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五年級教案1
【學習目標】
1.調動多種誦讀手段,積累重點文言詞句,培養(yǎng)閱讀淺易對話體文言文的能力。
2.體驗句式整齊中有變化的語言特色,欣賞諷諫的藝術,學習本文類比的說理方法。
3.探究思想內涵,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培養(yǎng)正確認識自己、謙虛聽取意見的態(tài)度。
【課文提示】。
1.《戰(zhàn)國策》雜記東西周及諸國之事,又名《國策》《國事》《短長》,由劉向定名。
2.《戰(zhàn)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文學性最強的作品,文學成就在于:
①長于說事,無論陳述或辯論,喜夸張渲染,充分發(fā)揮,暢所欲言,有很強的說服力。
②描寫人物的形象極生動。
、壅f事常運用巧妙生動的譬喻,通過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強論者的說服力。
【正音正字】
脩xiū昳yì孰shú間jiàn期jī
【虛詞積累】
于
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相當現代漢語:從、在、到等。
介紹動作行為處置的對象;當現代漢語:把。
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相當現代漢語:對、對于、向、給等。
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相當現代漢語:由于、因為。
介紹動作行的主動者,表示被動;相當現代漢語被。
介紹比較對象,一般用在形容詞后;相當現代漢語:比。
助詞;作動詞詞頭
連詞;與“至”緊密結合成固定結構;相當現代漢語:要說……、不必譯。
為除注音者,均讀wéi
介詞;(讀wèi)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現代漢語:給、替、跟、向。
。ㄗxwèi);介紹動作、行為的原因或目的;相當現代漢語:為了、因為。
。ㄗxwèi)表示被動;有時組成“為……所……”的格式;相當現代漢語:被……。
助詞;在句尾,常與“何”等詞語呼應,表示疑問;相當現代漢語:呢。
動詞;表充當謂語;意義應文而異,常見的相當現代漢語:做、作為、說、叫作。
作判斷詞,表判斷;相當現代漢語:是。
名詞;較少見;視上下文而譯。
而
連詞;表并列關系;相當現代漢語:并且、而且、又,可不譯。
表相承關系;相當現代漢語:就、然后、因而,可不譯。
表轉折關系;相當現代漢語:但是、可是、卻,可不譯。
用在狀語和謂語之間,表修飾關系;相當現代漢語:著、地,可不譯
表假設關系;相當現代漢語:如果、假使。
表遞進關系;相當現代漢語:而且、并且。
表補充關系;相當現代漢語:得、就、個、來、去、而又、向、以等。
助詞;用在句尾,表感嘆語氣;相當現代漢語:啊。
副詞;作時間詞語的后綴,形成副詞,不可拆開;相當現代漢語:始而——開始、繼而——接著、既而——接著、俄而——會兒。
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代說話的對方;相當現代漢語:你。
【朗讀課文】
【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寫鄒忌不因他人的奉承而受蒙蔽。
第二部分(第2段),寫鄒忌向齊威王納諫。
第三部分(第3-4段),寫齊威王納諫受到的內外效果。
【課文分析】
本文寫齊國大臣鄒忌以自身的經歷設喻,勸說齊威王納諫。齊威王照辦了,下令廣開言路,改革政治,以致燕、趙、韓、魏都到齊國朝見。
文章詳細寫了鄒忌“三問”和“三思”,生動地刻畫了一個謀臣形象!叭p”則塑造了一個善于納諫的明智的君王。
“三問三答”語句不同,是修辭的佳例。
學習本文,要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豐厚,從中汲取民族言語文化的智慧,發(fā)展類比性思維,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
作為封建社會古人諫君的文化產物,不應簡單褒貶和與現實比附,而應體會我國文化歷來對言辭作用及智慧人格的推崇,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言語精華,并在閱讀文言的實踐中發(fā)展自己的言語與思維方式。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戰(zhàn)國策》的特點和成就。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鄒忌脩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翻譯:鄒忌身長八尺多,體形容貌光艷美麗。
要點:脩,同“修”,長。昳麗,光艷美麗。
原文: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吾孰與城北徐公美?”
翻譯:早晨(鄒忌)穿衣戴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誰美?”
要點:服,穿戴。謂,對……說。孰,誰,什么。孰與,連用表示比較。
原文: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翻譯:他的妻子說:“您美得很,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要點:君,對人的尊稱。甚,副詞,作“美”的補語。何,哪里。
原文: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翻譯: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原文: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翻譯:鄒忌不相信自己(這么美),又問他的妾:“我和城北徐公誰美?”
要點:復,副詞,再。自信,賓語前置。
原文: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翻譯:妾說:“徐公哪里趕得上您呢!”
原文: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翻譯:天大亮的時候,客人從外面來訪,(鄒忌)與(他)坐著交談。
要點:旦日,課文解釋為“明日,第二天”。(一說天大亮的時候!叭龁枴睉撌且惶斓氖虑,下文“明日”可佐證。)與,省略賓語“之”。
原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
翻譯:(鄒忌)問他:“我和徐公誰美?”
原文: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翻譯: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呢!
原文: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翻譯:第二天白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對著鏡子看自己,又覺得差得很遠。
要點:孰,通“熟”,仔細。自視,賓語前置。
原文: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翻譯:晚上睡覺時想這個事:“我的妻子贊美我是偏愛我;妾贊美我是害怕我;客人贊美我是要有事情求我!
要點:美,贊美。私,偏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因果關系,前果后因。
原文: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翻譯: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要有事情求我,(所以)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要點:誠知,確實知道。以,認為。于,比。
原文: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翻譯:現在齊國土地千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個。宮中姬妾、身邊侍者無不偏愛君王;朝廷大臣無不害怕君王;國內民眾無不有求于君王。從這些情況來看,君王受蒙蔽很厲害了。
要點:宮婦左右,宮中姬妾、身邊近臣。蔽,受蒙蔽。四境之內,以處所借代人。
原文:王曰:“善!
翻譯:齊威王說:“(說得)好!
原文: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翻譯:(齊威王)就下達命令:“眾臣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過錯的人,授予大獎;寫信給我提意見的人,授予中獎;能在眾人集聚的場所指責議論而被我耳朵聽到的人,授予小獎!
要點:面刺,當面批評。謗譏,指責議論。市朝,眾人集聚的場所。
原文: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翻譯:命令剛剛下達,大臣們積極進諫,朝廷像集市一樣。
原文: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翻譯: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然有人進諫。
要點:時時,有時。間,間或,偶爾,有時候。間進,偶然有人進諫。
原文: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翻譯:一年以后,(人們)即使想進諫,沒有值得進的了。
要點:期年,一周年。言,動詞,進諫。
原文: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翻譯:燕、趙、韓、魏聽說這件事,都到齊國朝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身居朝廷就戰(zhàn)勝了(敵國)。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討論問題】(根據學生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說說同類詞“諷、諫、刺、謗譏、說”的含義。
諷,微刺。托言感人,即婉言規(guī)勸之意。
諫,以直言正人之非也,即直言規(guī)勸。
刺,當面指責。 謗譏,指責議論。
說,用一般的話勸說別人。
2.鄒忌為何用諷的語言形式?
提示:思考鄒忌為何要去諫,看看用文中哪一句話能回答。
3.從中及下文可看出鄒忌是怎樣一個人?
典型詞句:服、窺、謂→忌不自信、復問→與坐談→熟視、窺→暮寢而思之。鄒忌特殊的智慧——善于觀察、冷靜思考、以小見大。
4.“三問三答三思”各表現人物怎樣的心理?
點評三問:問妻,自信沾沾自喜;問妾,嚴肅疑慮急切;問客,試探著小聲問。
點評三答:妻→私:偏愛贊揚;妾→畏:卑微畏怯;客→有求:逢迎敷衍。
5.鄒忌諷諫成功的因素還有哪方面?哪一字最典型體現?
齊威王從善如流。一個“善”表現齊王的大度坦誠。
。.鄒忌“比美”的內容是否離題?它與給齊王納諫有何關系?
7.寫三賞三變的目的是什么,從中你發(fā)現文章結構特色了嗎?
提示:關鍵詞語——面、聞、間、門庭若市等。
8.補全下列有關諫說改過的名句,然后選擇一句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談談你的感想。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秶Z》
、诩媛爠t明,偏信則暗!顿Y治通鑒》
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独献印
、苈勥^即改,從諫如流!敦懹^政要》
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蘖妓幙嗫诶诓。已阅娑谛。——《孔子家語》
、咂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
【拓展學習】
閱讀劉向《說苑》的《螳螂捕蟬》片段,說說大意,比較與課文內容及寫法的異同。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課外預習】
1.讀一遍《人類的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掃除文字障礙。
2.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小學五年級教案2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3、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學習重點: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學習難點: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講解。
知識鏈接:鄒忌是齊國頗有韜略的內臣對齊國的政治改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鄒忌(約前385---前319),一作“騶忌”,尊稱“騶子”,中國戰(zhàn)國時期齊國人。齊桓公田午時的大臣;齊威王田因齊時期,以鼓琴游說齊威王,被任相國,封于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號成侯;后又侍齊宣王田辟疆。
一、預學思考:
1、自讀課文,借助注釋與工具書讀準字音,積累文中生字詞,在下面寫一寫。
2、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3、譯課文,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4、理解畫橫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汆u忌諷齊王納諫
②能謗譏于市朝:
、勰苊娲坦讶酥^者:
、苌蠒G寡人者:
⑤期年之后:
二、導學流程:
1、情景導入。唐太宗李世民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知道:歷代君王要成就一番大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湊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進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的齊威王就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
2、聽朗讀錄音,要求同學們聽清生字字音;注意朗讀的停頓、節(jié)奏、語氣、語調、語速;有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標記。”
生認真聽范讀,在書上做標記。
指生試讀課文,讀完師生共同評價,指導改進。
3、翻譯課文,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
特別注意下列詞語和句子。
詞:①朝服衣冠②妻之美我者③聞寡人之耳也
句: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诖怂^戰(zhàn)勝于朝廷。
、勰苤r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芷谀曛,雖欲言,無可進者。
4、探究重點句段,體味鄒忌的諷諫藝術,分析人物形象。
、佟罢埻瑢W們讀第二段,思考問題:鄒忌怎樣諷諫齊王的?使用了怎樣的手法?”
、谙胂笠幌拢u忌會用怎樣的語氣勸告齊王?請以鄒忌的口吻讀一下。
③小組試讀,每組推薦一人來讀給全班同學聽,師生評議,指導讀好。
、荦R王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具體詞句來談一談!
三、點撥精講
。ㄒ唬㈩A學思考4:理解畫橫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僦S:諷諫,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的.規(guī)勸。諫:接受②謗譏:這里指議論,沒有貶意。③面刺:當面指責。④諫:規(guī)勸;勸諫。⑤期:一周年。
。ǘ、導學流程4①:
學生朗讀,列表幫助思考,小組討論,交流,明確答案。
鄒忌齊王
妻→私→宮婦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內
受蔽→類比推理、設喻→受蔽(甚矣)
。鞔_:由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聯想到國家大事,采用了比喻、類比的手法,向國君說明廣開言路的重要性,娓娓道來,形象生動。)
。ㄈ、導學流程4②:
從“誠知”二字可以看出鄒忌的誠懇,對國事的憂慮,應當以一種鄭重懇切,又易于讓國君接受的語氣來讀。)
四、延伸拓展:
孫叔敖納言
孫叔敖擔任了楚國的宰相,全城的官吏和百姓都因此來祝賀。有一個老人,穿著麻布制的喪衣,戴著白色的帽子,最后來慰問。孫叔敖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了他,對老人說:“楚王讓我擔任宰相這樣的高官,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來吊喪,莫不是有什么話要指教吧?”老人說:“自己身份高了,卻對人驕橫無禮,人民就會離開他,地位高了卻擅自用權的人,君王就會厭惡他,俸祿優(yōu)厚了卻不知足的人,禍患就隱伏在那里。”孫叔敖向老人拜了兩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愿聽您剩下的意見!崩先苏f:“地位已經高,態(tài)度就更要謙虛;官職越大,處事更要小心謹慎;俸祿已經很豐厚,就千萬不要輕易索取別人的財物。您嚴格地遵守并牢記我所說的這三條,足夠把楚國治理好。”孫叔敖回答說:“很對,我會謹記在心!
五、小結:鄒忌諷齊王納諫
對比↓
類比皆朝于齊
暗比
排比
。ㄎ瘢
作業(yè):
1、背重點詞的翻譯。
2、翻譯下面這篇短文,說說鄒忌和少孺子的勸諫方法有哪些相同點?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乃罷其兵。
[注]①舍人:門客:指封建官僚貴族家里養(yǎng)的幫閑或幫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輕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變著身子緊貼著樹枝。⑤務:一心,一定
【小學五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教案11-13
小學五年級美術教案07-22
小學五年級美術教案10-23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11-05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案10-25
小學五年級信息教案12-11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12-30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07-28
小學科學五年級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