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15 09:50:51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實用【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實用【9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清作者思路,歸納生物社會與人類相似之處

  2。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

  3。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清作者思路,歸納生物社會與人類相似之處

  2。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教學目標:

  1。理清作者思路,歸納生物社會與人類相似之處

  2。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

  3。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

  二、簡介作家和寫作背景:

  1、作家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博士(LewisThomas)1913年生于美國紐約,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yī)學院,歷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科研究所教授、紐約大學——貝爾維尤醫(yī)療中心病理學系和內(nèi)科學系主任、耶魯醫(y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紐約市斯隆—凱特林癌癥紀念中心(研究院)院長,并榮任美國科學院院士。

  2、寫作背景

  1970年,托馬斯任耶魯大學醫(yī)學院院長時,應邀在一個學術討論會上作演說。他輕松幽默的泛泛而談被錄了音。演說的整理稿傳到了《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主編的手上。那位主編是托馬斯實習醫(yī)生時期的年兄契友,他喜歡這篇東西,便命托馬斯為他的雜志寫一系列短文,讓他照此泛泛而談,條件是題目不限,一文不給,一字不改。托馬斯本具文才,可惜大半生獻身研究,只好擱起他的錦心繡口去作那些刻板的學術論文。得此機會,他自然樂于應命。一連寫了六篇,甫議擱筆,但已經(jīng)欲罷不能了。熱情的讀者和批評家們要他把專欄寫下去。于是,他一發(fā)而不可收,連寫了四年。這時,出版商已爭相出版。條件最優(yōu)惠,許他不加修補,原樣付梓。于是,我們就有幸看到了他的華章力作。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預習檢測

  點撥字詞(展示多媒體)。

  2、朗讀文章,理清思路

  四、研讀課文,理解文本:

  1。 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傾向,

  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學隨筆。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嚴格的論點論據(jù),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議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著共同性 ; 其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其他生物,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做比較分析,肯定群體的智慧,強調(diào)社會化的重要性 ; 再次,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有詳有略,先詳后略,以詳帶略(詳昆蟲類,略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致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xiàn)了由現(xiàn)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2。 怎樣理解本文關于生物社會行為的論述?

  作者論述昆蟲、魚類、鳥類等生物的社會行為,證明它們也有集體協(xié)作精神,而且隨著群體數(shù)量的增加,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都來自他對自然界中社會性生物細心的觀察和思考。把這些生物的群體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更是作者的創(chuàng)見。但是要看到,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焦點還是在反思人類行為,意在批判傳統(tǒng)生物學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強調(diào)人類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識,不然我們就會陷入因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帶來的種種困境之中。他的視角是獨特的,見解是獨到的,議論是深刻的,讀之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

  3。你能否體會出本文的語言風格?

  作者在論述中,往往把人類行為與其他生物的社會行為比照映襯來談,即把人類的行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為看成是擬人化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如說人類“碰碰觸角”,說螞蟻“使用童工”等等。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作者的這種幽默的語言風格:首先,作者作為人類的一員,卻能“降格自貶”,以較低的姿態(tài)來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體現(xiàn)出一種自嘲式的幽默 ; 其次,作者作為一個生物學家,敢于向傳統(tǒng)觀念挑戰(zhàn),敢于闖別人不敢涉足的禁區(qū),表現(xiàn)出一種智慧上優(yōu)越的幽默 ; 再次,作者作為通俗欄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激發(fā)大眾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愛,也要用幽默的語言化雅為俗,拉近同讀者的距離,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

  五、探究主旨,歸結(jié)理解:

  1、讓學生補充其他群體活動的生物例證

  點撥:大雁、羊群、狒佛等;

  2、綜觀全文,文章探討生物的社會性,真正目的是什么?我們能從中得到啟示嗎?

  點撥:課文焦點在于反思人類行為,意在批判某些人(如傳統(tǒng)生物學者)盲目自大的人類中心主義觀念,警示人類不能充分認識自身的危機,強調(diào)人類要有反省意識。我們還可以從動物社會行為中明白團結(jié)就是力量,合力發(fā)展科學,共創(chuàng)和諧世界。

  3、指導學生自己歸納課文語言特點。

  點撥:多用修辭,風趣幽默。

  六、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生物界還有這么多我們不曾了解的內(nèi)涵。人類千萬不能盲目尊大,要充分認識自身的生存危機,遇到人類種種困境,我們需要聯(lián)合,需要團結(jié),才能走出去,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七、布置作業(yè)

  1、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改寫課文寫螞蟻或蜜蜂社會行為的內(nèi)容,進一步體會動物的聯(lián)合智慧(必做);

  2、課外查找資料,了解更多動物社會性事例(選做)。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

  2、正確書寫8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學會關心同學

  5、能用“可愛的”“高興地”造句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體會同學之間的友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出示:氣球圖片)想一想,用氣球可以做哪些游戲?

  學生回答。

  師:小小的氣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它還是一劑治病的良藥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2課《窗前的氣球》。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來自由地讀課文。讀課文前,哪個同學來給小伙伴們提個要求呢?

  學生自己提讀書要求,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認生字。

  2、出示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讀一讀”,教學生詞。

  指名讀,找小老師領讀、齊讀。

  3、師:讀得真準確。課文中還有一些生字朋友,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師:想想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它們?

  學生思考、回答,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識字方法。

  4、師:認識了生字,再讀課文,相信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加流利,誰愿意來讀一讀課文?

  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發(fā)音。

  5、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動畫,更正讀音。

  三、研讀

  1、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再快速的瀏覽一遍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例:我讀懂了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住進了醫(yī)院,同學們不能去看他,放了一個氣球去問候他。

  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傳染病”。

  2、學習1、2自然段

 。1)范讀

  師:是啊,科利亞病了,住進了醫(yī)院,因為他得的是傳染病,所以只能一個人呆在病房里。請同學們想象科利亞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的情景,認真聽老師讀課文。

  教師入情地范讀課文1、2自然段,引生入境。

 。2)指導朗讀

  師: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難過、寂寞、孤單等。

  師:你們都是情感十分豐富的孩子,能通過朗讀來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請自己練一練。生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指生朗讀。

  師:都想用朗讀來表達你的感受嗎?讓我們一起讀讀1—2自然段吧。

  生齊讀。

 。3)體會科利亞孤獨、無奈的心情

  師:科利亞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媽媽去逛公園,也不能和同學們一起游戲,他只能呆呆地望著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覺得真沒意思(板書“真沒意思”)。

  師:此時此刻,科利亞呆呆地望著窗外在想什么?

  生答。

  例:他好想爸爸媽媽來看他。

  他好想自己的病快點好呀。

  他好想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

  3、學習第3、4自然段

 。1)師:正在這時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窗前的.氣球》教案》,

  ,科利亞突然看到了什么?

  生讀第3、4自然段后回答。

  例:他看到一個紅氣球在窗前停了一會,還一上一下地動起來,氣球上畫著一張笑瞇瞇的小臉。

  (2)理解“可愛”并造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

  ①氣球上畫著一張小臉。

 、跉馇蛏袭嬛粡埧蓯鄣男∧槨

  師:讀讀這兩個句子,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生自由讀句子,回答。

  師: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體會到這張小臉的可愛嗎?

  生有感情朗讀這句話。

  師:讀得多好啊,你們想讀嗎?一起讀讀吧。

  生齊讀。

  師:誰能用“可愛的”說一個句子?

  例: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可愛的洋娃娃,可逗人喜愛了。

  我的妹妹長著一張可愛的小臉。

  4、學習第5自然段

 。1)體會科利亞高興、激動的心情

  師:當科利亞看到這個畫著可愛小臉的氣球,他怎么樣了?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讀課文最后一句話: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的笑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讓大家都體會到科利亞高興的心情?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吧。

  生齊帶著感情地朗讀。

  師:讀了這句話,想想你能給大家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生:他為什么高興地笑了?

  師:是呀,他為什么高興地笑了,快和同桌認真讀讀4.5自然段,邊讀邊想,想好了互相說一說。

  學生同桌邊讀邊議,討論后回答。

  例:因為他看到氣球上的小臉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興地笑了。

  因為他看到氣球,知道同學們來看他了,所以高興地笑了。

  (2)合作表演

  師:現(xiàn)在你們就是科利亞的同學,想一想你們在窗下是怎樣把這個氣球放上來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組里商量商量,并試著演一演。

  生分小組自由排練,師巡視并點撥。請一組同學合作表演。

  師:同學們,你們想通過這個氣球?qū)评麃喺f些什么呢?

  學生回答。

  四、拓展

  師:除了這個辦法,你還有什么辦法去問候科利亞?

  學生思考、回答。

  師:有同學們關心他,想著他,想想沒過多久科利亞怎么樣了?

  生答。

  師:科利亞得了傳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為有這么多同學關心他,讓我們一起再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吧。

  生齊讀課文。

  五、深化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窗前的氣球》這篇課文,你喜歡這個氣球嗎,為什么?

  生答,引導學生說出這個氣球傳遞著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六、小結(jié)

  師:這個紅氣球傳遞著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衷心的祝福,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小伙伴聽,讓他們也喜歡上這個窗前的氣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窗前的氣球》,誰能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回答。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請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3、學生自由觀察各個生字,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生字說說,寫這個字應注意些什么。

  教師隨機指導,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戶:獨體字,點在豎中線上,橫寫在橫中線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寫得太大,最后一筆豎撇要立起來。

  亞:中間是兩豎,兩邊的點和撇要向上。

  周:中間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鹤⒁饨榻B病字旁及其寫法。

  4、學生描紅、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課后練習

  1、出示小黑板,上有課后題“讀讀寫寫”。

  2、讀句子,將“可愛的”“高興地”作比較:“的”“地”讀音相同,字不一樣,“的”后跟的一般是東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動作。

  3、請學生用“可愛的”“高興地”說句子、寫句子。

  四、再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

  生選喜歡的方式:自己讀、同桌讀、小組讀、和好伙伴一起讀課文,師巡視。

語文教案 篇3

  教程:

  一、深入研討課文,教師點撥疑難詞句

  1、范讀課文,閱讀時,讓學生標出語言節(jié) 奏急促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2.分析其特點及表達效果。

  特點:語句簡潔,鏗鏘有力,氣勢激越、 昂奮。

  作用:反映出紐約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及 四通八達的交通狀況。

  3,指導學生分析文中的疊詞、疊句及修 辭手法,體會它們的作用。(見板書設。)

  二、熟讀第三自然段,揣摩作者心態(tài)

  1.讓學生熟讀課文第三段,結(jié)合課后練習題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明確:作者置身于紐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fā)的現(xiàn)代文明”之 中,想起了家鄉(xiāng)黃土高原的落后,深感 調(diào)整腳步、迎頭趕上的重要性。表現(xiàn) 出強烈的愛國愛家情感。雖身處他 鄉(xiāng),人在旅途,卻依然心系祖國,眷戀 故園,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加快現(xiàn)代 化建設腳步,更加繁榮富強。

  三、課堂討論

  1.師:人類社會進步了,科技給我們的生 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經(jīng)濟發(fā)展了,人們 更加富裕了,生活水平在一天天提高, 可是,在城市里,人們更加忙碌了,壓 力也更大了,壓抑、恐慌、煩躁時常出 現(xiàn)在我們的周圍。同學們,或許你們 的爸爸媽媽已經(jīng)有很長時間沒和你們一起去公園或郊外放松一下了,或許 你們當中的有些同學已經(jīng)有好幾個星期沒和父母共進晚餐了,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導學生導向以下主題,即“現(xiàn)代物質(zhì) 文明有利也有弊,熱愛生活,關注身心健康”(由于學生處在初中水平,所以討論點到為止,不宜深入,否則學生會陷入茫然。)

  板書設計

  1.疊詞、疊句

  “看紐約,看這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好像全球五大洲將近二百個國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嶺、一切峰巒,都一起匯攏到這兒來了!”

  “山一繁,溝壑也便隨之增多了,左看是溝壑,右看是溝壑,目光前移后移動,仍然是溝壑,溝壑,溝壑!

  特點:汪洋恣肆,不拘一格,增強了語勢和力量。

  作用:表現(xiàn)出紐約高樓大廈聳立如群山的雄偉場面。

  2.修辭手法(以比喻為例)

  將帝國大廈和世貿(mào)中c比作“三棵擎天的椰子樹”和“三只啃食月中桂葉的長頸鹿”。將萬里長風比作“長天巨龍”。

  特點:想象奇?zhèn),意境雄渾?/p>

  作用:逼真地刻畫了紐約的城市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

  后記:本課的教學應牢牢把握三點:一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觀察的角度;二是培養(yǎng)學生容納世界多元文化的開放心態(tài);三是讓學生仔細品味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把握住這三點,教學目標基本可以實現(xiàn)。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在鐘樓讀書的經(jīng)歷,分享讀書的樂趣,感受愛讀書、樂讀書的感情。

  4.培養(yǎng)主動讀書的興趣和習慣。

  過程與方法:

  1.解反復的寫法在感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培養(yǎng)正確、流利地朗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在鐘樓讀書的經(jīng)歷,分享讀書的樂趣,感受愛讀書、樂讀書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在鐘樓讀書的經(jīng)歷,分享讀書的樂趣,感受愛讀書、樂讀書的感情

  2、培養(yǎng)主動讀書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在鐘樓讀書的經(jīng)歷,分享讀書的樂趣,感受愛讀書、樂讀書的感情。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在鐘樓讀書的經(jīng)歷,分享讀書的樂趣,感受愛讀書、樂讀書的感情。

  2、培養(yǎng)主動主動讀書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設計:個性化備課: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小組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三、合作交流

  1、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2、說一說“我”在鐘樓讀書,享受到了那些樂趣?

  四、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

  1.指名讀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興趣的地方。

  2.教師相機教學下列句子:

  “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兒園的小椅子上了

  師:能不能把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兒園的椅子上了……”?

  指導學生比較、體會作者對書中小動物們的喜愛之情后感情朗讀。

  “……看見小松鼠弟弟背起書包,從澳洲大沙漠跑來了;隨后,看見長頸鹿小弟弟從非洲

  坐一條獨木舟來了……”

  師:熊貓生活在哪衛(wèi)?看見從澳洲和非洲來的小動物,生活在中國的小動物心情會怎樣?

  作者的感情呢?

  指導朗讀該句,讀出作者的喜悅。

  “我看見熊貓阿姨向長頸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長頸鹿小弟弟馬上踏著舞步在草地上跳舞廠。”

  師指導學生休會動物們之間的默契,感受幼兒園小動物們的快樂心情。

  3.說說作者從這個故事中享受到哪些樂趣。

  相機指導學生從下列句子中體會作者的心情。

  “我趕緊把書翻下去。”

  “我好像聽見書里有一陣音樂傳來了……”

  “我非常喜歡我們學校的閱覽室,它原是一座鐘樓!

  感情朗讀。

  4.小結(jié):在鐘樓里讀書,作者認識了好多可愛的動物,被小動物們的快樂情緒感染著,這就是作者讀了這本書的樂趣。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大自然早春的美。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晴朗、明凈、鮮艷、遠方”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幾句話說說在校園或校外所看到的景色。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10個生字,知道小河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春天的消息。

  2、難點:背誦課文。能用幾句話說說校園或校外所看到春天的景色。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這是一條明亮、快樂的小河。

  2、學會“朗、凈、燦、換、鮮、艷、瓣”等10個生字。

  3、理解“鮮艷、金燦燦、明凈、山坡”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板畫后揭題。

  1、在黑板上畫一條小河。

  2、這是一條什么(小河)小河作了,所以課文的題目是:我是一條小河。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聽課文錄音,思考: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2、聽完后指名回答:(這是一條明亮的小河。這是一條快樂的小河。)

  3、把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該怎么說:(這是一條明亮的、快樂的小河。)

  4、這條明亮的、快樂的小河一路往前流去,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春天的消息呢?(不要求回答)

  三、自學生字。

  1、邊讀課文,邊劃出帶生字的詞語。

  2、自己讀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分清字形,想想意思。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抽生讀生字卡片。注意哪幾個生字是后鼻音(晴、朗、凈、杏)

  重點指導:瓣的結(jié)構(gòu)和書寫。

  3、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教師板書:

  晴朗明凈衣服換上鮮艷金燦燦散發(fā)

  灑水山坡

  (1)指名讀詞語

  (2)理解

 。3)選擇任2-3個詞語進行口頭造句。

  4、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噸正確,讀通順。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段。

  2、能按要求寫詞語。(怎么樣的什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擴詞:鮮、晴、服、散、凈

  3、我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二、學習第1、2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我是一條明亮的小河?

 。1)讀后完成填空題。

  我是一條()的小河。我不停地()。()的()映照在明凈的小河里,像給我穿上了一件()。我跑過田野,()的()、()的()映照在明凈的小河里,像給我穿上一件()的()。

 。2)指名匯報填空結(jié)果。

 。3)藍衣服、花衣服各指什么?(藍衣服:藍天的倒映!盎ㄒ路保夯ú輼淠久利惖牡褂场#

 。4)看天空;卮穑1)的思考題。

  2、用歡快的語氣自由讀--指名讀--評論--齊讀

  3、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2自然段。

  按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第2段。

  1、填空:

  我是一條()的`小河。我跑過果園,看見果園里()

  開了,()開了,()也開了。春風把()灑了我一身。我?guī)еò陜合蚯芭,一路散發(fā)著()。

  2、匯報填空結(jié)果。

  3、為什么我是一條快樂的小河?

  4、用高興、開心的語氣自由讀。

  5、練習背誦。

  四、齊讀課文1-2自然段,想一想:小河一路向前奔跑,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春天的消息呢?(春天麥苗綠油油,迎春花金燦燦,桃花開了,杏花開了,梨花也開了。)

  五、齊背課文1-2自然段。

  六、作業(yè)。課后練習4、按課文內(nèi)容天空。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的第3短,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段。

  2、說說校園里或校園外看到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頭填空()的()

  2、完成課后練習3、選合適的詞填到()里。

  3、齊背1-2兩個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思考:我跑過哪些地方,一直跑到哪里呢?

 。1)完成填空

  我跑過(),跑過(),跑過(),跑過(),到處都聽到()。我又帶著歌聲奔向()。()拉起手來,向前跑啊,跑啊,一直奔向()。

 。2)指名匯報填空結(jié)果。

 。3)這里歌聲指什么聲音?(青蛙、小鳥的叫聲、流水聲等)

 。4)我?guī)е杪暠枷蚰睦铮浚ㄟh方)什么叫遠方?(很遠的地方)最后奔向哪里?(一直奔向大海)我們手拉著手向前跑,這里“我們”這誰?(許多小河)從哪里看出由許多條小河呢?(齊讀第3句)

 。5)為什么說“遠方的小河也穿著鮮艷的花衣服,散發(fā)著花香,帶著歌聲跑來了”?(其他許多小河和我一樣,流過田野、果園、樹林、山坡、到處都是百花齊放、鳥語花香春天的景色。)

  三、自由讀,齊背這一段。(自由背、齊背)

  四、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6

  學生視角

  延安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黨中央的所在地,人們都說它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作者為什么要追尋這樣一個地方呢?在革命勝利這么多年以后,追尋延安又有什么意義呢?

  難點:

  搜集相關的背景資料,拉近學生的認識距離,有助于深刻理解全詩的思想內(nèi)容。

  教師思考:

  本文屬略讀課文,是一首新體詩,作者以充滿深情的筆觸,生動而形象地謳歌了延安精神,熱情地抒發(fā)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強調(diào)了在新時期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的極端重要性。全詩不但節(jié)奏感強,韻律和諧,而且結(jié)構(gòu)整齊,感情強烈,適于朗讀。教學時,應注意充分利用收集的資料和文中的有關詩句和插圖,幫助學生理解主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充滿對延安的崇敬和贊美,使學生沉浸在崇高美好的課堂氛圍當中,在領會詩歌思想感情的同進,受到革命傳統(tǒng)的教育。

  重點:

  1、了解詩中具體事物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設計特色:

  分組選學,合作拼接,誦讀感悟。

  信息資料:

  搜集有關延安的背景資料(文字介紹、圖片、音像等)

  教學要求

  1、借助資料,了解全詩的.內(nèi)容,領會延安精神產(chǎn),懂得發(fā)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合作交流的能力與習慣。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了解背景。

  你聽說過延安嗎:你對它了解多少?

 。ㄒ龑W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來,豐富知識,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于展。)

  二、初讀感知,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出節(jié)奏,韻律,在自讀基礎上,同桌互讀,互相評價。

  2、通過初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讀懂?

  三、疏理問題,分組選學。

  1、師生共同對初讀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及時解決簡單的問題,明確共性的或有價值的問題。

  (鼓勵質(zhì)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思維的惰性依賴,引導學生在敢于提問題的基礎上,會提問題,是需要逐步培養(yǎng)的。)

  2、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相關的詩節(jié),借助手中的資料,進行組內(nèi)研讀。

 。p小學習目標,降低學習難度,尊重學生選擇,鼓勵學生自主,提高學習效率。)

  四、匯報交流,拼接共享。

  師生共同分享各組的學習收獲,教師有意識地點撥評價,進行成果拼接,并結(jié)合回答,適當板書。使學生明晰全詩的結(jié)構(gòu),以便整體感知全詩內(nèi)容。

  五、小結(jié)升華,感情朗讀。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會獲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課堂練習,擴展鞏固。

  1、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談談你對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談變怎樣把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屏”的有關知識。

  2、品味文中生動、富有文采的語言,體會作者對“屏”的感情。

  二、課前自學

 。ㄒ唬┳x一讀,識記下列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義。

  屏風(Píng fēng):室內(nèi)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常有字畫。

  納涼(nà liāng)乘涼。

  帷幕(wéi mù):懸掛起來用于遮擋的大塊布、綢、絲絨等。

  緩沖(huǎn chōng):減緩沖擊力。

  傖俗(cāng sú):粗俗鄙陋。

  雅俗之別(yǎ sú zhī bié):高雅和低俗的區(qū)別。

 。ǘ┝私怅P于屏風的知識。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課堂活動

 。ㄒ唬耄

  1、介紹課前了解到的有關“屏”的知識。

  2、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朗讀課文,

 。1)說說介紹了有關“屏”的哪些知識?(說明:什么是“屏” ;“屏”特點、作用 ;“屏”的分類 ;和寫“屏”的目的)

 。2)劃出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的詞語。

  2、句段品讀:

 。1)文中開頭寫母親納涼時總有背誦唐詩有什么作用?(點明說明對象、引起讀者的`興趣、引出作者對屏的感情)

  (2 )文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各舉一例分析其作用?

  3、探究質(zhì)疑: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給“屏”下一個定義。

  “屏”即屏風,是室內(nèi)擋風或作為屏障的用具。

  (從文中“屏” 可以分隔室內(nèi)室外,既是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和“屏者,障。也可以概括)

 。2)文中為什么說“進來我也注意到了,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可是總是勾不起我的注意!?

  (因為餐廳、賓館中的“屏”造型不夠輕巧,色彩有傖俗,繪畫尚少詩意。制作者和使用者沒有認識到它在建筑美中應起的作用。)

 。3)文章結(jié)尾說“我寫這小文章,也就不為徒勞了”,想一想:怎樣做才能讓作者不徒勞?

 。ㄖ谱髡吆褪褂谜哒J識到它在建筑美中應起的作用。)

語文教案 篇8

  一、 知詩人,解詩題

  1.直接揭題,介紹邊塞詩。

  告訴學生“邊塞”指“邊關” “邊界”,而邊塞詩就是描寫邊疆軍事生活的詩。詩中有的展示了雄偉蒼茫的邊塞風光和戰(zhàn)爭場面,有的表現(xiàn)了將士們英勇無畏,許身報國的英雄氣概。

  2.解釋“從軍行”

  “從軍行”即 “從軍歌”,是樂府詩題。

  3.簡介作者 新 課 標 第 一 網(wǎng)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白,擅長寫七言絕句,以邊塞詩著稱,被稱為“七絕圣手”。

  【設計意圖】從介紹邊塞詩入手導入新課是為了讓學生對這類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傮w感知邊塞詩的風格除了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為了讓學生真正品讀《從軍行》時能更快地融入此詩特有的情境。

  二、 品詩句,明詩意

  1.初讀,讀準字音

  2.再讀,整體感知

  (1) 指名讀,教師讀,齊讀。

  (2) 通過這幾遍讀,你們能不能感受到詩人在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

  3.研讀,讀懂詩意

  (1) 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注釋,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感知,把詩讀懂。

  (2) 指名談對詩句的理解。

  【設計意圖】古詩教學最重要的是領悟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詩初步讀懂是這一切的`前提,此環(huán)節(jié)中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的學習時間,感悟理解詩的內(nèi)容,初步體會詩的情感。并注重了合作學習,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最后大家將自讀自悟及討論的結(jié)果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把自己逐步置身于古詩的意境當中,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準備。

  三、 想意境,悟詩情

  1.“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指名讀,教師隨手將“暗”“孤”加上點,再請同學讀。

  (2).透過這兩句詩,透過這“暗”“孤”,你的腦海中有了一個怎樣的畫面?這樣的畫面讓你的腦海中又涌現(xiàn)出哪些詞?

  (3).請你走進這個畫面,你是那個遙望玉門關的戰(zhàn)士,你心中會在想些什么?

  (4).將你的體會融入詩句,讀這兩句詩。

  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你從這兩句中又讀出了什么?為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黃沙“百戰(zhàn)”“ 穿”等重點詞語去體會環(huán)境的艱苦,邊地的荒涼,戰(zhàn)爭的殘酷,時間的漫長。抓住“終不還”去體會將士們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

  (2).教師用語言去渲染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詮釋,用自己的朗讀去表達。

  3.感受此詩的藝術技巧。

  (1).一、二句的寫景對表現(xiàn)邊疆將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 .小結(jié):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的高度統(tǒng)一是王昌齡邊塞詩的一個突出特點。

  4.配樂朗誦,背誦

  【設計意圖】古詩的用詞極其精妙,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在反復誦讀中走進詩的畫面,從而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chǎn)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誦讀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與詩境融為一體,并自然而然地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自學字詞,積累詞語,學習準確使用動詞。

  2.能根據(jù)課后提示預習課文,嘗試抓住重點句整體感知課文。

  3.有感情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背誦。

  4.通過對文中優(yōu)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麗,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根據(jù)課后提示預習課文,嘗試抓住重點句整體感知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能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搜集有關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詩句

  教學流程: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1.春天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你知道哪些贊美春天的詩句?

  生交流:韓愈:早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曉,處處聞啼鳥。

  ……

  2.出示句子:

  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開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1)指名朗讀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2)理解“黃綠眉眼”:課文用了擬人手法,柳枝發(fā)芽時顏色發(fā)黃,看上去有黃有綠,就像是柳樹剛剛睡醒,在春天睜開朦朧的雙眼。

 。3)齊讀句子

  3.這幅艷麗的春意圖,有了伶俐可愛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男女生讀

  4.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鄭振鐸筆下的《燕子》。

  板書課題,齊讀

  二、預習反饋,初步感知。

  1.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借助詞典理解意思。

 。1)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以從文中找出詞語,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2.交流反饋:

 。1)出示:俊俏 吹拂 增添 演奏 活潑可愛 光彩奪目 百花爭艷 波光粼粼

  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區(qū)分:拂——佛 潑——撥

  理解:俊俏 波光粼粼

 。2)文中的燕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活潑可愛、伶俐可愛、靈巧、輕快、俊俏……)

 。3)重點交流: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ò鍟┩庑、飛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讀中感悟。

 。ㄒ唬┝私庋嘧拥耐庑,體會它的“活潑可愛”。

 。1)輕聲讀第一節(jié),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2)交流、板書:活潑可愛

 。3)“湊”是什么意思?“湊成”能否換成“組成”?

  “湊”的意思是聚集,文中指幾個部分合起來!皽悺弊质刮恼骂D顯生動,小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4)小結(jié):燕子外形描寫采用了“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

  指導感情朗讀。

 。ǘ⿵难嘧语w行與停歇時的姿態(tài),體會小燕子的輕快靈活。

  1.小燕子長得活潑可愛,它們飛行和停歇時的姿態(tài)也十分優(yōu)雅。

  2.自由讀課文,先填空,再想想這些詞語用得好不好,同桌討論。

  出示:

  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著它剪刀似的尾巴,( )著身子在天空里( )過。還有幾只( )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

  有幾對燕子( )倦了,( )電線上。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

  3.交流第一個填空。

 。1)重點指導:“掠”。“掠”能換成“飛”嗎?(掠——輕輕擦過的意思,寫出了燕子的輕快靈活。)板書:輕快靈活

  (2)指名朗讀第3節(jié),想一想,還有從哪里體現(xiàn)出燕子的輕快靈活?

 。3)感情朗讀課文第3節(jié)。

  4.交流第二個填空。

 。1)重點指導:“落”。指名讀第4節(jié),文中的“落”能與后面的“!苯粨Q嗎?(“落”既展現(xiàn)了燕子動態(tài)的美,又寫出了燕子的輕快靈活。)

 。2)齊讀第4節(jié)

  5.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嫩藍的填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

  (1)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什么比作什么?(把細線比作五線譜,燕子比作音符。)

 。2)燕子正待演奏的將會是什么曲子?

  6.男女生朗讀課文3、4節(jié)。

  四、總結(jié)全文、理解感悟

  1.齊讀全文,師總結(jié):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機,使春天更加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們,春天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2.練習: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課文背誦。

 。2)你喜歡哪一種小動物,抓住他的外形特點,用“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qū)懴聛怼?/p>

  板書:

  外形 活潑可愛

  1.燕子 飛行 輕快靈活

  停歇

  教學效果反饋:

  《燕子》是一篇文字優(yōu)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優(yōu)美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湖面上飛行、在電線桿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感悟燕子優(yōu)美的外形、優(yōu)美的飛行姿態(tài)、歇息時美妙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鑒賞力,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飛行時的動態(tài)之美,培養(yǎng)了學生對美的感悟力。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yōu)美的飛行姿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復咀嚼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yōu)美姿態(tài)。

  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桿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啟發(fā)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桿上的燕子變成了什么?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么?幾只燕子變成什么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lián)系剛才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么?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使學生直觀的理解了燕子的靜態(tài)美。

  在課后做的練習中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內(nèi)容,少數(shù)同學“譜”字寫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教案11-0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0-14

[精選]語文教案10-15

語文指導教案11-08

語文教案[精選]10-1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24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11

語文教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