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高中鈉的教案

時間:2024-11-29 07:43: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鈉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鈉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鈉的教案

高中鈉的教案1

  【問題導讀】

  1、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掌握鈉的化學性質(zhì)。

  2、掌握鈉的化合物的性質(zhì),掌握鈉及其化合物的有關計算

  【主干知識】

  一、鈉的性質(zhì)

  物性: 色,質(zhì)地 ,密度____(其中, 的密度小于 g/mL),熔沸點_____,導電導熱性____。

  [思]:檢驗煤油中是否有微量水,通常用什么試劑?

  金屬鈉很軟,用刀切開可以看到它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它的密度為0.97g/cm3,比水的密度還。欢胰埸c(97.8℃)、沸點(882.9℃)都較低。

  化性: (1)跟氧氣反應:

  Na+O2 ── (切面很快變___,Na2O加熱時不穩(wěn)定易轉化成____)

  Na+O2 ── (_____火焰,大量煙,生成__________固體)

  以上反應說明Na2O2比Na2O (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

  (2)在氯氣中燃燒:2Na+Cl2 = (現(xiàn)象: )

  (3)鈉與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鈉與水反應,可見到下列現(xiàn)象:

 、 鈉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同時鈉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動最后消失——熔點低。③鈉立即跟水反應,并放出熱量,發(fā)出嘶嘶響聲,產(chǎn)生氣體。④反應后的水溶液使酚酞變紅——與水反應生成NaOH。

  該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鈉與酸反應: 鈉與酸的反應比水反應更激烈,極易爆炸,要特別小心。

 。6)鈉與醇的反應 試描述鈉與乙醇反應的現(xiàn)象:_

  (7)與鹽溶液的反應

  與FeCl3溶液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與碳酸氫鈣溶液 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鈉的存放和取用

  少量金屬鈉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屬鈉則存人在鐵筒中用石蠟密封。取用時一般先用鑷子把鈉從煤油中夾出來,并用濾紙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綠豆大小的一塊再做有關實驗。

  【精彩例題】

  [例1]將4.6g鈉與1.6g硫粉迅速混合起來,并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反應后生成的固體是( )

  A.黃色固體混合物 B.硫粉與硫化鈉 C.過氧化鈉與硫化鈉 D.氧化鈉與硫化鈉

  [例2]下列滅火劑能用于撲滅金屬鈉著火的是( )

  A.干冰 B.黃沙 C.干粉(含NaHCO3)滅火劑 D.泡沫滅火劑

  [例3]用金屬鈉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 + 6Na = 4Na20 + N2↑。試說明為什么不采用鈉在氧氣中燃燒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

  解題思路: 。

  易錯點: 。

  課堂反饋

  1.金屬鈉分別與下列溶液反應時,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氣體逸出的是( )

  A. BaCl2 溶液 B . K2SO4溶液 C. FeCl3溶液 D . NH4NO3溶液

  2.下列關于鈉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實驗后剩余少量鈉可放回原試劑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學還原法不能制取金屬鈉

  C.自然界中無游離態(tài)的鈉存在 D.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鈉

  3. 金屬鈉著火時,能用來滅火的是 ( )

  A . 水 B. 濕抹布 C . 泡沫滅火器 D.干沙

  4. 某淡黃色粉末常用作潛水員的供氧劑,在該供氧反應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

  A . 1 :1 B . 2 :1 C . 3 :1 D. 3 :2

  二、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氧化鈉 過氧化鈉

  色、態(tài)

  化學式

  電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價

  穩(wěn)定性

  與H2O反應的方程式

  與CO2反應的方程式

  氧化性、漂白性

  用途

  三.碳酸鈉的性質(zhì)

  碳酸鈉俗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狀;碳酸鈉晶體含結晶水,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在空氣里碳酸鈉晶體很容易_____________,并逐漸碎裂成粉末.

  【實驗探究1】在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鈣溶液,再分別向上述兩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2】按圖組裝儀器,將滴管中的濃鹽酸加入瓶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3】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4】在一只燒杯中加入50ml0.5molL-1碳酸鈉溶液,用酒精燈將碳酸鈉溶液加熱至接近沸騰.將一塊油污的銅片浸入碳酸鈉溶液中,靜置約2min.用鑷子將銅片從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沖洗干凈.比較浸入碳酸鈉溶液前后銅片表面的情況.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碳酸鈉被稱為“純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鈉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碳酸氫鈉相互轉化反應方程式分別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鞏固練習】

  1. 下列物質(zhì)熱穩(wěn)定性最好的是

  A.石灰石 B.小蘇打 C.純堿 D.碳銨

  2. 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可用加熱的'方法除去的是

  A.Na2O2(Na2O) B.NaHCO3(Na2CO3)

  C.Na2O(NaOH) D.NaOH(Na2CO3)

  3. 下列物質(zhì)的俗名所對應的化學式(括號內(nèi))錯誤的是:

  A.火堿(NaOH) B.純堿(Na2CO3)

  C.蘇打(NaHCO3) D.食鹽(NaCl

  4. 等質(zhì)量的Na2CO3 和NaHCO3 固體分別與足量的0.100 mol/L的鹽酸反應,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NaHCO3 產(chǎn)生的氣體多 B.Na2CO3 產(chǎn)生的氣體速率快

  C.Na2CO3 產(chǎn)生的氣體多 D.NaHCO3 消耗的鹽酸的質(zhì)量多

  5. 一般情況下,將下列物質(zhì)置于空氣中,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A.Na2CO310H2O B.NaOH C.Na2CO3 D.Na2O

  6. 關于NaHCO3的性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和酸反應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溫度下溶解度比NaCO3要大

  C.熱穩(wěn)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堿作用

  7. 質(zhì)量相等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物共有a克,加熱一段時間后質(zhì)量變?yōu)閎克,當NaHCO3完全分解時,b值為

  A.53a/168 B.137a/168 C.53a/84 D.159a/190

  8. 在甲,乙兩坩堝中分別盛有等質(zhì)量的NaHCO3固體,將甲坩堝充分加熱后冷卻,再加入足量鹽酸,乙不經(jīng)加熱也加入足量鹽酸,反應完全后,甲,乙兩坩堝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zhì)量比為

  A.1∶1.5 B.1∶1 C.1∶2 D.2∶1

  9. 可用于判斷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實驗方法是

  A.加熱時有無氣體放出

  B.滴加鹽酸時有無氣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鋇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0. 欲除去小蘇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雜質(zhì),最易選用加入的物質(zhì)是( )

  A.干冰 B.鹽酸 C.碳酸氫鈣 D.氫氧化鈣

  11. 除去Na2C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適量鹽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熱灼燒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12. 在一定溫度下,向足量的飽和Na2CO3中加入1.06g無水Na2CO3,攪拌后靜置,最終所得晶體的質(zhì)量為

  A.等于1.06g B.等于2.86g C.大于1.06g而小于2.86g D.大于2.86g

  13. 通常用盛有飽和NaHCO3溶液的洗氣瓶來除去混雜在CO2中的HCl氣體,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不允許采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也不允許采用飽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14. 把A g NaHCO3固體加熱分解一段時間后,固體質(zhì)量變?yōu)锽 g。求:

  (1)未分解的NaHCO3的質(zhì)量和生成的Na2CO3的質(zhì)量。

  (2)當B為多少時,表明NaHCO3完全分解。

  15. 有一種白色粉末是無水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稱取0.442g灼燒至恒重,把放出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0.2g沉淀,灼燒后的殘渣能與30mL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試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2)所用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16. 在含有29.6 g Na2CO3 和NaHCO3 的溶液中,加入1.00 mol/L鹽酸600 mL,反應完全后可以生成6.72 L CO2(標準狀況下)。問:

 。1)其中 ____________ 過剩; (2)溶液中Na2CO3有_________ g;

  (3)若在上述原溶液中加入1.00 mol/L鹽酸400 mL,反應完全后,在標準狀況下可生成CO2 ___________ L。

高中鈉的教案2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廣,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發(fā)生了相應的調(diào)整和改變。如何合理設計、優(yōu)化化學課堂教學程序,使之成為一堂學生想學、愛學的好課,應該是每個化學教師努力的方向。

  一堂有效的化學課,就是教師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通過對教材的巧妙處理和對教學過程的精心組織籌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chǎn)生想學、愛學的心理,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下面我以《鈉》的課堂教學設計為例,談談我在新課改中,是如何貫徹新課改的思想,進行有效教學的。

  一、設計理念:

  根據(jù)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經(jīng)過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種活動,使學生主動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歸納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法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從而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教學策略:

  鈉這節(jié)課因為有實驗和奇妙的現(xiàn)象,說實話老教師新教師都能上的生動,而僅僅停留在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感到新奇上,這還只是停留在新課改的淺層面上。而真正貫徹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自主的去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并切實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質(zhì)和嚴謹態(tài)度,卻是每一個教師都需要深入探究的。這節(jié)課圍繞神秘“鈉水雷”驚現(xiàn)珠江一事,展開對鈉的性質(zhì)的研究,探討,并最終解決“水雷” 帶來的危險,讓學生也過了一把“消防隊員”和“科研人員”的癮,社會責任感大大增強,確實達到了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課堂設計:

  【教師質(zhì)疑】如果你是消防員,一般物質(zhì)失火怎樣滅火?(學生答:用水,用泡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用沙隔絕空氣)現(xiàn)在是同學們都不熟悉的鈉,在采取消除危險措施之前首先應該作什么?

  【學生搶答】甲:觀察、分析現(xiàn)場具體情況!

  乙:快速調(diào)查爆炸物——鈉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并根據(jù)其性質(zhì)研究對“水雷”處理對策。

  【教師引導】說的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做一次消防員,來研究鈉的性質(zhì),并試著解決鈉“水雷”造成的危險。

  【交代任務】每四人分成一組。每組實驗桌面上都有相應的試劑、儀器。

  試劑:鈉、蒸餾水、酚酞試液、過氧化鈉粉末

  儀器:鑷子、濾紙、玻璃片、小刀、燒杯、小試管若干、試管夾、酒精燈、火柴、三腳架、石棉網(wǎng)、長玻璃導管、脫脂棉、鋁箔、尖嘴導管,塞子、木條

  【教師引導】通過預習教材,我們了解到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有哪些方法?(生答:觀察、實驗、分類、比較)請大家參照課本第9到第10頁的“觀察·思考”內(nèi)容1及關于鈉的簡介,打開每個實驗臺上的試劑瓶,探究鈉這種金屬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實驗小組】立即熱烈討論開來。

  有的在小組內(nèi)還當起了小老師:以前老師講過,研究一種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應該從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度、導電導熱性等方面來考慮。

  有的開始反駁:顏色、狀態(tài)、氣味都好解決,可是熔點、沸點我們怎么能測出來?

  我在旁邊笑到:查資料啊。同學們恍然大悟。

  【小組總結】分析討論與實驗觀察后,歸納總結鈉的物理性質(zhì)(略)。

  【教師質(zhì)疑】在觀察鈉的物理性質(zhì),你認為鈉和我們初中學過的鐵、銅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實驗小組】學生甲:密度小、熔點也低、硬度小。

  學生乙:除了物理性質(zhì)外,我認為鈉比鐵、銅的化學性質(zhì)要活潑,因為剛剛切開的鈉有光澤,幾秒鐘后就變暗了;還有鈉不象鐵、銅可以露置在空氣中,而是保存在煤油中的。

  學生丙:還有剛才的錄象上我看到鈉“水雷”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我推測鈉可能會與水反應!

  【教師提示】那大家就用實驗來驗證驗證這個推測。如果能和水反應,要驗證產(chǎn)物是什么。注意要切割黃豆粒大小的鈉,不可太大。

  【實驗小組】每組同學緊張有序的進行實驗。有進行實驗具體操作的,有專門監(jiān)督操作是否正確的,還有專門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的。

  【小組匯報】鈉與水的反應現(xiàn)象及原因并進行歸納總結(略)。

  【教師引導】在實驗現(xiàn)象中小球四處游動,大家解釋說是反應生產(chǎn)的氣體產(chǎn)生的推動力,那么你認為這種氣體是什么?如何用實驗來驗證?

  【實驗小組】學生甲:我覺得生成的是氧氣,因為水中含有氧元素,金屬鈉將氧氣置換出來。我們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起來,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學生乙:不,我認為是氫氣。因為在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中能聽到嘶嘶的響聲,有可能是這種可燃性氣體的輕微爆炸。我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試管,并蓋上一個帶尖嘴管的塞子,點燃觀察火焰的顏色、用干燥的'小燒杯罩住來檢驗。

  學生丙:我同意乙的結論。但我想講收集到的氣體直接移近酒精燈檢驗看是不是發(fā)出噗噗的聲音來驗證是氫氣就可以了。

  【教師引導】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我們讓事實說話。大家都要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氣體,但要考慮一下鈉在水里可不是靜止不動的,在收集時需要將其固定;還有鈉與水反應速率很快,要想收集到得減慢反應速率。大家可以借助實驗桌面上已經(jīng)扎好小空的鋁箔。

  【實驗小組】進行驗證性實驗。

  【小組匯報】陸續(xù)有小組匯報驗證結果:該氣體就是氫氣。學生乙的推測完全正確!

  【類比過渡】鈉與鐵都屬于金屬,在化學性質(zhì)上有沒有類似之處呢?

  【實驗小組】鐵可以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難熔物。鈉這么活潑,可能在空氣中就能和氧氣反應。

  【教師引導】大家結合課本第11頁的活動·探究來實驗鈉在空氣中能否燃燒。

  【教師巡視】有的同學看到燃燒時產(chǎn)生的黃色火焰,高興的叫了起來。說和剛才看的錄像上的顏色一樣!

  【小組匯報】通過設計實驗探究學習,歸納鈉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為:劇烈燃燒,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并指出產(chǎn)物是氧化鈉。

  【實驗小組】學生甲:我認為產(chǎn)物不應該是氧化鈉,它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沒有氣體產(chǎn)生。可是剛才我不小心滴了一滴水,淡黃色固體上立即產(chǎn)生了大量氣泡,這與氧化鈉的性質(zhì)不符啊。

  【教師引導】這位同學觀察的很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對自己的錯誤操作,也不放過。當年我國化學家黃鳴龍也是因為自己操作錯誤,但沒有立即否定實驗結果,從而發(fā)現(xiàn)了制備同一物質(zhì)可以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引起當時化學界的注意。大家可以回憶,剛切開的鈉是銀白色的,幾秒鐘后就變暗是不是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產(chǎn)物是什么?

  【討論結論】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加熱生成過氧化鈉,兩者中氧的價態(tài)不同。

高中鈉的教案3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jié)。

  二、實驗器材

  試管、酒精燈、試管夾、鑷子、錐形瓶、分液漏斗、導管、止水夾、鐵架臺、鈉、水、酚酞

  三、實驗創(chuàng)新要求/改進要點

  1.觀察鈉表面的顏色,“自制鈉棒”觀察到閃閃發(fā)光的銀白色的金屬鈉;2.鈉和氧氣燃燒,換成一支破損的試管后,很明顯的觀察到燃燒時黃色的火焰及燃

  燒后過氧化鈉的淡黃色;3.鈉和水的反應,加入煤油及讓反應在相對密閉的容器中進行,降低反應的危險性,還可減緩反應速率并清晰觀察到鈉與水反應現(xiàn)象和進行產(chǎn)物氫氣的驗證,但是此實驗混有煤油蒸汽,火焰有些發(fā)黃。

  四、實驗原理/實驗設計思路

  根據(jù)實驗改進、創(chuàng)新可以觀察到更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通過現(xiàn)象得出鈉的主

  要物理、化學性質(zhì),并得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五、實驗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和保

  存方法,掌握鈉的化學性質(zhì);②通過鈉與氧氣、水等實驗操作與探討,初步學會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和運用語言準確描述實驗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交流、實驗觀察、科學探究等,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形成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①通過奇妙的化學實驗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②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確定從鈉的原子結構特征認識鈉的化學性質(zhì),尤其是鈉與水反應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尤其是鈉與水反應的探究學習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六、實驗教學內(nèi)容

  金屬鈉常溫、加熱下與氧氣反應和與水反應

  七、實驗教學過程

  1. 實驗3-1:

  (1)傳統(tǒng)教材上的實驗方法:

  取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將其放置在空氣中,觀察表面的顏色。

  (2)存在的不足:

  主要有兩點:一是用小刀切去金屬鈉一端的表層后,其暴露面比較小,不利于學生的觀察,二是鈉在空氣中極易被氧氣氧化,所以斷面迅速氧化成灰白色,而不太容易認識到它的“廬山真面目”。所以關鍵在于怎樣給學生清晰呈現(xiàn)金屬鈉的銀白色,從而形成良好的對比效果。

  (3)實驗改進方法:(自制鈉棒)

  取兩支大小不同的試管(將小試管插入大試管里,要求兩管壁之間的間隙盡可能小),先加熱大試管,減少試管里的空氣含量,取一小塊鈉,用小刀切去表面氧化層,放入大試管里,在酒精燈上繼續(xù)加熱,與此同時也加熱小試管的底部,待到鈉熔化時,把小試管迅速插入大試管底部,液態(tài)鈉充滿兩試管壁之間,一根閃亮的“鈉棒”就做好了。

  (4)實驗改進后優(yōu)點:

 、儆^察效果佳。實驗中透明的玻璃,銀白色的金屬鈉閃閃發(fā)光,極具震撼的視覺效果,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與鈉氧化后的灰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自然理解了這一氧化過程,進而認識到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為下面鈉的化學性質(zhì)學習做了鋪墊。

 、诒4鏁r間長。在實驗過程中最大限度的隔絕氧氣,使得金屬鈉不易被氧化,所以鈉棒的保存時間較長。

  2. 實驗3-2:

  (1)傳統(tǒng)教材上的實驗方法:

  把一塊金屬鈉放在坩堝上加熱,觀察現(xiàn)象。

  (2)存在的不足:

  主要有兩點:(1)用坩堝燃燒可視性差;(2)實驗之后附在坩堝底部的黑色物質(zhì)較多,難于清洗。所以,此實驗關鍵在于如何展現(xiàn)燃燒時的現(xiàn)象及看到生成的Na2O2的黃色。

  (3)實驗改進方法:

  把此實驗的坩堝改為一支破損的試管。

  (4)實驗改進后優(yōu)點:

 、贊崈舻牟Aτ谟^察鈉的燃燒時黃色的火焰,以及最后觀察Na2O2顏色都沒有干擾,能最佳的呈現(xiàn)實驗本身。

  ②此實驗裝置可看成是半敞開,相對于坩堝完全敞開式的實驗裝置,減少了產(chǎn)物的損失,最后生成的Na2O2比較多。

  ③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許多的破損試管,收集變廢為寶,也是對學生的良好節(jié)約教育,只是從安全的角度,老師對破損的試管進行一定的處理,將不規(guī)則的破損端口截去。

  3.實驗3-3:

  (1)傳統(tǒng)教材上的實驗方法:

  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然后把綠豆大的鈉放入水中。

  (2)存在的不足:

  主要有兩點:(1)不便于控制反應的停止與進行,且不容易收集到氫氣;(2)反應比較劇烈,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此實驗的關鍵在于如何直觀的,安全的看到此實驗現(xiàn)象。

  (3)實驗改進方法:見圖1

  圖1

 、贆z查裝置的氣密性。

 、谙蝈F形瓶中加入煤油,放入金屬鈉,塞上橡膠塞。

 、鄞蜷_分液漏斗的活塞,通過分液漏斗向燒瓶中迅速加入滴有2~3滴酚酞溶液的蒸餾水。

 、苡^察。

  ⑤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

  ⑥學生分組實驗。

  (4)實驗改進后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①現(xiàn)象明顯,利于觀察。有效控制了反應速率,使學生可以清楚、細致地觀察到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另外,隨著反應進行,鈉與水的接觸時間延長,學生可觀察到鈉與水劇烈反應的現(xiàn)象。

  ②容器封閉,安全可靠。采用錐形瓶,既避免了迸濺的發(fā)生,又降低了使用塑料易被燒壞的危險。

 、垩b置簡單,操作方便。實驗裝置都是實驗室常見儀器,簡單易得,組裝方便。

 、.缺點:

  由于煤油的存在,生成的氫氣中不可避免會混有煤油蒸汽,造成點燃的火焰不是純正的淡藍色,而是有些發(fā)黃。

  八、實驗效果評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好的實驗設計思想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在本實驗設計中,我努力做到通過實驗創(chuàng)新盡量讓學生觀察到更明顯的現(xiàn)象,從而使學生容易得出結論,更快的掌握鈉的性質(zhì)。通過探究、小組實驗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將不斷進行改進,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高中鈉的教案4

  一、教材分析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是人教版高一化學新教材“第三章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起始節(jié)。元素化合物知識是中學化學重要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經(jīng)常要接觸,需要了解和應用的基本知識。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既可以為前面兩章所學的實驗和理論知識補充感性認識的材料;又可以為在化學2中學習物質(zhì)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等理論知識打下重要的基礎。本節(jié)學到的鈉是一種典型的金屬元素,是必修化學課程標準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識,也是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種金屬元素,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對以后其他金屬元素的學習具有指導性作用;本節(jié)內(nèi)容安排在氧化還原反應之后,可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做進一步鞏固;,而在本節(jié)學習中所用到的許多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歸納法等也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方法,所以學好本節(jié)內(nèi)容可為后繼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方法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

 。1)在前面學生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初步建立了從物質(zhì)類別和化合價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的方法基礎。

  (2)通過前面實驗的探究教學,對本節(jié)教材中的鈉與水的反應實驗能進行簡單的探究,并能對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學生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學生觀察能力不足,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不全面。

  (2)表達能力不足,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和現(xiàn)象的解釋可能會辭不達意。

  (3)知識遷移運用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不足。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鈉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

  (2)認識鈉的還原性,能描述鈉與水、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并會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

 。3)通過動手實驗,學會科學、合理地運用觀察方法,體會實驗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通過探究活動,親身參與實驗的操作,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及自己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的過程,感受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5)通過學習,認識化學知識在公共危險性事故中的重要性。

  四、重、難點:

  重點:鈉的氧化和鈉與水的反應;

  難點: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

  五、教學方法:

  情景設計、實驗探究、分析、歸納、問題驅(qū)動

  六、教學用具:

  實驗儀器用品:燒杯、鑷子、小刀、濾紙、坩堝、鐵架臺、火柴、酒精燈、滴管、玻璃片

  實驗試劑:金屬鈉、蒸餾水、酚酞

  六、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高中鈉的教案5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方法。

  能力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

  3.完善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

  1.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期望;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學習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得榜對世界制堿工業(yè)、中國化學工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

  1.過氧化鈉的重要性質(zhì)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

  用具

  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鐵架臺等,Na2O2、Na2CO3、NaHCO3、稀鹽酸、澄清石灰水、蒸餾水、酚酞試劑。

  教法

  對比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垡裕萆弦还(jié)課我們介紹了堿金屬的代表物質(zhì)——鈉的相關知識,下面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投影]1.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和產(chǎn)物?

  2.鈉與水(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反應的現(xiàn)象及原因?

  3.生活中,發(fā)現(xiàn)以下火情,我們應該采取的最佳滅火方式為?

 、儆湾伷鸹稷诮ㄖ镏

 、垭姎饣馂蘑芙饘兮c著火

  [過渡]那么常用來滅火的水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引起火災呢?我們來試一試。

  [演示實驗]在蘸有Na2O2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劇烈燃燒。

 。垩a充實驗]將蘸有Na2O2的脫脂棉置于石棉網(wǎng)上,用連有干燥管的導管向脫脂棉吹氣,脫脂棉劇烈燃燒。

  [設問]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過氧化鈉]

 。刍卮穑菰瓉恚褪荖a2O2在起作用。

 。垡胄抡n]由于鈉的性質(zhì)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過氧化鈉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jié)鈉的化合物

 。壑v述]首先我們學習過氧化鈉。

 。郯鍟菀弧⑦^氧化鈉

 。厶釂枺萦蓜偛艑嶒炍覀兛芍琋a2O2可與H2O和CO2發(fā)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引導]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是常見化合價嗎?有化合價改變的可能嗎?可能變?yōu)槎嗌賰r?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檢驗Na2O2與H2O反應后的生成物。

  [演示實驗]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體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氣體。向試管中滴加酚酞試劑,觀察現(xiàn)象。

  [提問]大家觀察到怎樣的實驗現(xiàn)象,分析產(chǎn)物?

 。厶釂枺菡埓蠹覍懗龇磻瘜W方程式

  [板書]2Na2O2+2H2O════4NaOH+O2↑

 。墼O疑]剛剛變紅的溶液現(xiàn)在褪色了,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回去查閱資料,下一節(jié)課我們請同學來告訴大家。

  [講述]另外,Na2O2是強氧化劑,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提問]Na2O2與CO2反應時,棉花燃燒,說明了什么?

  [講述]也生成了O2,同時生成了Na2CO3。

 。厶釂枺菡埓蠹覍懗龇磻瘜W方程式

 。郯鍟2Na2O2+2CO2════2Na2CO3+O2

 。弁队埃菟伎碱}

  1.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過渡]鈉的重要化合物還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板書]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展示固體Na2CO3、NaHCO3]

  [講述]請大家閱讀課本內(nèi)容32頁,總結出Na2CO3與NaHCO3的物理性質(zhì)。

 。弁队埃軳a2CO3與NaHCO3性質(zhì)的比較。

 。蹖W生完成表1中的①②③④]

 。厶釂枺軳a2CO3與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zhì)?

  [講述]Na2CO3與Na2CO3·10H2O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Na2CO3·10H2O在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而漸漸碎裂成粉末。

 。壑v述]從初中所學知識我們知道,Na2CO3與稀鹽酸反應,會有CO2氣體產(chǎn)生,那么NaHCO3遇到稀鹽酸,現(xiàn)象又如何呢?

 。垩菔緦嶒灒輾馇?qū)嶒?/p>

  [提問]你觀察到怎樣的現(xiàn)象呢?

  [追問]為什么NaHCO3的反應更劇烈?

 。壑v述]Na2CO3和NaHCO3與鹽酸反應,均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Na2CO3經(jīng)歷了由正鹽到酸式鹽再到酸的兩個過程,而NaHCO3本身是酸式鹽,所以只需要一步就直接生成了酸。故NaHCO3與鹽酸反應更劇烈。

 。弁瓿杀碇袃(nèi)容⑤](離子方程式)

  [過渡]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碳酸鈣的性質(zhì),它在高溫條件下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怎樣呢?

 。垩菔緦嶒灒萃瑫r加熱Na2CO3與NaHCO3(已檢驗過,裝置氣密性良好)

 。劢Y論]NaHCO3加熱可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而Na2CO3加熱無明顯現(xiàn)象。

 。叟c學生一同完成表⑥]

  [講述]碳酸鈣加熱到900℃以上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鈉加熱不易分解,而碳酸氫鈉加熱到270℃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提問]若碳酸鈉固體中混有碳酸氫鈉固體,應怎樣除去雜質(zhì)呢?

 。圻^渡]性質(zhì)的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請大家從課本中找出Na2CO3與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內(nèi)容⑦。

  [討論]廚房里,我們不小心將盛有純堿,小蘇打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該怎樣區(qū)別它們呢?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既要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及其鑒別方法,又要熟記過氧化鈉的重要性質(zhì)。

  [鞏固練習]

 。鄄贾米鳂I(yè)]課本P35頁1、2、3

高中鈉的教案6

  一、 教學目的:

  1. 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結構及用途

  2. 掌握鈉的化學性質(zhì)、存在和保存方法

  3. 認識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維方法

  4.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化學美

  二、 教學重點:鈉的化學性質(zhì)

  三、 教學用品

  學生實驗用品:鈉、酚酞、小刀、鑷子、濾紙、燒杯、玻片、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等

  教師演示用品:鈉、酚酞、玻璃鈉柱、錐形瓶、漏斗、導管(帶尖嘴)、大頭針、小燈泡、導線、電源、電極等

  四、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五、 教學過程

  (引言)在人類已發(fā)現(xiàn)的一百多種元素中,有一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為1的活潑金屬,由于它們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強堿,因此,又將它們統(tǒng)稱為堿金屬。

  (板書) 第二章 堿金屬

  (設問)堿金屬的家庭成員都有哪些呢?(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后回答,并寫出其元素符號)

  (過渡)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討論堿金屬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屬——鈉。

  (板書) 第一節(jié) 鈉

  (學生實驗)請用鑷子從你們桌上的試劑瓶中取出一小塊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的液體(注意:不可用手接觸),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細觀察新切面的顏色(把切下的一小塊鈉留在玻片上)。

  (設問)你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了鈉的哪些性質(zhì)?(鈉的新切面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能用刀切,說明鈉的硬度小)

  [板書]一、鈉的物理性質(zhì)

  顏色 狀態(tài) 硬度 熔點 密度 導電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鈉的樣品。

  [演示]鈉的導電性實驗。把電極兩端插入瓶里的金屬鈉中,接通電源,可以發(fā)現(xiàn)串聯(lián)在線路上的燈泡發(fā)亮,提起電極,燈泡熄滅。(說明鈉的導電性很強)

  [學生實驗]觀察留在玻片上鈉新切面顏色的變化(鈉表面變暗,失去光澤。)

  (設問)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內(nèi)的鈉能保持光亮的銀白色,而我們剛才切割的鈉卻不能呢?(玻管隔絕空氣,剛切割的鈉卻與空氣充分接觸,說明鈉與空氣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反應)

  [板書]二、鈉的化學性質(zhì)

  1.鈉與氧氣等非金屬反應

  (講解)Na在常溫下可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Na2O,純凈的Na2O是一種白色粉末。

  (教師)請大家寫出鈉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氧化鈉)的化學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體)

  [思考]一塊鈉如久置在空氣中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教師)下面我們改變鈉與氧氣的反應條件,觀察現(xiàn)象是否同上。

  (學生實驗)切一小塊鈉用濾紙吸干表面液體,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觀察現(xiàn)象

  (請一個同學描述所看到的現(xiàn)象,其他同學補充)(鈉首先融化成球狀,然后燃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生成一種淡黃色固體)

  (現(xiàn)象分析)鈉融化成球狀說明什么?(鈉的熔點低)生成淡黃色固體說明在加熱時鈉與氧氣生成了一種與氧化鈉不同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是過氧化鈉(Na2O2)。

  2Na+O2=△=== Na2O2(淡黃色固體)

  (思考)根據(jù)Na與O2反應生成Na2O和Na2O2的條件,分析比較Na2O與Na2O2的穩(wěn)定性。

  (結論)Na2O2比Na2O穩(wěn)定。

  [講解]鈉與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chǎn)生了不同的現(xiàn)象,生成了不同的產(chǎn)物。

  (設問)鈉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屬單質(zhì)O2反應外,還能和哪些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

  (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Na與Cl2的反應)

  (講解)另外,鈉還可以和硫單質(zhì)反應,甚至發(fā)生爆炸,生成Na2S。

  [過渡]鈉在空氣里很容易燃燒,如果鈉著火,能否用水來滅火?

  (實驗)向你們桌上盛水的小燒杯里滴入幾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塊鈉(注意鈉塊只要綠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觸金屬鈉),并蓋上表面皿,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浮、熔、游、紅)。

  (教師)請大家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1.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2.鈉為什么會熔化成一個小球?

  3.小球為什么會在水面上游動?

  4.滴入酚酞后溶液為什么會變色?

  5.保存鈉的無色液體是否是水?

  (學生討論及回答)

  (教師)通過以上實驗及討論結果,請大家歸納出鈉的性質(zhì)。

  [板書]2.鈉與水反應

  (講解)由Na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物質(zhì)可使酚酞變紅可知,Na與H2O反應生成了堿,那么,反應生成的氣體又是什么呢?

  (演示實驗)在錐形瓶中裝滿水和帶有大頭針、漏斗和導管的膠塞做Na與水反應的實驗,并檢驗生成的.氣體。

  (教師)由實驗現(xiàn)象可知,鈉與水反應還生成了H2。

  [板書]2Na+2H2O====2NaOH+H2↑

  (投影討論)1.根據(jù)以上實驗討論及分析,你覺得鈉的化學活性怎樣?并與初中所學金屬活動順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應中,Na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能否從原子結構方面來說明?

  (結論)1.鈉的化學性質(zhì)非;顫姡c金屬活動順序表相一致。

  2.鈉在上述反應中,化合價均由0價變?yōu)?1價,這是由于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之故,因此,鈉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強還原劑。

  (設問)通過對鈉的性質(zhì)的討論,并參閱課本有關內(nèi)容,回答以下問題:

  (投影)1.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態(tài)存在?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質(zhì)中?

  2.怎樣保存金屬鈉?為什么要這樣保存?

  3.鈉有哪些用途?

  (板書)二、鈉的存在及用途

  學生回答,投影并板書)1.鈉在自然界以化合態(tài)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質(zhì)中,由于鈉的性質(zhì)活潑,所以須密閉保存,少量鈉保存在煤油中。

  2.鈉的用途

  a.制過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c.制稀有金屬如Ti、Ta、Ni等

  d.制高壓鈉燈

  (小結)鈉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存在,有著廣泛的用途。

  布置作業(yè)

  1.鈉能否和CuSO4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說出理由。

  2.鈉著火以后能否用水來滅火?

  3.試分析鈉在空氣中久置所發(fā)生的變化及現(xiàn)象。

高中鈉的教案7

  本節(jié)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以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實驗,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教學,采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有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們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討論”及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通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對比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zhì)。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方法

  1.運用對比的方法學習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及有關知識。

  2.通過實驗演示驗證過氧化鈉、碳酸鈉及碳酸氫鈉的重要性質(zhì)。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投影儀

  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彩色氣球、鐵架臺、鑷子、帶導管的塞子(雙孔和單孔)

  Na2O2、NaHCO3、Na2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教學過程

 。蹖耄輰嶒炇意c著火時,用泡末滅火器可以滅火嗎?

 。凵菘梢。

  [師]錯!這樣不僅會滅火,反而會燒得更旺,不信?我就用水和CO2來點火給大家看。

 。垩菔緦嶒2—6]用棉花包住約0.2 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wǎng)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

 。凵萦^察記錄現(xiàn)象:棉花燃燒起來。

  [補充演示]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稀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上部。

 。蹖W生活動]觀察記錄現(xiàn)象:脫脂棉劇烈燃燒。并驚訝:水和二氧化碳真能點火!

  [師]棉花燃燒果真是水和二氧化碳將其點著的嗎?不是,這一切都和鈉的一種重要化合物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有關,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幾種鈉的重要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jié) 鈉的化合物

 。蹘煟葩c的化學性質(zhì)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也多,用途也廣。初中我們已學過氯化鈉和氫氧化鈉,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和討論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首先讓我們來認識過氧化鈉。

  [板書]一、過氧化鈉(Na2O2)

 。蹖嵨镎故荆莘旁跓o色試劑瓶中的過氧化鈉

  [學生活動]觀察過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tài):淡黃色的固體粉末。

 。蹘煟萦蓜偛诺膶嶒炍覀兛芍,過氧化鈉可與水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那么,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呢?

  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分析。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管口檢驗。

 。蹎枺葸^氧化鈉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氣體,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說明有什么生成?

  [生]有氧氣生成。

  [問]反應得到的溶液是什么呢?讓我們用酚酞溶液來檢驗一下。

 。垩a充實驗]在上述Na2O2和水反應的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

  [學生活動]生成了堿性物質(zhì)——氫氧化鈉。

 。蹘煟輰!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凵菥毩晻鴮戇^氧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由一名學生板演于[板書]一的下面:2Na2O2+2H2O====4NaOH+O2↑

 。蹘煟葸^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時也生成了氧氣,從而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碳酸鈉。

 。蹖W生活動]根據(jù)教師的解釋和提示,練習書寫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由一名學生板演于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方程式之后。

  2Na2O2+2CO2====2Na2CO3+O2

 。墼O疑]盡管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均生成了氧氣,可我們并沒有將其點燃,那么為什么脫脂棉就能燃燒起來呢?

 。蹖W生活動]思考,討論:脫脂棉燃燒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氧氣,這在反應的產(chǎn)物中有氧氣生成;二是要達到著火點,這需要較高的溫度,實驗時并沒有進行點燃,那只能說明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

 。蹘煟莺芎茫旅孀屛覀冊僮鲆粋實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垩a充演示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生]觀察現(xiàn)象:有無色氣體生成,溶液顏色先變紅,后褪色。

 。蹎枺萑绾谓忉層^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呢?

 。凵菟伎肌⒎治龊蠡卮穑荷傻臒o色氣體那是氧氣,酚酞試液變紅說明生成了堿性的氫氧化鈉,變紅后又褪色,說明過氧化鈉具有漂白性。

  [師]確實如此,由于過氧化鈉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從而具有一定的漂白性,那么過氧化鈉的漂白性有何用途呢?

  [生]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蹎枺葸^氧化鈉還有什么重要用途?運用了什么原理?

 。凵葸^氧化鈉還可以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里的供氧劑。因為人進行呼吸時,需要呼出二氧化碳,呼進氧氣,而二氧化碳正好可以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以保證人進行正常呼吸。

 。蹘煟(評價學生的回答)根據(jù)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說出過氧化鈉應該怎樣保存?為什么?

 。凵菀驗檫^氧化鈉既能和水反應,又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保存時應隔絕空氣和水,即需要密閉保存。

 。蹎栴}探究](主要由學生討論分析得出)

  [投影顯示]問題1:在過氧化鈉(Na2O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價?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分析:根據(jù)化合價規(guī)律,鈉元素由于其最外層電子只有1個,故其為+1價,而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應等于零,兩個鈉離子為+2價,故兩個氧離子每一個應該為-1價。

 。弁队帮@示]問題2:過氧化鈉與水以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話,誰是氧化劑,誰是還原劑?

 。蹖W生活動]分組討論,分析: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的依據(jù)是看該反應中是否有化合價的變化。在過氧化鈉和水以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中,過氧化鈉中的

 。1價的氧發(fā)生了變價,一部分降低為-2價,另一部分升高為0價,故這兩個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且由于只有過氧化鈉中-1價的氧變價,故在這兩個反應中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圻^渡]當我們用小刀切開鈉之后,表面很快變暗,失去了金屬光澤,這是因為鈉和氧氣生成了另一種鈉的化合物——氧化鈉。

 。郯鍟荻、氧化鈉(Na2O)

  [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的固體,也能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分別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蹖W生活動]根據(jù)教師的提示書寫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并由一名同學將其板演于板書二的下邊。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師]請大家根據(jù)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填寫下表。

 。弁队帮@示]Na2O與Na2O2性質(zhì)的比較

 。凵媳懋嬘小啊闭邽樗顚憙(nèi)容,此表格也可視學生具體情況而直接向?qū)W生展示。]

 。塾懻摚軳a、NaOH、Na2O、Na2O2在空氣中放置,最后產(chǎn)物分別是什么?

 。蹖W生討論后回答]最后均變成Na2CO3。

 。蹘煟軳a2CO3往往含有結晶水,就是我們?nèi)粘I钪谐S玫奶K打,它還有個弟弟——小蘇打,它們的性質(zhì)既相似又不同,下面我們就學習它們的性質(zhì)。

 。郯鍟萑⑻妓徕c和碳酸氫鈉(Na2CO3、NaHCO3)

 。蹖W生活動]觀察所展示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顏色,狀態(tài),并通過自學教材了解二者的俗名、溶解性等物理性質(zhì)。

 。弁队鞍鍟軳a2CO3和NaHCO3性質(zhì)的比較

 。蹘煟菡埓蠹彝瓿杀碇械蘑佗冖邰茼梼(nèi)容。

 。壅堃晃煌瑢W上黑板填寫]

  [問]碳酸鈉與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zhì)?

 。凵莶皇。

  [講解]碳酸鈉和碳酸鈉晶體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碳酸鈉晶體在空氣中易發(fā)生風化而變成粉末。

 。蹎枺莞鶕(jù)初中所學知識回答,檢驗某一種物質(zhì)是否含有碳酸根(CO ),用什么試劑?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判斷?

 。凵莼貞,并用口訣的形式回答:碳酸根,加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將其通入石灰水,溶液渾濁有沉淀。

 。蹘煟萑绱丝磥恚谔妓徕c中滴加稀鹽酸,必定有氣體生成,那么,在碳酸氫鈉中滴加稀鹽酸,現(xiàn)象又如何呢?是否會和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一樣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

  [演示實驗2—7]Na2CO3與Na2HCO3分別與稀鹽酸的反應。

 。蹘煟莞鶕(jù)實驗現(xiàn)象完成表中內(nèi)容⑤。

 。蹖W生回答,教師板書]

  產(chǎn)生氣體速度比NaHCO3慢 產(chǎn)生氣體速度較快

  CO +2H-====CO2↑+H2O HCO +H+====CO2↑+H2O

 。蹎枺菽敲矗渭欲}酸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的物質(zhì)中是否就一定含有碳酸根呢?

  [生]不一定,還可能含有碳酸氫根。

 。蹎枺菰鯓訁^(qū)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呢?

  讓我們來做一下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分別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實驗。

 。垩a充實驗]在Na2CO3和NaHCO3 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溶液。

 。蹘煟莠F(xiàn)在我們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來完成表中內(nèi)容⑥。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無現(xiàn)象

  Ba2++CO ====BaCO3↓

 。壑v解]碳酸鹽的`正鹽除鈉鹽、鉀鹽、銨鹽外,多數(shù)是不溶于水的,而碳酸鹽中的酸式鹽卻都溶于水。因此,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時我們常用氯化鋇或氯化鈣做試劑來進行鑒別。

 。圻^渡]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不同。請大家仔細觀察以下實驗。

 。垩菔緦嶒灒萦孟聢D裝置演示Na2CO3與NaHCO3的分解。

 。蹘煟萏妓釟溻c加熱可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而碳酸鈉加熱無明顯現(xiàn)象,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時,我們常用此方法。

 。叟c學生共同完成表中內(nèi)容⑦]

  [板書]穩(wěn)定 不穩(wěn)定加熱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塾懻摚萑绾舞b別碳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三種固體物質(zhì)?

 。蹖W生思考后回答]

  方案1:取三種固體少許,分別滴加稀鹽酸,無氣體產(chǎn)生者為氯化鈉,有氣體產(chǎn)生且速度快者為NaHCO3,另一種為Na2CO3。

  方案2:取三種物質(zhì)少許配成溶液,分別滴加氯化鋇溶液,有沉淀者為Na2CO3。在剩下的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有氣體者為NaHCO3。

  ……

  [師]在所有的檢驗方案中,應盡可能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首先操作要較簡單,其次現(xiàn)象要明顯,可操作性要強。

 。墼O疑]根據(jù)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各自不同的性質(zhì),二者有什么用途呢?

  [學生活動]自學教材相關內(nèi)容,并參看圖2—10“Na2CO3和NaHCO3的主要用途”總結歸納二者的主要用途,并將其填入表中內(nèi)容⑧處。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發(fā)酵粉、藥劑

 。蹎栴}探究]

 。弁队帮@示]問題1:將碳酸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溶液和將鹽酸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現(xiàn)象是否相同?為什么?

 。蹖W生活動]討論,分析:當把碳酸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時,CO 會和相當多的H+發(fā)生如下反應CO +2H+====H2O+CO2,從而很快就有氣體生成;而把鹽酸溶液逐滴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此時H+濃度低,CO 濃度高,首先發(fā)生的反應是CO +H+====HCO ,因此開始沒有氣體生成,只有CO 全部轉化為HCO 后,才會因為發(fā)生反應HCO +H+====H2O+CO2而產(chǎn)生氣體。兼于此,盡管反應物相同,但由于其加入方式的不同將會有不同的現(xiàn)象。

  [投影顯示]問題2:在一定溫度下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何現(xiàn)象發(fā)生?為什么?

 。蹖W生活動]討論,思考、分析:碳酸鈉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會發(fā)生如下反應

  Na2CO3+CO2+H2O====2NaHCO3

  前邊剛學過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當然指的是同溫條件下,而且反應中還要用掉一部分水,所以生成的溶解度較低的NaHCO3就會從溶液中析出,因此發(fā)生的現(xiàn)象應是有晶體析出,也可以說成是沉淀。

  [師](補充說明)實際上引起晶體析出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溶質(zhì)的質(zhì)量經(jīng)過反應后還增多了,即每有106 g Na2CO3反應,將生成168 g NaHCO3。

  [本節(jié)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介紹了過氧化鈉、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等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用途,學習時應重點放在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的理解和掌握上。

 。圩鳂I(yè)]P34一、二、三、四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Na2O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鈉(Na2O)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Na2CO3 NaHCO3)

  ●教學說明

  本節(jié)課采取了實驗、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旨在利用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啟發(fā)學生自覺參與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并通過思維活動把從實驗中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過程遵循由表及里的認知規(guī)律。層層設疑,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析疑、釋疑,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練習

  1.下列物質(zhì)置于空氣中因發(fā)生非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zhì)的是( )

  A.鈉 B. Na2O C. Na2O2 D. NaHCO3

  解析:Na2O在空氣中吸收H2O和CO2最后變?yōu)镹a2O2是非氧化還原反應,而NaHCO3在空氣中放置不易變質(zhì)。

  答案:B

  2.CO2與O2的混合氣體多次通過裝有Na2O2的干燥管后,體積減小到原來的 (條件相同時測定),則原混合氣體中CO2和O2的體積比為( )

  A.4:1 B. 3:2 C. 1:1 D. 2:3

  答案:D

  3.估計下列溶液中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 )

  A.4.6 g Na投入45.5 g水中

  B.6.2 g Na2O投入43.8 g水中

  C.7.8 g Na2O2投入42.2 g水中

  D.D.8 g NaOH投入42 g水中

  解析:每組均產(chǎn)生8 g NaOH,而溶液質(zhì)量的大小各不相同,A產(chǎn)生H2,C產(chǎn)生O2,從溶液中逸出使溶液質(zhì)量減輕。所以C正確。

  答案:C

  4.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有氣泡產(chǎn)生

  D.無變化

  答案:BC

高中鈉的教案8


  一、 教學目的:

  1. 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結構及用途

  2. 掌握鈉的化學性質(zhì)、存在和保存方法

  3. 認識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維方法

  4.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化學美

  二、 教學重點:鈉的化學性質(zhì)

  三、 教學用品

  學生實驗用品:鈉、酚酞、小刀、鑷子、濾紙、燒杯、玻片、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等

  教師演示用品:鈉、酚酞、玻璃鈉柱、錐形瓶、漏斗、導管(帶尖嘴)、大頭針、小燈泡、導線、電源、電極等

  四、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五、 教學過程

 。垡裕菰谌祟愐寻l(fā)現(xiàn)的一百多種元素中,有一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為1的活潑金屬,由于它們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強堿,因此,又將它們統(tǒng)稱為堿金屬。

  [板書] 第二章 堿金屬

 。墼O問]堿金屬的家庭成員都有哪些呢?(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后回答,并寫出其元素符號)

 。圻^渡]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討論堿金屬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屬——鈉。

  [板書] 第一節(jié) 鈉

 。蹖W生實驗]請用鑷子從你們桌上的試劑瓶中取出一小塊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的液體(注意:不可用手接觸),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細觀察新切面的顏色(把切下的一小塊鈉留在玻片上)。

 。墼O問]你們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了鈉的哪些性質(zhì)?(鈉的新切面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能用刀切,說明鈉的硬度小)

  [板書]一、鈉的物理性質(zhì)

  顏色 狀態(tài) 硬度 熔點 密度 導電性

 。壅故荆萦貌9芙厝〉拟c的樣品。

  [演示]鈉的導電性實驗。把電極兩端插入瓶里的金屬鈉中,接通電源,可以發(fā)現(xiàn)串聯(lián)在線路上的燈泡發(fā)亮,提起電極,燈泡熄滅。(說明鈉的導電性很強)

  [學生實驗]觀察留在玻片上鈉新切面顏色的變化(鈉表面變暗,失去光澤。)

  [設問]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內(nèi)的鈉能保持光亮的銀白色,而我們剛才切割的鈉卻不能呢?(玻管隔絕空氣,剛切割的鈉卻與空氣充分接觸,說明鈉與空氣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反應)

  [板書]二、鈉的化學性質(zhì)

  1.鈉與氧氣等非金屬反應

 。壑v解]Na在常溫下可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Na2O,純凈的Na2O是一種白色粉末。

 。劢處煟菡埓蠹覍懗鲡c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氧化鈉)的'化學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體)

  [思考]一塊鈉如久置在空氣中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劢處煟菹旅嫖覀兏淖冣c與氧氣的反應條件,觀察現(xiàn)象是否同上。

  [學生實驗]切一小塊鈉用濾紙吸干表面液體,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觀察現(xiàn)象

  [請一個同學描述所看到的現(xiàn)象,其他同學補充](鈉首先融化成球狀,然后燃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生成一種淡黃色固體)

  [現(xiàn)象分析]鈉融化成球狀說明什么?(鈉的熔點低)生成淡黃色固體說明在加熱時鈉與氧氣生成了一種與氧化鈉不同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是過氧化鈉(Na2O2)。

  2Na+O2=△=== Na2O2(淡黃色固體)

 。鬯伎迹莞鶕(jù)Na與O2反應生成Na2O和Na2O2的條件,分析比較Na2O與Na2O2的穩(wěn)定性。

 。劢Y論]Na2O2比Na2O穩(wěn)定。

  [講解]鈉與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chǎn)生了不同的現(xiàn)象,生成了不同的產(chǎn)物。

 。墼O問]鈉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屬單質(zhì)O2反應外,還能和哪些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

  (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Na與Cl2的反應)

 。壑v解]另外,鈉還可以和硫單質(zhì)反應,甚至發(fā)生爆炸,生成Na2S。

  [過渡]鈉在空氣里很容易燃燒,如果鈉著火,能否用水來滅火?

 。蹖嶒灒菹蚰銈冏郎鲜⑺男锏稳霂椎畏犹,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塊鈉(注意鈉塊只要綠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觸金屬鈉),并蓋上表面皿,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浮、熔、游、紅)。

 。劢處煟菡埓蠹腋鶕(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討論以下問題:

 。弁队埃

  1.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2.鈉為什么會熔化成一個小球?

  3.小球為什么會在水面上游動?

  4.滴入酚酞后溶液為什么會變色?

  5.保存鈉的無色液體是否是水?

 。蹖W生討論及回答]

  [教師]通過以上實驗及討論結果,請大家歸納出鈉的性質(zhì)。

  [板書]2.鈉與水反應

 。壑v解]由Na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物質(zhì)可使酚酞變紅可知,Na與H2O反應生成了堿,那么,反應生成的氣體又是什么呢?

  [演示實驗]在錐形瓶中裝滿水和帶有大頭針、漏斗和導管的膠塞做Na與水反應的實驗,并檢驗生成的氣體。

 。劢處煟萦蓪嶒灛F(xiàn)象可知,鈉與水反應還生成了H2。

  [板書]2Na+2H2O====2NaOH+H2↑

 。弁队坝懻摚

  1.根據(jù)以上實驗討論及分析,你覺得鈉的化學活性怎樣?并與初中所學金屬活動順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應中,Na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能否從原子結構方面來說明?

  [結論]

  1.鈉的化學性質(zhì)非;顫姡c金屬活動順序表相一致。

  2.鈉在上述反應中,化合價均由0價變?yōu)?1價,這是由于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之故,因此,鈉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強還原劑。

  [設問]通過對鈉的性質(zhì)的討論,并參閱課本有關內(nèi)容,回答以下問題:

  [投影]

  1.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態(tài)存在?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質(zhì)中?

  2.怎樣保存金屬鈉?為什么要這樣保存?

  3.鈉有哪些用途?

 。郯鍟荻⑩c的存在及用途

 。蹖W生回答,投影并板書]

  1.鈉在自然界以化合態(tài)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質(zhì)中,由于鈉的性質(zhì)活潑,所以須密閉保存,少量鈉保存在煤油中。

  2.鈉的用途

  a.制過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c.制稀有金屬如Ti、Ta、Ni等

  d.制高壓鈉燈

 。坌〗Y]鈉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存在,有著廣泛的用途。

  [布置作業(yè)]

  1.鈉能否和CuSO4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說出理由。

  2.鈉著火以后能否用水來滅火?

  3.試分析鈉在空氣中久置所發(fā)生的變化及現(xiàn)象。

高中鈉的教案9

  一、概述

  本節(jié)課是高一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的第一課時《金屬鈉的性質(zhì)》的學習。是通過原子結構特點、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學習,旨在向?qū)W生介紹金屬鈉的性質(zhì)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chǎn)中應用,在高中化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鈉的化學性質(zhì)——鈉與水反應,難點是實驗的觀察、分析、尤其是鈉與水反應的探究學習。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描述鈉與水、氧氣反應現(xiàn)象

  (2)理解鈉與水、氧氣反應實質(zhì)

 。3)學生體會化學反應是可以通過改變反應條件而發(fā)生變化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以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實驗方案設計的交流提高表達能力和篩選、優(yōu)化實驗方案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明白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與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激發(fā)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好文化知識,報效祖國的神圣的責任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長安二中高一年級平行班的學生

  2.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有較濃厚的興趣

  3.學生思維較活躍,有過小組合作探究的經(jīng)驗,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的能力比較強

  4.學生對實驗探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5.學生已經(jīng)對鈉的原子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學習非金屬元素氯的有關知識。

  6.學生學習元素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自主實驗探究、小組討論交流策略:給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空間

  2.問題引導探究策略:通過問題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逐步啟發(fā)引導,使學習內(nèi)容深入

  3.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策略:問題和實驗設計盡量結合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知識和經(jīng)驗,增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4.情景創(chuàng)設策略:運用生活中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景,設計問題,設計物理實驗,組織教學內(nèi)容,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引申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驗驗證、實驗猜想、探究規(guī)律的.學習當中.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分析

  1、通過圖片和多媒體電腦演示

  2、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媒體圖片展示

  3、演示實驗,改進實驗

  4、通過提前錄制視頻展示。

  六、教學過程

  魔術:教師表演化學小魔術:“滴水生火”(課前在酒精燈燈芯里暗藏一小塊鈉,實驗時用膠頭滴管在燈芯內(nèi)滴一滴水)。

  引言:在剛才的魔術中,奇妙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就是金屬鈉的功勞。今天我們學習一種常見的活潑金屬——金屬鈉

  板書金屬鈉的性質(zhì)

  板書一、金屬鈉(Na)

  學生探究: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討論其化學性質(zhì)。

 。◤土暎嘿|(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原子序數(shù))

  板書:1.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引導:教師引導:在剛才的化學小魔術中,為什么能滴水點燈呢?在小魔術中金屬鈉的作用是什么?鈉具有哪些性質(zhì)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奧秘,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實驗。

  教學詩歌:鋰鈉鉀銣銫鈁,易成強堿得名揚,都有一個價電子,總想瀟灑走外鄉(xiāng)。

  學生:探究鈉的物理性質(zhì),探究實驗1(教材P49實驗1)

  板書:2.鈉的物理性質(zhì):

  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熱、電的良導體,質(zhì)軟,密度小,熔點低。

  問題:剛才切開鈉時看到銀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澤,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探究,推導出鈉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詩歌:從鋰到銫熔點降,依次金屬性增強,離核皇帝遠,電子易輕狂。

  板書:3.鈉的化學性質(zhì)

  板書:(1)與氧氣反應

  4Na+O2=2Na2O

 。ㄅ袛嗥涫欠駷檠趸原反應,指出氧化劑、還原劑)

  實驗探究:教材P49實驗2(讓學生描述出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鈉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燒,發(fā)出黃光,生成一種淡黃色固體——過氧化鈉(Na2O2)

  教學詩歌:過氧化鈉淡黃,見水氧化性強,反應碳酸氣,送與弱者輸氧,輸氧,輸氧,生命升起朝陽。

  板書(1)鈉與氧氣反應:

  教學設計-金屬鈉的性質(zhì)2Na+O2==Na2O2

 。ㄅ袛嗥涫欠駷檠趸原反應,指出氧化劑、還原劑)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50資料卡

  探究:鈉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屬單質(zhì)O2反應外,還能和哪些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Na與Cl2的反應)

  板書:(2)鈉與氯氣反應:

  2Na+Cl2==2NaCl

  補充:鈉還可以和硫單質(zhì)反應,甚至發(fā)生爆炸,生成Na2S。

  探究:人們常用金屬器皿來盛水,也常用鐵、鋁或銅制的水壺來燒水,說明這幾種金屬與熱水是不反應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不與水反應呢?

  實驗探究:教材P49實驗3

  問題思考:

  1.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2.鈉為什么會熔化成一個小球?

  3.小球為什么會在水面上游動?

  4.滴入酚酞后溶液為什么會變色?

  5.保存鈉的無色液體是否為水?

  板書:(3)鈉與水的反應:

  2Na+2H2O=2NaOH+H2↑

  (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指出氧化劑、還原劑)

  探究總結:

  1.鈉的化學性質(zhì)?與初中所學金屬活動順序表相比照。

  2.分析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能否從原子結構方面來說明?

  歸納總結:

  1.鈉的化學性質(zhì)非常活潑,與金屬活動順序表一致。、

  2.鈉在上述反應中,化合價均由0價變?yōu)?1價,這是由于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之故,因此,鈉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強還原劑。

  魔術:表演小魔術“水上芭蕾”:在一燒杯中裝30mL水和30mL苯,投入一小塊金屬鈉。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討論分析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進一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金屬鈉的性質(zhì)講解:鈉的性質(zhì)活潑,工業(yè)上應如何制得金屬鈉呢?工業(yè)上可用電解熔融NaCl來制取金屬鈉。

  板書:4.鈉的工業(yè)制法:2NaCl====2Na+Cl2↑

  教學詩歌:發(fā)現(xiàn)金屬鈉戴維,電解屋里狂跳喜,心專出心烈,真誠獲真知。

  板書:5.鈉的保存及應用:密封保存、少量鈉保存在煤油中。

  小結:鈉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tài)存在,有著廣泛的用途。

  講解:舉例說明金屬鈉的廣泛用途。

  演示:把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討論分析原理。

  總結:歸納總結今天所學金屬鈉的性質(zhì)及應用。并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金屬鈉的結構、性質(zhì)與用途三者間的關系。

  教學詩歌:鈉的保存,投水水發(fā)火,投氧是非多,鈉投煤油里,南無阿彌陀“妥”

  補充實驗1: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把硫酸銅溶液稀釋到顏色接近無色,投入綠豆大小的鈉塊,觀察顏色,引導學生推出結論。

  教學詩歌:鐵投硫酸銅置換銅,鈉投銅鹽此象空,秋種菊易艷,種桃難火紅。

  補充實驗2:鈉與硫酸鐵溶液反應,把硫酸鐵溶液稀釋到顏色接近無色,投入綠豆大小的鈉塊,觀察顏色,引導學生推出結論,并總結鈉與鹽溶液反應的特點,自己總結結論。

  詩歌總結:我家住第三周期第一主族,我銀白又質(zhì)軟,我與氧氣青春燃燒,我與硫緊緊擁抱,我在水中翩翩起舞,高壓鈉燈大展宏圖。

  七、板書設計

  一、鈉的物理性質(zhì)

  銀白色固體,硬度小、質(zhì)軟;密度小于煤油和水;熔點低;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

  二、鈉的化學性質(zhì)

  1.與水的反應: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浮”、“熔”、“游”、“響”、“紅”

  2.與非金屬的反應

  常溫:4Na+O2=2Na2O

  點燃:4Na+O2=2Na2O

  2Na+Cl2=2NaCl

  2Na+S=Na2S

  3.鈉與酸的反應

  2Na+2HCl=2NaCl+H2↑

  4.鈉與熔融鹽的反應

  4Na+TiCl4==Ti+4NaCl

  三、鈉的存在形態(tài)及制取

  化合態(tài);制備:2NaCl==2Na+Cl2↑

  四、鈉的用途

  八、課堂練習

  1.鈉與水反應時的現(xiàn)象與鈉的下列性質(zhì)無關的是()

  A、Na的熔點低B、Na的硬度小

  C、Na的密度小D、有強還原性

  2.當鈉著火時,應選用滅火的是()

  A、煤油B、水C、沙土D、泡沫滅火器

  3.把一小塊鈉投入到硫酸鐵溶液中,生成物有()

  A.FeB.Fe(OH)3 C.H2D.O2

  4.一小塊鈉置于空氣中,有下列現(xiàn)象:①變成白色粉末;②變暗;③變成白色固體;④變成液體。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5、將4.6g金屬鈉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g溶液;將4.8g金屬鎂投入到足量鹽酸中,得bg溶液,假設水的質(zhì)量與鹽酸的質(zhì)量相等,則反應后兩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式()

  A.a=bB.abC.a無法判斷

  九、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教學的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實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教學目標。

  課題的引入具有趣味性。課題的提出是每一節(jié)課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通過“滴水生火”實驗來引入,從一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由此引發(fā)學生“你想了解鈉的哪些知識”的探究欲望。好的課題引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讓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驗學習的價值。教學過程中運用詩歌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使呆板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又活潑。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落實了知識目標。學生感覺課堂氣氛活躍;獲得了從學法到知識的全方位收獲;感到參與的樂趣。

  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于新高一的學生,掌握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方法,是這節(jié)課的重要教學目的之一。通過實驗的指導、問題的歸納、思路的整理分析,引導學生初步的總結出學習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即以結構為核心、以性質(zhì)為重點,為以后學習其它元素化合物做好準備。

高中鈉的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1、本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八單元課題2的內(nèi)容,本課題是初中化學的重點,主要有常見金屬的三點化學性質(zhì)及置換反應的定義。本課題是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較為深入、系統(tǒng)地學習,以實驗探究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采用分類研究,對比分析的方法認識置換反應,歸納總結金屬的有關反應規(guī)律,并通過對規(guī)律的應用,達到落實知識、形成能力的目的。它側重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提高,而且學好本課題為以后學習酸、堿、鹽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qū)τ嘘P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地判斷,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教師組織、引導和點拔,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及其活動性順序。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表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

 。3)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2)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有趣的實驗與老師的點撥中輕松掌握化學知識,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難點:培養(yǎng)學生歸納思維能力、實驗探究能力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已經(jīng)做過鎂條、鐵絲等在氧氣中反應的實驗,基于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采用實驗事實→歸納的方法,歸納出大多數(shù)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

  2.由生活常識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語過渡更具“挑逗性”,學生也覺得“學習化學真有用”。體現(xiàn)出其應有的實際應用價值,達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映生輝的效果,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發(fā)展,課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師起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作用。

  3.在第五單元學習質(zhì)量守恒定律學習過鐵可以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可引導學生推測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然后設計實驗驗證。

  三、教法分析:

  “問題引入→實驗探究→分析總結→應用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

  根據(jù)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內(nèi)容特點及學生認知情況,本節(jié)課采用自主學習→引導→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金屬與氧氣反應采用回顧→自主學習教學方法。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

  四、學法指導:

  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篩選、對比、歸納、分析、進行信息處理,獲取科學結論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過程

  流程圖:

  六、教學過程:

  活動

  內(nèi)容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由資料卡片引入課題:拿破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為學生設立疑問,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作鋪墊。

  學生活動

  溫故知新:引導學生描述曾經(jīng)學過的金屬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設疑:其它金屬是否都可以與氧氣反應呢?

  利用學過的知識,將學過的知識和生活中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師生互動

  刨根問底:黃金能和氧氣反應嗎?

  為什么真金不怕火煉?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分析,學生初步認識到金屬活動性不同。

  師生互動

  問題一:通過鎂、鐵、金等金屬與氧氣作用的情況,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讓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知識得到提升。

  師生互動

  問題二:

  鋁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為什么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呢?

  體會到化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師生互動

  幫幫忙:小明家有一個變黑了的'鋁鍋,他媽媽覺得顏色很難看,經(jīng)常拿鋼刷來擦洗這個鋁鍋,她這種做法對嗎?為什么?

  聯(lián)系生活實踐,學以致用。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師生互動

  歸納:金屬與氧氣反應

  通過小結,使學生對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認識系統(tǒng)化。

  教師活動

  在第七單元已簡單介紹實驗室里是如何制取氫氣的,你知道選擇的是什么藥品嗎?

  既對前面知識的復習,又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學生活動

  活動與探究一: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進行分組實驗,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師活動

  卡通圖形象表示金屬與酸的反應

  充分利用課本資源,該圖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

  教師活動

  問題三:通過剛才的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通過總結,使學生對金屬與酸的反應有更深的認識。

  學生活動

  書寫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給學生書寫的規(guī)律,為學習置換反應做鋪墊。

  師生互動

  這些反應有何特征?

  通過觀察分析,認識到置換反應的特點,掌握置換反應這個基本的反應類型。

  學生活動

  練一練

  通過練習,強化了對置換反應概念的進一步理解。

  教師活動

  知識回憶:在第五單元學習質(zhì)量守恒定律時做過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引導學生推測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學生活動

  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

  教師活動

  歸納出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

  要求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能牢固記憶。

  教師活動

  活動與探究二:利用提供的藥品,設計實驗:探究鋁、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學生活動

  學生分組實驗:你能根據(jù)桌上提供的藥品設計實驗方案嗎?

  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加深了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

  學生活動

  練一練

  使學生對如何判斷金屬的活動性有更深的認識,并總結判斷的方法。

  師生互動

  小結與反思:你能將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同學們分享嗎?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相互激勵,發(fā)展和完善自我,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系統(tǒng)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

  師生互動

  走進生活:

  視頻:真假黃金案

  你能用化學方法鑒別真假黃金嗎?

  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生互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拿破侖為什么要這樣做?你解開其中謎團了嗎?

  使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升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學以致用。

  師生互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需要解決嗎?

  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敢于交流的能力。

  七、板書設計

  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一、金屬與氧氣反應

  活動性:MgFeAu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活動性:MgZnFeCu

  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zhì)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八、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應側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思路的綜合評價。教師尤其要注意在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這是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探究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證。由于學生還沒有鹽的概念,因此教材中只能說金屬化合物,此外,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具體的例子來進行教學。同時,要注意的是,鎂、鋅、鐵等與稀鹽酸的反應比稀硫酸的反應快,但兩者反應的趨勢是一致的,基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應注意引導學生討論問題的主要方面即反應的趨勢。

  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xié)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jīng)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nèi)在智慧,啟發(fā)學生反思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diào)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lián)系實際教學過程,有利于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不足以及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于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鉆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和能力。

高中鈉的教案11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掌握鈉的化學性質(zhì)。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鈉的性質(zhì)

  三、教學難點: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討論相結合

  六、教學過程:

  【引言】在人類已發(fā)現(xiàn)的一百多種元素中,有一類原子最外層電子都為1的活潑金屬,由于它們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強堿。因此,又將它們統(tǒng)稱為堿金屬。

  【板書】第二章堿金屬

  【問】堿金屬的家庭成員都有哪些呢?

  請大家閱讀課本P28頁的有關內(nèi)容進行回答,并寫出其元素符號。

  【板書】鋰Li鈉Na鉀K銣Rb銫Cs鈁Fr

  【說明】鈁是一種放射線元素,在中學化學中一般不討論。

  【過渡】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堿金屬中有代表性的金屬—鈉

  【板書】§2-1鈉

  【演示】用鑷子從盛鈉的試劑瓶中取出一小塊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的液體。(注意!不可用手接觸)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請仔細觀察其斷面處的變化。

  【問】描述你們所看到的現(xiàn)象。

  【答】鈉很軟,剛切開時其斷面呈銀白色,后逐漸變暗。

  【講述】純凈的鈉是銀白色,表面變暗是因為鈉與空氣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以致變暗。事實上,是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在常溫下與鈉反應生成了氧化鈉,從而使金屬鈉失去光澤。純凈的氧化鈉是一種白色粉末。

  【過渡】下面,我們改變鈉與氧氣反應的條件,觀察現(xiàn)象是否和剛才一樣。

  【演示實驗2-2】把鈉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并罩上一個干燥的小燒杯。

  【問】請大家描述剛才的實驗現(xiàn)象。

  【答】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黃色火焰,在燒杯壁上有淡黃色的固體出現(xiàn)。

  【講解】燒杯壁上出現(xiàn)的淡黃色固體物質(zhì)是過氧化鈉,它是一種不同于氧化鈉的新物質(zhì)。這說明,鈉與氧氣的反應條件不同,得到的產(chǎn)物也不相同。

  【過渡】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有關鈉的性質(zhì)的實驗。

  【演示實驗2-3】向一個盛水的小燒杯里滴幾滴酚酞試液,然后取一小塊金屬鈉(約為綠豆大。┯脼V紙吸干其表面的液體,并用小刀切去其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切下的薄膜仍放回原試劑瓶中,注意不要用手接觸,然后把處理好的鈉塊投入小燒杯中,并蓋上表面皿。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問】怎樣描述以上現(xiàn)象?

  【敘述】現(xiàn)象及原因

 、赔c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

  ⑵鈉立即跟水反應,并有氣體產(chǎn)生

 、氢c熔化成銀白色小球,而水沒有沸騰

 、刃A球在水面上向各個方向迅速游動(鈉能在靜止的水面迅速游動,說明有氣體生成)

  ⑸有嘶嘶的聲音,鈉球不斷地縮小直至小球消失

 、史磻笏芤菏狗犹甘緞┳兗t

  比水輕

  鈉活潑

  Na與水的反應是放熱反應,Na的熔點低于100°C

  放出的氣體推動小球,由于受力不勻,故游動

  部分H2和O2反應爆炸結果

  溶液顯堿性(應是NaOH)

  【分析】根據(jù)化合價升降分析產(chǎn)物,鈉失電子顯正價,那么得電子的必然是水中顯正價的氫元素,水中的氧元素為負二價,不可能再得電子而降價了,所以這種氣體只能是H2。

  【板書】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2OH-+H2↑

  【過渡】下面,我們通過以上實驗來歸納鈉的性質(zhì)。

高中鈉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使學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 使學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并能運用原子結構理論解釋這些遞變規(guī)律。

  3. 使學生了解原子結構、元素性質(zhì)及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間的關系,初步學會運用周期表。

  4. 使學生對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識性的認識。

  能力目標:

  1. 學習前人在理論、實踐研究的基礎上,總結規(guī)律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

  2. 培養(yǎng)搜集資料和信息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的性質(zh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教學難點:

  元素的性質(zh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結構的關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它的實質(zhì)是什么?

  [引入]根據(jù)元素周期律,每隔一定數(shù)目的原子,元素性質(zhì)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象排日歷一樣,將100多種元素按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順序排列成一個表,叫元素周期表。

  [板書] 第三節(jié)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的規(guī)律,對學好中學化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元素周期表是本章的教學重點。

  [板書]一、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展示《元素周期表》掛圖,指出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國外不一定用這種,指導學生歸納編排原則:

 、 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 將電子層數(shù)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

 、 將最外層電子相同(外圍電子排布相似)的元素按電子層的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

  具在相同的電子層數(shù)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排列的一個橫行稱為一個周期。

  [板書]1。周期

  學生觀察《元素周期表》填下表:

  歸納:7個橫即7個周期

  周期序數(shù) = 電子層數(shù)

  每一周期都是以堿金屬元素開始到鹵素,最后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

  類別

  周期序數(shù)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種數(shù)

  核外電子層數(shù)

  短

  周

  期

  1

  H~He

  2

  1

  2

  3

  長

  周

  期

  4

  5

  6

  不完全周期

  7

  Fr~112

  [介紹]第6周期中,57號元素到71號元素,共15種元素,它們原子的電子層結構和性質(zhì)十分相似,總稱鑭系元素。第7周期中,89號元素到103號元素,共15種元素,它們原子的電子層結構和性質(zhì)也十分相似,總稱錒系元素。為了使表的結構緊湊,將全體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分別按周期各放在同一個格內(nèi),并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把它們分兩行另列在表的下方。在錒系元素中92號元素鈾(U)以后的各種元素,多數(shù)是人工進行核反應制得的元素,這些元素又叫做超鈾元素。

  [思考]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滿后,應為幾種元素?

  同學數(shù)一數(shù)周期表中有多少個縱行。

  [板書]2。族

 。1) 概念:周期表中的每一個縱行稱為一族,族的序號一般用羅馬字母表示。

 。2) 分類:

  類別

  主族

  副族

  第Ⅷ族

  0族

  定

  義

  由 和

  元素共同構成的族。

  由 元素組成的族。

  -

  -

  原子

  結構

  最外電子

  數(shù) 至 個

  最外層電子

  數(shù) 至 個

  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 個或 個

  表示

  縱行數(shù)

  注意:(1)周期表中共有18個縱行,16個族。

 。2)主族的序數(shù) = 最外層電子數(shù) = 該元素的最高化合價數(shù)

  [板書]3。過渡元素

  介紹過渡元素。

  動手:指導同學們畫出元素同期瑤框架圖。

  討論:第Ⅰ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n,則與其同周期的Ⅲ的原子序數(shù)可能為多少?

  [過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該元素的原子結構和一定的性質(zhì)。因此,可以根據(jù)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測它的原子結構和某些性質(zhì)。

  [板書]二、元素的性質(zhì)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

  1.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討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與性質(zhì)的關系。

  [板書]結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

  判斷:①硒酸與高溴酸的酸性強弱

  ②H 2 Te與HI的穩(wěn)定性

 、跮iOH與Be(OH) 2 的堿性。

  討論:以堿金屬和鹵素為例討論同一主族元素從上至下,元素性質(zhì)將如何遞變?

  [板書]結論:同主族從上至下,元素的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減弱。

  判斷:①H 2 SO 4 和H 3 AsO 4 的酸性

 、贖Cl和 H 2 Se的穩(wěn)定性

 、跜a(OH) 2 和Al(OH) 3 的堿性

  

  周期

  族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1

  2

  3

  4

  5

  6

  7

  元素周期表中什么元素的金屬性最強?什么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強?為什么?

  元素的`化合價與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特別是與最外電子層中電子的數(shù)目有密切的關系。

  [板書]2。元素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

  對于主族元素:最高正價 = 族序數(shù)

  最高正化合價 + ∣最低負價∣ = 8

  作業(yè):P111一1。2。3。4。5。6。7

  P113。三 1。2。3

  第二課時

  思考: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118種元素,是不是等于118種原子?

  問:什么叫元素?

  [板書]三、核素、同位素

  科學研究證明,同種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同。例如: 1 H(氕、H)、 2 H(氘、D)、 3 H(氚、T) (D和T不穩(wěn)定、易裂變)

  [板書]1。核素:人們把具有一定數(shù)目的質(zhì)子和一定數(shù)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

  上述 1 H、 2 H、 2 H就各為一種核素。人們又把質(zhì)子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間互稱為同位素,如: 1 H、 2 H、 2 H三種核素均是氫的同位素。

  注意:(1)兩同:同質(zhì)子、同元素;兩不同:不同中子、不同原子。

 。2)同種元素,可以有若干種不同的核素。

 。3)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不同核素,雖然它們的中子數(shù)不同,但是屬于同一種元素。

 。4)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間的互相稱謂,不指具體的原子。

 。5) 17 8 O是一種核素,而不是一種同位素, 16 8 O、 17 8 O、 18 8 O是氧元素的三種核,互為同位素。

  [板書]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間的關系如右圖:

  3.同位素:

  元素

 。1)同元素的不同核素和其它原子形成不同分子

  核素

  核素

  D 2 O 重水 T 2 O超重水

  氫有三種核素,氯有兩種核素,求HCl有 種。

  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性:

 、偻N元素的核素的化學性質(zhì)一致。

  ②同種元素的各種核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不變(個數(shù)比)。

 。3)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計算 (各核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乘以其原子百分含量相加)

 。4)近似原子量=各核素的原子的質(zhì)量數(shù)乘以其原子百分含量相加。

  [板書]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義

  學生閱讀后歸納:

  1. 元素周期表的提出者: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

  2. 意義:

 。1) 預測新元素

  討論:今后發(fā)現(xiàn)的第120號元素應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幾周期和第幾族?應與哪些元素的性質(zhì)相似?

 。2) 尋找原料

  ① 農(nóng)藥——氟、氯、硫、磷、砷附近

 、 半導體——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線附近。

 、 催化劑——過渡元素

 、 耐高溫、耐腐蝕性的合金——過渡元素。

  作業(yè):P112一、8 二 三4。5。6 四

高中鈉的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鈉與水反應實驗的過程與現(xiàn)象。

  2.讓學生理解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的實質(zhì)

  3.讓學生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和部分化學性質(zhì)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2.難點:鈉與水反應的實質(zhì);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的實質(zhì)。

  三、教學過程

  在新課前與學生一同觀看鈉與水反應實驗的視頻,并吩咐學生記錄反應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分析并解釋該實驗,最后得出鈉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并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課程引入】:和學生一起觀看鈉與水反應實驗的視頻,教師對實驗裝置和儀器做相關的講解,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及鈉的物理性質(zhì)。

  【教師提問】:討論一到兩分鐘后,從不同的角度向?qū)W生提問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

  【學生回答】:由學生總結出鈉的相關物理性質(zhì)。

  【教師總結】:學生作答后,教師總結出“浮游熔響紅”的實驗現(xiàn)象以及鈉的相關物理性質(zhì),簡單說明酚酞指示劑的作用,并要求學生記錄和理解。

  【重點知識講解】: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鈉與水反應的反應方程式,并向?qū)W生講解反應物與生成物。

  【學生練習】:要求學生練習書寫鈉與水反應的反應方程式。學生寫完后,讓學生嘗試書寫鈉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請完成書寫的學生在黑板上書寫。

  【難點知識講解】:找出學生書寫離子方程式的錯誤并糾正。借助離子方程式向?qū)W生講解,鈉與水反應的實質(zhì)是鈉與水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要講解反應過程中元素價態(tài)的變化,以及反應物的得失電子情況,解釋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這是本堂課的難點,要求學生仔細做筆記并理解。

  【教師提問】:用PPT向?qū)W生展示兩道與“鈉與水反應”相關的思考題

  【學生思考討論】:學生以小組形式,思考討論一到兩分鐘。

  【學生回答】:學生回答思考題。

  【教師補充與總結】:學生回答完畢,教師做相關的補充與總結。最后,要求學生課后主動了解鈉與水以及活潑金屬與水的相關知識。

  四、板書

  課程題目:鈉與水的反應

  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O2↑

  鈉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O2↑

高中鈉的教案14

 。墼O問]鈉在空氣中燃燒時火焰是什么顏色?

 。劢處煟莠F(xiàn)在,我用鉑絲分別蘸取Na2CO3溶液與CuSO4溶液在酒精燈上灼燒,請大家仔細觀察火焰的顏色。

  [演示上述實驗]

 。郜F(xiàn)象總結]Na2CO3溶液在酒精燈上灼燒時,與鈉燃燒時的火焰相同,而CuSO4溶液在酒精燈上灼燒時呈綠色。

 。垡胝n題]很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xiàn)出特殊的顏色,這在化學上叫焰色反應。

  [板書]四、焰色反應

 。壑v解]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zhì),主要用來檢驗金屬元素。

 。劢處煟菡埓蠹易屑氶喿x課本實驗2—11,注意做焰色反應實驗時的正確操作。

  [投影練習]

  1.焰色反應每次實驗都要用試劑洗凈鉑絲,這種試劑是()

  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稀鹽酸

  2.鉑絲洗凈后,需要在酒精燈上灼燒到為止,才能進行實驗。

 。劢處煟菹旅,我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做灼燒CaCl2與BaCl2溶液的試驗,請大家注意觀察他們的操作步驟是否正確,并注意觀察火焰顏色。

 。蹖W生演示]

 。劢Y論]CaCl2:磚紅色BaCl2:黃綠色

 。劢處煟莠F(xiàn)在,我來做KCl的焰色反應的實驗,請一個同學上來透過藍色的鈷玻璃看顏色,其他同學在下面觀察。

 。垩菔旧鲜鰧嶒灒

 。劢Y論]不透過鈷玻璃:黃色透過鈷玻璃:紫色

  [講解]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來,在鉀的化合物中;煊锈c元素,鈉的黃色焰色遮蓋了鉀的焰色——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看時,可濾去鈉引起的干擾——黃光。因此,用焰色反應測定鉀元素時,應透過藍色的鈷玻璃去看。

 。劢處煟菸沂掷铿F(xiàn)在拿著一束細銅絲,請大家預測,其在酒精燈上灼燒時火焰顏色是什么?

 。蹖W生]綠色。

 。劢處燆炞C上述實驗]

  [投影練習]3.焰色反應是()

  A.單質(zhì)的性質(zhì)B.化合物的性質(zhì)C.離子的性質(zhì)D.元素的性質(zhì)

 。壑v解]節(jié)日晚上燃放的五彩繽紛的焰火,就是堿金屬,以及鍶、鋇等金屬化合物焰色反應所呈現(xiàn)的各種鮮艷色彩。

 。劢處煟菥C合上述內(nèi)容,對于焰色反應我們應掌握:

 。壑v解并板書]

  1.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zhì),與其存在狀態(tài)無關;

  2.焰色反應是指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會使火焰呈現(xiàn)出特殊的顏色;

  3.注意操作;

  4.應用:檢驗金屬元素,焰火;

  5.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投影例題]有A、B、C、D四種物質(zhì)的溶液,在進行焰色反應實驗時,火焰都呈黃色,它們之間可發(fā)生如右圖所示的轉化,則這四種物質(zhì)分別為:A、B、C、D。?

  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

 、

  ⑤

 。鄯治觯莼鹧娉庶S色,說明它們均為鈉的化合物,A能與酸性氧化物CO2反應,說明其為堿性氧化物或顯堿性的物質(zhì),由反應③和⑤可推知:D為硫酸鹽。再結合反應④可推知A必為NaOH。以此為線索,可推知其他物質(zhì)。

  A.NaOHB.Na2CO3C.NaHCO3D.Na2SO4

  (有關離子方程式可與學生共同于黑板上完成)

 、伲睴H-+CO2====CO+H2O

  ②CO+CO2+H2O=====2HCO

 、跦CO+H+====H2O+CO2↑

  ④Ba2++SO====BaSO4↓

 、軨O+2H+====H2O+CO2↑

 。弁队熬毩暎

  4.有A、B、C、D、E五種金屬,通過下述實驗推斷它們各是Na、K、Fe、Cu、Ag中的哪一種?并寫出有關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金屬A和D在室溫下均可與水劇烈反應,焰色反應A為黃色,D為紫色(透過鈷玻璃)。

  (2)向D與水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C的可溶性鹽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3)金屬B可生成兩種價態(tài)的化合物,B與稀H2SO4反應生成H2。

  (4)金屬E與稀硫酸不反應,它的硝酸鹽與NaCl液反應可產(chǎn)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根據(jù)以上實驗可知:

  A、B、C、D、E。

  有關離子方程式:

 、

 、

 、

  ④

 。蹖W生活動、教師巡視,最后教師講評]

  [小結]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zhì);瘜W上我們常用焰色反應來鑒別或鑒定物質(zhì)。

 。鄄贾米鳂I(yè)]略

 。郯鍟O計]四、焰色反應

  1.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zhì),與其存在狀態(tài)無關;

  2.焰色反應是指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會使火焰呈現(xiàn)出特殊的顏色;

  3.注意操作;

  4.應用:檢驗金屬元素,焰火;

  5.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劢虒W說明]

  本節(jié)焰色反應的知識較少,因此,可進行一些與所學知識有關的練習。如本節(jié)課所選例題,既鞏固了有關鈉的化合物的知識,又重點復習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這樣做可使學生知新而溫故,從而使得課堂學習更為有效。

  ;堿金屬元素

  ★第一課時

 。蹚土曁釂枺輭A金屬元素的家庭成員有哪些?為什么把它們稱做堿金屬?

 。垡裕荼竟(jié)課我們就來系統(tǒng)地學習堿金屬元素。

 。郯鍟莸谌(jié)堿金屬元素

 。壑v解]人們把鋰、鈉、鉀、銣、銫等叫做堿金屬,并把它們放在一起研究,說明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這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將從它們的結構特征和性質(zhì)等來進行探討。

 。郯鍟菀、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

  [教師]首先,我們來分析堿金屬元素在原子結構上的差異。

 。弁队埃

 。蹖W生分析總結]

  [板書]相同點:最外層都只有一個電子。

  不同點: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多,電子層數(shù)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壑v解]根據(jù)堿金屬元素在原子結構上的特點,我們可進行如下分析:由于元素化學性質(zhì)與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密切相關,堿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上都只有一個電子,因此它們應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由此可推知它們也應該像堿金屬的代表物鈉一樣,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1價的陽離子,并能與氧氣等非金屬元素及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現(xiàn)在,我們用實驗來證明這個推測。

 。郯鍟荻、堿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演示實驗2—9]取Na、K同時放在石棉網(wǎng)上灼燒。

 。垩菔緦嶒2—10]Na、K分別與水反應。

 。壑v解]實驗證明,Na、K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K比Na更容易燃燒,K與水反應比Na與水反應更劇烈,說明K的金屬性要比Na強。

  元素的結構決定了元素的性質(zhì)。如果說K與Na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是由于堿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而引起的,那么K比Na性質(zhì)活潑又應該怎樣解釋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劢處熆偨Y]元素金屬性的強弱,是由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的難易程度決定的。堿金屬元素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原子半徑也逐漸增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逐漸減弱。因此,堿金屬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電子層中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也就是說從鋰到銫,它們的金屬性逐漸增強。所以,K與O2及水反應時要比Na劇烈。

  綜合上述實驗及分析,我們可得出堿金屬的以下性質(zhì):

  點燃

 。郯鍟1.與非金屬的反應

 。睳a+O2======Na2O2

  [教師]已知鋰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鋰,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蹖W生練習,教師板書]

  4Li+O2======2Li2O

 。壑v解]Rb、Cs在室溫時,遇到空氣會立即燃燒。K、Rb等堿金屬與O2反應,會生成比過氧化鈉更復雜的氧化物。

  堿金屬除了能與O2反應外,還能與Cl2、S等大多數(shù)非金屬發(fā)生反應,表現(xiàn)出很強的金屬性,且金屬性從鋰到銫逐漸增強。

 。圻^渡]除Na、K外,其他堿金屬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與H2。

 。郯鍟2.與水的反應

 。劢處煟菡埓蠹覍懗鯪a、K、Rb分別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壅乙粋同學上黑板板書]

 。睳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Rb+2H2O====2RbOH+H2↑

 。劢處煟蓊A測它們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并證明理由。

 。蹖W生回答]

 。壑v解]上面的實驗及大量事實說明,堿金屬元素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它們的金屬性由鋰到銫逐漸增強。

 。圻^渡]由剛才我們所學的堿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可知,堿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隨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而呈現(xiàn)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遞變性。那么,堿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是否也符合上述規(guī)律呢?

  大家分析課本上表2—1,并總結出堿金屬元素物理性質(zhì)的特點和遞變規(guī)律。

 。郯鍟萑、堿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

 。劢處煟菡埓蠹覍⒎治鼋Y果填入下表:

 。郯鍟

  LiNakRbCs

  相

  似

  點

  顏色

  硬度

  密度

  熔沸點

  導電導熱性

  遞變性

  密度變化

  熔沸點變化

  [學生活動,填表]

 。壑v解]因為鋰的密度比煤油小,因此,不能保存在煤油里,通常保存在石蠟中。

  [小結]堿金屬元素原子結構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決定了堿金屬元素性質(zhì)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弁队熬毩暎

  1.下列有關堿金屬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單質(zhì)是很強的還原劑

  B.堿金屬與非金屬直接化合后都生成鹽

  C.隨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的增加,單質(zhì)的熔沸點降低

  D.原子電子層越多,其單質(zhì)與水反應越劇烈

  E.鉀是最活潑的金屬

  2.堿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狀態(tài)存在?說明理由。

 。郯鍟O計]第三節(jié)堿金屬元素

  一、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

  相同點:最外層都只有一個電子。

  不同點: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多,電子層數(shù)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二、堿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1.與非金屬的反應

  點燃

 。睳a+O2======Na2O

  點燃

  4Li+O2======2Li2O

  2.與水的反應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Rb+2H2O====2RbOH+H2↑

  三、堿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

  LiNakRbCs

  相

  似

  點

  顏色

  均為銀白色(Cs略帶金色)

  硬度

  柔軟

  密度

  較小

  熔沸點

  較低

  導電導熱性

  強

  遞變性

  密度變化

  逐漸增大(K特殊)

  熔沸點變化

  單質(zhì)的熔沸點逐漸降低

 。劢虒W說明]本節(jié)課從實驗對比和理論分析入手,總結出了堿金屬元素性質(zhì)的相似性及遞變規(guī)律。教師在講述本節(jié)課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從物質(zhì)的結構入手來分析物質(zhì)的性質(zhì)并逐漸使學生學會比較的學習方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學習元素周期律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章堿金屬第二節(jié)《鈉的化合物》學案分析

  引入

  [過渡]以上我們研究了Na2O2和Na2O在性質(zhì)上的差別,下面我們?nèi)杂脤Ρ鹊姆椒ㄑ芯苛硗鈨煞N重要的鈉的化合物——Na2CO3和NaHCO3

  [板書]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引導看書]教材從哪兒方面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進行了對比

  1、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

  2、閱讀課本,總結、歸納、個別回答:對它們的俗稱,色態(tài)、溶解性、與酸反應,熱穩(wěn)定性等幾方面進行對比

  明確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研究角度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等

  Na2CO3和NaHCO3

  的組成、色態(tài)、俗稱對比

 。–AI)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

  化學名稱碳酸鈉碳酸氫鈉

  化學組成結晶水合物無水物

  化學式Na2CO3

  Na2CO3·10H2ONaHCO3

  俗稱純堿蘇打塊堿小蘇打

  色態(tài)白色粉末無色晶體白色晶體

  學生個別回答

  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引入

  下面我們將對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性、與鹽酸反應及它們的熱穩(wěn)定性進行重點比較

  明確學習目標

  明確教學重點

  對Na2CO3和NaHCO3

  在水中溶解性進行對比

  1、引用書上所述

  2、借助CAI展示數(shù)據(jù):

  20℃時SNa2CO3=21.5g

  SNaHCO3=9.60g

  [板書]1、在水中溶解性:

  Na2CO3>NaHCO3

  3、介紹“侯氏制堿法”發(fā)明的艱難歷程和侯德榜先生的愛國精神

  得出結論:溶解性

  Na2CO3>NaHCO3

  學生討論“侯氏制堿法”原理

  以事實為依據(jù),增加感性認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對Na2CO3和NaHCO3

  與鹽酸反應進行對比

  [演示](實驗2-7)個別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兩個試管中是否產(chǎn)生氣泡以及快慢,氣球體積的變化情況

  [提示]它們與鹽酸反應都是復分解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設問]CO32-、HCO3-離子同樣與H+離子反應,為什么反應速率不同呢?

  [解析]]CO32-離子與H+離子反應是分步進行的

  為了幫助理解,借助CAI展示反應機理的動畫

  [問]為什么NaHCO3試管中氣球膨脹得大?

  [板書]2、與鹽酸反應速率:

  NaHCO3>Na2CO3

  個別學生上臺演示:

  觀察:兩個試管中都產(chǎn)生氣泡,氣球都膨脹,NaHCO3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快,氣球膨脹得大,個別學生上臺板演方程式: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

  學生靜觀動畫,討論反應機理,得出CO32-離子與H+離子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即:CO32-→HCO3-→H2O+CO2↑

  HCO3-→H2O+CO2↑

  HCO3-離子與H+離子反應生成CO2的步驟少,因此反應劇烈

  通過計算得出相同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NaHCO3放出的CO2氣體多

高中鈉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對Na2O和Na2O2性質(zhì)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學性質(zhì)及用途。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主要性質(zhì);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用途;初步學會實驗探究過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學會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采用對比的方法,學會從同類化合物找出性質(zhì)的差異性、相似性,形成規(guī)律性的知識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實驗對比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教學與探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運用對比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比研究的思維習慣。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培養(yǎng)善于合作的科學品質(zhì),樹立嚴謹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難點】Na2O2與H2O,Na2O2與CO2的反應及碳酸鈉、碳酸氫鈉與酸的反應

  【教學過程】

  【設置情境】同學們,俗話說“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來滅火,那水可不可以用來生火呢?今天,我給大家做一個小魔術,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實驗演示】滴水生火

  【提問】大家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討論】敘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引入】奧妙是什么?——過氧化鈉,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鈉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學習鈉的氧化物

  【提問】(1)鈉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顏色、狀態(tài)以及化合價是怎樣的?

 。3)氧化鈉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

  【學生】書寫氧化鈉與水、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過渡】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第一種鈉的氧化物,接下來繼續(xù)學習鈉的另一種氧化物——過氧化鈉

  【問題引導】過氧化鈉有怎樣的化學性質(zhì)?

  【學生活動】實驗3-5:探究Na2O2和水反應

  操作+現(xiàn)象

  初步結論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現(xiàn)象_____________;

  有O2產(chǎn)生

  帶火星的火柴伸入試管內(nèi),現(xiàn)象:__________;

  有O2產(chǎn)生

  手觸摸試管外壁,現(xiàn)象:_____________

  反應放熱

  加1-2滴酚酞溶液,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

  生成堿(NaOH)

  【問題引導】請說明從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解釋原因。

  【學生活動】書寫Na2O2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該反應的反應類型,并用雙線橋進行分析。

  【分析推理】通過對比氧化鈉與水、過氧化鈉與水,推測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問題引導】結合Na2O2的化學性質(zhì),Na2O2可能有那些用途呢?

  【問題引導】展示食用純堿、食用小蘇打商品圖片,提出探究問題

  Na2CO3

  NaHCO3

  (1)在2支小試管里分別加入0.5g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觀察二者外觀上的細小差別,記錄它們的顏色和狀態(tài)。

  白色粉末

  白色細小晶體

  (2)向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5滴水,振蕩試管,觀察現(xiàn)象。并用手摸一摸試管底部,有什么感覺?

  加水結塊成

  晶體,放熱

  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熱量變化

  (3)繼續(xù)向兩支試管內(nèi)加4mL的水,用力振蕩,有什么現(xiàn)象?

  振蕩長時間后可溶解

  振蕩長時間后仍有固體剩余

  (4)向試管內(nèi)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么現(xiàn)象?

  溶液變紅

 。ㄝ^深)

  溶液變

  微紅色

  初步結論

  兩者都易溶于水,其中Na2CO3更易溶于水;

  碳酸鈉溶液堿性比碳酸氫鈉強。

  【問題引導】請說明從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解釋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小蘇打的用途介紹,引出熱穩(wěn)定性的探究

  實驗裝置圖

  Na2CO3

  NaHCO3

  澄清石灰水

  不變渾濁

  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

  結論

  受熱不分解

  具有熱穩(wěn)定性

  受熱易分解

  熱穩(wěn)定性差

  【問題引導】請說明從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解釋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碳酸氫鈉藥片的適用癥,推出碳酸氫鈉可以和鹽酸反應,寫出碳酸鈉和碳酸鈉反應的方程式。

  【小結】

  【布置作業(yè)】

  相關閱讀

  高一化學《鋁的重要化合物》學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教師教學。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高一化學《鋁的重要化合物》學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一化學《鋁的重要化合物》學案

 。ㄒ唬┲笇枷肱c理論依據(jù)

  “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一個理想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問題循環(huán)的過程。心理學則告訴我們,青少年都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強烈要求,即渴望有嘗試和顯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多層面、多維度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驗探究,當學生產(chǎn)生思維障礙時,應為學生提供支撐性問題,使學生克服思維障礙,保持思維的連續(xù)性,是一種優(yōu)良的教學方法,是可以讓學生動起來的方法。

  本教學設計緊緊圍繞“讓生活走進化學,讓化學走向社會”,緊密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出多層面、多維度的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喚起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探究,讓他們切實體會到化學的樂趣、奧妙與價值。

 。ǘ┙虒W背景分析

  1.學習內(nèi)容分析

 。1)課標要求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化學Ⅰ中規(guī)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主要有以下內(nèi)容:

  根據(jù)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zhì),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2)本節(jié)內(nèi)容組成及模塊教學要求

  了解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性質(zhì)以及氫氧化鋁的實驗室制備,認識鋁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學性質(zhì)上與其他常見金屬化合物的不同,能書寫出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和離子反應方程式。

  (3)在模塊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

  《鋁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節(jié)第二個框題,是中學化學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經(jīng)常要接觸、需要了解和應用的基本知識。學習該知識,不僅可以為前面的實驗和離子反應等基本概念補充感性認識的材料,也可以為必修2物質(zhì)結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論知識打下重要的基礎,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因此,本部分內(nèi)容實質(zhì)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

  2.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已有基礎:

  初中已學內(nèi)容“鋁合金應用、鋁與氧氣、鹽酸的反應”,高中必修1鋁單質(zhì)內(nèi)容是本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物質(zhì)的分類”和“離子反應”給學生提供了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的`理論平臺,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學生認知關鍵點

  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鈉、鎂、鐵等金屬元素,對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因而對一般物質(zhì)性質(zhì)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困難;但是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具有兩性,這是它們的獨特性,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因而兩性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點。

 。3)學生認知障礙點

  在教學中為了突出關鍵點,對兩性的教學采用了實驗探究的方法,探究實驗最關鍵的就在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及最后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學生的已有認識中還沒有兩性的相關認識,這些決定了在探究實驗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障礙點。

 。4)學生認知發(fā)展點

  學生在學習之后,可以對“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更全面的感性認識,對金屬元素的活動性順序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對非金屬元素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對元素的性質(zhì)規(guī)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因而,對元素性質(zhì)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飛躍是學生認知的發(fā)展點。

  3.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4.技術準備

  實驗藥品:氧化鋁、濃鹽酸、稀鹽酸、10%鹽酸、濃氫氧化鈉溶液,6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氨水(NH3·H2O)、蒸餾水、Al2(SO4)3溶液、氫氧化鋁(提前制備)

  實驗儀器:試管12支、燒杯2個(1個裝膠頭滴管數(shù)支、1個裝廢液)。

  學生分組:5人/組,共十組;小組長一人,負責本組的紀律,協(xié)調(diào)組員的具體分工

  搜集鋁的化合物的相關資料并結合教學設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PPT)。

 。ㄈ┍菊n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以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為代表掌握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學性質(zhì);

 。2)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氧化鋁、氫氧化鋁的性質(zhì)及制備氫氧化鋁的較優(yōu)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用類比的方法認識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2)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深化學生對“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認識。

  本節(jié)課教學重、難點

  重點: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Al(OH)3的制備

  難點: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ㄋ模┙虒W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教學流程圖如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分析

  課題引入

  氧化鋁的性質(zhì)

  氧化鋁性質(zhì)小結

  氫氧化鋁的性質(zhì)

  氫氧化鋁性質(zhì)

  小結

  總結

  課后作業(yè)

  課件展示:展示紅寶石、藍寶石。

  【問題】同學們知道如何清洗這些珍貴的寶石嗎?

  課件展示:寶石的清洗

  寶石的清洗應浸泡在稀釋的中性清潔劑中,以軟毛刷輕擦,然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追問】寶石的清洗為何要浸泡在稀釋的中性清潔劑中呢?

 。ㄍnD)

  【問題】下面我們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一起來探究一下紅寶石、藍寶石為何要用中性的清潔劑清洗?

  紅寶石、藍寶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Al2O3。大家面前的化學試劑里有Al2O3。請同學們首先根據(jù)氧化鋁所屬物質(zhì)類別推測其可能原因,并用所給藥品進行驗證。(現(xiàn)有試劑:氧化鋁、濃鹽酸,10%鹽酸、濃氫氧化鈉溶液,6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

  【實驗探究1】寶石的清洗為何浸泡在中性清潔劑中呢?

  【巡視指導】

  及時糾正學生不規(guī)范操作,強調(diào)10%鹽酸,氫氧化鈉取用注意事項。

  【匯報交流】請各小組發(fā)言,匯報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實驗結論:蒸餾水與氧化鋁不反應。鹽酸和氫氧化鈉與氧化鋁反應。

  【評定反饋】肯定實驗結論,講解學生實驗中出現(xiàn)的細節(jié)性問題與今后注意事項。

  【板書】一、氧化鋁的性質(zhì)

  a.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b.與強堿反應:Al2O3+2NaOH==2NaAlO2+H2O

  【問題】Na2O、CaO、CO2各屬于哪類氧化物?

  【問題】Al2O3屬于哪一類氧化物?

  【講述】根據(jù)上面的探究實驗和酸堿氧化物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出:Al2O3既能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我們將Al2O3這類的氧化物稱為兩性氧化物。

  【板書】兩性氧化物: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之為兩性氧化物。

  【自學】氧化鋁的物理性質(zhì)以及用途。

  【問題】前幾天,小王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吃酸菜魚火鍋。一走進火鍋店,那鋁鍋上燉著的酸菜魚正散發(fā)著濃郁的香味……這時,小王突然想起了……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這火鍋是吃還是不吃呢?

  【教師】大家討論的好極了。

  【過渡】同學們,我們再來共同看一個生活情景【圖片展示】明礬凈水。

  同學們知道明礬為何能凈水嗎?因為明礬與水反應生成了另一鋁的重要的化合物--氫氧化鋁。氫氧化鋁是凈水的功臣。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凈水功臣——氫氧化鋁的有關知識。

  【實驗探究2】氫氧化鋁是否具有兩性?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同屬鋁的化合物,那氫氧化鋁是否具有兩性呢?請同學們設計實驗并用所給藥品進行實驗探究?

 、偬骄葵}酸與氫氧化鋁是否反應②探究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鋁是否反應

  儀器:同實驗探究1。藥品:氫氧化鋁(提前制備)、10%鹽酸、6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氨水

  要求:(同實驗探究1)

  【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規(guī)范操作,解答學生的問題。

  【匯報交流】各小組發(fā)言,匯報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問題】根據(jù)上面的探究實驗我們得出:Al(OH)3既能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類比Al2O3如何把Al(OH)3歸類呢?

  【板書】兩性氫氧化物的定義: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氫氧化物稱之為兩性氫氧化物。

  【板書】二、氫氧化物的性質(zhì)

  a.與酸反應:

  Al(OH)3+3HCl===AlCl3+3H2O

  b.與強堿反應:

  Al(OH)3+NaOH===NaAlO2+2H2O

  強調(diào):Al(OH)3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是鋁鹽和水,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

  【實驗探究3】如何制備氫氧化鋁?

  我們一起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第三個任務:如何制備氫氧化鋁。

  所需儀器:試管,藥匙,玻璃棒,酒精燈膠頭滴管等

  藥品:氧化鋁、Al2(SO4)3溶液、10%鹽酸、6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氨水

  【巡視與指導】

  學生實驗,并提出具體要求;學生實驗中,進行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不規(guī)范操作,解答學生的問題。

  【匯報與交流】請各小組發(fā)言,匯報設計方案,及實驗結果

  【結論】用可溶性鋁鹽與氨水(弱堿)反應制備

  【板書】三、氫氧化鋁的制備:

  Al3++3NH3·H2O==Al(OH)3↓+3NH4+(Al(OH)3易溶于強堿,難溶于弱堿:氨水)【練習】寫出硫酸鋁與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自學】氫氧化鋁的物理性質(zhì)與用途:

 、裴t(yī)學上的應用⑵凈水

  【總結】在這節(jié)課上大家表現(xiàn)得很好。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學會了兩性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氫氧化鋁的制備方法。對我們今后的學習非常有用。

  【問題】胃舒平(復方氫氧化鋁片)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它能緩解因胃酸過多而出現(xiàn)的胃痛,請同學們思考討論為什么?

  研究性學習:鋁的許多化合物在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請大家回去(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并與同學們交流。

  回答

  思考

  【實驗探究1】

  學生實驗探究:

 、冫}酸與氧化鋁是否反應②氫氧化鈉與氧化鋁是否反應③蒸餾水與氧化鋁是否反應

  儀器:試管,藥匙,玻璃棒,酒精燈膠頭滴管等。藥品:氧化鋁、濃鹽酸、10%鹽酸、濃氫氧化鈉溶液,6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

  學生動手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書寫離子方程式

  回答

  產(chǎn)生認知沖突

  理解定義,思維升華

  【閱讀】課本58頁第一自然段,歸納氧化鋁的物理性質(zhì)與用途。

  交流討論

  觀看圖片

  【實驗探究2】

  學生分小組氫氧化鋁的性質(zhì)探究:

  學生動手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實驗結論:Al(OH)3既能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回答】Al(OH)3屬于兩性氫氧化物

  書寫相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實驗探究3】

  學生分小組實驗探究

  交流討論,得出可能的實驗方案:

  方案一:可以通過氧化鋁和水反應來制備。

  方案二: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來制備

  方案三: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來制備。

  各小組學生互相討論,提出假設,大膽動手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總結結論。準確描述實驗現(xiàn)象,書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書寫離子方程式

  【閱讀】課本58頁第三、五自然段,歸納氧化鋁的物理性質(zhì)與用途。

  歸納總結

  完成交流

  把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探究,提高問題解決能力,訓練學生基本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追問促進思維連續(xù)性

  及時歸納

  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

  回歸生活

  學以致用,激發(fā)興趣。

  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過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基本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準確描述現(xiàn)象得出結論的表述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及時歸納整理知識的學習習慣。

  啟發(fā)性問題

  鞏固舊知

  鼓勵學生在前兩次探究的基礎上,獨自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修正假設。得出結論。初步體會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鞏固舊知

  自學能力鍛煉

  歸納總結,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

  回歸生活

  理論在實踐延續(xù)

  擴展學生知識面,體現(xiàn)學科價值

 。ㄎ澹⿲W習效果評價設計

  學生學習評價設計:

  鋁的重要化合物課堂效果評價表

  評價內(nèi)容

  評價層次

  優(yōu)

  良

  需努力

  討論問題及

  發(fā)言次數(shù)

  在小組中積極參加討論,主動發(fā)言次數(shù)達8次以上

  在小組中能參加討論,主動發(fā)言次數(shù)達4次以上

  在小組中幾乎不參加討論,主動發(fā)言次數(shù)達4次以下

  實驗過程

  動手能力

  在小組中主動動手操作,并能和同組同學和諧的處理實驗操作過程

  在小組中有時主動動手操作,并能和同組同學和諧的處理實驗操作過程

  不主動操作,常處于旁觀狀態(tài)

  知識處理過程

  通過推測、探究能自行歸納出系統(tǒng)的、完整的相關內(nèi)容

  通過推測、探究,在老師的適當鋪墊下能自行歸納出系統(tǒng)的、完整的相關內(nèi)容

  通過推測、探究,在老師的適當鋪墊下能自行歸納出相關內(nèi)容,但不夠系統(tǒng)、或不夠完整

  綜合能力評價(依據(jù)問題引導,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操作)

  思路清晰、順暢,能完整的設計出實驗方法、實驗裝置圖、及實驗過程

  思路清晰,能設計出實驗方法、實驗裝置圖、及實驗過程,但不足夠完整

  思路不清晰,設計出實驗方法、實驗裝置圖、或?qū)嶒炦^程不準確

  教師自身教學評價:

  鋁的重要化合物課堂效果評價表

  評價內(nèi)容

  評價層次

  優(yōu)

  良

  需努力

  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完全準確無誤

  教學內(nèi)容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教學內(nèi)容存在不準確現(xiàn)象

  設計的問題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

  在問題提出過程中學生踴躍發(fā)言的人數(shù)超過3/4

  在問題提出過程中學生踴躍發(fā)言的人數(shù)介于1/2——2/3

  在問題提出過程中學生踴躍發(fā)言的人數(shù)少于1/2

  教師的語言

  能夠吸引90%以上學生的興趣,科學無誤

  能夠吸引大部分學生的興趣,科學無誤

  能夠吸引60%學生的興趣或不足夠科學

  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教師的導向作用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即將進行的過程能夠清晰地理解的人數(shù)超過3/4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即將進行的過程能夠清晰地理解的人數(shù)介于1/2——2/3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即將進行的過程能夠清晰地理解的人數(shù)少于1/2

  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

  3/4以上的同學都積極參與了思考、交流,所提出的問題能激起3/4以上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所鋪墊的臺階達到預期效果

  介于1/2——2/3的同學都積極參與了思考、交流,所提出的問題能激起介于1/2——2/3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鋪墊臺階后仍有少部分學生沒有積極思考

  介于1/2——2/3的同學都積極參與了思考、交流,所提出的問題能激起介于1/2——2/3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鋪墊臺階后,仍有近半數(shù)的學生沒有積極思考

  實際操作過程

  在使學生知識生長的同時,隨時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使學生知識生長的同時,部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只注重學生知識生長不關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駕馭課堂的能力

  在出現(xiàn)設計外情況時能夠進行科學處理而又不脫離教學目標

  在出現(xiàn)設計外情況時能夠進行科學處理但有偏離教學目標

  在出現(xiàn)設計外情況時不能夠進行科學處理,只強調(diào)不脫離教學目標

  課堂結構

  清晰、有序、順暢

  清晰、有序

  布局沒有良好的邏輯

 。┙虒W反思

  本課時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實驗探究”的新課程理念,采用問題教學法,實現(xiàn)了“讓生活走進化學,讓化學走向社會”的新課程教學目標,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有以下三個特點:

 。1)整節(jié)課我重視把課堂交給學生,體現(xiàn)他們的主體地位,重視由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和歸納問題。比如關于氧化鋁的性質(zhì),我是通過生活中的問題來引導他們實驗探究歸納氧化鋁的性質(zhì);對于氫氧化鋁的性質(zhì),我是通過兩個探究實驗“氫氧化鋁是否有兩性?”“如何制備氫氧化鋁?”來開展,通過學生的大膽猜想,并由學生自己做實驗來驗證,最后得出結論。我整節(jié)課緊緊地聯(lián)系生活,從紅寶石藍寶石、酸菜魚火鍋、明礬凈水、胃舒平等事例來設置問題,突出了“讓生活走進化學,讓化學走向社會”的新課程教學目標,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驗學習的價值。

  (2)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過程。尤其是實驗探究“如何制備氫氧化鋁?”這一部分,通過引導學生抓住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方法,力求讓每個學生知道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不這么做會怎么樣。對每個活動都力求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和師生交流,由學生自己歸納出結論,把以往的機械講解變?yōu)榛畹乃季S過程。

 。3)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本教學設計以問題教學法結合實驗探究法實施對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引導,使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科學探究的能力,并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從而全面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zhì)。

【高中鈉的教案】相關文章:

鈉的說課稿10-18

鈉的性質(zhì)教學反思06-16

兩鈉生產(chǎn)車間實習心得01-16

高中教案教案03-05

高中的教案07-20

高中力教案11-13

高中力的教案11-22

高中氯氣的教案03-05

高中教案模板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