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禮貌》教學教案
《談禮貌》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能禮待人,使用禮貌習慣,使自己具有一種寬容、陽光的心理。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yǎng)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事件,擁有陽光、樂觀、寬容的心態(tài)。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指名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2、板書:30、談禮貌
3、學習貌,指名組詞。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提醒學生注意:嫌、盾、訓、遜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校課文中讀jiao
2、說說下列詞語意思
古訓
矛盾
咳嗽
粗暴
糾紛
安慰
情操
修養(yǎng)
文雅
3、指名分段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學生交流
3、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生字詞鞏固。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你讀懂了些什么?
(2)學生交流,師板書: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點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彬彬有禮,粗暴,出言不遜
(4)師小結:從對古訓的解釋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禮,就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和言語。(板書:態(tài)度、言語、彬彬有禮)
。5)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訓,目的是要引出一個什么話題,找找課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板書:使用禮貌語言,優(yōu)良傳統(tǒng))
。6)想想這一自然段該用什么語氣讀?(莊重的語氣)
。7)齊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4自然段
師:同學們,從學習第1自然段中知道禮貌待人包括了態(tài)度有禮貌和說話有禮貌兩個方面,現(xiàn)在看第24自然段寫的三個例子中,哪些語句是寫人的態(tài)度,哪些語句是寫人的語言的`。
。1)學生自讀,圍繞要求同桌討論。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個例子:(牛皋問路岳飛問路)
根據生交流,師板書:馬上施禮呔,爺問你
下馬施禮請問
B、師:作者用哪句話來概括了這兩種情況的?請大聲齊讀:出示句子: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板書:人心暖討人嫌)
C、小結并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牛皋表現(xiàn),用否定語氣;岳飛表現(xiàn),用贊美的語氣)D、齊讀第2自然段
繼續(xù)交流(第2個例子)
A、師根據學生交流,后板書:連忙抬起腳對不起
微笑著說沒關系
B、齊讀最后一句板書:避免糾紛
架起橋梁C、指導朗讀:(讀出平和、高興的語氣)D、齊讀第3自然段
交流第3個例子。
A、學生交流,師板書:文雅和氣寬容
安慰,不能怪你
溝通心靈反映情操和修養(yǎng)
B、指導朗讀
C、齊讀第4自然段(3)練習(出示填空題)(4)可見要寫禮貌待人,就要把具體的態(tài)度和語言結合起來寫,這樣才能寫得生動感人。(5)小結:課文24自然段分別舉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偉人的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這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想想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交往
。3)齊讀第2句話(理解恰當?shù)、和諧)
。4)這一自然段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導朗讀
(6)齊讀第5自然段
。7)小結,板書:關系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4、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與事例談談禮貌待人的好處。
也可以用是的,禮到人心暖開頭寫一段自己的經歷。
【作業(yè)設計】
1、課后練習1.2.3.
2、熟讀課文,搜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
【《談禮貌》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談禮貌》教學反思07-09
談禮貌教學反思10-21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10-20
小學《談禮貌》教案11-09
[精華]談禮貌教學反思01-17
《談禮貌》語文教案04-14
《談禮貌》教學反思 15篇08-25
五年級下冊《談禮貌》語文教案11-20
小班音樂活動教學教案:禮貌歌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