24
中班教案(精選)08-23
(經典)中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