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

時間:2025-01-20 06:57:50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4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guān)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提出不同見解的科學態(tài)度,查找有關(guān)資料驗證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二、教學時間:兩教時

  三、教學準備:

  1、認真朗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圈圈劃劃,借助詞典理解。

  2、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關(guān)知識(特點、習性等)

  四、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展示蜻蜓飛舞的.畫面,師導入

  2、師:同學們,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靈是誰呢?(板書:蜻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可愛的,美麗的)你們喜歡嗎?對呀,有個孩子叫翠貞,她就抓到了這樣一只小蜻蜓,喜愛極了,愛不釋手,但最后卻把小蜻蜓放了。(板書:放飛蜻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3、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思考: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劃劃圈圈。

  (2)文中共有幾個自然段,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樣的順序?qū)懙模?/p>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陶行知慈愛七嘴八舌搶著說蒼蠅蚊子饑餓結(jié)構(gòu)復雜翠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撫摸保持入神成千上萬一撅一撅

 。2)指名學生讀,正音前鼻音:貞蚊后鼻音:埂衡蠅搶翹舌音:舌多種形式練讀、鞏固

 。3)質(zhì)疑,有哪些詞你不理解,討論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蟲。一撅一撅——一翹一翹的(動作演示)。

  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爭著發(fā)表自己意見。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請了解的學生說說,教師小結(jié))。

  (4)文章工有11個自然段

 。5)文章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和孩子們(談蜻蜓),使他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順序?qū)懀ò鍟?/p>

  三、學習課文第一、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見到了怎樣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區(qū)別“一個”和“一群”

  2、齊讀第一段

  3、指名讀第三段思考:這群孩子捉了幾只蜻蜓?這只蜻蜓當時在誰的手里?只有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飛蜻蜓。)“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次,表現(xiàn)出了孩子怎樣的心情?(趕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四、激起懸念師: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書的課題)蜻蜓“放飛”掉(彩色粉筆加著重號)?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將在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蚊蠅(“蟲”字旁,皆屬昆蟲)餓(因為缺食,用“饣”字旁)槍搶(比較后記憶,搶時要用手)夏復(比較后記憶)舌(中間一橫在橫中線)慈(字要寫得緊湊,兩個“幺”字靠攏)

  2、完成習字冊

  五、課后作業(yè):繼續(xù)認真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朗讀,鞏固)陶行知慈愛七嘴八舌搶著說蒼蠅蚊子饑餓結(jié)構(gòu)復雜翠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撫摸保持入神成千上萬一撅一撅2、講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結(jié)合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3、談話導入,學習新課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學習(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

  (一)自由朗讀第二段

 。ǘ┯懻摚汉⒆觽?yōu)槭裁礃芬夥棚w蜻蜓?陶行知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怎么說,怎么做,找到句子讀一讀,理解)

  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談話的態(tài)度和藹可親,做一做動作,指導朗讀并體會)

  2、陶先生說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表揚翠貞說得對,征求意見。)

  3、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小心地翻過去,介紹蜻蜓的身體構(gòu)造,用商量的口吻說:“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講究民主,仔細講解)

  孩子們聽了陶行知先生的談話,對蜻蜓了解了嗎?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知道蜻蜓是益蟲,會吃掉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了解了蜻蜓的身體構(gòu)造,尾巴能保持平衡、調(diào)整方向、饑餓的時候吃掉自己的尾巴,尾巴回再生。眼睛是復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練讀孩子們說的話,學生交流,教師作適當補充)

 。ㄈ┯懻摵蠼涣

  (四)教師小結(jié)

 。ㄎ澹┓纸巧首x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讀第三段

  1、師: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話,孩子們樂意把蜻蜓放飛嗎?

  2、引讀第三段,孩子們?nèi)肷竦芈犞ㄗ约杭由蟿幼鳎?/p>

  3、想象說話:孩子們目送著蜻蜓展翅飛翔,回怎么說?小蜻蜓又會說什么呢?(自由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演一演這個故事

  五、總結(jié)全文

  七、課外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

  2、把你了解帶的蜻蜓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3、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查閱相關(guān)資料驗證。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字,掌握9個詞語。

  2、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動物。

  5、了解課文敘述順序,初步感受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感悟陶行知的和藹可親和對孩子的諄諄教導。

  教學難點:

  體會陶行知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

  教學準備:

  關(guān)于蜻蜓的圖文資料,課件。

  課前準備:

  1、說說你最喜歡的老師或你心目中的好老師。

  2、猜謎語:蚊子蒼蠅蜻蜓等。

  3、唱歌《小蜻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讀課題,引發(fā)質(zhì)疑。

  1、猜謎語引出蜻蜓,板書蜻蜓,學習生字蜻蜓。

  2、板書:放飛。齊讀課題,學生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誰捉了蜻蜓?誰放飛蜻蜓?為什么放飛?)板書:捉?放?

  3、過渡: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學會文中的生字。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標出自然段序號。

  2、抽讀三個學生讀生字新詞,評價,糾正字音。

  3、去掉音節(jié)男女生賽讀新詞,齊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個人自己讀,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組合作讀,或幾個同學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思考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提出來。(抽學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可能不夠簡潔,隨即按以下程序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nèi)容。)

  師:要能準確地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首先得弄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2、引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nèi)容。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抽學生回答。關(guān)鍵詞是什么?板書:捉(起因)

  (2)故事的結(jié)果怎樣?抽生回答。板書:放(結(jié)果)

 。3)事情的'經(jīng)過是哪些自然段?能用一句話概括嗎?抽生回答。板書:講或勸(經(jīng)過)

  (4)講解:概括這類寫事的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用簡潔的語言敘述出來。這種按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來寫的文章,我們就說它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寫的。板書: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qū)憽?/p>

 。5)你能比較準確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老師給孩子們提供兩種句式。(多媒體出示要求)

  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這篇課文先寫然后寫最后寫。

  小結(jié):陶行知先生給孩子們談了些什么,又是怎樣談的,陶行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書寫蜻蜓兩個字。

  二、檢查生字詞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抽讀,全班同學認真聽,看她有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教師略作評價。

  2、齊讀生詞。

  3、說說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板書:陶行知。指導書寫陶字。課文先寫然后寫最后寫板書:捉講(勸或談)放

  過渡:陶行知給孩子們講了關(guān)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三、細讀課文。

 。ㄒ唬┏閮蓚同學讀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給孩子們講了關(guān)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識?抽生回答。板書:吃食尾巴眼睛

  陶行知怎樣給孩子們講蜻蜓吃食這個問題的呢?

 。ǘ⿲W習第26自然段。

  1、學生按要求自學2—6自然段。多媒體出示要求:

  2、檢查自學情況,朗讀體會情感。

  查勾畫和體會的情況。理解慈愛、撫摸,出示撫摸,都是提手旁,學習生字撫。

 。2)讀悟第二、六自然段。

  抽讀、范讀:體會到陶行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板書:和藹可親

  指導朗讀:試讀、抽讀、齊讀。讀出和藹可親的樣子和疑問的語氣。(強調(diào)慈愛和撫摸,讀陶行知的話,音量小一點,語速慢一點,讀出疑問的語氣。)

 。3)小結(jié):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來表現(xiàn)陶行知的精神品質(zhì)的。同學們在寫人物的時候也要學著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就能把人物的特點以及精神品質(zhì)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3、分角色朗讀2—6自然段。

  抽一生讀作者的話,一生讀陶行知說的話,一女生讀翠貞的話,一生讀男孩的話,全班同學讀其他孩子的話。想象陶行知與孩子們對話的場面,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理解七嘴八舌搶著說,然后再請幾個孩子表演第五自然段。板書:七嘴八舌。

  師:孩子們已經(jīng)知道了蜻蜓是我們的好朋友,如果這時陶行知讓孩子們把蜻蜓放了,會放嗎?可是陶行知卻繼續(xù)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等知識。

 。ㄈ⿲W習10自然段

  1、學生按要求自學

  學習要求:

 、傺杆倌x10自然段,用畫出陶行知介紹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

 、谂c同桌討論:陶行知為什么還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檢查自學情況

 。1)抽生回答第一個問題,用陶行知給孩子們介紹了還介紹了的句式。只介紹了這些嗎?

  陶行知在給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大眼睛時哪些詞用得好,用你喜歡的符號在書上把這些詞勾畫出來,體會成千上萬、四面八方的意思。板書成千上萬、四面八方。你能說出幾個類似帶數(shù)字的四字詞語嗎?欣賞蜻蜓圖片,教師引讀。

 。2)陶行知為什么還要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抽生回答。(讓孩子們更進一步了解蜻蜓,喜愛蜻蜓,從而保護蜻蜓,與蜻蜓做好朋友,而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把蜻蜓放飛。)

 。ㄋ模⿲W習第11自然段。

  1、這時候陶行知如果讓孩子們把蜻蜓放了,孩子們會放嗎?可是,陶行知卻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板書:放

 。ǘ嗝襟w出示)比較句子:①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他放了,好不好?②陶行知說:把它放了。指導朗讀,結(jié)合上下文體會陶行知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尊重孩子

  2、孩子們把蜻蜓放飛時是怎樣的心情呢?齊讀課文最后兩句?磿系牟鍒D,想象當時的情景。

  四:拓展想象:

  (學生看圖)你們瞧,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是多么輕松,多么愉快呀!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呢?陶行知會說些什么呢?小蜻蜓又會說什么呢?(自由交流)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并放飛蜻蜓的故事,教育學生要愛愛有益的動物,激發(fā)學生探求有關(guān)動物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2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積累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情意目標: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體會陶行知先生對兒童的尊重和愛護。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體會陶行知先生對兒童的尊重和愛護。

  教學難點:

  體會陶行知先生對兒童的尊重和愛護。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一猜

  頭上兩只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

  張著翅膀空中飛,專捉害蟲有本領(lǐng)。

  板書:蜻蜓。你對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認識。學生交流。

  2、揭題、讀題,讀好“蜻蜓”這兩個后鼻音。

  啟發(fā)猜想: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zhì)疑,個別回答。

  3、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和小朋友們說蜻蜓的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jīng)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ㄒ唬┳灾鏖喿x,感知課文。

  1、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閱讀,邊讀邊畫出生字,掃除障礙,教師巡視指導。

  2、聯(lián)系上下文、資料書或查字典、詞典弄清重點難點詞語意思。

  3、根據(jù)板書,讓學生填上恰當?shù)脑~,弄清文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情?

  (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ǘz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詞

  陶行知蜻蜓慈愛池塘撫摸七嘴八舌搶著蒼蠅

  蚊子掌握保持結(jié)構(gòu)復雜成千上萬調(diào)整

  商量口吻翠貞田埂平衡據(jù)說孑孓一撅一撅

  指名朗讀,會的學生教讀,齊讀。

  正音:“貞、蚊”是前鼻音;“埂、衡、蠅、搶”是后鼻音;“舌”是翹舌音。

 。2)質(zhì)疑,有哪些詞你不理解,討論后交流。

 。3)檢查對課文的朗讀,相機正音。指導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脈落。

  文章寫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孩子們(談蜻蜓),使他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三、簡析首尾,聚焦“放飛”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朗讀,了解大意,想象一下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學習第11自然段。

 。1)自己讀一讀這一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蜻蜓了?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

  (2)從孩子們的舉動中你體會到了他們是怎樣的心情?

  3、激起懸念。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呢?(在課題“放飛”下加重點號)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認真觀察生字,看看哪些字在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其結(jié)構(gòu)。

  3、重點指導“貞、衡、整”三個字的書寫。

  4、學生自主練習生字書寫。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ù葠郏┑負崦

 。ㄈ肷瘢┑芈犞

 。ㄆ咦彀松啵┑負屩f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guān)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在讀文的基礎(chǔ)上了解關(guān)于蜻蜓的知識,明白道理。

  2、學習多種途徑收集、處理資料。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學習,了解蜻蜓的.習性、特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

  關(guān)于蜻蜓的圖文資料,配套光盤

  教學時間:

  3課時(包括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扣題引發(fā),理清脈絡(luò)。

  1、啟發(fā)猜想:出示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

  2、導入: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不過,這個和小朋友們說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jīng)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3、初讀,理清脈絡(luò):

 。1)第一遍讀,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2)第二遍讀,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弄清詞語意思。

 。3)第三遍讀,根據(jù)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讓學生填上恰當?shù)脑~,弄清文脈。

  二、簡析首尾,聚焦“放飛”

  1、指名讀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讀第三段(11自然段)

 。1)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2)從“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體會孩子們的心情。

  3、激起懸念。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呢?(在“放飛”下加重點號)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找出簡單的,可以自己寫好的字:舌、蠅、蚊、餓、構(gòu)描紅、記憶字型。

  3、教師范寫:陶、慈、搶(強調(diào)左邊不是“倉”)、復,抓住重點筆畫進行提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問題導入

  1、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2、請學生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回顧上節(jié)課的提問: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

  二、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學生自由讀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guān)蜻蜓的事之后,你會自覺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么?

  2、學生結(jié)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師組織課堂討論:聯(lián)系前后文說明自己放的理由,關(guān)鍵點:

 。1)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nèi)菀捉邮芩慕逃?/p>

 。2)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nèi)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結(jié)構(gòu)。(了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yīng)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學生讀議)

  (3)孩子們的回答內(nèi)容和神態(tài)。(“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4、練習分角色朗讀。

 。1)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5、啟發(fā)小結(jié)。

  師:為什么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談了蜻蜓后,會自覺自愿、非常樂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呢?請結(jié)合剛才同學們的發(fā)言,對理由作一個小結(jié)。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6-21

小學語文三年級經(jīng)典教案05-30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08-07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01

信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12-30

小學三年級語文《掌聲》教案08-15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06-27

小學三年級語文《點金術(shù)》教案10-13

小學三年級語文備課教案11-06

小學三年級語文《燕子》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