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植物實習報告

時間:2023-08-29 07:04:52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植物實習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植物實習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植物實習報告

植物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通過對植物換盆,公園中大樹移植栽植,及后期養(yǎng)護管理的學習,聯(lián)系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把樹木栽培知識更好的學習與應用。

  二、實習路線

  南京林業(yè)大學樹木園——南京寶穿船廠遺址公園——樹種調(diào)查——南京濱河——南京石頭城——南京國防園

  三、實習過程

  為期五天的實地實習,我們學習了蒲葵植物的換盆技術,親手進行了換盆,到公園里觀看樹木的栽植養(yǎng)護管理是實習的重要部分,下面將會重點報告,最后還附錄一張樹木調(diào)查表,這也是實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下面著重介紹樹木的栽植與養(yǎng)護。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guī)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yǎng)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所以園林施工過程中要重點抓好綠化樹種栽植及其養(yǎng)護管理的工作。

  1、綠化苗木的載植

  苗木的移植,原則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遲;秋季起苗,一般在落葉的'10月下旬開始。特殊情況應特殊對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間進行,要隨起隨栽。

  移植樹木除應注重季節(jié)外,在栽植中應該注意的個問題有:

  (一)、精耕細作

  對土壤要求精耕細作,植樹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進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墑的能力。整地要細致,采用溝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溝,以利灌溉,也比較美觀。

  (二)、樹種的選擇

  要考慮到樹木植株枝葉的色彩、形態(tài)、風韻,使之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慮到樹木的抗污、抗毒、凈化空氣的特殊功能,又要考慮到樹種是否適應土壤性質(zhì),如柳樹耐濕性強,栽培分布廣。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鵑類等;土層較肥厚的可栽植楊樹、核桃楸等;鹽堿地可進行改良換土,栽種耐鹽堿樹種,如檉柳、沙棘、沙棗、榆樹、小葉楊、紫穗槐等,苗木必須健壯,無病蟲害。

 。ㄈ⑵鹈绶椒赓M

  1、裸根起苗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大多數(shù)闊葉樹在休眠期的移植,其優(yōu)點是保存根系比較完整,便于操作,節(jié)省人力和物力,運輸方便。

  2、帶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高,但其施工費用高。大苗移植時,一般土球直徑是植株頭徑的2倍~3倍。

 。ㄋ模淠镜男藜

  一般來說,起苗過程中不能帶上完好土球的,應將植株老根、爛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漿,再用濕草和草袋包裹,在裝車前剪除枯黃枝葉,根據(jù)土球完好程度適當剪除部分莖干,甚至可截干,再結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ㄎ澹、樹木的包裝、運輸與假植

  移植規(guī)格較大的帶土球樹木(胸徑一般在10厘米~15厘米之間),或對珍貴難成活的樹種要做好包裝?捎貌莅、麻袋、尼龍袋等軟質(zhì)材料包裝。在包裝過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對根放在包裝材料上,并在根間加濕潤物。當苗木的重量達到50公斤,將苗木卷成捆,用繩子捆住,捆時不要太緊,以利于通透空氣。

  苗木的運輸要迅速及時,避免風天運苗。運輸途中保持行車平穩(wěn),較長距離運輸時,中途停車應停在樹蔭下,且經(jīng)常給苗木噴水;長距離運輸,大苗必須帶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時定植,必須假植。假植時使苗向背風方向傾斜,用濕潤的土壤將苗木埋土并用腳踩實,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間,應注意經(jīng)常澆水、看管,一般針葉樹采用全埋法,即將苗木全埋入土中;闊葉樹一般埋全苗的2/3。

 。、樹木的栽植

  樹坑直徑應比樹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內(nèi)雜物。株行距應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護林用2米times;2米;株行距盡量筆直對稱;樹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時,埋土到一定深度后,應將苗木輕輕向上提拉,埋后澆水;帶土球苗栽植時,不得砸土球。

  (七)、養(yǎng)護管理

  栽植后,一般最少澆3次水,并要澆透,澆水后根部培土;樹木發(fā)芽后,有條件的一兩天噴1次水,天氣干旱及時觀察噴藥,經(jīng)常鋤草松土。挖坑時,在樹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廄肥或化肥,用溝施或穴施肥料,促其生長。

  2、綠化養(yǎng)護的技術措施

 。ㄒ唬┚G化樹木的管理

  園林綠化中,樹木種植面積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綠化空間最大,草地、鮮花、灌木、喬木合理搭配,體現(xiàn)了立體綠化的效果。習話講:“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小氣候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另外,許多灌木樹種植后可以通過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點中,甚至可產(chǎn)生立體動感。

  1、肥水管理

  喬木樹型高大,根系發(fā)達,根深幅廣,種植時需要開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種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樹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2:1。施肥的次數(shù),植后三年內(nèi),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復合肥1-2kg,小樹少施,大樹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nèi)地面均勻開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灌木樹型小,以淺穴或淺溝種植為主,叢生根系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液施干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加P、K肥,觀葉灌木適當增加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大喬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正常生長。

  2、樹型管理

  綠化林木,通過藝術設計,認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喬木要求樹干筆直挺拔,不要過早拔掉種植時的固定拴護桿,以免引起樹桿彎曲。成年大樹及時鋸掉不規(guī)則的樹枝,對冠幅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重時連根拔起造成損失。灌木要求整齊有形有序,樹形是樹木不斷生長和通過人工不斷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并要及時清除枯枝落葉。

植物實習報告2

  一、實習時間:

  20xx年2月21日至20xx年3月21日

  二、實習地點:

  三、實習目的:

  園林植物學是以園林建設為宗旨,對園林植物的分類習性、繁殖、栽培管理和應用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一門學科。園林植物學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有觀賞園藝、園林科學有關的技術與設計、經(jīng)營與管理、推廣與開發(fā)、教學與科研等,本次植物學綜合實習的重點在于園林苗木的播種繁殖、栽培養(yǎng)育以及銷售經(jīng)營等方面。通過在苗圃場見習一個月,跟隨苗圃場工作人員學習一些常見園林苗木的繁殖養(yǎng)育以及銷售等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可培養(yǎng)園林專業(yè)學生對園林苗圃的興趣,培養(yǎng)具有一定實踐操作能力的園林畢業(yè)生。

  四、實習主要任務:

  1、墨蘭的上肥、分株、裝袋

  2、黃楊的育苗裝袋、扦插

  3、桂花以及細葉榕的移栽

  4、九里香的盆栽春季修剪

  五、實習執(zhí)行方式:

  以五或六人為以單位,個人為小組進行實習任務。

  六、實習主要內(nèi)容:

  實習時間:2月25日——3月8日

  實習地點:xxx

  實習內(nèi)容:

  1、墨蘭的上肥、分株、裝袋、上盆等

 。1)栽培基質(zhì)

  我國傳統(tǒng)盆栽蘭花多用其原產(chǎn)地林下腐殖土當?shù)厝朔Q蘭花泥種土腐殖質(zhì)含量豐富、疏松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栽培蘭花優(yōu)良盆栽用土,在仙湖苗圃,培植墨蘭的基質(zhì)是花生殼和細

  礫石按照2:1的比例進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后,是比較優(yōu)良的培養(yǎng)基質(zhì)。

 。2)分株與消毒

  分盆時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蘭苗基部盆倒置過來并輕輕叩擊盆周圍使盆與盆土分離再細心土坨輕輕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蘭根剪去腐爛根、斷根、枯葉及干枯假鱗莖用清水沖洗干凈蘭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倍液進行消毒殺滅傷口附近病菌,最后就可以進行分株了,分好后妥善保管。

 。3)上盆

  盆選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種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蓋大片碎瓦片并鋪窗紗接著鋪上山泥粗粒即放入蘭株(蘭株根系分布要均勻、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內(nèi)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鱗莖葉基處并泥表面再蓋上層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觀又保持表土濕潤接著用盆底滲水法使土透濕取出用噴壺沖凈葉面泥土放置蔽蔭處緩苗周轉入正常管理。

 。4)上肥

  墨蘭施肥宜淡忌濃般春末開始秋末停止施肥時氣溫18攝氏度—25攝氏度宜陰雨天均宜施肥肥料種類有機肥或無機肥均生長季節(jié)每周施肥次秋冬季墨蘭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20天施次施肥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葉片施肥必須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危險。

  2、黃楊的育苗裝袋、扦插

  黃楊,黃楊科黃楊屬。高可達7米。喜光,亦耐半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并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濕潤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干旱和貧瘠;生長緩慢,耐修剪。主要以扦插方式為主。

 。1)裝袋扦插苗培育袋應選擇7#—10#的塑料培養(yǎng)袋,土壤選用黃土泥或者菜園泥,清除草根、石塊后,即可用來裝袋,裝袋時注意不要裝入過大的石

  塊或者土塊,裝好袋之后將其均勻放置在整平好的蔭棚底下,等待插苗。

 。2)插穗選擇

  黃楊用扦插繁殖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采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插條選取當年生木質(zhì)化或半木質(zhì)化的優(yōu)良枝條。插條采集后,剪截插穗宜在陰涼背風處進行,用的刀剪要鋒利。在截剪時,對節(jié)間已長出小枝的枝條,沿節(jié)上下各0。5厘米處截斷,再按小枝的著生位置把莖節(jié)剖成兩半,分兩枝扦插,對未長出小枝的枝條必須留2節(jié),上端在芽的上方1厘米處截成平切面,下端在離芽0。5厘米處截成馬耳形或平切。

  3、扦插

  扦插宜淺不宜深,小枝分株扦插平截面向下,深度以母株入土1厘米為宜;大枝扦插的深度為下一莖節(jié)插入上中1厘米,插穗與地而成45度左右傾斜,淺插斜插有利于插條提前生根成活。扦插后要把插穗周圍的土壤壓實并隨即澆一次透水,使插穗下部與土壤貼實。扦插的行距一般為16——15厘米,株距6——8厘米。扦插時,插穗上的葉片不宜留得過多,也不宜全部剪除,下部叫葉片可全部連葉柄剪去,上部留2片葉,再根據(jù)葉片的大小,每個葉片冉剪上1/2至2/3,減小水分與養(yǎng)分的過多消耗。

  黃楊扦插后,要求搭棚遮蔭,以減少蒸騰量和陽光直射苗床。早春或晚秋扦插時,還應加蓋薄膜,以防冬害。扦插后還應經(jīng)常澆水,保持苗床土壤濕潤,以苗床表面土壤不顯白為宜。扦插苗追肥可結合澆水進行,也可用磷酸二氫鉀加尿素進行葉面噴施。除草工作要十分細致,不要碰撞插穗。

  3、八月桂的移栽

 。1)整地移栽的八月桂苗的植株比較大,但不論是大小,整地方式都是先全墾、放基肥。八月桂高在10米以上,所以整地是挖坎種植,坎的大小直徑在2米,并且開好排灌溝。

 。2)起苗八月桂是在陰天早上起苗,留根長度(主根)約75厘米;帶有大土球,土球大小為徑級的6至10倍。因為要長途運輸,所以起苗后及時用了黃泥漿蘸裸根苗,并用濕潤的稻草或薄膜等進行包,并扎緊成捆。起好后八月桂放在了背陽、背風的地方,并用陰網(wǎng)覆蓋根部。

 。3)裝車運輸裝車時間是在當天上午10點。八月桂裸根苗采用豎著裝,裝車時比較注意,沒有踩傷樹干、樹根,帶土球的要立放著裝車,裝好車后,立即給八月桂苗木

  蓋上篷布或陰網(wǎng),并且及時運到了目的地。

 。4)種植前苗木的處理八月桂苗運到目的地后,立即卸了車并將苗木堅立放在背風、背陽或用遮陽的地方。種植前再一次修剪八月桂的枝葉及根系,所留的枝葉占總枝葉的1/3至1/2,因為土球過大,所以多留了些。

  種植:因為是挖坎種的八月桂苗,所以先在坎底回放少量的松土,把苗立在坎中央,坎面高出苗的根頸部3至5厘米,扶直回填土至坎的1/2左右,稍微提一提苗,然后至坎面2至3厘米處,四周均勻壓實并回填土到坎滿。如種植時天氣干燥,可用黃泥漿加1%的過鈣來漿根后種植,還可在坎內(nèi)拌泥漿種植。種植后應及時澆透水。

 。5)植后管理種好后的八月桂關鍵在于水分的管理,在第一次澆透水后用稻草覆蓋,并保持土壤的濕潤,避免過干過濕。培植池壘好后進行后期管理大苗還應用竹材把苗撐牢,以防風吹搖動使苗倒伏或歪斜,影響根與土的粘合。如是秋季種的最好還用稻草包樹干,以防裂皮。同時在新種時的天氣如果干燥,應進行葉面噴水或樹干噴水,苗成活后轉為正常生產(chǎn)管理。

  七、實習總結與體會

  一個月的實習歷程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師傅阿姨們的熱心指導,使我受益良多。在各項工作中我都本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去對待每項工作。雖然開始由于經(jīng)驗不足和認識不夠,覺得在苗場不能學到我想要的園林施工技能,但我迅速從自身出發(fā)尋找原因,通過幾天工作和領導師傅及阿姨的交流加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轉變自己的角色。為使自己盡快熟悉工作,進入角色,一方面抓緊時間查看相關資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責,另一方面我虛心向領導、一線工人請教使自己對苗圃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和了解。

  剛步入工作崗位我難以適應角色的轉變,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認為沒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點失望,開始的熱情有點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還是盡量保持當初的那份熱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態(tài)度,不斷的做好一些雜事,同時也勇于協(xié)助領導做好各項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該干什么,這就是一個熱情的問題,只要我保持極大的熱情,相信自己一定會得到認可,沒有不會做,沒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在苗圃中,很多工作都是孤燥的,或許千遍一律,比如套苗,把土球8公分的苗套種到25公分的袋子中,然后填土,雖然這也是一個簡單的活,只要誰有力氣都可以,其實不然,還需要一個人的耐心和細心。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犯了錯誤,沒有把苗種到袋子的居中位置,太過偏移與袋沿,那是不正確的,在師傅的.講解下,終于明白那會影響苗木造型。

  苗場作業(yè)也是挺辛苦的,不過,通過一線的實踐,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是接觸不到的作業(yè)操作技巧,對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實習工作中,苗圃負責人劉總對我們實習生也諸多照顧,指導我們加強實踐技能的同時,還教導我們要尊重一線工作的工人。他說,有時候,在某些方面,資深的工人比自己還懂得多,你們有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只要態(tài)度好,師傅們都不會藏私的。同時,他也告訴我們,他們公司對剛招聘入職的實習生也是先安排到苗圃工作學習的,為的是讓員工對苗木的生長習性也更深一步的認識,在以后實際施工作業(yè)中,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一個月前,我懷著對社會、對工作滿心憧憬和幾分迷惘,離開學校,開始了實習的生活。在這段不算短的日子里,我學會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要更加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為數(shù)不多在在校學習生活。有付出就有回報。我是學園林技術的,在書本上學過很多專業(yè)知識,但從未付諸實踐過,當我真正踏入園林行業(yè),真正搞園林的時候才體會到難度有多大。也許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段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jīng)驗,為將來自己走的路做準備

  一個月的實訓結束了,真的學到了很多在學校所沒有學到的東西。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自我學習,如何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如何克服面對一個人在外的不易。懂得了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學會品嘗工作中的艱辛和快樂。我認識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幾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一、做好學習工作計劃,繼續(xù)加強對園林公司各種制度和業(yè)務的學習,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司的各種制度和業(yè)務。二、以實踐帶學習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學習的同時狠抓實踐,在實踐中利用所學知識用知識指導實踐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三、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端正學習態(tài)度,以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更加熱情的作風努力學習。

植物實習報告3

  一、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tài)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qū)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范圍。

  3、驗證、復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lián)系。

  4、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實習意義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yǎng)學習科學的態(tài)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xié)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yǎng)熱愛自然,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鍛煉和提高。野外實習對于激發(fā)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習收獲

  通過三次難得的實習機會(農(nóng)博園,南山公園,岱王山),與植物的近距離接觸。在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中,對植物的分類及辨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實習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植物的不同形態(tài)吸引著,讓我記憶尤深。現(xiàn)在我將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現(xiàn)出來。

  四、實習心得

  在這短短的幾次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采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yè)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nèi)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chǎn)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嘆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yǎng)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我們欣賞到了大自然的美麗,煙臺的風光。從這幾次的實習中,我們收獲頗多。

植物實習報告4

  實習目的: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齊,將我們所學的理論落實到真正的事物上,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識別一些上課是沒有涉及到,并且課本上也沒有詳細說明的植物,將理論系統(tǒng)化。使我們透過親身體驗更深刻更形象更具體地記住所學知識,并能更熟練地加以運用。

  實習地點:

  尖峰嶺的熱帶樹木園

  實習資料:

  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huán)境下采集野外標本若干種,對其進行識別、分析,了解其生活習性、名字、科目等,并對其進行壓制等具體操作。

  具體行程:

  6月27日是我們植物野外實習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們乘上了開往尖峰嶺的汽車,一路上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情緒,同時也計劃著接下來為期一周的具體實習過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們抵達尖峰嶺熱帶樹木園,來到了熱帶樹木園,也就是我們住的地點。由于時間比較晚,加上同學們一路坐汽車比較累,第一天就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寢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的準備。

  6月28日是我們正式野外實習的第一天,這天的地點是熱帶樹木園,早晨7點半集合,步行大約四十分鐘到達那里,這是一個天然植物園,同時也是一個旅游景點,沿著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那里有許多種植物,大家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采集標本,其中有藜蘆、玉竹、土三七、黃芪、黃花菜、野火球、棉團鐵線蓮、歪頭菜等二十幾種植物,有些是平時不太常見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開始集合準備回到。下午3:00開始壓制標本,并查檢索表標記每種植物的名稱、科、屬等,這天的任務就按計劃完成了。

  6月29日,這天要去的是筆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較遠,大概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步行才能到達,所以這天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由于天氣比較炎熱,大家走的也比較吃力,到達山腳已經(jīng)將近十一點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開始午飯,歇息片刻才開始正式爬山,和昨日不同,筆架山?jīng)]有臺階式的山路,而且樹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對我們的挑戰(zhàn)性也就會越大,由于山陡,我們一個牽著一個,很快就到了山頂,之后大家分散開始采集,雖說那里環(huán)境惡劣了一點,但植物的種類卻十分豐富,我們采到了龍膽、五味子、手掌參、川地龍、渥丹、狼尾草、并頭黃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腳集合,此時所有的'人都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但是還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個難題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最后按時回到了住處,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好處的一天,它讓我們變的更加堅強,同時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點開始壓制標本,這天的任務就結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日大家都比較累,所以這天選取了一個相對較近的地點,這是一個小樹林,雖然小,但事實上它的植物種類并不少,在那里我們采集到了白蘚、觀倉術、廣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回到了住處。照例,下午三點開始壓制標本,另外要求畫兩張標本圖,這天的任務就這些。

  7月1日,這天老師帶領我們?nèi)チ宋宕筮B池的一個旅游景點,早8:00出發(fā),半小時左右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長長的石階山路,于是,我們開始爬山,看了路標,大概爬到三百米時就感覺到累了,這時上面的游人已經(jīng)有回到的了,還鼓勵我們說:姑娘們加油!還沒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歲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頂端……聽著鼓勵的話,我們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們還拍了許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興奮至極,之后又去了仙女宮和水簾洞,目睹了石海的壯觀,沒一個地點都留下我們大家的喜悅和激動的情緒,就這樣一向玩到了下午兩點多,大概三點半,我們回到了原地。這一天就這樣在快樂中度過了。

  7月2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這天先后去了南飲泉和北飲泉,那里有許多風格別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點,之后又去了藥泉湖,記得那里的泉水是最具特點的,味道有點閑,而且對于這水還有其美麗的傳說,隨后我們又買了些小飾品,有五大連池留念項鏈,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們以組為單位回到。這天下午6:00,老師對我們這幾天的實習資料進行了測試,主要資料是對植物的識別,測試完成,這天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7月3日,這是本次植物野外實習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們就準備好自己的物品,4:00就離開了住處,踏上回到的列車,或許是出來時間長了,對學校便產(chǎn)生了牽掛,期盼著能夠快些到達,期盼著把我們的經(jīng)歷講給那些沒來的同學聽,就這樣離五大連池漸漸的遠了,我們?yōu)槠谝恢艿膶嵙暽钜才R近了尾聲。

  本次實習中所積累的部分植物簡介:

  百合科(liliaceae):單子葉植物,隸屬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亞灌木或喬木狀。直立或攀援,具根狀莖、塊莖或鱗莖。葉互生或基生,少對生或輪生。(玉竹黃花菜北重樓等)

  菊科(keyinwiki):雙子葉植物綱,菊目的一個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喬木,有乳汁管和樹脂道,草本,頭狀花序,聚藥雄蕊,瘦果頂端帶冠毛或鱗片。(關倉術蒲公英等)

  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shù)為藤本或灌木。單葉或復葉,通;ド,。.。根據(jù)果實類型,通常分為具蓇葖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棉團鐵線蓮褐色鐵線蓮)

  唇形科(labiatae):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通常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無柄的腺體,或各種單毛、具節(jié)。.。多為二唇形,著色;雄蕊通常4,二強,稀2枚,通常前對長,后對較短,著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個心皮構成;花柱。.。(并頭黃芩丹參)

  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喬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黃芪)

  薔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喬木,常有刺及明顯的皮孔;ㄝ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著生在杯狀或其它形狀花托的邊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著生在杯狀或其他形狀花托的邊沿。(薔薇)

  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我們學到了許多東西,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相結合,這種方法讓我們簡單地記住課本上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實習過程中我們同學間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讓我們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雖然偶爾也會覺得累,但是回想起來卻是既充實又完美的,我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同時,也感謝幾位老師一路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耐心的幫忙,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了許多,也了解了許多。這次實習教會我的東西會使我終身受用,這短暫的實習生活也將會令我終生難忘!

植物實習報告5

  一、實習目的: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將我們所學的理論落實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識別一些上課是沒有涉及到,并且課本上也沒有詳細說明的植物,將理論系統(tǒng)化。使我們通過親身體驗更深刻更形象更具體地記住所學知識,并能更熟練地加以運用。

  二、實習地點:

  尖峰嶺的熱帶樹木園。

  三、實習內(nèi)容:

  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huán)境下采集野外標本若干種,對其進行識別、分析,了解其生活習性、名字、科目等,并對其進行壓制等具體操作。

  四、具體行程:

  1、xx月xx日是我們植物野外實習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們乘上了開往尖峰嶺的汽車,一路上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同時也計劃著接下來為期一周的具體實習過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們抵達尖峰嶺熱帶樹木園,來到了熱帶樹木園,也就是我們住的地點。由于時間比較晚,加上同學們一路坐汽車比較累,第一天就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寢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的準備。

  2、xx月xx日,今天要去的是筆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較遠,大概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步行才能到達,所以今天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由于天氣比較炎熱,大家走的也比較吃力,到達山腳已經(jīng)將近十一點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開始午飯,歇息片刻才開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筆架山?jīng)]有臺階式的山路,而且樹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對我們的挑戰(zhàn)性也就會越大,由于山陡,我們一個牽著一個,很快就到了山頂,之后大家分散開始采集。

  雖說這里環(huán)境惡劣了一點,但植物的種類卻非常豐富,我們采到了龍膽、五味子、手掌參、川地龍、渥丹、狼尾草、并頭黃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腳集合,此時所有的人都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可是還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個難題!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終于按時回到了住處,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天,它讓我們變的更加堅強,同時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點開始壓制標本,今天的任務就結束了。

  3、xx月xx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較累,所以今天選擇了一個相對較近的地點,這是一個小樹林,雖然小,但事實上它的植物種類并不少,在這里我們采集到了白蘚、觀倉術、廣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處。照例,下午三點開始壓制標本,另外要求畫兩張標本圖,這天的任務就這些。

  4、xx月xx日,今天老師帶領我們?nèi)チ宋宕筮B池的一個旅游景點,早8:00出發(fā),半小時左右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長長的石階山路,于是,我們開始爬山,看了路標,大概爬到三百米時就感覺到累了,這時上面的游人已經(jīng)有返回的了,還鼓勵我們說:姑娘們加油。∵沒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歲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頂端……

  聽著鼓勵的話,我們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們還拍了許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興奮至極,之后又去了仙女宮和水簾洞,目睹了石海的壯觀,沒一個地點都留下我們大家的喜悅和激動的心情,就這樣一直玩到了下午兩點多,大概三點半,我們回到了原地。這一天就這樣在快樂中度過了。

  5、xx月xx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今天先后去了南飲泉和北飲泉,這里有許多風格別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點,接著又去了藥泉湖,記得這里的泉水是最具特點的,味道有點閑,而且對于這水還有其美麗的傳說,隨后我們又買了些小飾品,有五大連池留念項鏈,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們以組為單位返回。今天下午6:00,老師對我們這幾天的實習內(nèi)容進行了測試,主要內(nèi)容是對植物的識別,測試完成,今天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6、xx月xx日,這是本次植物野外實習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們就準備好自己的物品,4:00就離開了住處,踏上返回的列車,或許是出來時間長了,對學校便產(chǎn)生了牽掛,期盼著能夠快些到達,期盼著把我們的經(jīng)歷講給那些沒來的同學聽,就這樣離五大連池漸漸的遠了,我們?yōu)槠谝恢艿膶嵙暽钜才R近了尾聲。

  五、本次實習中所積累的部分植物簡介:

  1、百合科(liliaceae):單子葉植物,隸屬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亞灌木或喬木狀。直立或攀援,具根狀莖、塊莖或鱗莖。葉互生或基生,少對生或輪生。

  2、菊科(keyinwiki):雙子葉植物綱,菊目的一個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喬木,有乳汁管和樹脂道,草本,頭狀花序,聚藥雄蕊,瘦果頂端帶冠毛或鱗片。

  3、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shù)為藤本或灌木。單葉或復葉,通;ド8鶕(jù)果實類型,通常分為具u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

  4、唇形科(labiatae):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通常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無柄的腺體,或各種單毛、具節(jié)。多為二唇形,著色;雄蕊通常4,二強,稀2枚,通常前對長,后對較短,著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個心皮形成;花柱。

  5、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喬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

  6、薔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喬木,常有刺及明顯的皮孔。

  7、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著生在杯狀或其它形狀花托的邊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著生在杯狀或其他形狀花托的邊沿。

  六、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我們學到了許多東西,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相結合,這種方法讓我們輕松地記住課本上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實習過程中我們同學間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讓我們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雖然偶爾也會覺得累,但是回想起來卻是既充實又美好的,我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

  同時,也感謝幾位老師一路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耐心的幫助,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了許多,也了解了許多。這次實習教會我的東西會使我終身受用,這短暫的實習生活也將會令我終生難忘!

植物實習報告6

  一、實習目的

  1、認識常見植物蟲害

  2、了解植物保護的方法

  3、了解常見昆蟲種類

  二、實習方法

  1、校園及園區(qū)害蟲危害特征的調(diào)查、識別

  2、害蟲防治的方法

  涂干法,即把內(nèi)吸性藥劑涂抹在果樹的主干或主枝上,通過向生長的樹梢、幼果和葉片輸送藥液,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或是利用害蟲定時上下樹的`特性(如松毛蟲冬天下樹、春天上樹,舞毒蛾白天下樹、夜間上樹等)使藥劑通過害蟲足部敏感區(qū)進入害蟲體內(nèi),將其傷死。用涂干法防治病蟲害,不受天氣、樹高、地形、地勢的影響,而且用藥量減少,不污染環(huán)境,還可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三、實習內(nèi)容

 。ㄒ唬┩扛煞乐畏

  在葉螨發(fā)生期,在杜松、油松樹干一側距地面20~30厘米處,刮去10厘米寬的半圈老皮,露白為止;在另一側距地面60~70厘米處,類似刮去老皮。

  將40%氧化樂果乳劑加水,配成1:3的藥液,噴涂在刮皮處,再用塑料膜包嚴。

  每周重新噴藥一次,噴藥后將塑料膜重新包嚴。

 。ǘ┬@害蟲調(diào)查及主要害蟲的識別

  1、食葉性害蟲的調(diào)查

  ①梨星毛蟲

  危害寄主:梨樹、杏樹

  危害狀:做葉苞(幼蟲沿葉脈對折居于其中為害)

  葉枯、落葉

  梨樹葉全部脫落

  幼蟲形態(tài):體長15mm,白色,體上毛疣呈星狀

 、邳S褐天幕毛蟲

  3、蟲癭害蟲

  ①柳厚壁葉蜂→柳樹

 、谟芩拿}棉蚜→榆樹

  4、蛀干害蟲

  ①杏材小蠹→桃樹、杏樹

 、陔p條山天!鷤劝

  5、刺吸類害蟲

 、偃~螨→松樹

 、谔已痢覙、杏樹

 、矍蝌弧訕

植物實習報告7

  一、實習感受

  轉眼間,一個星期的植物病理學實習就這樣結束了。雖然實習的時間并不算太長,但回憶起來,實習的日子還記憶猶新,而我們也收益頗豐。

  三次的外出實習令我們大開眼界。在教室里永遠也學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務必要走到田地中去,參加實習,才能在實習中得到真正的充實。而這些外出實習真的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從病害常發(fā)生的環(huán)境,采集病害的方法,壓制植株標本到實驗室里的病害的鑒別,還有標本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離,每一步我們都在親自實踐,每一環(huán)節(jié)我們也都有不同的體會。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務必要應用于實踐當中,實踐里面出真知,在實踐中我們才會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對專業(yè)知識的認識。課本的東西是別人總結的,一種病害它的特征它的危害單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幾張圖片并不能令我們學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實踐,自己親眼的觀察,親自的采摘,親自的總結,才會令我們印象深刻,令學習更加深入。另外,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很多還不及當?shù)剞r(nóng)民,令我們羞愧的同時,這也激發(fā)了我們學習的熱情。我們學習的任務就是將來要服務于農(nóng)民,服務于農(nóng)業(yè),只有將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互結合,并不時地去請教老師,請教農(nóng)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這次實習我們都感到很充實,但外出的時間并不算太長我們所認識的病害種類也十分有限,這一點我們也感到十分的遺憾,期望今后能夠有機會進入山區(qū)或其他地方的農(nóng)田開闊我們的視野,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另有一點遺憾并且很慚愧的是在外出實習中發(fā)生的一點小意外,坐公交車這件事情也使我們受到了文老師的批評和教導,這使我們十分的慚愧,身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的行為并沒有體現(xiàn)一個大學生應有的素質(zhì)也將自己的安全于不顧。從這件事情中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嚴重的缺點,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我們也會牢牢記于心中,今后不會在做出類似魯莽的行為,在自己今后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持續(xù)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品質(zhì)。這次實習安排在了各門考試頻繁的階段,大家在實習的同時也要兼顧復習,很多實習的時間都用于背書了,期望以后的實習能排在時間寬裕的時候,這樣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實習,也會研究的更為深透。

  二、實習資料

  此次實習主要分為:病害植株的采集,標本的制作及病害的鑒定,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離。

  1、病害植株的采集

  這次實習我們共外出三次,分別去:毛莊,森林公園和農(nóng)大第三生活區(qū)。病株的采集讓我們親眼了解了常見病害和發(fā)病植株的各種特征。像是去毛莊我們認識最多的便是小麥。文老師更是親自深入田間并詳細的為我們講解各種病害植株的鑒別。像是小麥赤霉病麥穗上會有粉紅色粉狀物且麥穗多比正常麥穗發(fā)白,這讓同學們在找的時候更加容易。大家的用心性也十分高,都分散的去尋找有病害的植株,遇到不懂得都用心的去問老師,而文老師也十分耐心的為大家講解,使大家受益匪淺。

  2、標本的制作及病害的鑒定

  在標本制作過程中,對于含水量少的標本,我們組采取集隨采隨壓制,持續(xù)了標本的原形;對于含水量多的標本,我們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后,再進行了壓制;同時,我們對有些標本進行了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后再壓制。在前期標本材料整理過程中,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并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后,我們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干燥通風處。每一天勤換標本紙,使標本盡快干燥,以持續(xù)原有色澤,并避免發(fā)霉變質(zhì)。干燥后的標本移動時我們始終十分留意,以防破碎。對于莖稈、枝條等粗大標本,我們放在宿舍通風處進行了自然干燥。然后又進行了標本的分類,并利用我們從圖書館借的超多書籍對標本進行了鑒別,共鑒別了34種植物。

  3、玻片的制作

  這是一個十分細致的工作,我們從一些病害比較嚴重的植株上挑去菌落菌絲及孢子并將其分散在滴有蒸餾水的玻片上。壓片是個技術活,經(jīng)常我們壓了幾次都還有氣泡,之后陶家順從中找到了技巧,我們一同學習,技術也嫻熟起來。封片也算比較難,還好都還做得不錯。這個過程全組都認真參與,最終也做出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4、病原物的分離

  這個過程是我們認為最難但最有意思的過程。我們以前的實驗中也用到過幾次培養(yǎng)基,但做培養(yǎng)基還是第一次,全組成員分工明確,團結一心,成功的做出了na培養(yǎng)基,看著從最初的一些原料變成了一個個凝膠狀的培養(yǎng)基,心里說不出的滿足。再做微生物的分離培養(yǎng)時,大家更是認真仔細。由于是最后一小組,我們組的成員都認真的觀察了前面幾組做實驗的過程,并從中總結了很多經(jīng)驗,由毛培和韓釗杰在無菌室中進行操作,由于看了多遍實驗過程很順利的完成了實驗。但其中病原物小麥紋枯病的分離可能由于滅菌時間長并沒有成功,我們又重新做了一次,做的是玉米斑病,這一次很成功。另外,我們組還額外做了病害植株的保濕,最后也十分成功。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學了很多實驗的技巧和很多專業(yè)的知識,收獲十分大。

  經(jīng)過本次實習,讓我懂得知識不僅僅僅是從課本上學來的,還要深入田間,了

  解病害的基本狀況。此外,明白了病害的發(fā)生不僅僅局限于病害的發(fā)病狀況,還與田間管理有關。“書上得來終覺淺,不若田間半日長”,深深地的讓我理解了田間了解病情的重要性,只有以“課本知識”為基礎理論,以“田間知識”為拓展方向,才能做好植物病害這一大課題,才能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問題。當然,隨著植物病害防治的進步,病害也在不斷進步,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徹底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問題,而在于將植物病害,充分的、有效的控制在必須范圍內(nèi),極高的提高農(nóng)業(yè)產(chǎn)率。毛主席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從農(nóng)業(yè)上來講,“一切的病蟲害,都是紙老虎”。只要一手抓理論知識,一手抓田間知識,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采取“兩手都要抓”,以消滅植物病害為目的,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為基礎,爭取以植物病害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為崇高理想,為中國農(nóng)業(yè)做貢獻,為老百姓謀農(nóng)業(yè),徹徹底底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塊。在不污染環(huán)境的狀況下,為這一理想,這一目標,不懈努力,不懈奮斗!

  實習在同學和老師們的汗水和勤勞中結束了。作為我們專業(yè)重要的學科之一,這次實習更是讓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們體會到了一個農(nóng)安工作者道路的艱辛。

  透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將學習和實踐聯(lián)系了起來。讓我體會到了一些學以致用的好處。掌握了正確地描述一些病害癥狀的方法,加深了對一些植物病害的感性認識,了解了一些癥狀在病害診斷中的作用,了解了植物病毒、細菌和真菌所致病害的外部癥狀的`區(qū)別,并掌握利用這些特征進行診斷的一般方法。透過這次實習,我了解一些預防措施,我們不能根除病害,但我們能認識病害規(guī)律后能夠預防病害的發(fā)生。同時,透過這次實習,磨礪了我們的意志,增強了我們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和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

  植物病理學的實習主要是采集病害植株,在還沒有采集之前,我以為采集植物就應是很容易的,但真正開始的時候,我才明白,其實病株的采集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的。我深刻體會到“經(jīng)驗”對于農(nóng)安工作的好處所在。對于缺乏經(jīng)驗的我們,在經(jīng)過病害植株的時候,完全視為不見。而老師經(jīng)過的時候,就能夠輕易的發(fā)現(xiàn),當提醒我們它是有病的時候,我們才蜂擁而至地去采集。我經(jīng)常會將蟲害葉子拿給老師幫忙認,她看一眼就明白這是蟲害而并非病害。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到,“經(jīng)驗”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只具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對于一個合格的農(nóng)安工作者來說是不足的,農(nóng)安工作是一份重實踐的工作,還應有充足的實際操作來充實自己,而“經(jīng)驗”就是最好成果和工具。

  實習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自己都親身經(jīng)歷過,所以明白每一步都是多么的不容易。長途跋涉的采集過程、操作細致的鑒定步驟、費力繁瑣的標本制作,能夠說辛苦的同時,也是一個考驗我們耐力的過程,而當我們見到病株的時候、鑒定到新的病原物的時候,成功的喜悅也是難以言喻的。

  以前在書本學習的知識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很極好的驗證。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是植病診斷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經(jīng)過這次實習,我意識到在接觸病害的時候,個性是沒有病征的病害,我們就應把把想象的空間放大,不能單純以為無病征的就是病毒病害,因為譬如氣候等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狀和病毒的病狀十分的相似。

  鑒定的過程,我始終認為是最難的。挑取病原物是很有講究的,挑針的力度把握要適宜,用力太輕無法挑取病原物,用力過猛不僅僅挑不到病原物,還有可能連寄主的組織一同破壞掉。針比較較干的葉片,能夠在病原物的部分滴少許水,這樣能夠提高挑取的成功率。另外,制片的時候要保證載玻片上的病原物沒有其他病原物的污染。用顯微鏡的時候,不能急,就應慢慢調(diào)試。在參考書籍的選取上不宜選年代過久的鑒定書,因為隨著植病的發(fā)展,很多屬名或者病原物的名稱等都有少許的改動,個性是在無性和有性階段不同上,所產(chǎn)生的名字也是很多的,這給我們的鑒定帶來必須的難得,但也要求我們要分清其無性和有性階段。

  壓標本是很繁瑣的一個過程,必須要有耐性。標本必須要干,否則就會發(fā)霉,能夠帶標本到日光充足的地方曬,這樣能夠有效地蒸發(fā)水分。但是,最有效的還是換紙,換紙講究的是一個“勤”字。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充分體會到水分給標本帶來的損害有那么大,所以換紙沒有很勤。之后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的標本中,前期的可能有少許的發(fā)霉,但后期的標本會有很大的改善。

植物實習報告8

  一 實習概況

  名稱:土壤植物地理實習

  地點:湖北應山自然保護區(qū)

  時間:20xx年4月23日--20xx年4月25日

  實習人員: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專業(yè)

  指導老師:***

  二 實習目的與要求

  土壤與植物地理學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要素之一,是地理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和表證。土壤植物地理實驗是植物地理學教學重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是地理學者基本功的訓練之一。

  本實習目的是驗證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加學生深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土壤與植物地理實驗分析、結果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的技能和技巧。

  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學習植物地理的實驗方法和研究的技能,提高分析自然地理現(xiàn)象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具體要求學生:

  1.掌握土壤機械組成、PH值、速效磷測定技術方法。

  2.對土壤地理研究的實驗室研究技術和方法有一點感性認識。

  3.對土壤粒級、土壤機械組成、土壤PH值、速效養(yǎng)分有更深刻的認識。

  4掌握植物分類學 植物生態(tài)學? 植物群落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方法。認識常見植物得優(yōu)勢種40-50種,認識和描述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

  三 實驗方式與要求

  以10-15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小組每個人共同按規(guī)程完成取得實驗結果,獨自撰寫實驗報告。

  實驗前必須預習實驗實習指導書的相關部分,了解實驗的基本內(nèi)容并把個人準備的實驗物品帶到實驗室。必須提前15分鐘到達實驗室,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根據(jù)實驗指導內(nèi)容獨立進行實驗,按要求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分析比較。記錄與畫圖,有困難時,積極思考,分析原因,自己排除障礙,實在解決不了才找老師幫助或同學之間互相幫住。

  實驗結果及時準確記錄并做實驗報告,按時交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要求簡明扼要,條理清楚。

  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規(guī)則。

  四 實習內(nèi)容

 。ㄒ唬┉h(huán)境條件

  環(huán)境是指某個特定主體周圍一切事物及現(xiàn)象的總和。影響植物生存是環(huán)境因素(生態(tài)因子)根據(jù)其性質(zhì)可分為6個基本類型:

  非生物因子:⑴氣候因子。如光、溫度、降水、風等。

 、仆寥酪蜃。包括土壤結構、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

  ⑶地形因子。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和坡型。

  生物因子:? ⑴植物因子。包括植物之間的機械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

  ⑵動物因子。如攝食、傳粉和踐踏等。

 、侨藶橐蜃。有墾殖、放牧和采伐等。

  環(huán)境中各種生態(tài)因子是彼此聯(lián)系,互相影響的,任何一個單因子的變化,認識植物的生長,發(fā)育,繁殖及其都必將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變化及其反作用,而且植物生長發(fā)育的不同階段對生態(tài)因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綜合作用分析中區(qū)分生態(tài)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對分布都很重要。

  下面從環(huán)境的多個角度來分析環(huán)境對植物生存的影響:

 、殴庹諚l件。光照對于植物的生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的,所有的綠色植物都需要通過光合作用來固碳。同時光照的強度、光質(zhì)以及光照長短也對植物有影響,這些影響是通過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實現(xiàn)的。

  ⑵溫度條件。植物吸水需要適宜的溫度范圍,例如溫度過低的話會限制植物的吸水。溫度對蒸騰作用也有影響:一方面,溫度高低會改變飽和差從而影響植物蒸騰,一般來說氣溫越高,蒸騰越強;另一方面,溫度能直接影響葉面溫度和氣孔開關,葉面溫度比氣溫越高,蒸騰越強。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范圍。溫度還對光合作用有影響,這是通過暗反應實現(xiàn)的。此外溫度還會通過影響酶的作用來影響呼吸作用。

 、撬謼l件:水分是代謝作用過程的反應物質(zhì),也是植物對物質(zhì)吸收和運輸?shù)娜軇T诠夂献饔,呼吸作用,有機物合成和分解的過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參與。各種物質(zhì)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植物體內(nèi)運輸。植物體內(nèi)水分在蒸發(fā)蒸騰散失過程中,可以減低植物體溫,是植物熱量調(diào)節(jié)和熱代謝的主要方式。

 、葼I養(yǎng)條件:

 。1)礦質(zhì)營養(yǎng)元素:礦質(zhì)營養(yǎng)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其生理作用:a細胞結構物質(zhì)的組成成分b植物生命活動的調(diào)解者,參與酶的活動c電化學作用,即平衡離子濃度,穩(wěn)定膠體,中和電荷等。

  (2) 碳素營養(yǎng):是植物的生命基礎,在植物體內(nèi)占干重的45%,是植物所有器官組織的組成物及有機化合物的主要骨架,這些有機物氧化釋放的能量為所有生物活動必需。

  ⑸生物條件:

 。1)動物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動物對植物的攝食以及對植物傳粉的影響。

  (2)植物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對各種氣候因子的競爭及對空間的競爭,還有各種植物間的寄生共生關系等。

  ⑹地形條件: 地形因子主要通過對光,溫,水和營養(yǎng)等生態(tài)因子進行空間再分配,形成多樣的生境,從而間接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

  ⑺氣候條件:不同植物對氣候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植物分布會因氣候的不同而不同。

 。ǘ⿲嵙暟才

  1.4月23日

  上午:觀察路邊及附近植物,認識植物結構,采集標本。

  喬木層?杉木、馬尾松,若無人為影響,還有闊葉林、灌木層? 茂密,主要有竹子和檵木(金縷梅科)、草本?林內(nèi)有蕨類植物,草本植被很少藤本? 野葛(豆科) 田里藤本狀 菝(百合科),常見的還有青葙、蓼科植物、山茶科、野牡丹科(柏拉木)等。

  下午:分組壓制標本。

植物實習報告9

  1.實習目的

  了解農(nóng)藥的研制、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及其實際應用全過程和實際情況,增加對植物化學保護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專業(yè)的理解和專業(yè)知識的掌握。了解我國農(nóng)藥企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適應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

  2.實習內(nèi)容

  觀看視頻《科學使用農(nóng)藥》;參加時春喜研究院和張興教授的報告會;參觀農(nóng)藥研發(fā)機構和農(nóng)藥生產(chǎn)企業(yè);田間病蟲害發(fā)生及化學防治情況實地調(diào)查;農(nóng)藥銷售及農(nóng)藥使用現(xiàn)狀調(diào)查。

  3.實習結果

  3.1、5月21日上午,觀看視頻《科學使用農(nóng)藥》

  視頻《科學使用農(nóng)藥》主要講述了我國現(xiàn)在農(nóng)藥使用的現(xiàn)狀問題、農(nóng)藥的基本知識、農(nóng)藥的科學使用和安全使用。我國現(xiàn)在農(nóng)藥使用的現(xiàn)狀問題主要表現(xiàn)有:施用藥劑種類和劑量的不合理;長期使用單一藥劑品種和高劑量使用,引起害物產(chǎn)生抗藥性;施藥的時機和方法不合理;大多使用者對農(nóng)藥毒性了解甚少,而導致農(nóng)藥中毒等。農(nóng)藥指農(nóng)用藥劑,即凡使用很少量便能保護農(nóng)、林、牧、漁等業(yè)與環(huán)境、衛(wèi)生,使其不受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為害的物質(zhì);和作用于生物體后能影響其生長發(fā)育;以及能提高這些物質(zhì)效力的輔助劑、增效劑等物質(zhì),均可稱為農(nóng)藥。農(nóng)藥按原料來源及成分可分為無機農(nóng)藥和有機農(nóng)藥(又分為植物性農(nóng)藥、礦物油農(nóng)藥、微生物農(nóng)藥和人工化學合成有機農(nóng)藥)。

  按農(nóng)藥主要的防治對象來分類,可分為殺蟲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農(nóng)藥劑型是指具有一定組分和規(guī)格的農(nóng)藥加工形態(tài)。常見劑型有粉劑(DP)、可濕性粉劑(WP)、乳油(EC)、粒劑(GR)、懸浮劑(SC)、可溶性粉劑(SP)等。農(nóng)藥的使用步驟為:稱量,配制溶液,噴施。科學使用的原則為科學用量,具體方法有選擇合適的藥劑、最佳施藥時間、適宜的施藥方法、良好的施藥器械,嚴格掌握安全間隔期,以及適時輪換用藥交替使用。農(nóng)藥安全主要表現(xiàn)為農(nóng)藥中毒,分為生產(chǎn)性中毒和非生產(chǎn)性中毒,包括對使用者、使用對象、農(nóng)產(chǎn)品和環(huán)境的安全。農(nóng)藥中毒者應及早及時采取相應救助措施,如去降農(nóng)藥污染源,防止農(nóng)藥繼續(xù)進入人體內(nèi),引吐洗胃或服用解毒藥。

  3.2、5月21日下午,參加時春喜研究員的《全國主要農(nóng)作物病蟲害發(fā)生與化學防治分析》的報告

  報告會上,時春喜研究員闡述了近幾年全國農(nóng)作物病蟲害的防治要點和發(fā)生情況。防治要點有:加強市場監(jiān)督與市場建設,組建流通企業(yè);針對現(xiàn)在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各級部門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技術推廣和示范;完善了農(nóng)作物栽培技術體系;建立了較為健全的種子化肥農(nóng)藥生產(chǎn)資料市場系統(tǒng);推廣了沼澤地建設,解決了生產(chǎn)中所需肥料問題,發(fā)展有機食品。我國近幾年農(nóng)作物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如下。首先,作為種植面積達4.35億畝的水稻,其主要病害仍然為水稻稻瘟病和紋枯病,蟲害為水稻螟蟲、水稻卷葉螟和稻飛虱。其發(fā)生特點:有大部分地區(qū)發(fā)生嚴重,重大病蟲害爆發(fā)強度大;次要病蟲害上升,危害加重;發(fā)生面積較大,波及面廣。小麥主要病蟲害為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紋枯病、蚜蟲、麥蜘蛛、小麥吸漿蟲,此外江淮流域的赤霉病發(fā)生危害也十分嚴重。玉米近幾年的病蟲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等。果樹病害主要有蘋果腐爛病、輪紋病以及早期落葉病,柑橘黃龍病、潰瘍病和瘡痂病等。果樹蟲害有蘋果紅蜘蛛、棉蚜、黃蚜以及小卷葉蛾,柑橘紅蜘蛛、潛葉蛾等。

  3.3、參觀農(nóng)藥研究所、農(nóng)藥中心以及農(nóng)藥中試生產(chǎn)基地(5月22日上午)

  農(nóng)藥中試生產(chǎn)基地,又名無公害農(nóng)藥研究服務中心中試基地。基地現(xiàn)有綜合樓一座,原藥合成、制劑加工車間各一座,配套設施齊全;擁有原藥合成、農(nóng)藥

  制劑加工、植物源有效成分提取、注干劑、微肥等六條中試生產(chǎn)線。我們主要參觀了植物源有效成分提取的工藝流程,即植物材料在提取罐提取,提取出液體經(jīng)過沉降罐進行雜質(zhì)等的沉降分離,沉降后的液體經(jīng)濃縮再進入真空干燥器進行干燥處理得到固體,之后在經(jīng)過噴粉塔、灌裝機和封口機等,制成最終的農(nóng)藥制劑產(chǎn)品。整套流程中的動力和熱源來自于鍋爐房的蒸汽。我們還參觀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的其他機械,如塑料擠出機、料倉、粉碎機、渦式離心機、肥料造粒機等。

  3.4、

  參加張興教授的《植物保健與和諧植保》的報告(5月22日下午)

  報告會上,張興教授旁征博引,從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的角度解釋提出植物保健的必要性和意義,在現(xiàn)代的綜合植物保護理論(IPP)中,應以植物保健為主導;在新農(nóng)藥創(chuàng)制的策略中,應堅持環(huán)境和諧優(yōu)先,安全有效并重,方便經(jīng)濟為輔,倡導無公害農(nóng)藥及農(nóng)藥無公害化。張興教授還就自己的科研路程和農(nóng)藥中心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使得我們明白了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要有所堅持、敢于堅持,不能人云亦云,科學研究道路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敢于創(chuàng)新,只要有利,我們都應該考慮是否采納。

  3.5、參觀陜西省綠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5月23日上午)

  陜西綠盾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堯山路27號,主要生產(chǎn)生物農(nóng)藥、生物肥料等系列生物制劑。企業(yè)集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于一體,是中西部最大、全國生物農(nóng)藥品種最多的企業(yè)。該公司主要生產(chǎn)生物農(nóng)藥原藥,有井岡霉素、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等。其生產(chǎn)過程包括微生物的發(fā)酵,發(fā)酵液有效成分的提取、干燥和分裝等。發(fā)酵過程中先將菌種接種在擴大培養(yǎng)的罐體,經(jīng)過擴大培養(yǎng)的菌在接種到發(fā)酵罐中進行好氧發(fā)酵培養(yǎng),促使其目標產(chǎn)物的生成。這一過程需要嚴格的無菌環(huán)境,培養(yǎng)基等均要經(jīng)過高壓蒸汽滅菌,好氧培養(yǎng)所需的空氣也要經(jīng)過空氣濾過器而得到無菌空氣。發(fā)酵后的液體要先進行預處理,如加酸調(diào)節(jié)pH以增加流動性等。預處理后的發(fā)酵液經(jīng)過板框壓濾、條磁膜壓濾以及拉濾濃縮得到提取液。提取液在經(jīng)過樹脂提取等一系列工藝得到含有效成分濃縮液。濃縮液近噴霧干燥獲得農(nóng)藥原粉。通過詢問,我們進一步了解的真空干燥和噴霧干燥的區(qū)別,真空干燥雖較噴霧干燥效果好且對有效成分的影響低,但是其處理的量卻有限,因而該公司選擇了噴霧干燥法。此外,我們還參觀了其水劑灌裝線,整個流線包括上瓶、定量裝液、加蓋、封膜、自動打碼帖簽以及裝箱。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該公司將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環(huán)境中,而沒有任何處理,這容易導致污染,希望該公司和相關部門能及時解決。

  3.6、參觀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5月23日下午)

  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屬國內(nèi)農(nóng)藥制劑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位于陜西省渭南市高新區(qū),占地面積53360平方米,擁有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線10條,年生產(chǎn)能力8000噸。主要從事新型環(huán)保農(nóng)藥和精細化工產(chǎn)品的研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公司注重科技進步和新產(chǎn)品研發(fā),以技術研發(fā)和市場營銷為企業(yè)的兩個發(fā)展重點。公司主要進行農(nóng)藥的'物理合成,利用原藥生產(chǎn)農(nóng)藥制劑產(chǎn)品,擁有粉劑、乳油、懸浮劑、水乳劑、顆粒劑農(nóng)藥生產(chǎn)線,共生產(chǎn)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螨劑、肥料等五大類一百多個產(chǎn)品。懸浮劑生產(chǎn)車間的加工流程為配料、預粉碎、砂磨粉碎、調(diào)配混合和包裝?蓾裥苑蹌┑募庸ち鞒虨椋号淞、預混合、粉碎、再混合、后混合、包裝。此外我們參觀了水乳生產(chǎn)車間、塑料車間和原料倉。經(jīng)過與工作人員交流,我們知道公司每年的生產(chǎn)量主要取決于各地往年的銷量評估,同時政府每年也會依據(jù)當年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而向公司下緊急訂單。

  3.7、參觀參觀陜西省大荔縣馮村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5月24日上午)和楊凌地區(qū)主要作物病蟲害發(fā)生及化學防治調(diào)查(5月25日上午)

  陜西。T村)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位于陜西省大荔縣馮村鎮(zhèn)和埝橋鎮(zhèn),園區(qū)規(guī)劃占地面積5萬畝,涉及17個村,包括工廠化育苗區(qū)、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區(qū)、標準化生產(chǎn)區(qū)、物流中心區(qū)、休閑觀光農(nóng)業(yè)區(qū)、檢測培訓區(qū)。

  通過相關人員的介紹和講解以及實地調(diào)查,我們也對該地區(qū)近幾年的病蟲害有了初步了解。保護地的病害主要有:危害瓜類和茄科作物根部的根結線蟲(以南方根結線蟲為主,兼有北方、花生、爪哇根結線蟲);危害瓜類等的霜霉;病毒病害主要為黃化曲葉病毒病;以及其他的根腐病、生理性病害。其中由根結線蟲引起的病害主要采用防治措施有壟溝高溫消毒和施藥(噻唑靈)。蟲害主要有斑潛蠅、粉虱(煙粉虱為主,白粉虱次之)、薊馬和茶花螨。斑潛蠅的發(fā)生高峰主要有兩個,即7-8月份和10月中旬。煙粉虱主要危害作物葉片,可傳播病毒(黃化曲葉病毒),發(fā)生高峰為7-8月和9-10月中旬。薊馬和茶花螨也均危害葉片,不同的是茶花螨每年繁殖代數(shù)多,且主要危害瓜類葉片,使葉片變厚變硬。目前,對于各種病蟲害的防治仍然是比較被動的,往往在發(fā)生之后以采取噴藥防治為主,再輔以其他的防治措施。

  3.8、農(nóng)藥銷售及使用現(xiàn)狀調(diào)查(5月24、25日下午)

  詳細見調(diào)查報告

  4.實習總結

  這次教學實習中,我們通過觀看視頻《科學使用農(nóng)藥》,參加報告會,參觀農(nóng)藥研發(fā)機構和農(nóng)藥生產(chǎn)企業(yè),實地調(diào)查田間病蟲害發(fā)生及化學防治情況,調(diào)查農(nóng)藥銷售及農(nóng)藥使用現(xiàn)狀,使我對農(nóng)藥的研制、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及其實際應用全過程和實際情況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增加了對植物化學保護的感性認識,加深了對所學專業(yè)的理解和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增強了用知識技術回饋三農(nóng)的決心。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農(nóng)藥的研制、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及其實際應用在現(xiàn)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研發(fā)與生產(chǎn)使用尚未做到完善的協(xié)調(diào)合作和交流,研發(fā)層面的商品化實用化程度不高,生產(chǎn)企業(yè)的獨立自主研發(fā)能力較弱,農(nóng)戶對新技術新藥、病蟲害合理防治以及科學安全用藥等方面的了解較少。

  在這次實習中,也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在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的薄弱面,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不起來。以后還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學習,加深和鞏固這些理論知識和技能。

植物實習報告10

  1.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植物學野外實習是植物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植物學野外實習是生物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實踐課程,是本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植物學野外實習,鞏固和豐富學生已經(jīng)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植物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科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2.實習時間

  20xx年5月9號到5月11號

  3.實習地點

  洛陽欒川龍峪灣森林公園,國家植物野外實習報告植物野外實習報告級風景區(qū)。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是在龍峪灣林場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的洛陽市第二大森林公園,該公園地處伏牛山主峰,以其豐富的資源、優(yōu)雅的環(huán)境、獨秀的山峰聞名于世。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區(qū),據(jù)調(diào)查龍峪灣有各種草本、木本植物 1900 余種,其中國家保護的有 42 種,龍峪灣有各種野生動物、昆蟲類約 400 余種,其中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有 48 種,被稱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王國”。龍峪灣還是中原地區(qū)的“中草藥寶庫”,有很多是國家中藥的`保護品種,有山珍 20 余種,野生水果 50 余種。

  4.實習的組織形式

  本次實習以小組為單位,將所有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6至7人組成,其中一半的小組進行植物實習,另一半的小組進行動物實習。在雙方實習期滿后交接實習用具,進行角色對調(diào)。在每次的外出采集之前,會由帶隊老師首先確定好路線。在實習的過程中,會由專門的老師帶領大家,并且會有老師殿后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5.實習內(nèi)容

  (1)實習用具

  本次植物實習的用具有:高枝剪,枝剪,掘根器,手鋸,放大鏡,卷尺,指北針,野外采集記錄本,編織袋,背包,自封袋,鉛筆,工具包(大鈍鑷子,小鈍鑷子,尖鑷子,剪刀),繩子各一個,標本夾一套,白面線,標簽(號牌)若干

  (2)準備工作

  在實習開始前一天下午,指導老師對大家進行動員和實習指導。

  ①老師們?yōu)榇蠹医榻B了龍峪灣的基本情況,包括海拔、氣候、植被分布等情況。

 、诮淌诹舜蠹以趺床杉瘶吮尽⒈4鏄吮、記錄標本

  Ⅰ采集標本

  應選擇以最小的面積,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選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體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葉外,最好采帶花或果。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莖或樹皮,也必須同時選取少許壓制。每種植物要采2-多個復份。要用枝剪來取標本,不能用手折,因為手折容易傷樹,摘下來的壓成標本也不美觀。不同的植物標本應作不同的采集方法。 (1)必須采集完整的標本。剪取或挖取能代表該種植物的帶花果的枝條(木本植物)或全株(草本植物),大小掌握在長40cm、寬25cm范圍內(nèi)的。有的科如傘形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如沒有花、果,鑒定是很困難的。 (2)對一些具有地下莖(如鱗莖、塊莖、根狀莖等)的科屬,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在沒有采到地下莖的情況下難以鑒定的,因此應特別注意采集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 (3)雌、雄異株的植物,應分別采集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時鑒定。 (4)采集草本植物,應采帶根的全草,如發(fā)現(xiàn)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采基生葉。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壓入標本夾內(nèi),也可選其形態(tài)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別壓在標本夾內(nèi),但要注意編同一的采集號,以備鑒定時查對。 (5)喬木、灌木或特別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取其植物體的一部分。但必須注意采集的標本應盡量能代表該植物的一般情況。如可能,最好拍一張該植物的全形照片,以補標本的不足。 (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成一團,不易分開。如金魚藻、水毛茛、貍藻等。遇此情況,可用硬紙板從水中將其托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內(nèi)。這樣,就可保持形態(tài)特征的完整性。

  (7)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上的葉形和老枝上的葉形不同,或者新生的葉有毛茸或葉背具白粉,而老葉則無毛,如毛白楊的幼葉和老葉。因此,幼葉和老葉都要采。對一些先葉

  開花的植物,采花枝后,待出葉時應在同株上采其帶葉和結果的標本,如山桃,由于很多木本植物的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別植物種類的依據(jù),因此,應剝?nèi)∫粔K樹皮附在標本上。如樺木屬的一些種類。 (8)對寄生植物的采集,應注意連同寄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別注明寄生或附生植物及寄主植物,如桑寄生、列當?shù)葮吮镜牟杉?(9)采集標本的份數(shù):一般要采2―3份,給以同一編號,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標本除自己保存外,對一些疑難的種類,可將其中同號的一份送研究機關。請代為鑒定。他們可根據(jù)號簽送給你一個鑒定名單,告訴你這些植物的學名,若遇稀少或奇異的、或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還須多采。 以上所說的采集方法,采回的標本只能適用于臘葉標本的制作,如果將花或果實用藥品浸制保存其原來的形態(tài)用作示范材料或實驗材料。采集時必須將花和果實

  放在采集箱中帶回室內(nèi)浸制。

  Ⅱ

 、

  ③老師們特別著重強調(diào)的一點是安全問題,實習地區(qū)是一個風景區(qū),來往車輛比較多,且山路曲折,不容易發(fā)現(xiàn)危險

  任務分工

  每天實習情況

 、俚谝惶

 、诘诙

 、鄣谌

  標本的采集

  標本的制作

  6.成果展示

  7.心得體會

  我們于5月9日——11日在洛陽市欒川龍峪灣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植物野外實習,主要實習內(nèi)容為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我們組共制作植物標本129種,有菊科、大戟科、山茱萸科、天南星科等植物。我在組內(nèi)的分工主要是負責在標本采集過程中的野外記錄。通過此次實習,我不僅認識了更多的植物、掌握了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了解了如何對植物標本進行保存;而且也深深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小組里各成員分工明確,大家目標一致、互幫互助,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團隊精神。同時,實習過程中和老師們同吃同住,一同上山采集,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老師們的博學和親切,收獲頗豐。

植物實習報告11

  簡介: 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中最靈活、最生動、最豐富的題材。由于園林植物形態(tài)各異、顏色多種多樣、生態(tài)習性各不相同,展葉、開花季節(jié)不同,且具有一定生態(tài)保健功能,通過植物造景,合理配置,不僅能構成絢麗多彩的立體畫面,而且能形成良好的人居環(huán)境。由于地區(qū)、氣候、風土人情不同,不同的山水特征會有各種不同的適生植物和建園材料,它直接影響著園林綠化的外貌,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

  關鍵字:湖南 園林 植物造景 特色

  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中最靈活、最生動、最豐富的題材。由于園林植物形態(tài)各異、顏色多種多樣、生態(tài)習性各不相同,展葉、開花季節(jié)不同,且具有一定生態(tài)保健功能,通過植物造景,合理配置,不僅能構成絢麗多彩的立體畫面,而且能形成良好的人居環(huán)境。由于地區(qū)、氣候、風土人情不同,不同的山水特征會有各種不同的適生植物和建園材料,它直接影響著園林綠化的外貌,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

  1 自然條件概況

  2 湖南園林植物現(xiàn)狀

  2. 1 園林植物應用現(xiàn)狀

  近幾年來,湖南城市綠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城市和近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得到改善。園林植物在湖南城鎮(zhèn)綠化中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和“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引進植物為輔”的原則,城鎮(zhèn)綠化的基調(diào)樹種應為樟樹、廣玉蘭、紅(紫) 葉李、紅 木、懸鈴木、銀杏、楓香和山茶花。在湖南大多數(shù)城市的行道樹都采用了鄉(xiāng)土樹種,很多道路更是以植物來命名,如香樟路、水杉路、玉蘭路、楓香路等;ü麡鋭t在園林中起著點綴色彩的作用,為園林增添了幾分生氣,如火棘、南天竹、十大功勞、衛(wèi)矛、桃、杏、柿樹、石榴、楊梅、李、垂絲海棠等。鄉(xiāng)土藤本樹種還可作為墻面、橋梁、廊架、棚、圍墻、假山等的垂直綠化,像紫藤、云實、金銀花、五色地錦、爬行衛(wèi)矛、木香、崖豆藤等。鄉(xiāng)土樹種還具有在園林中分隔空間、屏障視線、襯托景物和起到防范的功能。湖南目前應用得較多的有珊瑚樹、小蠟、金葉女貞、枸骨、枸橘、薔薇、紅 木、龜甲冬青、火棘等。但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園中,如一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果樹、經(jīng)濟樹種, 也被廣泛使用。如銀杏、桃、李、楊梅、柿樹等,在具有花、果、葉美化功能的同時,還具有生產(chǎn)果實、藥材等功能。

  2. 2 存在的問題

  3 湖南園林植物造景特色

  3. 1 鄉(xiāng)土樹種的選用

  在造園過程中,鄉(xiāng)土樹種的應用極其重要。如在園林中可作為園景樹,構成園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觀,表現(xiàn)其形體美或色彩美,如臭椿、香樟、桂花、楓香、雞爪槭等。冠大、蔭濃、姿態(tài)秀美的鄉(xiāng)土樹種也是庭蔭樹的首選,如桂花、臭椿、楓楊、香樟、七葉樹、鵝掌楸等。為此,順應自然,適地適樹,因地制宜是進行園林設計的靈魂。

  3. 2 利用葉色造景

  一般說常綠針葉樹的葉色為暗綠色,常綠闊葉樹的葉色也為暗綠, 但具有光澤;而落葉闊葉樹的葉色差異較大,具體到每一個種的綠葉色彩均不相同,石楠、冬青、香樟、飛蛾槭、黃楊、梧桐、側柏、柳樹等有嫩綠、黃綠、綠色、銀灰綠、粉綠等各種顏色。近幾年湖南綠地中運用灌木作大色塊布置就用了龍柏(深綠) 、龜甲冬青(墨綠色) 、金葉女貞(黃綠色) 、大葉黃楊(綠色) 、灑金千頭柏(金黃色) ,用各種綠色配置出各種生動的圖案,而不同的季節(jié),顏色也會有淺濃的變化。春夏、秋冬時,葉的顏色也在發(fā)生變化。早春,香樟、石楠、山麻桿的紅葉、垂柳、冬青、女貞、水杉的嫩葉都非常漂亮。深秋落葉前,紅黃色的烏桕、橙色或紅色的楓樹或槭樹、火紅的衛(wèi)矛、褐色的水杉、紅色的鹽膚木、黃色的銀杏、無患子等更是令人陶醉。還有常年異色葉樹種, 如紫葉李、榆葉梅、紅楓、胡頹子以及湖南特有的紅花 木等大大地豐富了園林色彩。

  3. 3 利用樹形造景

  園林樹木姿態(tài)多樣,不同的樹形可以給人以不同的風韻美和聯(lián)想美。挺拔的楊樹、水杉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而垂柳的萬千柳條, 隨風拂動, 卻給人纏綿、惜別、柔婉的美感;棕櫚形的蘇鐵、棕櫚、蒲葵則帶給人一派熱帶風情;龍爪槐的曲枝形、迎春的拱枝形、鋪地柏的匍匐形等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聯(lián)想。充分把握植物的姿態(tài)美,根據(jù)不同綠地的性質(zhì)和要求就能創(chuàng)造出韻味無窮的效果來。利用樹形造景在湖南、長沙、湘潭城市群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使用。

  3. 4 利用落葉樹造景

  在園林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常綠植物,它們營造出一種永恒的氛圍。與其對比,落葉樹則能為園林帶來更多時令性的歡悅。對于落葉樹種的選擇,除了看其葉和花是否獨具特色外,還需考慮植株在冬季樹葉脫落時枝條構成的圖案是否優(yōu)美,因為落葉樹木不僅可在這一最需要陽光的時節(jié)充分吸納陽光,還可與白雪共同構成精美絕倫的庭園雪景?嚅、臭椿的冬態(tài)就十分俏麗,又不失飄逸。水杉落葉后的姿態(tài)也十分瀟灑。還有一些花果樹,冬季紅紅的果子掛在枝頭,十分逗人喜愛,如火棘、南天竹、衛(wèi)矛。

  3. 5 利用觀花樹種造景

  能夠開花, 且花大而美的園林樹種一直是植物造景中的寵兒,而有些香花植物更能給人愉悅之感。春天開花的有白玉蘭、紫玉蘭、紫荊、紫藤、紅 木、泡桐、合歡、海桐、鵝掌楸、櫻花、桃花、迎春、杏花、金縷梅、連翹、流蘇樹、楸樹等,夏天開花的有木槿、廣玉蘭、紫薇、夾竹桃、石榴、梔子花、棣棠、槐樹、溲疏,秋天有桂花、木芙蓉、夾竹桃、小葉女貞、胡頹子、油茶、金絲桃,冬天開花則有梅花、枇杷、臘梅、山茶。根據(jù)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創(chuàng)造出四季花開不斷、色彩繽紛、美麗芬芳的景觀效果, 可謂“一路春光四時來”。

  4 對湖南園林植物造景建議

  4. 1 反映文化內(nèi)涵

  湖南是湘楚文化的發(fā)源地,進行現(xiàn)代式的景觀設計和園林植物的選擇應注重原有的文化內(nèi)涵和千百年來人們沉淀下來的審美情趣。在園林植物造型上選擇如龍柏、龍瓜槐等龍形枝條的園林植物,在模紋花帶種植設計上考慮選擇羅漢松、五針松等“龍”形圖案,暗示龍城、龍舟文化。其次在人們審美情趣上,選擇符合大眾人性化要求的植物。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禾本科竹類植物,斑竹、佛肚竹、羅漢竹、鳳尾竹,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品味,形成竹景婆娑,搖曳多姿的人居環(huán)境。此外還有“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的松科植物;“桅子為禪客”的桅子花;“惟有暗香來”的梅花;“雪后無顏色,凌寒見此花”的茶花;“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梧桐等勾動居民情趣與詩興的植物材料, 詩興析出一點文化的品味,造就一種儒雅氛圍。

  4. 2 形成季相特色

  湖南氣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觀的季相也很突出。借用各種花木的.時令及四季景觀的變化,講究春花、夏葉、秋實、冬干,通過合理配植,達到四季有景。如桃李報春、夏榴如火、秋桂飄香、冬梅斗寒突出季相特色。特別是利用秋葉樹種的葉色變化,創(chuàng)造出秋天的爛漫,絢麗多彩,使人耳目一新。作為園林景觀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同時它又非常巧妙地解決亞熱帶地區(qū)夏季陽光直射、酷熱難當,居民樂于在樹林下遮蔭避暑;而冬季嚴寒、居民渴望陽光,體驗大自然的恩賜,不啻為一種人性化的景觀植物設計。秋葉植物可選擇:楓香、銀杏、馬褂木、紅楓、三角楓( Acer2buergerianum) 五角楓( Acermono) 、紅翅槭( Acerf abri) 等。

  4. 3 注重生態(tài)保健功能

  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有“芳香開竅”之論,曾有“香佩療法”,近代國外也出現(xiàn)“香花診室”,其機理源于芳香性植物“通經(jīng)走路,開竅透骨”之功效,近代不少學者也研究得出不少芳香性植物的揮發(fā)物質(zhì)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可以醒腦提神、平和心緒。如松柏能散發(fā)芳香,其葉多為針狀,又肯有“尖端放電”功能,有利于改善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灑金柏、欒樹對金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孢桿菌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樟葉提取物有一定抗菌作用,其揮化油及水煎液對細菌有較廣的抗菌作用,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等常見致病菌。因此,在居住小區(qū)附近應選擇具有生態(tài)保健的園林植物,選用桂花、木蘭、樟樹、松科等喬木樹種,下植體量較小芳香灌木如桅子花、含笑、月桂,以形成一定芳香氛圍,為居民創(chuàng)造更多的綠療機會。同時, 生態(tài)保健功能與文化氛圍和季相變化可以得到有機地結合。

  4. 4 增加花灌木種類,并使用豐富的蕨類植物

  植物景觀中喬、灌、草的比例及大量色塊地應用甚為重要。在園林植物的選擇方面,我們可以更多地選擇花期長、觀賞性強的木本或宿根植物,耐蔭的林下植被,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延續(xù)性景觀效果。立體種植,提高綠量,豐富景觀層次,使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生態(tài)效益。如矮化的超音紫薇、滿天星、五色梅、宿根福祿考、中華金菊、吉祥草等。目前需求量大的品種有:黃色、白色、深紅色的豐花月季,繡線菊類、糯米條、木本繡球、天目瓊花、丁香屬、金縷梅、臘梅、迎春等種類。湖南氣候溫和,土壤偏酸性,蕨類植物豐富,如石韋、抱石蓮、江南星蕨、腎蕨、鐵線蕨、翠云草、紫萁、海金沙、狗脊等,但只少量應用或仍呈野生狀態(tài),因此篩選野生蕨類,用于園林植物造景,豐富園林景觀是今后應該注意的。

  4. 5 合理使用珍稀瀕危植物

  一些珍稀瀕危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特性,在園林中應用的可能性和意義較大。建立植物專類園是一種可行的途徑,植物專類園是以一種或幾種植物在公園、植物園、樹木園、森林公園中作集中配置的一種形式,既具有觀賞性、實用性,又能保存種質(zhì)資源,還能很好地起到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的宣傳和教育作用,因而倍受園林、林業(yè)部門的重視. 如銀杏、金錢松、銀杉、珙桐、金花茶、綠萼梅、重瓣榆葉梅、變?nèi)~榆葉梅、紅花 木、紅花含笑、白、紅、黃型杜鵑、紅花石榴、白、紅、黃、紫色花的玫瑰、各種葉型的變?nèi)~木等。

  4. 6 進一步擴大垂直綠化面積及增加群落設計

  從生態(tài)園林的觀點,提高單位綠地面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最有效的辦法是充分利用墻面乃至屋頂,結合周圍環(huán)境,在可能的條件下設計人工栽培群落。近年來湖南已注意了垂直綠化,可用于垂直綠化的藤本及藤灌植物很多有:茉莉、迎春、爬山虎、常春藤、金銀花、美國凌霄、三葉木通、葡萄、蛇葡萄、短尾鐵線菊、扶芳藤、獼猴桃、紫藤、葛藤、木香、十姐妹、南蛇藤、五味子等。

  綜上所述,湖南園林植物特色是以樟樹、廣玉蘭、紅(紫) 葉李、紅 木、懸鈴木、銀杏、楓香和山茶花、桂花為主要景觀骨干樹種,以杜英、桂花、樟樹、銀杏、懸鈴木等植物為主要功能遮蔭樹,與其他骨干樹種相輔相助, 構成城市綠地的林冠層,以豐富多彩的灌木與草花,組成城市綠地的色調(diào),以美麗的觀葉植物點綴居所或綠地。

植物實習報告12

  一、實習小組分工

  組長:李景川

  組員:劉亞香、李菊陽、劉科、劉曉貞、祿健、陸園、羅標、李光平組長負責協(xié)調(diào)和管理全體成員的行程,安全以及協(xié)調(diào)組內(nèi)的實習工作的分配合作,保證本小組的實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組員在本次實習過程中認真完成各科老師布置下來的實習任務,服從實習老師和組長的分配與調(diào)度,與本組員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全程實習。

  二、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相結合,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工作及與人協(xié)作的能力。認識施秉縣云臺山地區(qū)植被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對該地區(qū)常見的植物有一定的鑒別能力,掌握利用樣方法調(diào)查植物群落的方法,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觀察和研究植物,達到提高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通過觀察、描述和采集、壓制、制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鑒定植物等,培養(yǎng)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zhì),學會鑒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物的采集、壓制、標本制作、種類鑒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今后的植物學教學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礎。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和種。

  三、實習時間及地點

  1、7月6號上午xxx

  2、7月7號xxx國家地質(zhì)公園(徒步云臺山)3、7月10號回貴陽、11號整理實習資料

  四、實習主要內(nèi)容

  (一)黃平飛云崖

  飛云崖作為黃平最為著名的景點,因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奇麗的自然景觀,散發(fā)著貴州特有的濃郁的民族風情,每年吸引著眾多的觀光游客和文化研究者。我們來到飛云崖已經(jīng)是下午了,不過看到如此郁郁蔥蔥的森林,我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投入這大自然的懷抱.

 、俚乩憝h(huán)境

  黃平處在黔中丘原向黔東丘陵的過渡地帶上。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逐漸降低。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最高峰在西北部紙房的轎頂山,海拔1367.2米,最低點位于東南角的清水江畔鐮刀灣,海拔為519米。云貴高原的'地質(zhì)構造形成這里山、丘陵、河流、溶洞、峽谷、壩子等地形地貌,地形北部為武陵山的余脈,多為中低山,坡陡谷深,南部為苗嶺山脈余系,為中低山丘陵,中部為河谷壩子和丘陵地帶。境內(nèi)壩子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黃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13℃--16℃.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雨熱同季,適宜林木的生長。

 、诜N質(zhì)資源

  共有137科392屬75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銀杉、紅豆杉、水杉等,二級保護樹種有臺灣杉、福建柏、翠柏、香樟、鵝掌楸、厚樸、凹葉厚樸、金銀花、櫸樹、喜樹、香果樹、杜仲、傘花木、十齒花、馬尾松、金錢柳等。主要植被以亞熱帶闊葉林和馬尾松純林為主的森林類型,分布在全縣十四個鄉(xiāng)鎮(zhèn),目前朱家山、大灣山等局部地帶有殼斗科、樟科、山茶科為主的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分布,其它地區(qū)的植被均為次生植被。

  (二)、苗嶺國家地質(zhì)公園(云臺山)

  (1)概況

  云臺山位于施秉縣城北十三公里處,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

  該風景區(qū)由云臺山、外營臺、轎頂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組成。面積約二百一十平方公里,主峰團侖巖海拔一千零六十六米,突起于群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于云霄之半,山巔如臺,加之云霧繚繞,故名云臺山。整個地勢西北較高,東南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水熱同季,氣候溫暖濕潤,素有舞陽明珠之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侯區(qū),氣候具有季風性、高原性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和濕潤,太陽輻射弱,日照時數(shù)少,年總輻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日照時數(shù)1197小時年平均氣溫14℃16℃.來到云臺山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爬山,那石梯子簡直就是成直角,上坡不容易,下坡更困難,腿直接就是抖著下來的。

  云臺山受人為破壞較少,因而森林茂密,植物種類繁多。群峰鼎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怪石崛起,加之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已被列為貴州省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游寶地。

  山上植被完整,現(xiàn)存木本植物58種、143屬、340科。其中,紅脈械、穗花杉、紅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國家級保護植物。具有觀賞價的奇花異卉,種類繁多,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有獼猴、野牛、錦雞、麝、麂、飛虎等,飛虎毛如金絲,雙目炯炯,紅寶石。

  云臺山薄層白云巖,泥質(zhì)白云巖。山體底部優(yōu)勢種為燈臺樹,灌木有,香葉樹,川釣樟,樓梯草,冷水花,勁草,苧麻,合歡,樸樹,響葉楊,野扇花,刺秋,秋海棠,楠酸樹,鵝掌材,黃精,中上部以鵝耳櫪,匙葉櫟為主要種,山頂部土薄,山頂部還有松樹,金發(fā)草,云貴鵝葉櫟毛黃櫨。屬喀斯特地形風貌,主峰海拔為1064m。獨峰突兀云霄,四面懸崖峭壁,而山頂平坦,古柏環(huán)抱如云,云霧繚繞,故名云臺。云臺山的植被以森林植被為主。總體上分為針葉林、常綠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常綠林主要分布在山頂。針葉林主要分布在山腰以及附近鄰山上。常綠落葉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山腳。在林下有鶯尾群叢、冷水花群叢等。云臺山地區(qū)的針葉林,馬尾松一油茶一鐵芒箕群落分布在施秉縣白垛鄉(xiāng)大慶付對面的馬尾松林。該群落,其地海拔980多m,屬于黑沖風景區(qū)。其外貌呈翠綠色,林冠疏散,層次特別分明,明顯地劃分為三層,喬木層該層主要以馬尾松,為建全優(yōu)勢種。

  (2)植物種類及測量方法

  主要觀察植被

  植物分類依據(jù):花、果實、葉互生還是對生。

 、贆烟一ǎ核N薇科,葉子邊緣有鋸齒,單葉,有典型的橫型皮孔。(薔薇科:多具托葉、萼片、花瓣均五數(shù),雄蕊多數(shù),聚合果,核果或梨果。常見有薔薇、月季、懸鉤子、草莓、梨、蘋果、桃、杏、李、梅、櫻桃、繡線菊等)

 、谔扉T冬:百合科,單子葉植物,中草藥,花瓣是3的倍數(shù)。(百合科:多為草本,花3的倍數(shù),子房上位,中軸胎座,蒴果或漿果,如貝母、蔥、天門冬、鈴黃精、百合、麥冬等。)

 、巯闳~樹:樟科,葉互生,搓有香味。(樟科:木本,具芳香,葉互生,花瓣6裂,裂片兩輪排列,花藥瓣裂,果內(nèi)含1枚種子。常見樹種有樟樹、山胡椒、肉桂等。)

 、軜翘莶荩呵o肉質(zhì),葉互生。

  ⑤苧麻:苧麻屬,屬蕁麻科植物。其中苧麻分成白葉種及綠葉種.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莖形成麻兜,可活數(shù)十年,莖叢生,背有茸毛,葉廣卵形或近圓形葉,背面密生白茸毛為白葉種,而無白茸毛稱綠葉種,單性花,雌雄同株,復穗狀花序.

  1.測量方法:樣方法

  2.樣地選擇的方法:選擇樣地應遵循下列原則:

  (1)種的分布要有均勻性。

  (2)結構完整,層次分明。

  (3)環(huán)境條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過渡地段。

  3.樣地的形狀:大多采用方形,又稱樣方;除此還有樣條,樣線,弱圓等?筛鶕(jù)不同研究內(nèi)容具體選擇。

  小型樣方用于調(diào)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層,大型樣方用于調(diào)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為防止出現(xiàn)閉合差,在森林調(diào)查中,樣方常沿著預定的測線方向呈菱形設置。其方法是由中心點定出距離為樣方對角線長度的兩個點,然后從這兩點分別拉直長度恰為樣方邊長的測繩,使其在每一側都恰好交接,就是樣方的邊界。

  4.樣地面積

  規(guī)格:20mx20m

  分為5x5共8個小樣方

  樣地數(shù)目多少取決于群落結構復雜程度。根據(jù)統(tǒng)計檢驗理論,多于30個樣地的數(shù)值,才比較可靠。為了節(jié)省人力與時間,考察時每類群落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選擇3~5個樣地;所有樣地應依照順序進行編號,以免混亂。

  地形條件山地土壤條件黃壤,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種類組成:喬木灌木草本大明松種常綠闊葉林。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調(diào)查植物類型和組成結構,并量取各類植物的樹高、枝下高、胸徑、冠幅。

  樹高指樹從地面到最頂端間的垂直距離。枝下高指樹第一棵枝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冠幅指樹冠外緣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一個圓面積記錄3.14r2形式,單位㎡。

  胸徑指樹離地1.3m處的直徑,單位cm.采用圍尺測量。

  由于條件限制,樹高、冠幅均采用目測方法,枝下高部分目測,部分實測,誤差在所難免。最后詳細記錄所得數(shù)據(jù),并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求出其平均值,并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植物群落的成層現(xiàn)象是極其重要的特征。一般優(yōu)勢層能較好地反映外界環(huán)境,其他層則更多地表現(xiàn)出群落內(nèi)部環(huán)境。層是群落的最大結構單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群落的外貌特征和群落類型位置。群落調(diào)查一般均以層為單位分別進行,森林群落一般分成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及小灌木)層、地被層四個基本層。每層內(nèi)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態(tài)特征的物種構成時,通常進一步細分為若干亞層。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層外植物(或稱層間植物),單做記載。

  結果統(tǒng)計與分析

  (1)分析群落各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數(shù)量特征,比較不同類型群落數(shù)量特征的差異。

  (2)計算群落各層中不同植物種的重要值,根據(jù)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種類在該層及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形成原因。

  (3)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計算、辛普森多樣性指數(shù)、香農(nóng)維納多樣性指數(shù)

  五、實習心得體會

  這一路的實習,白云山之游,如今還一幕幕得印入眼瞼。到實地進行考察,確實能將我們從書本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來。我們對云臺山的自然植被環(huán)境進行調(diào)查研究,從當?shù)刂脖坏母采w情況情況中了解環(huán)境人們經(jīng)濟和生活的影響.當然,我們還能通過調(diào)查過程,對植物群落調(diào)查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一些植物調(diào)查的專業(yè)術語,比如:胸徑,冠幅,枝下高等等,認識了更多的植物,初步掌握了一些野外植物的一些主要鑒別特征和這對于本科生的我們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爬白云山,高九百多米,我們班全部的人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看到了最美的風景;炎炎夏日,我們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實習有了很好的收獲;離校在外,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堅持,團結一致,我們的實習圓滿結束。

植物實習報告13

  1、實習目的與任務

  1.1 了解黑石頂植被分布情況和華南地區(qū)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回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與環(huán)境的相關性。

  1.2 通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3 激發(fā)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2、實習步驟與內(nèi)容

  2.1黑石頂簡介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封開縣東南部七星鎮(zhèn)內(nèi),東經(jīng)111°52’,北緯23°31’,北回歸線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復雜,森林茂密。木蘭科、金縷梅科、殼斗科、樟科、山茶科為5個典型科,在黑石頂分布廣泛,這幾個科組成優(yōu)勢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喬木。

  2.2 實習內(nèi)容

  7月5日 上午從珠海出發(fā),下午到達黑石頂,晚上老師對本次實習的目的、內(nèi)容和注意事項作了簡要的介紹。

  7月6日 上午在xx老師和唐恬老師的帶領下沿公路認種并采集標本108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7日 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沿某一進山路線認種并采集標本114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8日 上午在唐老師的帶領下沿另一進山路線認種并采集標本39種,同時采集壓制標本,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9日 上午對這幾天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總結和復習,下午學習壓制標本的方法以及進行認種考試。

  7月10日 白天攀登黑石頂,沿線觀察熱帶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開總結大會。

  7月11日 與第二批到達的同學完成交接,乘車返回珠海。

  3、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在黑石頂?shù)膶嵙暿刮耀@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里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有著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著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后會有蠟痕的甜茶?……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于植物的獨特形態(tài)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后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種著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教訓。

  1、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于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后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tài):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后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jié)特征去觀察鑒別。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復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jù)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征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后卻發(fā)現(xiàn)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松很多。后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征適用于在實驗室里更為準確的分類鑒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的葉子揉過之后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的重要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總結更為靈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種”: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tài)特征想到種名,然后再根據(jù)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過與身邊同學的對比,我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qū):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根據(jù)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后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通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tài)特征的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們屬于哪個科。后來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于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征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于是在后來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獲一定會更多。

  4、比較學習、集體學習、反復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于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和反復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qū)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獲最多的莫過于集體學習了??一群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著、互相幫助著、互相提醒著、笑著鬧著,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fā)去采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nèi)M成員共同復習反復記憶,那晚一起圍在飯?zhí)瞄T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復習不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集體的溫暖。我覺得,集體學習氣氛比較輕松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著重要意義。當然了,對于認種來說無論什么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復學習,只有反復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才有可能讓數(shù)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于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最熟悉的老師,一直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專業(yè)和認真。相信經(jīng)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嘆: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jīng)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來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說:“拿去凡強一下!”我曾經(jīng)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現(xiàn)在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類的,說即使現(xiàn)在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只要對它有足夠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見到就可以知道這是什么;在黑石頂他也每天給自己布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說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xx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跡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起打籃球一起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于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說的,不過到現(xiàn)在都沒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希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nèi)ヅ郎降脑缟暇颓那碾x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yè)方面做得很優(yōu)秀的人,但是對于相對比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并且愿意和我們一起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么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于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于黑石頂?shù)闹参锓浅J煜,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最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么多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品質(zhì)。

  黑石頂?shù)娜兆邮呛唵味鞓返,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guī)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shù)陌字啵蓓數(shù)男强,煙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福建青岡。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為有效。特別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fā)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xiàn)了俠女精神,終于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集體感呈指數(shù)型增長的見證。

  不過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么難能可貴的發(fā)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chǎn)品??珍貴的副產(chǎn)品。到最后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愿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進的地方。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觀察提出以下問題與建議:

  1、野外認種時講解不足

  人手不足導致某些組別在認種過程中所得知識不夠準確,講解不足,有些種類甚至說完種名和科名之后就沒有別的介紹。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筆記,又未能及時觀察到標本,不僅學習的效率會降低,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人手不足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等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外校聘請或者對非分類專業(yè)的帶隊老師進行培訓。

  2、采集標本方法不正確,對植物的愛護意識不強

  在采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安患啊笔侵冈诓杉瘶吮镜臅r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疤^”是指在采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于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說可以采某株植物作為標本的時候,拿著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fā)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著保護區(qū),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著所經(jīng)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嘆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于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后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應該抱著愛惜的心情去采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才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為什么不需要用同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采集標本的方法。

  3、對于森林整體結構和生境的關注度不足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頂植被分布情況和華南地區(qū)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回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與環(huán)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么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布與環(huán)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內(nèi)容。在三次的進山經(jīng)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于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里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我認為“植物分布與環(huán)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因為學習生物學就應該始終注意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內(nèi)容的缺失讓我深為嘆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里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為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么機會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huán)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植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后可能會采取集體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huán)境”的問題,因為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為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建議可能還很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夠對黑石頂實習的不斷改進起到一點幫助。

植物實習報告14

  高月,鐘賢宇,喻振陽植物野外實習報告

  年級:2014級

  專業(yè):生物技術二班

  組別:第四組

  組員:李佳俊,何真,賈菲,林棟,本次野外實習為期一周,本應在一年前進行,但因為各種原因推遲了一年。而在這晚來了一年的實習中我的收獲不僅是知識,還有友情,自信等。本次實習分為動物實習和植物實習兩部分,其中我組首先進行的是植物實習,為期三天。在這短短的三天時間里,我們收獲了很多東西,有很多事情值得去記錄。現(xiàn)將我組實習報告整理如下。

  1.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植物學野外實習是植物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植物學野外實習是生物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實踐課程,是本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植物學野外實習,鞏固和豐富學生已經(jīng)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植物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科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2.實習時間

  2016年5月9號到5月11號

  3.實習地點

  洛陽欒川龍峪灣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是在龍峪灣林場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的洛陽市第二大森林公園,該公園地處伏牛山主峰,以其豐富的資源、優(yōu)雅的環(huán)境、獨秀的山峰聞名于世。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區(qū),據(jù)調(diào)查龍峪灣有各種草本、木本植物1900余種,其中國家保護的有42種,龍峪灣有各種野生動物、昆蟲類約400余種,其中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有48種,被稱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王國”。龍峪灣還是中原地區(qū)的“中草藥寶庫”,有很多是國家中藥的保護品種,有山珍20余種,野生水果50余種。

  4.實習的組織形式

  本次實習以小組為單位,將所有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6至7人組成,其中一半的小組進行植物實習,另一半的小組進行動物實習。在雙方實習期滿后交接實習用具,進行角色對調(diào)。在每次的外出采集之前,會由帶隊老師首先確定好路線。在實習的過程中,會由專門的老師帶領大家,并且會有老師殿后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5.實習內(nèi)容(1)實習用具本次植物實習的用具有:高枝剪,枝剪,掘根器,手鋸,放大鏡,卷尺,指北針,野外采集記錄本,編織袋,背包,自封袋,鉛筆,工具包(大鈍鑷子,小鈍鑷子,尖鑷子,剪刀),繩子各一個,標本夾一套,白面線,標簽(號牌)若干

 。2)準備工作

  在實習開始前一天下午,指導老師對大家進行動員和實習指導。

 、倮蠋焸?yōu)榇蠹医榻B了龍峪灣的基本情況,包括海拔、氣候、植被分布等情況。

 、诮淌诹舜蠹以趺床杉瘶吮尽⒈4鏄吮、記錄標本Ⅰ采集標本

  應選擇以最小的面積,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選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體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葉外,最好采帶花或果。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莖或樹皮,也必須同時選取少許壓制。每種植物要采2-多個復份。要用枝剪來取標本,不能用手折,因為手折容易傷樹,摘下來的壓成標本也不美觀。不同的植物標本應作不同的采集方法。(1)必須采集完整的標本。剪取或挖取能代表該種植物的帶花果的枝條(木本植物)或全株(草本植物),大小掌握在長40cm、寬25cm范圍內(nèi)的。有的科如傘形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如沒有花、果,鑒定是很困難的。(2)對一些具有地下莖(如鱗莖、塊莖、根狀莖等)的科屬,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在沒有采到地下莖的情況下難以鑒定的,因此應特別注意采集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3)雌、雄異株的植物,應分別采集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時鑒定。(4)采集草本植物,應采帶根的全草,如發(fā)現(xiàn)基生葉和莖生葉不同時,要注意采基生葉。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壓入標本夾內(nèi),也可選其形態(tài)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別壓在標本夾內(nèi),但要注意編同一的采集號,以備鑒定時查對。(5)喬木、灌木或特別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取其植物體的一部分。但必須注意采集的標本應盡量能代表該植物的一般情況。如可能,最好拍一張該植物的全形照片,以補標本的不足。(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成一團,不易分開。如金魚藻、水毛茛、貍藻等。遇此情況,可用硬紙板從水中將其托出,連同紙板一起壓入標本夾內(nèi)。這樣,就可保持形態(tài)特征的完整性。(7)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上的葉形和老枝上的葉形不同,或者新生的葉有毛茸或葉背具白粉,而老葉則無毛,如毛白楊的幼葉和老葉。因此,幼葉和老葉都要采。對一些先葉

  開花的植物,采花枝后,待出葉時應在同株上采其帶葉和結果的標本,如山桃,由于很多木本植物的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別植物種類的依據(jù),因此,應剝?nèi)∫粔K樹皮附在標本上。如樺木屬的一些種類。(8)對寄生植物的采集,應注意連同寄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別注明寄生或附生植物及寄主植物,如桑寄生、列當?shù)葮吮镜牟杉。?)采集標本的份數(shù):一般要采2―3份,給以同一編號,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標本除自己保存外,對一些疑難的`種類,可將其中同號的一份送研究機關。請代為鑒定。他們可根據(jù)號簽送給你一個鑒定名單,告訴你這些植物的學名,若遇稀少或奇異的、或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還須多采。以上所說的采集方法,采回的標本只能適用于臘葉標本的制作,如果將花或果實用藥品浸制保存其原來的形態(tài)用作示范材料或實驗材料。采集時必須將花和果實放在采集箱中帶回室內(nèi)浸制。

 、 Ⅲ

 、劾蠋焸兲貏e著重強調(diào)的一點是安全問題,實習地區(qū)是一個風景區(qū),來往車輛比較多,且山路曲折,不容易發(fā)現(xiàn)危險

  任務分工每天實習情況①第一天②第二天③第三天標本的采集標本的制作

  6.成果展示7.心得體會

  我們于5月9日——11日在洛陽市欒川龍峪灣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植物野外實習,主要實習內(nèi)容為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我們組共制作植物標本129種,有菊科、大戟科、山茱萸科、天南星科等植物。我在組內(nèi)的分工主要是負責在標本采集過程中的野外記錄。通過此次實習,我不僅認識了更多的植物、掌握了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了解了如何對植物標本進行保存;而且也深深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小組里各成員分工明確,大家目標一致、互幫互助,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團隊精神。同時,實習過程中和老師們同吃同住,一同上山采集,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老師們的博學和親切,收獲頗豐。----何真

  我們于5月9日-11日在洛陽市欒川縣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進行植物野外實習。這是實習分組進行,每組6-7個人,主要進行植物的采集、標本的制作,標簽的填寫等。我在組里主要承擔照顧同學,標簽填寫的責任。我們共采集了130種植物,主要是薔薇科……。這次野外實習,加深了同學間的友誼,增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我們從課堂來到野外,加深了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深刻認識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植物實習報告15

  前言:

  通過一年植物學的學習,我們學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為了讓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zhì),而實踐永遠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通過實踐我們既能夠很快的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使理論與實踐想結合,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工作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又能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觀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還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壓制,標本制作,種類鑒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今后的植物教學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礎。這此野外實習不僅是我們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機會,而且也是我們磨練自己,增強團隊精神的機會,在平時的學習中,同學們并沒有太多的接觸機會,而這次實習中我們每個組的同學不僅一起學習,一起吃飯,還一起爬山涉水,讓我們的友誼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加深。20xx年7月2日下午,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開始向目的地出發(fā)。

  一、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通過實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技能,達到教與學的結合。

  2、學習懂得用科學方法觀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標本制作、種類鑒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實習可以培養(yǎng)學習科學的態(tài)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且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

  5、得到驗證、復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6、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植物形態(tài)學術語。

  7、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擴大和豐富了植物分類學的知識范圍。

  8、學會了觀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壓制、制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鑒定植物等,培養(yǎng)我們的動手能力,學會了鑒定植物的方法。

  9、通過實習,了解常見的植被和群落類型,認識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變異、分布與環(huán)境的關系,加強我們對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意識到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們受到從事植物生物學、尤其是分類學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yǎng)獨立

  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二、實習時間

  20xx年7月3日——20xx年7月5日

  三、實習地點

  貴州省興義七舍白龍山巖峰洞

  四、關于實習地點的介紹:七舍鎮(zhèn)

  七舍鎮(zhèn)位于興義市西南部,距市區(qū)32公里,國土面積116。6平方公里,轄2個辦事處6個行政村113個村民組5199戶21400人。

  “七舍”作為地名最早見于民國21年,當年劃分區(qū)鄉(xiāng)鎮(zhèn),縣政府將七舍劃為第四區(qū);民國30年,調(diào)整區(qū)鄉(xiāng),成立七舍區(qū),轄捧乍鎮(zhèn)和發(fā)玉、佳克、龍場、田灣鄉(xiāng);民國34年,裁撤區(qū)署,七舍鄉(xiāng)轄10堡82甲;1953年,七舍屬于捧乍區(qū);1956年,恢復七舍區(qū),轄七舍、松毛坪等7鄉(xiāng);1958年,七舍區(qū)改為七舍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建立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七舍區(qū)含七舍、革上等5個鄉(xiāng);1992年撤并建,組建七舍鎮(zhèn),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對于七舍的地名來源,民間眾說紛紜:一說是明朝洪武年間,這里最早搬來劉、朱、鄧、嚴(郭)、劉、王7大漢族姓氏。因為建有7棟房子,所以當?shù)赝林用癖惆褲h族定居的地方稱為“七舍”(認為七舍即7大姓氏或7棟房子)。一說是調(diào)北征南期間,南路(黃草壩通往廣西的捧乍段茶馬古道)土地資源成為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爭奪對象。雙方為了搶占地盤,少數(shù)民族用草打結為界,漢族立石為界。少數(shù)民族的地界相對不牢靠,他們的土地逐漸被漢族占領。后來,劉、朱、鄧、嚴(郭)、劉、王等七姓成為地主,村寨逐漸向外擴張,少數(shù)民族被擠兌到新寨塘(現(xiàn)青菜塘),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積怨很深,兩寨人經(jīng)常在外出交易途中發(fā)生沖突。南路人為了化解矛盾,自行在南路交易,并按照“陰陽刑德有七舍”的古訓取名為“七舍”。

  據(jù)筆者所知,“舍”可以是姓氏;可以用作謙詞(多指親屬中比自己年紀小或輩分低的)或量詞。古代行軍一宿或三十里叫“一舍”。此外,“舍”還有“取舍,居住、休息”等注解。我們將七舍理解為“放棄多次”、“二百一十里”,或是說七舍和革上是彝語諧音,均有理由。

  七舍鎮(zhèn)夏涼冬冷,多雨多霧,氣候溫潤,黔西南州海拔最高的白龍山在七舍境內(nèi),是興義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地區(qū)。

  七舍高原花草盈野,云山霧海,水碧川媚,全鎮(zhèn)集中著16個杜鵑花品種,共10000余畝,沿白龍山脈一線盛開約10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唯一集中規(guī)模,極具觀賞性的杜鵑花海;有規(guī)模茶園2000畝,零星茶園3000畝。革上村有古茶樹近200株,成林成片生長約160株,其中樹高5米以上、冠幅12平方米以上的30余株,樹高4米以上、冠幅7平方米以上的70余株。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被當?shù)厝朔Q為“茶王”的一株,樹齡在1000年以上,其樹身高10。5米,冠幅28平方米以上。

  鎮(zhèn)內(nèi)森林覆蓋率達48%以上,植被保存完好且多為原始生態(tài)灌木林,林中動、植物物種眾多;鎮(zhèn)區(qū)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yōu)美,旅游景點連成一線,“龍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巖峰洞休閑景區(qū)”、“沙子母古城垣遺址”、“白龍山原始森林野游區(qū)”等具有極高的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潛力。

  全鎮(zhèn)以烤煙為支柱,油菜、馬鈴薯、蘿卜、核桃、松籽、畜牧、茶葉等為補充,構成了農(nóng)村多元經(jīng)濟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近年來,七舍鎮(zhèn)大力發(fā)展烤煙和茶葉支柱產(chǎn)業(yè),年種植烤煙10000余畝,收購煙葉300余萬斤,實現(xiàn)煙葉稅300余萬元;已有規(guī)模茶園2000畝,零星茶園3000畝,加上老茶園改造后,將形成10000畝的茶葉種植基地。今后,七舍鎮(zhèn)將圍繞“夯基礎,強產(chǎn)業(yè),建生態(tài),促旅游”的既定思路,變特色優(yōu)勢為經(jīng)濟優(yōu)勢,大膽突破,強勢推進,堅持不懈地抓以水、電、路、氣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抓以“煙、茶、畜、果”為重點的產(chǎn)業(yè)培育,抓以白龍山脈原始生態(tài)保護為重點的水源地生態(tài)建設,抓以杜鵑花為主的.高原觀光旅游開發(fā)。

  五、實習內(nèi)容

  1、注意事項

  出發(fā)之前老師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實習地點是貴州興義七舍鎮(zhèn)的白龍山、巖峰洞等,老師還和我們說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并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時間內(nèi)容安排。

  2、具體行程

 。1)20xx年7月2日是植物學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下午5點半出發(fā),晚上7點半左右抵達目的地——七舍中學。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2)20xx年7月3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實習地帶是巖峰洞。我們7點準時出發(fā),邊登山邊采標本邊聽老師講解。天氣晴朗,但在老師的鼓勵下同學的互相幫助下,大家都顯得很有精神。每個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5點回到七舍中學。晚飯后7點我們開始壓標本,10點基本完成。這天雖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之下我們終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3)7月4日我們到了白龍山。早上吃了早餐,備好干糧,7點半出發(fā),到梵凈山東大門買票。大家進去先坐觀光車過了一段,到了觀光車站,我們徒步去面對那九千步臺階。因為景區(qū)不許采摘植物,于是老師一路走著教我們認識周邊的植物。當天我們還參觀了梵凈山景區(qū)的紅云金頂,蘑菇石等景點,景色很美。最后我們拖著極度疲憊的身體,從勤儉節(jié)約出發(fā),放棄坐纜車下山,誰知道下山比上山還難,但是大家還是團結互助,終于在最后一批觀光車回去之時,趕到了觀光車?奎c;貋砗蠓藰吮,吃了晚飯回房休息了。

 。4)5月24日又是我們采標本的日子,由于昨天太累了,早上就沒有活動了,我們10點起來吃了中午飯,大家翻了一會兒標本,再休息了會兒,于12點坐上車,從我們住處黑灣河出發(fā),經(jīng)梵凈山環(huán)道走了10公里后,下車后我們沿著小河和道路往回采標本。大家相互交流著所見到的植物,有說有笑的采著標本回來,因為我們體會到學習的愉快。于下午2點回到了旅館,洗漱完畢,吃了飯,休息了一兩個小時后,晚上7點時,又開始了壓標本。老師邊給我們講解,我們邊制作標本和認識植物科屬名,讓我們在疲勞之中又找到了快樂。

 。5)5月25日我們結束梵凈山之旅,于是奔往施秉云臺山,大家早上起來,收拾好行李,吃了早餐,于9點時坐車離開了達四日之久的黑灣河。又是一路奔波,于下午3點左右到了施秉縣城,在馨悅賓館住下了。因為大家都累了,就沒有安排行程了,大家翻了一會兒標本,就都回到房間休息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此與敬愛的駱強老師匯合了。

 。6)5月26日是我們?nèi)ピ婆_山的日子,同樣早上起來,大家吃了早餐,買了干糧。于9點時坐車去云臺山景區(qū),9點半我們到了景區(qū)門口,買了票,大家就上山了。我們一邊走一邊聽老師講解,并采集植物標本,中午在涼風洞休息吃東西。接著我們繼續(xù)走,于下午3點回到景區(qū)門口,坐車回到賓館近4點了,把標本壓完已是晚上了,大家各自吃了飯就休息。

 。7)5月27日是我們回來的日子,早上6點就起來翻了標本,吃了早餐就坐車往回走了。我們于7點回到了畢節(jié)學院,圓滿完成了我們今年的野外實習之旅。其余時間實驗室整理標本。

  六、其他

  實習所需工具:

  枝剪,號牌,采集袋,標本紙(吸水草紙)、標本夾,繩子,采集記錄本,鏟子,筆記本,鉛筆,放大鏡,雨具等物品。

  實習的組織與紀律:

  實習時必須嚴格遵守紀律,不遲到早退或脫離小組單獨行動,按照老師的要求統(tǒng)一行動,采集制作標本。

  七、標本的采集

  標本的采集是我們植物實習的一個很重要內(nèi)容,既考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又考我們的動手

  能力,更考我們的觀察能力,下面是植物標本的幾種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喬木、灌木或木質(zhì)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時要選擇生長正常無病無害的植株為采集對象,并在這植株上選擇有代象,并在這植株上選擇有代表性的小枝作為標本。所才標本一般要帶有葉、花或果實。采集時用枝剪不能用手折,以保持標本的美觀與完整。所采標本大小要適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與木本植物相同,但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葉、花、果各部分之外,必要時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莖、匍匐莖和根系等,盡量挖取。因為有時候地下部分是我們辨別分類的重要依據(jù)。

  (3)雌雄異株的植株應分別采集雌株和雄株

 。4)采集標本份數(shù)一般要2—3份。

  標本的記錄應包含:采集號、采集地點、生態(tài)環(huán)境、株高,形態(tài)記錄,實名記錄和用途記錄等內(nèi)容。

  八、標本的壓制

  我們一般是制作蠟葉標本,主要有下面的操作步驟:

 。1)整理標本——把標本上多余無用的密迭枝葉疏剪去一部分,免得遮蓋花果。

  (2)編號——把采集的同種植物編同一號數(shù),所編的號數(shù)要與野外采集記錄號數(shù)一致。

  (3)壓制——我們用木質(zhì)的夾板來壓,在底板鋪上一層厚的草紙,將整理的標本平放于草紙上并展平,正反葉弄好,然后蓋上草紙。大的花果要用厚一點的草紙。壓制時要將標本的首尾互相調(diào)換,使木夾內(nèi)的標本和草紙整齊平坦,重疊到一定高度時,即用繩子將木夾捆住。

 。4)換紙——新壓的標本每天換紙一次,以后隔三四天換一次。初換紙時必須將覆壓的紙條、折疊的葉子和花小心張開。這是壓制的關鍵。在換紙的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花果脫落須將其放入紙袋中與標本壓在一起,并在紙袋外面寫上與標本相同的號數(shù),以免混亂。

  九、實習心得體會

  在這短短的幾天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采集和制作標本的全過程,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yè)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nèi)與課

  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chǎn)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嘆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的探索學習方法。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yǎng)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兩色瓦韋和瓦韋大體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學在辨別這兩種植物的時候就發(fā)生了困難。我們只要看看葉背面主脈上是否有鱗片或鱗片的多少就很容易辨認的了:兩色瓦韋葉下面沿主脈有鱗片,而瓦韋很少有或下面偶爾有一、二鱗片。而且我們親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屬的代表性植物,如百合、毛茛、升麻等。有的同學還采集的了生長條件極為苛刻的大葉蘚。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nèi)チ宋淞晟街鞣彖髢羯降募t云金頂、蘑菇石等著名風景名勝點,山色秀麗,風景怡人,我們看到了很多從來都沒有見過的花草樹木,有些花開得特別艷麗、有些果長得很奇特、每當這時同學們就特別高興、問題也特別多。這很好地激發(fā)了大家的學習興趣,還擴大視野,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在施秉云臺山景區(qū),我們看到了幾個才能環(huán)抱的黃山松,在此棵黃山松對面是五指山景點,五指山在云霧的環(huán)繞之下,露出五個指頭,給人一種不是仙境勝似仙境的感覺。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與壯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不斷的努力后,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也得到了很多的實習經(jīng)驗,大二的第二學期還有動物學實習,有了這次的實習經(jīng)驗,我相信,到那時我會做的更好!

【植物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植物實習報告04-03

植物認知實習報告01-23

植物地理實習報告01-23

精選植物實習報告3篇02-13

植物實習報告4篇02-10

植物實習報告五篇02-06

植物實習報告5篇01-15

植物學實習報告03-19

植物實習報告6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