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10 09:30:29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集錦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定景換點,從不同側(cè)面描寫景物,使景物特征畢現(xiàn)的寫法。

  2.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用詞以及多種修辭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達的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的賞析和結構的疏通鑒賞意境之美。

  教學難點

  通過學生自讀,體會作者對自然美的認識。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詩情畫意,即具有詩一般的語言,畫一般的意境,還有深蘊的人生哲理;我們今天要自主學習的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寫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詩情、畫意和哲理為一爐的絕妙好文。

  二、感知課文

  1.創(chuàng)設美好情境,進行配樂自讀。

 。玻c撥:文章由一偶然的發(fā)現(xiàn)——海棠花未眠,聯(lián)想開來,引發(fā)對人生和藝術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們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藝術品作為啟迪,藝術美讓人們更好地領略社會的真實美;發(fā)現(xiàn)美還得需要一定的條件。

  文章形散神聚,畫家雷諾阿的話、羅丹和瑪伊約爾的作品、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真正黃昏的天空等內(nèi)容都是由“花未眠”引發(fā)的對藝術的感悟。

  三、重點提示

  鑒賞一些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重在體味語言,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鑰匙。本文語言優(yōu)美,通過對語言的具體分析,使學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懷。課后再找一些美文來體會。

 、偃绾卫斫狻叭绻f,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這句話的含義。

  點撥:海棠花怒放,作者從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識受到了強烈震撼,他認識到一個人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境地,有多少艱難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麗,所以,他說“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谌绾卫斫狻耙欢浠ㄒ彩呛玫摹边@句話的含義?

  點撥:從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fā)現(xiàn)花的機緣”句和文中“一件古美術作品,成了美的啟迪,成了美的開光”句,結合起來看,這句話是從自然之物對于美的啟迪說的,因而,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發(fā)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發(fā)人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所以說“一朵花也是好的”。

 、畚恼碌谒亩我隽死字Z阿、米開朗基羅的例子,其意圖怎樣理解?

  結合上下文,應從對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來理解,并注意兩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無限”兩詞。“死亡”意味著終結,意味著“進步”的停止,它與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樣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兩例的意圖顯而易見。

  他的意圖是:以這兩個優(yōu)秀的藝術家為代表,說明人對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転槭裁凑f“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點撥: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當然是美麗的,給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著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傳統(tǒng)美學中哀婉、幽玄、虛幻因素的影響,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憂郁,所以他認為盛放的花,“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歲喪父,3歲喪母,7歲祖母亡,15歲時祖父亡,孤兒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涼,也對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1920年9月,他進入東京大學英文系,第二年轉(zhuǎn)入國文系。在大學期間,熱心文學事業(yè),積極參加編輯同人雜志《新思潮》(第六屆),并在該刊發(fā)表短篇小說若干篇,其中《招魂節(jié)一景》獲得意處好評,打開了他走上文壇的大門。大學畢業(yè)后踏入文壇,成為專業(yè)作家。同年10月,他與橫光利一等人共同創(chuàng)辦同人雜志《文藝時代》。1927年5月《文藝時代》?螅ǘ擞窒群髤⒓恿恕督睢冯s志、十三人俱樂部和《文學》雜志的活動。進入30年代以后,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瘋狂推行戰(zhàn)爭政策。川端大部分時間過著半隱居的生活,繼續(xù)寫作幾乎與戰(zhàn)爭無關的作品。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本課設計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例如,教學開始,讓學生根據(jù)閱讀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尾,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詞,并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中,采用合作小組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并思考“誰的幫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全員參與,互動探究,各抒己見,資源共享,培養(yǎng)其協(xié)作精神!案鶕(jù)圖文內(nèi)容,探究圖中人物分別是誰?”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來表達獨特的感受,從而體會到獲取成功的快樂,學習語文的快樂。當然,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因此,第二個設計理念便是“讀貫穿始終”。

  設計特色:

  以讀為本,自主參與,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

  1、認識"餐、丟、礦、糟糕、粗、概、共、汽、記、保、管、夾"13個生字。會寫"問、間、伙、伴、共、汽"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并學會分角色朗讀。

  3、了解小伙伴們對待瑪莎丟失背包這件事的不同態(tài)度,懂得要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nèi)容。初步學習13個生字。

  2、深入理解課文,了解小伙伴們的不同態(tài)度。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一)說一說,你的小伙伴是誰?

  (二)板書"小伙伴",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間發(fā)生過什么事?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談話,理解"伙伴"之意,并運用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二)想一想,課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反饋。

  (一)采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部分學生讀,其余當評委。

  2、同桌同學互讀。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4、指名幾位學生讀課文。

  一個個生字,同學們都會讀了,把它藏在課文中,你也會讀嗎?誰來念念課文?

  (二)學生交流匯報:

  1、再讀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小朋友?誰是誰的小伙伴?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瑪莎、維加、安娜、安東。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瑪莎是維加的小伙伴。維加是瑪莎的小伙伴,斏腵小伙伴有維加、安娜、安東!)

  2、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引導學生簡單敘述)

  四、復習鞏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讀書小組長檢查組員識記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帶領組員讀,然后把會讀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會或不熟練的,請同學相互幫忙。)

  五、指導書寫"問、間、伙、伴"四個字。

  (一)出示四個字,引導學生分析(有什么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并嘗試書寫。

  ("問、間"都是半包圍結構,偏旁是"門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結構,偏旁都是"單人旁"。)

  (二)重點指導書寫"問"、"伙"。

  (三)學生書寫。 [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筆和間架結構,然后請學生嘗試書寫,再輔以教師指導,力求使學生達到書寫規(guī)范、整潔。]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深入學習課文,進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們的不同做法,懂得安東的關心幫助是最具體、最實際的。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二、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讀課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們都在吃午飯了,惟獨瑪莎站在一旁。同學們見了,是怎么做的呢?

  師生抓住對話隨機進行朗讀指導:讀出維加關心、詢問,安娜關心、責怪,瑪莎難過委屈的語氣。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進一步讀懂三個小伙伴是怎么關心瑪莎的。

  (維加、安娜只有詢問關心、責備,沒有實際行動。安東用行動去關心,瑪莎很感動。)

  (三)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可以配上動作表演)。

  三、開展"圖文"配對活動,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細觀察插圖,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圖上的四個小伙伴分別是誰?說清楚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語語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斷,并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表達。如:從左往右數(shù),第三位是瑪莎,因為她是兩手空空的,又低著頭,好象很難過。從右往左數(shù),第二位是瑪莎,因為旁邊的安東正掰了半片面包給它吃呢。身穿蘭色背帶褲,頭梳兩根長辮子的是瑪莎。一手拿著面包,一手拿著礦泉水的小男孩是維加,拿著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頭戴帽子,快步走來,把把半片面包遞給瑪莎的男孩是安東。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懂得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誼。

  【教學過程】

  一、自讀故事,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自讀課文,說說你的想法。

  二、理清文脈

 。、再讀課文,看看故事的哪部分是寫去年的事,哪些是寫今年的事?

 。、反饋:引讀:去年的──……今年的──……

 。场⒛隳芨鶕(jù)剛才的朗讀,正確地標好段嗎? (學生分段,標好段落符號。)

  三、研讀課文

  板塊一:

  1、師導: 剛才同學們都說小鳥與樹之間有很深的友誼,小鳥很守信,你是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學生找句子,隨機指導朗讀:

  重點引導感悟:

 、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他在想什么?

 、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又看了一會兒,他又在想什么?

  板塊二:

  想像說話:樹被砍倒用來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會對伐木人說些什么呢?

  四、朗讀加深理解

  你喜歡文中的鳥兒嗎?為什么?把最讓你感動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聽,再說說為什么選這一句。

  五、收獲與暢想

  【感動的一幕】

  課上了一半,我讓學生想像說話:樹被砍倒用來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會對伐木人說些什么呢?很多學生站起來用哀求的語氣說話,大致意思是等見了小鳥再讓伐木人砍它做火柴。情真意切,我聽了不禁有些動容。這時,我發(fā)現(xiàn)葉誠超篡緊拳頭,一臉的憤怒,正用力地用指甲刮著“伐木人”三個字。一會兒,他站起來說:“我以后一定要愛護花草樹木。說不定我在損壞他們時,它正在苦苦哀求著我呢!說不定他正等著他的.朋友、親人呢!”說完伏在桌子上大哭不止,教室里也傳出了陣陣抽噎聲,課有些上不下去了。我禁不住紅了眼眶。

  為了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我臨時續(xù)編了故事:第二年春天,樹拼命喝著春水,終于迎著陽光抽出了新芽,長出新葉,茁壯成長起來。小鳥認出了他,高興地圍著他唱起了去年的歌……

  我想,學生在這堂課中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是平時任何一次說教都無法比擬的。

語文教案 篇4

  知識與技能:

  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種誦讀方法,理解詩歌內(nèi)容,培養(yǎng)良好的誦讀習慣,并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及詩歌中的名句。

  2、以誦讀促思考,通過反復吟誦品味詩歌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堅持正直品質(zhì)的風格。

  重點1.理解詩歌中寄托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2.樂景寫悲情的藝術效果難點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一、導入新課

  1、以李白有“詩仙”之美譽引出作者介紹,請學生吟誦學過的李白詩篇。

  2、簡介寫作背景。學生背誦自己知道的李白詩篇。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簡介作者,為課文學習做好必要的鋪墊。詩人是一人在飲酒還是與人共飲?學生根據(jù)預習回答。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

  酒與月,是李白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里,身處何方,總會留下有關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薄犊椭凶鳌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李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的境界。

  二、初步理解,整體把握

  1、運用多種誦讀方法,理解詩歌大意。

  2、詞義答疑,出示重點詞。除課下注釋外,可補充:“徘徊”:來回走。

  三、深入研讀

  1、既然詩人在獨飲,為什么要寫成“三人”?具體是哪“三人”?

  2。如何看待談笑風生的'成三人'?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

  兒時對月亮的最初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出門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鄉(xiāng)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秋月里,他曾傾述過不盡的相思:'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結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3。'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表明作者怎樣的心境?

  可惜,月亮卻遠在天邊,它只能掛在高高的'蒼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飲;影子雖然近在咫尺,但也只會默默地跟隨,無法進行真正的交流。

  4、月”、“影”伴“我”月下飲酒,看似詩人自得其樂,場面熱鬧,實則寫盡凄涼孤獨。讓學生通過讀,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詩歌的深層內(nèi)涵。本部分是學習的重點、難點,教師要適時指導,點撥關鍵詞句,引導學生進行感悟。

  四、深層探究

  1、怎樣理解詩歌最后兩句?

  1。李白究竟為何孤獨?

  (1)大凡天才都與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當?shù)牟罹唷?/p>

 。2)他的追求與探索也常常會被人誤解。

  (3)他對現(xiàn)實人生的領悟與拒絕,讓他感到孤獨。

  2。李白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獨?

 。1)”永”__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獨憔悴”的地步也是絕不會后悔、絕不向世俗低頭的

 。2)”期”__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獨處境,但卻陶醉于這一處境

  李白所選定的人生道路,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注定要以寂寞與潦倒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這些'無情'之物,為一生的知己,這可真是此時無情勝有情了。

  2、揭示詩歌的主旨。自讀,

  詩人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游,在仙境中重逢,可見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孤單落寞。讀—品—悟,感悟本詩的深層內(nèi)涵。

  4、詩仙,既然是”仙”,就有超越平凡庸俗之處,就會憑虛御風,飄逸高潔,如同高高掛在斗牛之間的一輪清輝。李白的月亮,皆源于孤獨。李白___”仙而人者”。

  五、總結全詩

  1、點明全詩的情感脈絡。

  2、想象在詩中的作用。由獨而不獨,到不獨而獨,獨到不獨的過程,體會詩人看似自得其樂,實則凄涼孤獨的復雜感情。揭示本詩的情感內(nèi)涵及寫作特色。

  六、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5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里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并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你知道居里夫人嗎?她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鐳”。然而,也許你并不相信,她卻買不起一克鐳!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課文講了居里夫人的哪些事情?

  2.你遇到了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

  三、小組學習

  1.居里夫人擁有的三克鐳是怎樣來的、它體現(xiàn)了居里夫人怎樣的偉大人格?

  2.你怎么理解“人類需要勇于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獲,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于事業(yè)的大公無私!边@句話?

  3.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四、交流學習成果

  1.老師點撥

 。1)勇于實踐的人指什么人?舉個例子(教師介紹居里夫人)

 。2)“夢想者”指什么樣的人?

 。3)“醉心事業(yè)的`大公無私”指什么,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或周圍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2.簡單交流,重點討論第三題。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教師小結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惡性貧血癥。她一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zhì),直至最后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等在內(nèi)的10種著名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fā)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多達100多個。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樣謙虛謹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評價說:“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為盛名所顛倒的人!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在檢查預習的基礎上,了解、歸納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并注意及時總結好的學習方法。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擁有的三克鐳的來歷,理解她在對待“鐳”的問題上的執(zhí)著態(tài)度,體會她的偉大人格。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并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14個生字。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會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的經(jīng)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難點:

  指導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學具:

  投影片、課文朗讀錄音

  課時分配: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一個和尚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驚醒了棲息在池邊樹上的小鳥。這便是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指名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賈島

  指導讀準字音。

  4、映示全詩,師范讀,同學們齊讀: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5、簡介賈島:

 。1)指名朗讀第一段。注意“和尚”的“尚”讀輕聲。

 。2)師述: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早年曾因家境貧寒,出家做過和尚,后因韓愈欣賞他的詩才而還俗。他作詩的態(tài)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

  板書課題,齊讀。

  7、同學們做一做“推”和“敲”兩個動作,體會一下不同點。

  師述:為了斟酌這兩個字,至今還流傳著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三、輕聲自讀課文兩至三遍,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借助字(詞)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布置預習):

  皎潔 幽居 即興 妥帖 吟哦 簇擁 斟酌 寬恕 莽撞 推敲 猶豫不決

  四、檢查自讀效果。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區(qū)分平舌音、翹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和尚 恰當 差人 李凝

  3、認讀生字詞或者新詞(映示):

  皎潔 妥帖 朝愈 簇擁 寬恕 門閂 莽撞

  避讓 響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貧寒 夜深人靜

  4、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島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說說有關詞語的意思。

  五、指導書寫生字。

  皎、騎、僧:左窄右寬;

  斟、酌:左右基本等寬,“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賈:上寬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筆要有足夠的伸展。

  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課時

  教學的內(nèi)容:

  理解課文。

  教學的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故事的經(jīng)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做學問的認真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下列詞語:皎潔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個詩人叫( ),早年因( ),出家當了和尚。

  二、導讀課文。

  第二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

  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掛在空中。賈島來到友人家門前,輕輕叩響了朋友家的門。敲門聲驚醒了正在池邊樹上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啊!讀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

  映示并指導朗讀這句話。

  3、自由朗讀,說說讀懂了什么?(賈島和李凝是好朋友)

  4、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賈島和朋友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5、理解重點句:

  映示: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讀句子,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2)結合句子選擇“摸”的義項:A、用手接觸一下(物體)或接觸后輕輕移動(動作演示);B、用手探。▌幼餮菔驹谡n桌內(nèi)摸東西);C、試著了解,試著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細);D、在黑暗中行動,在認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導讀好這句話。

  6、出卡片出示重點詞語:夜深人靜 月光皎潔

  (1)同學們展開想象,再看投影,體會當時環(huán)境之幽靜、迷人。

 。2)指導朗讀。

  7、指導朗讀這一段: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8、小結:賈島深夜訪友,以詩相贈。這是故事的發(fā)生。

  板書:發(fā)生 深夜訪友 以詩相贈

  第三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圖上畫了誰?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讀課文,思考:賈島騎著毛驢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別用“--”和“ ”畫出有關的句子)

  3、同學們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從這段中找出它的近義詞嗎?(恰當)還有哪些詞意思跟它相近?(合適 適宜 適當?shù)龋┙o“或許”找個近義詞。

  5、比較分析:

  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覺進了長安城。

 。1)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同學們試做動作。

 。2)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癡如醉的樣子。

  6、自由練讀第三段,同桌互讀,齊讀。

  7、小結: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板書:發(fā)展 一字斟酌 反復推敲

  第四至六段

  1、默讀思考:賈島是怎樣闖進韓愈的儀仗隊的?畫出賈島和行人在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的不同表現(xiàn),想想這說明了什么?

  2、同學們交流。

  3、指導朗讀韓愈和賈島的對話。

  (1)練讀:韓愈的話要讀出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要讀出誠懇、請求原諒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

  4、小結:賈島不知學覺間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高潮。

  板書:高潮 沖闖儀仗 請求寬恕

  第七段

  1、自由朗讀,思考:這主要寫了什么?

  2、同學們交流。

  3、“猶豫不決”什么意思?聯(lián)系上文,說說哪些句子具體地寫出了賈島“猶豫不決”?

  4、韓愈是怎樣幫賈島改詩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5、映示: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

 。1)指名讀。

 。2)給“思索”找近義詞。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換成“思考”?為什么?

  6、映示韓愈說的話。

  (1)指名朗讀。

 。2)說說“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賈島是怎么知道“鳥宿池邊樹”的?(引導同學們體會“敲”字是真實地寫出了他當時的做法)

  7、指導表情朗讀這一段。

  8、小結: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

  板書:結局 韓愈表態(tài) 賈島贊同

  第八段

  1、過渡:同學們,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么叫“推敲”呢?

  2、齊讀第八段。

  三、指導講故事。

  1、師:要想講好這個,先得反課文讀熟了。下面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像放電影那樣故事中的賈島和韓愈在你的腦子里活起來。

  同學們練讀課文。

  2、結合板書提示講述順序。

  3、同學們練講:

 。1)各自練講。

 。2)分小小組練講。

 。3)各組推派代表講。

 。4)評選“故事大王”。

  四、指導造句。

  1、映示原句。

  2、同學們練讀,說說上半句講了什么,下半句又講了什么。

  3、練習:

  把句子補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也能自覺遵守紀律。

  這次考試,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應該驕傲。

  4、同學們交流口頭造句,師生評點。

  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復述課文。

  2、朗讀、背誦《題李凝幽居》這首詩。

  3、寫出近義詞。

  妥帖( )推敲( )或許(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板書設計: 11 推 敲

  發(fā)生 夜深訪友 留詩相贈

  發(fā)展 一字斟酌 反復推敲

  高潮 沖撞儀仗 請求寬恕

  結局 韓愈表態(tài) 賈島贊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體會敘事、寫景中抒發(fā)的感情。

  2.了解詩句含義,領悟詩詞的意境。

  3. 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忠而獲罪的憤慨。

  2. 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教學設想:

  1. 以朗讀、吟誦來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感情。

  2. 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注音并簡介作者

  1. 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瘴江( )

  2.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俦驹娮髡呤翘拼隧n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導古文運動,強調(diào)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改變了當時的文風,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趯懗鲈姼柚忻鑼懚暗木渥樱ㄑ⿹硭{關馬不前);為國家赤膽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將衰朽惜殘年)。

  3.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猶言下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藍田關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于是寫了這首詩送給韓湘,抒寫忠而獲罪的憤慨、為國除弊的決心和眷戀朝廷的心情。

  二. 譯釋詩句,了解大意。

  1.釋詞:

  奏:向君主進言或上書,這里是獻上、呈上的意思。

  貶:降職。

  圣明:指天子。

  惜殘年:愛惜殘年的生命。

  藍關:即藍田關。

  2.結構:

  詩的前四句皆敘“左遷”,后四句轉(zhuǎn)寫“至藍關示侄孫湘”。

  詩的'開端直敘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訴自己非罪遠謫的憤慨,第 五六句寫征途中回望遠瞻,流露出隱隱的悲哀,結句更加沉痛地表達了將會客死他鄉(xiāng)的憂怨。

  3.譯詩: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貶往八千里外的潮陽。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國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為老病而顧惜殘年余命。

  陰云遮蔽秦嶺,不見家鄉(xiāng)何處;大雪阻塞藍關,征馬不愿前行。

  我知你遠道而來的心意,好為我收尸于瘴氣彌漫的嶺南水濱。

  三. 討論指導。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細體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兩句詩。詩人是怎樣融情于景,抒寫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將衰朽惜殘年。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系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榜R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四. 總結歸納。

  1.這首詩敘事高度概括,寫景境界開闊,抒情真摯動人,三者融合一體,形成了悲愴壯美的藝術效果,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2.學生談如何面對。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教案【精選】07-25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24

語文教案(精選)07-30

語文教案03-24

語文教案03-25

語文教案03-23

語文教案03-23

語文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