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10篇(熱)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學習畫樹的畫法學習,對以前學過的筆墨表現(xiàn)方法進行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樹干和樹葉的基本畫法
難點:由筆墨變化畫出不同形狀的樹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作品和教師范畫、畫繪畫工具
教學步驟:
一:課件欣賞揭題
二:講解示范
1:了解樹的結構
樹是由樹根、樹干、小枝、樹葉組成。畫理一般從上往下畫,先畫樹干和主枝,再添畫小枝,最后畫樹葉。
2:示范畫畫樹的'畫法
(1)課件分析用筆用墨方法
。2)畫樹干:畫干宜用中鋒,以使其樹干圓勁有力,用逆鋒又可表現(xiàn)老樹蒼勁的質感運筆注意頓挫轉折。
對于不同的質的樹干,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xiàn)。
(3)畫樹葉:表現(xiàn)不同的樹有不同的點葉法,教師示范胡椒點、介字點、平頭點等點葉法。,點葉法不外乎圓、尖、橫、直。
(4)提醒學生注意:樹葉的點畫,都要有墨色變化,無論哪種樹葉形,都要圍繞著主枝一團團、一組組、一叢叢來畫,要有整體感又要生動而有變化。
三:學生練習和體驗
不要拘泥于樹形,在宣紙上反復用干濕濃淡筆墨表現(xiàn)各種樹形。
四: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畫藝術源遠流長,畫樹技法多樣,今天我們學習畫樹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以后可利用業(yè)余時間多練習和體驗,老師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進步。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數(shù)字的特殊結構,進行描印、想象添畫出新的形象,并用豐富的線條進行裝飾。
2、能大膽地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畫面內容。
3、積極參與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大數(shù)字一套,范畫1張;
2、學具:每組若干份大小不同的0——9卡紙剪下的數(shù)字,每人一張鉛畫紙,1支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1、昨天,數(shù)字王國的國王請我去做客,我到了那里,看到了好多奇怪有趣的事物,我請你們也來看一看,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他們的身體是什么變的?
2、出示范畫,請幼兒逐一找出畫中的數(shù)字,并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我看到什么數(shù)字變成什么?”。
3、原來,這些有趣的事物都是數(shù)字寶寶變的魔術。
4、數(shù)字寶寶還請來了好多線條娃娃,把自己打扮得這么漂亮,我們來看看,數(shù)字寶寶身上都有哪些線條娃娃?(有粗有細;有橫線、豎線、鋸齒線、點、波浪線、螺旋線……)
二、幼兒大膽地想象,教師示范講解
1、如果請你們當魔術師,你會選擇用什么數(shù)字來變什么?
2、請多位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并用完整地語言說出“我要用什么數(shù)字,來變什么。”
3、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那也讓我來跟它變變魔術吧。
4、師用數(shù)字“5”( 或根據(jù)幼兒想象,取其一)來進行示范:
。1)數(shù)字寶寶不僅可以正著變、反著變,還能躺著變魔術呢,首先我要緊緊地按住數(shù)字寶寶,不能移動,再用勾線筆沿著數(shù)字寶寶的輪廓輕輕地描;
。2)等把數(shù)字的形狀完整地描下來之后,就可以發(fā)揮想象變魔術了;我把數(shù)字“5”變成了一只蝸牛。
。3)變好之后,請線條娃娃來把蝸牛裝飾得更漂亮。最后,再把所有的`作畫工具,放回原來的位置。
5、復習作畫順序,加深印象:
老師剛剛是怎么變魔術的?(先按住數(shù)字,再描出數(shù)字的形狀,然后變魔術,再用線條來裝飾,最后把所有的東西放回原位。)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
1、接下來我就要請小朋友來變魔術了,不過,在變魔術的時候要注意:
。1)首先,在描印數(shù)字時,要緊緊地按住數(shù)字,把數(shù)字的形狀描出來。然后,再來變魔術,要跟別人變得不一樣。
(2)變好后,用線條娃娃來裝飾數(shù)字寶寶,把它打扮得更漂亮。
(3)聽到老師拍手的聲音,就把所有的工具放回籃子,然后拿著自己的作品坐到這里來。
2、大家找個空的位置開始變魔術吧。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傾聽幼兒講述。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選幾個數(shù)字或變換數(shù)學方向進行組合、想象、添畫。)
4、鼓勵已經畫完的幼兒,請客人老師猜猜我用數(shù)字變出了什么?
四、評價,結束
1、引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講述自己的畫面內容。
2、我們到外面去給別的小朋友看看,你用數(shù)字變出了些什么吧。
美術教案 篇3
斯瑪特創(chuàng)意兒童美術《有趣的點》
。ㄟm用于學校、少兒美術培訓機構、創(chuàng)意美術兒童班)
課題:點線面
課時:共4課時;第一課時;
2―3歲
教學目標:1、學習點、線、面的概念;
2、初步學習辨別紅、黃、藍色彩;
3、初步嘗試用肢體繪畫。
教學重點:1、深入淺出地解釋點,線和面的概念;
2、引導幼兒聯(lián)想常見的幾何物品,觀察實物;
3、引導幼兒完成簡單的幾何圖形。
材料:水粉(三原色),大白紙,點線面圖案,報紙,各種小積木。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色彩
1、鼓勵幼兒用手指和顏色做朋友。教師先用手指蘸顏料印在紙上,引導幼兒模
仿印“點”。并認識紅色
2、我們把所有的紅點連在一起(用筆把紅點連起來)看一條長長的紅線就出來
了,它可以無限延長。
3、老師在幼兒印好的“點”上任意添加幾筆變成新的圖案,啟發(fā)幼兒興趣。
。ㄈ纾好x、螞蟻、汽車等圖案)
二、不同的點
1、出示報紙。(想想怎樣才能把它立起來?)在紙印上顏色 每人一張報紙,引導幼兒用力把它團起來。
2、把團好的紙團蘸上藍色,印在紙上。看看印出來后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再用不同形狀的積木試試。
4、老師在幼兒印好的顏色上,隨意添加幾筆變成新的圖案
。ㄑ劬、花、大樹等)引發(fā)幼兒興趣。
三、欣賞點、線、面圖案
引導幼兒說出所看到的圖案。(小人、字母、輪船、飛機等)
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幼兒了解到其實美術很簡單用大小不同
的點,顏色不同的點都可以完成一幅畫。
四、有趣的點畫
1、畫出樹的`輪廓,用不同形狀的積木來把“樹葉”填滿。鼓勵幼兒嘗試。
指導語:我們要像大師一樣一點點地畫
2、欣賞作品馬薩爾《弗里德里希的航船》
3、把畫中不同的點找出來,畫在紙上。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種點。
作品介紹:馬薩爾法國畫家,喜歡用點來作畫。他的媽媽是個刺繡女工。也 許是因為從小看多了繡針跳上跳下的點,他也喜歡上了跳動的點。
斯瑪特創(chuàng)意兒童美術《淘氣的小珠子》
(適用于學校、少兒美術培訓機構、創(chuàng)意美術兒童班)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聚散之美
2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聚散之美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聚散之美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聚散之美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入話題聚散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畫面,比如放學以后學生全部從教學樓中出來,以教學樓為中心體現(xiàn)一種聚散現(xiàn)象,讓學生說說有哪些聚散現(xiàn)象,導入新課。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展示圖片資料,煙花綻放的那一刻,鮮花盛開的快節(jié)奏,螞蟻從洞口出來進去,讓學生說說美不美,為什么美?
教師總結:聚散的美都體現(xiàn)在一種動態(tài)上面,時間很短暫,但是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永恒的,那么我們能不能將聚散定格呢?用繪畫的形式將聚散之美表現(xiàn)出來。
活動二:賞析課本中的'圖片《春如線》——吳冠中,學生描述作品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大師描繪的是春天,纖細柔和的線條猶如少女的長發(fā)和垂柳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嫩綠初露,大自然的萬物都散發(fā)著生命的氣息,彩墨點點,如春花燦爛;分析課本上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
教師總結:表達聚散可以點線面結合,是畫面更加生動富有節(jié)奏,還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噴灑,粘貼,滴,灑,畫。
三、學生作業(yè)
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件表現(xiàn)聚散的作品(提示學生注意保持教師清潔)
四、作業(yè)賞析
教師和學生根據(jù)不同的作業(yè)情況給予評價,學生做出自我評價。
五、課外作業(yè)
學生自己找一些聚散作品,進行評價。
美術教案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美術教材第八課《門》,下面我將就以下內容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知識結構、編排體系
本課選擇“門”這個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強化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本課設置了交流討論、欣賞評述、設計制作三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了解美術與文化及環(huán)境的關系,培養(yǎng)對民族文化的熱愛。本課以啟發(fā)和分析的方式導入,以討論的形式相互交流對門的.了解和感受,使學生能夠從門的文學含義、造型、功能等方面展開討論,用美術的眼光去思考、理解門的文化含義;趯W生對門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與理解。本課設置了制作練習,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有趣的門。在表現(xiàn)手法上以簡單畫出效果圖為主,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在評價過程中,建議,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評價知識、能力水平的參考。
2、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1)、能對門的文化背景闡述自己的見解;
(2)、能對門的造型、功能等進行簡單評述;
(3)、能嘗試設計一個門,并簡單繪制效果圖。
教學重點:門的造型、功能的理解
教學難點:3、說對教材的處理
(1)教材選了不同時代、民族、,,增加了現(xiàn)代門,特別是身(2)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方面,,
(3)在教學手段使用上,,進行欣賞討論。另外,,豐富教學手段。使教學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說教法
教法:
三、學法:
四、: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范畫等
五、學具:教材、常規(guī)繪畫工具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以猜詞游戲導入,同時板書課題《門》
2、交流與感受:說一說與門有關的成語、詞語、文章或者唱一唱與門有關的歌曲。以此加深學生對門的文化含義的理解,拓展學生知識面,進行學科整合。
3、發(fā)展階段:
(1)引導學生討論并欣賞不同時代的門,說一說古今的門在造型、色彩上各有什么特點;
(2)引導學生欣賞不同民族的門,討論在造型、色彩上的特點,了解門的民族特征。以此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3)欣賞不同造型的門,討論總結不同造型的門要依據(jù)其功能、環(huán)境設計。
4、設計制作:教師展示范畫,引導學生討論討論你想設計哪種類型的門,說出構思。
5、作業(yè):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門的效果圖的設計制作。
6、作業(yè)
展評:學生自評、互評,同時進行師評。最后以鼓勵性語言結束本節(jié)課。
美術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的:
1﹑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圣誕節(jié)的有關內容。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種不同的構思、設計和制作。 2﹑能力發(fā)展目標: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活動,培養(yǎng)其互幫互助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提高學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審美能力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剪刀、固體膠等。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同學們看我手中拿著什么?(鞭炮) 看到這個你想到了什么?(節(jié)日)中國人喜歡用鞭炮來慶祝節(jié)日,以表達喜慶祥和。元旦和春節(jié)很快就要來到,我們很快就可以聽到鞭炮聲了。不過,離我們最近的節(jié)日要數(shù)明天的圣誕節(jié)了。說到圣誕節(jié),你想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卡、圣誕襪、火雞)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圣誕節(jié)雖然不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大街上早已洋溢著歡慶圣誕節(jié)的氣氛。 老師手中的鞭炮是我用紅包手工制作的,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做一棵能為我們帶來好運和愉快的圣誕樹,陪伴我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jié)吧。
2、板書課題:巧手制作圣誕樹
3、同學們先來欣賞一組手工制作的圣誕樹。
4、制作步驟
4、制作步驟:
先剪出一個大的綠色的圓形,再剪出略小的一個白色的圓形再剪一個較小的綠色的圓形,以此類推,繼續(xù)剪出綠白交疊的圓形一共剪出六個圓形,將最大的圓形對折一下,卷成一個錐形將它固定好,將剩余的圓形全部卷成錐形,套在一起,圣誕樹的雛形 就做好了。綠色部分是樹,將它們剪成鋸齒狀。白色部分是雪,將它們修飾成自然點的形狀
美術教案 篇7
出自: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美術試用課本《教學參考用書》(上冊)
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 初一美術(第六、七、周)
課時:2 課時教學目的:通過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進一步學習以線造型的作畫方法 ,加強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培養(yǎng)形體結構的觀察能力。作業(yè)要求:用線條正確表現(xiàn)物體的結構。教學重點:1、 觀察、分析、概括物體的形體2、 用線條正確地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難點:如何用線條來正確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組織教學: (1分鐘)按中學美術常規(guī)進行。
二、引入新課: (2分鐘)總結上一節(jié)課--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并展示優(yōu)秀學生作品。
三、講授新知識: (15分鐘)1、 分析物體的結構,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1) 體的'形成:演示。(2) 體的構成結構 :分析幾何形體的長、寬、高。(3) 如何將復雜的物體用幾何形體加以概括。2、 講解和演示用線條表現(xiàn)物體結構的方法。
四、學生實踐,教師視導: (22分鐘)1、作業(yè)要求:(1) 臨摹課本第二頁學生的作品。(2) 學習作品中用線表現(xiàn)結構的方法和步驟。3、 輔導要點:(1)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所臨摹作品。(2) 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臨摹。(3) 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關系。
五、課堂小結: (5分鐘)
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臨摹掌握了一些表現(xiàn)方法,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準備。 第二節(jié)
一、組織教學: (1分鐘)
二、引入新課: (2分鐘)上一節(jié)課通過臨摹,學習了用線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這一節(jié)課進行實物寫生。
三、講授新課: (15分鐘)寫生一組靜物,用線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演示寫生的方法和步驟:1、 用輔助線定出物體的大體輪廓,找出對應的中軸線。2、 勾出物體結構的輪廓線,比較各部份比例關系。3、 從形體結構出發(fā),進一步畫出具體形象結構特征。4、 用肯定的線條深入描繪。
四、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0分鐘)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征,以及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審美的眼睛”。 了解收藏的意義,收藏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收藏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送審美的眼睛,讓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鑒賞對于個人未來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難點: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鑒賞的概念和美術鑒賞一般過程或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制作收藏卡工具。
教學過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之后,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我們面對數(shù)量眾多,風格各異的美術作品時,如何來辨別作品的好壞,如何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的表現(xiàn)方法,作品的意義,對作品的.價值的判斷以及會從內心產生喜歡或厭惡等的情緒反應。所有這些疑問的產生,都涉及到了美術的欣賞問題。
1、展示并賞析圖片
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世界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現(xiàn)實主義繪畫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畫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長荒蕪的沙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前進著。一曲低沉的號子在炎夏的悶熱中與河水的悲吟交織在一起。 畫中列賓畫了十一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的拉著纖繩。纖夫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苦、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對畫旨的體現(xiàn),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極大的作用。 因此本畫的構圖、線條、筆力等繪畫技巧都是相當成功的。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充分表現(xiàn)了在封建勢力和資本家的剝削下,俄羅斯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記錄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11位纖夫的苦難代表了整個俄羅斯的苦難。畫面的表現(xiàn)力,時至今日仍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用同樣的方法來欣賞下面兩幅圖
米勒的《拾穗者》
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爵士樂》
欣賞過了外國的作品,再來欣賞中國的。
趙孟堅的《墨蘭圖》
朱耷的《荷石水禽圖》
南宋謝赫最先提出了中國畫的品評方法,被稱為:“謝赫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2、欣賞與收藏
學會欣賞是收藏美術作品的前提,收藏不僅能滿足審美需求,還具有保護、傳承的作用。美術作品的收藏使人們欣賞各個時代的美術作品成為可能。美術作品的收藏一般分為國家收藏和民間收藏。從形式來說,可以分為博物館收藏、美術館收藏、畫廊收藏、私人收藏等。美術收藏的門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書畫、玉器、家具、陶瓷等。
3、制作收藏卡
嘗試為喜愛的藏品制作收藏卡。
收藏卡的文字信息包括:名稱、時間、地點、收集的方法、材料、作品的簡單描述。 收藏卡的表現(xiàn)方法有:繪畫、拓印、剪貼等。
4、小結
美術教案 篇9
一、活動準備:紙盒,氣球,剪刀每人一把,個中國奧爾夫樂器
二、活動過程:
1. 教師引導寶寶做自我介紹才藝表演
2、教師介紹今天是我們的音樂節(jié),教師出示樂器,讓寶寶認知并自己感知
3、教師分貝出示每一種個樂器讓寶寶自己一一認知并學習正確的使用方法
4、教師統(tǒng)發(fā)給每個寶寶一種樂器讓大家一起演奏
5、教師出示鼓,提問寶寶小鼓是用社呢作成的
6、教師出示圓紙盒,提問寶寶它是什么形狀的
7、教師提問寶寶這個紙盒原來有什么用途
8、教師出示氣球,提問寶寶氣球的顏色和形狀
9、教師提問寶寶氣球像什么?還可以有什么用途?
10、教師出示小剪刀,把氣球的封口處剪下來
11、把氣球的另一部分套在圓形的紙盒的口處
12教師指出現(xiàn)在我們的小鼓做好了,讓寶寶嘗試一下怎樣讓小姑發(fā)音
13、教師示范用手捏住氣球,拉出一段距離松開后,小鼓會有好聽是聲音教師提問寶寶為什么會有聲音?教師介紹是由氣球震動發(fā)音
14、教師特點材料,寶寶自己操作
15、教師出示大的圓紙盒,同樣的'方法跟寶寶一起操作,教師引導寶寶聽一下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
16、小鼓做好后,教師每人兩個小鼓一起演奏
17、教師引導寶寶互相交換小鼓使用
18、教師給寶寶的小鼓署名日期
19留念
三:活動總結:
本節(jié)課參入可許多音樂的元素在里面,打破了固有的靜態(tài)創(chuàng)作模式,讓寶寶用氣球和紙盒來制作小鼓,并且讓寶寶在尋找發(fā)音的位置,并了解發(fā)音的院里,震動產生聲音。
美術教案 篇10
教材畫梅分析:
本課畫梅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xiàn)技法。畫梅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xiàn)技法,讓學生近距離地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xiàn)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畫梅發(fā)展具有個性的表現(xiàn)能力。
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優(yōu)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從認識中國傳統(tǒng)繪畫表現(xiàn)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筆墨表現(xiàn)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國畫托物言志的特點。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另外,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畫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的內容,學習使用國畫用具,嘗試國畫的表現(xiàn)技法,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畫中同樣表現(xiàn)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其他題材的欣賞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美術、音樂、生物、歷史、地理、文學等知識進行探究性地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民族藝術的偉大。
教學目標 :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系,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知識技能目標
1 .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2 .學習傳統(tǒng)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xiàn)技法。
3 .運用所學,嘗試表現(xiàn)其他題材,發(fā)展有個性的表現(xiàn)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為線索逐步展開,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 由賞梅——詠梅——畫梅展開,體會梅花頑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第二課時,學生大膽嘗試水墨技法,親自感受中國傳統(tǒng)畫法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經典]美術教案09-05
(精選)美術教案08-13
(經典)美術教案09-04
(經典)美術教案09-01
[精選]美術教案09-02
美術教案【經典】08-18
美術教案[精選]08-28
(精選)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