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優(yōu)秀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苯Y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大膽地選用線條、形狀、顏色、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想象中的神奇的房子。
⒉初步學習合理安排畫面,豐富畫面內容。
、丑w驗創(chuàng)造性繪畫活動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庇變河^察過各種房子,并欣賞過有關房子的圖片,美術作品等。
、菜使P、油畫棒、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活動導入課題,拓展幼兒思路: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各種各樣的房子,請你們說一說,見過的房子是什么樣的?我們還在圖片上見過什么樣的房子?
二、出示范畫,并引導幼兒分析:
⒈教師:你們看這里有我畫的神奇的.房子,看看它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描述房子,并從形狀、功能、色彩等方面說出其特點。
、灿變河懻、回答。
三、教師示范、講解繪畫步驟:
教師:這房子是怎么畫的呢?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幼兒說說繪畫步驟。
四、組織幼兒討論,提出繪畫要求:
、碧釂枺耗阆虢ㄒ蛔裁礃拥纳衿娴姆孔樱克惺裁刺貏e的本領?
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
、步處煟含F(xiàn)在請把自己想的房子神奇的房子畫下來,怎么想的就怎么畫,房子盡量畫的大一些,可以在房子旁邊添畫一些其它的東西。
五、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糾正錯誤的繪畫姿勢。
六、評價活動:
選取二、三幅構思較好的幼兒作品,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構思,給予表揚和鼓勵,也可請全班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神奇的房子。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五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這節(jié)健康課,讓幼兒知道五官的作用,讓幼兒知道要保護我們的五官,一面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
2、觀察五官的相對位置和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保護五官的一般常識3、學習保護五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五官,知道保護五官的重要
難點:讓幼兒知道五官的名稱,在學習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故事,五官圖像若干,五官臉譜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眉毛搬家》:寶寶累了,很早就休息了。這時房間里傳來爭吵聲。原來是五官在爭誰的本領大。誰也不讓誰。眉毛一聲不響,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為眉毛一點本領也沒有,就把眉毛趕走了。結果寶寶上幼兒園時,汗水流下來。一直流進眼睛里。寶寶摔倒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傷了。
2、了解五官的作用提問:你們知道他們是因為什么吵架嗎?他們先把誰趕走了?
(五官在為誰的本領大而吵架)(先把眉毛趕走了)眉毛被趕走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為什么沒有了眉毛,寶寶為什么會摔倒呢?(因為眼睛看不見了)為什么眼睛看不見?(因為汗水流進眼睛里了)那為什么汗水會流進眼睛里?(因為眉毛不見了)小結:眉毛有擋汗水的功能。
3、續(xù)講故事:聽了小朋友的話,它們都知道了,原來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領,不能少了它。就趕緊把眉毛請了回來。(教師把眉毛粘回原來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誰本領大呢?它們一起看著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趕走了。(教師拿掉眼睛)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沒有了眼睛,會怎樣呢?(看不見東西了)體驗: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起立,向前走幾步閉上眼睛,轉過身來再找找自己的位置。
提問幼兒,明明,你們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不能)為什么?(看不到了)睜開眼睛,回到位置問幼兒:剛才眼睛看不見了,你們有什么感覺,眼睛有什么作用呢?
(黑黑的、有些害怕)(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周圍的事物)(能夠看到周圍的事物感覺很幸福)小結: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周圍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4、續(xù)講故事:五官他們趕緊把眼睛請了回來,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那到底誰最沒有用呢?五官們你看我,我看你,他們又一起說:"鼻子鼻子,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于是鼻子被趕走了。(拿掉鼻子)提問:鼻子真的沒有用嗎?
出示白酒和醋,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中的兩個小瓶中分別裝著,白酒和醋,小朋友們想一想,應該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那個瓶里是白酒,那個瓶里是醋?(幼兒自由猜測)那我們用眼睛能區(qū)分出它們嗎?(不能,它們都是透明的)。那到底應該怎樣做呢?(用鼻子聞)我們一起來聞一聞。分別請幼兒聞白酒和醋:你聞到的`是什么?(酸味、辣味)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鼻子聞出來的)體驗:用手捏住鼻子有什么感覺?
小結:對啊!鼻子能幫助我們辨別氣味和呼吸,所以鼻子本領也很大,它能少嗎?(不能)趕緊把鼻子請回來吧1(粘回鼻子)
5、續(xù)講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來了,嘴巴說:"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趕走了。(取下耳朵)提問:沒有了耳朵會怎么樣呢?
體驗:捂住耳朵和放開雙手,分別體驗老師的指令,然后比較,為什么第一次小朋友都沒有反應,第二次大家馬上就做出動作了。
(捂住耳朵就聽不見了)(放開耳朵聽得很清楚)小結:耳朵能聽見聲音,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6、續(xù)講故事: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們一起大聲地說:"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嘴巴被趕走了。(取下嘴巴)提問:嘴巴真的能少嗎?(不能)(沒有了嘴巴,我們不能吃飯、喝水、說話)小結:是啊,沒有了嘴巴,我們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把嘴巴還原)嘴巴還有一個作用,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體驗:把鼻子和嘴巴捏住有什么感覺?你再捏住鼻子放開嘴巴有什么感覺?(不能呼吸)(可以呼吸)原來嘴巴和鼻子都能幫助我們呼吸。
故事結尾:五官當中,眉毛眉毛擋汗水,眼睛耳朵不能少,鼻子嘴巴用得著,五官個個本領高,少了哪個都不好,五官中誰也不能少,所以他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通過故事我們知道了,五官在生活中缺一不可,那么我們就要學會保護自己的五官,怎樣保護五官呢?
三、學習保護五官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
(不用臟手揉眼睛,不要用硬的物品碰眼睛、不要看過亮的事物、不要在過暗的地方看書)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不亂摳鼻子、不往鼻子里塞東西、有鼻涕及時用紙擦)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不亂摳耳朵、不往耳朵里塞東西、)怎樣保護我們的嘴巴?(不用手摳嘴,不往嘴里放大的東西,不大聲喊叫)教師小結:
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首先就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行為習慣,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寶寶。
咦?老師怎么聽到五官又吵架了,(教師出示錯位五官請幼兒看)他們又分開了,我們來幫助它們好嗎?怎么幫呢?(讓他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才行)
四、拼貼五官
1、你們知道它們在臉上的位置嗎?
(眼睛在上面、嘴巴在下面、鼻子在中間、耳朵在頭的兩側)體驗:請一名幼兒粘貼五官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位小朋友雖然把五官的位置貼對了,但是你們看到這樣的一張臉有什么樣的感覺?(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在哪里?你們互相看看在你們的臉在于畫上的臉有什么不同(五官位置要對稱)教師總結:(教師邊總結邊示范)一張臉兒大又寬,彎彎的眉毛圓圓的眼,鼻子長在臉中間,嘴巴長在鼻子下面,耳朵分別在兩邊,這張臉多像我,笑嘻嘻的真好看。
2、我的這張笑臉拼粘好了,現(xiàn)在小朋友也快動手幫助你們的五官找準自己的位置,可別讓他們再吵架了。
幼兒粘貼,教師分別指導
【活動延伸】
幼兒向大家展示自己粘貼的五官,并向小伙伴們介紹一種保護五官的方法,讓幼兒鞏固活動內容,同時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興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正確使用傘,掌握其收攏和打開方法、了解安全用傘的常識。
2、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花傘》,并學習其中的舞蹈動作。
3、利用傘做游戲、在游戲中促進幼兒跑、爬、投擲、鉤取等能力的發(fā)展。
4、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體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每名幼兒各帶一把雨傘。課件“我會用傘”。
2、音樂播放器及歌曲《小花傘》,演出用的.小傘若干。
3、鈴鐺、沙包、紅綠標志若干、小紙傘若干,活動室上空拉平行線,將傘架在上面或倒掛上,空隙間掛上小紙傘。
二、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和父母一起上網(wǎng)查找有關傘的資料、圖片。
2、家長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家的傘,并了解開傘、打傘、收傘的方法。
【活動過程】
活動一:我會用小傘
一、設置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你們會用傘嗎?會打開和收起來嗎?一會兒我們自己到操場上去試一試,如果你打不開怎么辦呢?
1、幼兒自由討論。
2、交流討論結果。
二、探索傘的打開與收攏。
1、讓每個孩子帶著自己的雨傘到操場上,教師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拿傘的時候傘頭朝下、撐傘時要離別人遠一點等等。自己練習傘的打開與收攏。
2、和好朋友交換雨傘,練習打開、收攏。
3、如果有幼兒不能收攏雨傘,教師召集幼兒共同討論如何收傘,并演示雨傘的收攏方法,讓幼兒認真觀察。
4、和其他的朋友交換雨傘,再次練習。
三、創(chuàng)設下雨情境:
教師播放下雨的聲音,請幼兒打傘防雨。
四、交流研討:
師:“雨下得太大了,我們一起回教室吧!為了不把教室弄濕,小朋友,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幼兒總結:應將傘上的水甩一甩,再放進桶里。
師:“我們剛才在操場上都會用自己的小傘了,現(xiàn)在你能說說怎樣用傘才會更安全嗎?”
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播放課件:“我會用傘”,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用傘的安全知識。
活動二:學唱歌曲:小花傘
一、欣賞歌曲《小花傘》
二、請幼兒說說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三、教師和幼兒一起說歌詞。理解歌詞意思。
四、教師放歌曲《小花傘》,幼兒小聲隨唱。
幼兒演唱時,教師指導幼兒帶著歡快的情緒演唱。
五、幼兒跟隨歌曲,大聲地、有感情地演唱。
活動三:歌表演:小花傘
一、復習歌曲
播放歌曲《小花傘》,請幼兒隨音樂一起演唱。
二、欣賞舞蹈《小花傘》。
教師播放舞蹈視頻《小花傘》,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基本動作
1、教師再次完整示范。
2、動作提示與指導。
3、表情提示與指導。
四、幼兒大膽表現(xiàn)。
五、幼兒拿著小花傘,隨音樂表演。
【活動延伸】
1、把學到的開傘收傘知識講給家長聽。
2、請幼兒回家后為家人表演《小花傘》
附資料或背景資料:
《小花傘》歌詞
小花傘呀小呀小花傘開在那春天好爛漫
小花傘是五彩的夢雨滴聲聲彈心弦
小花傘鮮艷艷點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傘鮮艷艷點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傘呀小呀小花傘開在那春天好爛漫
小花傘是五彩的夢雨滴聲聲彈心弦
小花傘鮮艷艷點亮早春的花瓣
小花傘鮮艷艷點亮早春的花瓣
大班教案 篇4
預設目標:
1、發(fā)現(xiàn)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捉迷藏的游戲,我數(shù)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ㄖv出一種,點擊出現(xiàn)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有一天,有幼兒問:“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幼兒已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讓熱水快點變冷”的辦法。其實,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于是,我決定引領幼兒運用各種方法讓“熱水快點變冷”,關注、探究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
活動中,我首先通過“一杯熱水一直放著不動,結果會怎樣”的問題,讓幼兒了解熱水會自然冷卻的常識,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提出各自的想法,運用不同方法探究其中的小秘密,如借助空氣流動,在熱水中放進冷的東西,將熱水放在一個更冷的環(huán)境中,等等,都會使熱水冷得快些。
在整個活動中,我除了提供大量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大膽嘗試,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關注、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熱水冷得快些”,從而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學知識。
目標:
1、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熱水快點變冷,探究熱水變冷的秘密。
2、樂意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設想,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
3、敢于在集體中提出問題。
準備:
1、玻璃杯(最好有刻度,可讓幼兒感知水量相同),內裝顏色水。
2、溫度計、毛巾。
3、冰塊、冰毛巾、冷水、鵝卵石等各種材料。
4、幼兒每人一份記錄板、筆。
過程:
一、提出主題
1、師:這里有許多杯熱水,如果想知道它現(xiàn)在有幾度,該怎么辦?
2、幼兒很自然地想到使用溫度計測水溫。個別幼兒試測并將水溫38攝氏度的結果告訴所有幼兒,大家記錄水的溫度。
3、師:如果這幾杯水一直放著,結果會怎樣呢?
幼:水溫會下降;熱水最后會變成冷水。
二、設計方案
1、師:你們能不能想出各種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
2、幼兒在實驗報告紙上記錄自己設計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并了解幼兒的想法。
3、在集體中交流各自的方法。
有幼兒說:“將水放在冰箱中,水溫會下降快些!”有幼兒說:“放在風口!庇械奶岢鲇蒙茸由,有的說用調羹不斷攪拌------幼兒共提出16種方案,教師將方案一一記錄在黑板上。
三、實驗論證
1、幼兒開始根據(jù)自己設計的方案尋找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觀察每個幼兒實驗的情況,如:是否根據(jù)自己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是否改變了自己的實驗計劃,是否有困難需要幫助解決;詢問個別幼兒采用某種方法的理由;教師以幼兒沒有采用的方法,與幼兒共同實驗。
2、實驗結束,請每個幼兒測量實驗后玻璃杯中的水溫,并將實驗過程記錄完整。
四、交流討論
1、出示一杯沒有使用過任何降溫方法的水,測量其溫度為34攝氏度。
2、請幼兒測量樣杯中的水溫,引導幼兒將自己水杯的水溫與之比較,并想辦法使熱水快點變冷,讓水溫低于34攝氏度。
3、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有的幼兒將水杯放在一盆冷水中促使其降溫,有的幼兒嘗試在水杯中放些冰塊,有的幼兒在水杯中放入許多鵝卵石,有的`幼兒對著水杯吹氣------于是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總結;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讓熱水快點變冷。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師:為什么不斷地攪拌熱水,熱水就會快點變冷?
幼:因為熱氣出來了,冷氣進去了。最后一位幼兒這樣總結:在攪拌時,水杯中的熱空氣會不斷的往外跑,使熱水快快變冷。
師:為什么同樣往水杯中加東西,一杯放冰,一杯放鵝卵石,兩杯水溫會不同呢?
幼:冰塊更冷。
幼:鵝卵石放進去后,它自己變熱了,而冰塊不會變熱,它只會越變越小。
幼:因為水杯中的熱傳給了鵝卵石,鵝卵石也熱了。
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放進更冷的物體,能使水溫下降得更快。
5、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新問題:為什么將熱水倒在一個大點的容器中,也快點變冷呢?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或許還會碰到其他各種問題,如:為什么熱水放在冷水中或冰箱里,能快點變冷呢?為什么將熱水倒在一個大點的容器中,也會快點變冷呢?(增加了與冷空氣接觸的面積);冬天,我們對著手呼氣,會感到溫暖,可同樣呼氣為什么卻能使熱水快點變冷呢?為什么許多塊冰放在水中,水溫會下降到0攝氏度,而等冰融后溫度又會上升到5攝氏度呢?
點評:
雖然活動中用到了溫度計,但教師又沒有將目標落實到知識點上,而是突出“做中學”的精神,讓幼兒通過活動需要來了解、使用溫度計,與此同時引導幼兒進行實驗記錄,充分表達自己的實驗經(jīng)驗事實。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提供了多種材料,使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過程、方法,從中獲得相關科學知識,構建屬于自己的經(jīng)驗。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拓展對美麗家園的無限憧憬及遐想,充分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2、活用學過的或想象的繪畫知識裝飾天空、房屋、樹木等。
3、教育幼兒要從小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關愛周圍的人。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看電視報道,讓幼兒了解地震后滿目瘡痍的家園,以激發(fā)幼兒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
2、人手一份繪畫紙和油畫棒,多種彩紙。
活動過程:
1、師幼對話:
師:"孩子們,地震了,我們偉大的祖國遭受了巨大的災難,我們大家都佷難過……''
幼A:"老師,災區(qū)的小朋友沒有了家,他們真可憐!"幼B:"我希望他們能住上更加漂亮的房子。"幼C:"老師,我想用我的彩筆給他們畫一個美麗的家。"(評析:通過談話,讓小朋友了解災區(qū)受災情況,同時喚起幼兒對災區(qū)小朋友的同情心,并將同情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對災區(qū)人們的無限愛心。)
2、觀看專題片--"神奇的九寨"。讓幼兒了解四川美麗的風光、淳樸的鄉(xiāng)土風情。
。ㄔu析:通過觀看,讓幼兒了解峨眉山、青城山、樂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溝,讓幼兒知道中國四川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
3、在中國地圖上找到四川--汶川、映秀。
(讓小朋友永遠記住這些地名、這些美麗的地方。)
4、結合常識教學活動和觀察圖片,讓幼兒對我們美好的中國(家鄉(xiāng))有一個較全面較充分的了解,讓幼兒知道中國真大,中國真美,激發(fā)幼兒的愛國熱情。
5、以《夢中的家園》為題,幼兒展開討論。
幼A:老師,我夢中的家園在太空中,那里遠離災害,沒有污染。
幼B:我夢中的家園沒有難聞的氣味,河水是清澈的,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
幼C:我夢中的家園空氣清新,藍天白云,綠草地,還有許多小動物一起玩。
幼D:老師,太空幼兒園里更好玩,那里的房屋不會坍塌。
幼E:我設計的美麗家園要像龍王的水晶宮一樣漂亮。
……(評析:通過討論《夢中的`家園》,為幼兒展示一個神秘夢幻的美好世界,拓展了幼兒的思路)。
6、自主性繪畫活動--"美麗的家園",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幼兒利用繪畫、粘貼等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并通過這一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想像力,幼兒用畫筆畫出了自己心中最美、最奇特的美麗家園。同時經(jīng)過教師的精心指導,幼兒設計出的畫面內容豐富、新穎獨特。)
7、評價活動:展示幼兒作品,傾聽幼兒的構思。
。1)幼兒相互介紹,講述作品內容。
。2)請部分幼兒進行交流,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
。3)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總結,并對幼兒提出希望。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自然相扣,主線清晰,幼兒不僅對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中國)有了較全面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同時通過教師對災區(qū)情況的介紹,讓幼兒對災區(qū)小朋友的學習、生活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激發(fā)了幼兒同情心及博大的愛心,記住在這次地震中遇難的親人和同胞,記住奮戰(zhàn)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解放軍叔叔、醫(yī)生護士、廣大的志愿者,樹立長大后建設我們美麗家園的決心。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意圖:
《快樂的牧羊人》源于經(jīng)典美國電影的一首插曲,樂曲旋律簡潔,節(jié)奏明快,樂段清晰,富有感染力。經(jīng)典的東西總是有它獨特的魅力。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愉快、幽默、詼諧的情緒。
2、能根據(jù)音樂做相應的動作和表情,嘗試用哈、啦、嘻等象聲詞哼唱自己認為最好笑的一句旋律。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手拿小鞭子的牧羊人木偶、VCD。
教學重難點:
用語言、動作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觀看木偶表演。
1、出示牧羊人木偶。
2、教師操作木偶,哼唱《快樂的牧羊人》前面四小節(jié)。
二、完整欣賞音。
1、我最喜歡唱的歌曲是《快樂的牧羊人》,你們聽我唱完就知道我有多開心,多會笑了!
2、播放VCD,完整欣賞第一遍:聽了樂曲,你覺得開心嗎?
3、第二遍:聽了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覺得多里很開心、很快樂?
4、哪一段,牧羊人最開心,他正在忍不住笑出聲來?
教師彈奏并哼唱這一樂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或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
欣賞樂曲:1--8小節(jié)。你覺得牧羊人開心嗎?
欣賞樂曲:9--16小節(jié)。牧羊人在干什么?
欣賞樂曲:25--32小節(jié)。給你什么感覺?可以用什么動作或表情來表現(xiàn)牧羊人開心的心情?
三、表達愉快的情緒。
1、用各種象聲詞(如“哈……啦……嘻……”等)來哼唱自己認為最好笑的一句旋律。
2、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或表情來表現(xiàn)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動反思:
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的興趣比較濃厚,能以一種比較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活動。根據(jù)對樂器的已有經(jīng)驗判斷樂器等等,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逐步感受牧羊人的快樂,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出的歡快情緒,較好地實現(xiàn)了預設的目標。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精選]07-22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0
大班教案(精選)08-19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9-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31
【精選】大班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