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測量實習報告必備【2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籍測量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1、學習使用CASS進行圖像校正,內業(yè)識別圖像、矢量化;
2、掌握圖斑劃分的方法;了解圖斑劃分的要求;
3、掌握地籍調查中圖斑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人員分配
1.內業(yè)識圖:
2.內業(yè)檢查:
3.實地調查:
4.內業(yè)修改:
5.圖斑計算:
三、實習步驟
提問:圖斑的相關內容
圖斑調查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圖斑劃分;二是圖斑地類認定;三是確定屬性。
�。ㄒ唬﹫D斑定義
單一地類地塊,以及被行政界線、土地權屬界線或線狀地物分割的單一地類地塊為圖斑。
�。ǘ﹫D斑劃分要求
�。�1)按《20xx年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末級地類劃分圖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鎮(zhèn)用地、村莊用地、采礦用地、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外圍閉合界線形成的地塊為一圖斑。
�。�2)圖上寬度大于2mm的線狀地物劃分為圖斑。
�。�3)行政區(qū)域界線、土地權屬界線、單線線狀地物、地類界線分割的地塊形成圖斑。
�。�4)梯田、坡耕地單獨劃分圖斑。
當各種界線重合時,依行政區(qū)域界線、土地權屬界線、地類界線的高低順序,只表示高一級界線。行政區(qū)域界線、土地權屬界線作為符號使用時不視為圖斑界線;作為非符號使用時視為圖斑界線。
�。ㄈ┏擎�(zhèn)、村莊等圈斑劃分
如前所述,農(nóng)村土地調查比例尺較小,不能直接使用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標準,而將建設用地劃分為城市用地、建制鎮(zhèn)用地、村莊用地、采礦用地、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及鐵路、公路等用地。因此,圖斑劃分也依此進行。
1.城市圖斑根據(jù)建設部門定義,以非農(nóng)業(yè)和非農(nóng)業(yè)人口聚集為主要特征的居民點稱為城市,包括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
�。�1)城市建成區(qū)圖斑劃分原則。城市建成區(qū),指市政府所在地的基礎設施和地面建筑物(構筑物)已經(jīng)配套建成的地區(qū),并具備城市功能(政治功能、交通功能、經(jīng)濟功能、文化功能等),建筑連接基本成片并由市政部門直接管理的區(qū)域。包括市轄區(qū)建成區(qū)。
城市建成區(qū)劃定,目前還沒有一個嚴格的劃分標準。根據(jù)對城市的定義,按下列原則劃分城市建成區(qū)用地范圍,一是以近期的遙感影像為依據(jù),以市中心向外,建筑物基本連成一片的,其邊緣界線為城市用地圖斑;二是可參照市政部門直接管理的區(qū)域,其邊緣界線為城市用地圖斑;三是城市基礎設施(指交通設施的公共交通、橋梁、停車場等;水資源與給排水設施的自來水、雨水污水排放和處理等;能源設施的煤氣、熱力、電力等、通信設施的郵政、通信等;環(huán)境設施的工業(yè)及民用垃圾運輸和處理等;防災設施的消防、救護、公共安全等)比較完備區(qū)域邊緣界線為城市用地圖斑。城市建成區(qū)內的農(nóng)村居民點(城中村)視為城市建成區(qū)。
建成區(qū)內的耕地、園地等農(nóng)用地,水域(江、河、湖泊)不視為城市建成區(qū)。
�。�2)其他城市建設用地圖斑劃分原則。其他城市建設用地,是指與城市建成區(qū)不相連,且附屬于城市的建設用地。如近郊區(qū)已基本具備城市功能,基礎設施和地面建筑物(構筑物)已經(jīng)配套建成的區(qū)域、衛(wèi)星城、大學城、開發(fā)區(qū)、住宅社區(qū)、休閑度假場所、工業(yè)用地、倉儲用地等的建設用地也視為城市建成區(qū)。其外圍界線為城市用地圖斑。
2.建制鎮(zhèn)圖斑鎮(zhèn)是經(jīng)國家批準設鎮(zhèn)建制的行政地域。鎮(zhèn)是建制鎮(zhèn)的簡稱。我國的鎮(zhèn)是包括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zhèn)(不含縣城關鎮(zhèn))和縣以下的建制鎮(zhèn)。建制鎮(zhèn)是城市的范疇。具體講,城鎮(zhèn)指規(guī)模小于城市、從事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為主有一定規(guī)模的居民點,既是人們生活居住的地點,又是從事生產(chǎn)和其他活動的場所。設有一級政府組織。
建制鎮(zhèn)用地與城市用地類似,建制鎮(zhèn)用地調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鎮(zhèn)政府所在地建成區(qū),一部分為附屬于建制鎮(zhèn)的其他建制鎮(zhèn)建設用地。
(1)建制鎮(zhèn)建成區(qū)圖斑劃分原則。鎮(zhèn)政府所在地建成區(qū)外圍界線為建制鎮(zhèn)建成區(qū)圖斑。不包括穿過建制鎮(zhèn)的河流、公路、鐵路及農(nóng)用地用地。建制鎮(zhèn)建成區(qū)內的農(nóng)村居民點視為建制鎮(zhèn)建成區(qū)。(2)其他建制鎮(zhèn)建設用地圖斑劃分原則。其他建制鎮(zhèn)建設用地,指與建制鎮(zhèn)建成區(qū)不相連,且附屬于建制鎮(zhèn)的建設用地界線為建制鎮(zhèn)用地圖斑。如工業(yè)用地、住宅小區(qū)、倉儲用地等的建設用地。
3.村莊圖斑城市和建制鎮(zhèn)用地以外的鄉(xiāng)、村非農(nóng)建設用地。包括連片的農(nóng)村居民點;附屬于農(nóng)村居民點且不與其相連的其他非農(nóng)建設用地,如住宅用地、工業(yè)用地、倉儲用地等建設用地范圍界線為村莊用地圖斑。
�。�1)農(nóng)村居民點內外并所屬的為其服務的學校、村辦企業(yè)、供銷社等用地
地視為村莊用地。
�。�2)農(nóng)村居民點內的國有土地,如信用社等非農(nóng)建設用地視為村莊用地。
�。�3)與農(nóng)村居民點邊緣相連的零星樹木、晾曬場、豬圈、堆草用地等視為村莊用地。
(4)村莊用地范圍內外的農(nóng)業(yè)建設用地不視為村莊用地。
4.采礦用地圖斑采礦用地是指用于采礦(如露天煤礦)、采石、采砂(沙)場、鹽田、磚瓦窯等地面生產(chǎn)用地及尾礦堆放地(如露天煤礦剝離土堆放地)。不包括采礦的地下部分,及用于加工、辦公、生活、交通等的建設用地。實際采礦用地(不是
設計范圍)范圍界線為采礦用地圖斑。
5.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圖斑該地類圖斑指城鎮(zhèn)村莊用地以外,包括名勝古跡、旅游景點、革命遺址、自然保護區(qū)、地質公園等風景名勝區(qū)域的管理機構、住宿餐飲、休閑娛樂等;軍事設施、涉外、宗教、監(jiān)教、殯葬等的建設(建筑物、構筑物)用地界線。該區(qū)域建設用地以外的地類按《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標準劃分。
其他建設用地圖斑指上述建設用地以外的鐵路、公路等的建設用地。鐵路、公路等建設用地圖斑劃分方法和要求見線狀地物認定標準。
�。ㄋ模﹫D斑最小上圖面積標準
圖斑最小上圖面積:城鎮(zhèn)村及工礦用地為圖上4.0mm2,耕地、園地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類為15.0mm2。
(五)圖斑編碼注記與要求
為了讀圖、用圖的方便,對數(shù)據(jù)庫輸出的土地利用圖,以村或村民小組(宗地)為單位,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對每一個圖斑都要標注一個不重復的編碼。圖斑屬性一般包括圖斑的坐落、權屬單位、權屬性質、地類編號、順序編號、圖斑面積等。當圖斑為耕地時,還包括基本農(nóng)田、耕地坡度分級、梯田、坡耕地、田坎系數(shù)等。編碼采用ab/cd形式,a-圖斑順序編號(不能重復);b-圖斑為基本農(nóng)田時注J、否則為空;r圖斑地類編號(二級分類);d-耕地坡度分級代號(用Ⅰ、Ⅱ、Ⅲ、Ⅳ、Ⅴ代表5個坡度級)。當圖斑較小時,編碼用引線引出,標注在圖斑外。
�。└卣{繪
耕地中北方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的地坎(含耕地中田埂、地�。┓Q為田坎。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大于2°時,可測算耕地田坎系數(shù),用田坎系數(shù)扣除田坎面積;對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小于等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須外業(yè)實地逐條調繪在調查底圖上,內業(yè)面積量算時逐條扣除。此外,對耕地,不但
要將耕地的.位置、范圍、權屬性質等調繪在調查底圖上,還要將耕地劃分為梯田和坡耕地兩種類型。由于梯田、坡耕地中的田坎數(shù)量、表現(xiàn)形式、規(guī)律等差異很大。因此,采用田坎系數(shù)扣除田坎面積時,需要對梯田、坡耕地分別測算田坎系數(shù)和扣除,以保證測算田坎系數(shù)和扣除田坎面積的準確。
1.圖像校正、內業(yè)識別圖像,劃分圖斑
�、� 導入已知柵格數(shù)據(jù)“H48H023086MAP”到CASS中
?打開CASS,工具→柵格圖像→插入圖像
�、� 圖像校正
?方法一:通過參數(shù)設置圖框,把已知圖像的左下角坐標設置為圖框的東、北坐標,然后分別對應的選取圖上坐標、圖框坐標,用圖像的四個角點坐標確定圖像的位置。
?方法二:把已知圖像方格網(wǎng)上的坐標寫出來放在一個“*.dat”文件中,通過展入這些點,然后對應選取圖像上的點即可校正圖像。
�、� 劃分圖斑
?根據(jù)圖斑定義的劃分標準,把不同的地類劃分成不同的圖斑并編號,然后賦屬性值。
2.外業(yè)考察
�、� 打印底圖并附上已經(jīng)識別的地物外出考察,沿著圖上已知的道路進行走訪,必要時還詢問了當?shù)氐娜罕�,以區(qū)分地物類型。
�、� 標注出了內業(yè)未識別的地物和變化的地物(以備內業(yè)修改所用)
3.內業(yè)修改成圖。把實地考察的結果顯示在地圖中,在arcgis的屬性字段中增加“類型、ID”,并把土地利用類型、圖斑號輸入其中,共同構成地籍圖的屬性。
4.整理結果,生成地籍圖,并計算平差面積。每一塊圖斑都是以面狀的形式存在的,通過其屬性表可以查閱其面積,但是由于有些圖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類型中還有田坎,所以必須進行線狀扣除和田坎扣除。
線狀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d (其中S為:線狀地物的面積;L為:線狀地物的長度;d為:線狀地物的寬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13%(A為平差后的面積,13%是常數(shù),也是田坎扣除系數(shù))
四、實習結果
1.地籍圖一份、評差面積表格一份、綜合報告一份
五、心得體會
通過本次實習,首先是更好地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既然是要繪制圖斑,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之前在課堂上聽,我并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對知識的實際應用這些要真正要操作的東西更是一塌糊涂。當調研時候,我的心里還一陣的發(fā)愁,不知道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墒钱斦嬲叱鋈サ臅r候,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難。當然,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兩個小組合作,將整個圖分成兩部分,分別去調研。
另外一個我的感悟就是,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一次完整的實習,單靠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進度快速而高效地進行。這次實習最直接地培養(yǎng)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xié)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和凝聚力。我們這次實習的原則就是要讓每個組員都學會運用課本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們每個組員都分別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塊圖斑,并準確進行計算。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shù)膽B(tài)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所以我們是最早開始進入計算階段的小組,又是最后提交完整數(shù)據(jù)的小組。我們深知搞測量方面的事,就是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容不得作假。
當我們在外面測完所有需要的數(shù)據(jù)后,還要回來在電腦上進行繪圖,標出相應的圖幅號、街道號、界止點等。可是由于這一項工作操作起來不是很好上手,加上不是每個組員都帶了電腦,所以就不能每個組員都充分練習了。所以電腦繪圖這一塊,我個人而言還不是很熟練,以后還需多練練。
總的來說,地籍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這一段時間,我們也體會了不少酸甜苦辣,最后完成測量的時候還是由衷的高興的。
我很珍惜老師為我們安排實習這理論與現(xiàn)實連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習,不僅理解了基本地籍工作的全過程,系統(tǒng)的掌握地圖繪制、圖斑面積計算等基本技能,而且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還使實際工作能力得到鍛煉。在實習中培養(yǎng)了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獻身精神、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精神。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
1、理解課堂教學中地籍圖測繪的內容,鞏固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
2、學習使用cass進行圖像校正,內業(yè)識別圖像、矢量化,圖斑的勾畫;
3、掌握圖斑劃分的方法,了解圖斑劃分的要求;
4、掌握地籍調查中圖斑面積和平均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實習要求
1、地籍圖應以地籍要素為基本內容,突出表示界址點線;且應有相應的精度;
2、地籍圖圖面應主次分明,清晰易讀并根據(jù)多用戶需要加繪專用圖要素;
3、熟悉地籍圖的測繪方法;
4、小組內分工明確合理,每個小組成員勾勒平均面積的圖斑;
5、每個作業(yè)小組提交一套測繪圖成果、填寫圖斑表和線狀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三、實習任務
1、像片糾正;
2、勾勒圖斑并進行劃分;
3、實地考察地物是否發(fā)生變化并修改圖斑,完成圖斑地類認定和確定屬性;
4、生成各圖斑編碼和圖斑號以及面積;
5、填填寫圖斑表和線狀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四、參照規(guī)范和標準
1、;
2、(td1001—93);
3、(gb/t21010-20xx);
4、按末級地類劃分圖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鎮(zhèn)用地、村莊用地、采礦用地、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外圍閉合界線形成的地塊為一圖斑;
5、圖上寬度大于2mm的線狀地物劃分為圖斑;
6、圖斑最小上圖面積:房屋用地為0、6畝,耕地為1畝,園地為1畝,林地、草地等其他地類為1500、
7、梯田、坡耕地單獨劃分圖斑。
五、實習時間
20xx年4月20日~20xx年5月25日
六、實習地點
西南科技大學老校區(qū)周邊
七、實習過程
1、先在平差易中使用功能,把圖片四角的經(jīng)緯度轉化為對應的x、y坐標;
2、圖像糾正
1)打開cass軟件,點擊“工具”選項卡,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光柵圖像”一項里的“插入圖像”,打開需要糾正的圖像;
2)在相同菜單中選擇“圖像糾正”,拾取,點擊彈出的窗口上的“圖像糾正”對話框中拾取圖面四個角的坐標點,然后輸入計算好的實際坐標,點擊“糾正”即完成圖像糾正;勾勒圖斑根據(jù)圖斑定義的劃分標準,把不同的地類劃分成不同的圖斑并編號,然后賦屬性值。
4、實地考察,在圖面上修改發(fā)生改變的地區(qū),以更符合實際情況。
1)打印底圖并附上已經(jīng)識別的地物外出考察,沿著圖上已知的道路進行走訪,必要時還詢問了當?shù)氐娜罕�,以區(qū)分地物類型。
2)標注出了內業(yè)未識別的地物和變化的地物(以備內業(yè)修改所用)
5、選擇“土地利用”一項,在“圖斑”里選擇“內部點生成”,拾取內部一點,在內部生成圖斑號以及面積,在彈出的窗口輸入相應的地物編碼。
6、繪制地籍表格
整理結果,用excle表格統(tǒng)計各個圖斑號以及相應的地物編碼和面積,制成地籍圖繪制的成果表并計算平差面積。每一塊圖斑都是以面狀的形式存在的,通過其屬性表可以查閱其面積,但是由于有些圖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類型中還有田坎,所以必須進行線狀扣除和田坎扣除。
線狀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d(其中s為:線狀地物的面積;l為:線狀地物的長度;d為:線狀地物的寬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13%(a為平差后的面積,13%是常數(shù),也是田坎扣除系數(shù))
八、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做這類的實習,所以剛開始拿到圖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比如:勾圖斑的大小,細致程度等等,隨著實習的進行,也漸漸的了解了工作方法;
2、在進行圖像糾正的時候,點擊“糾正”后電腦就進入“死機”狀態(tài),剛開是的時候我們以為是軟件不行,后來才知道是因為圖太大,進行糾正需要一段時間才行;
3、在老師講要勾畫圖斑之后,我們小組就進行了圖斑勾繪,當時是見到線狀地物就勾通,但到了下一講課老師又講解了線狀地物和居民地的勾繪方法,發(fā)現(xiàn)我們的勾繪方法有的地方不對,所以后來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勾繪;
4、在勾繪完之后,把所有的線都轉換成了地籍線,這樣就沒有了地類和地物線,這樣是不對的,后來老師教我們先把原圖另存為一份,再在這張圖上勾繪地物、地類,然后把那張圖插入進來就行了;
5、剛開始不知道最小圖斑是好大,所以看見不同的地物就勾,后來老師說了最小圖斑,這時我們又把小于的圖斑刪除了;
6、勾圖斑的時候,在大圖斑中間又有小圖斑,有時候電腦就不能把小圖斑扣除掉,后來我們想了個辦法,先把小的圖斑勾出來,然后再勾大圖斑,這樣系統(tǒng)就自動會把小圖斑的面積扣除掉;
7、在勾圖斑的時候,實際面積和理論面積相差比較大,所以我們又在圖上仔細的`檢查了一遍,有的地方勾掉了,也有的面積算錯了,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仔細,不要因為自己的大意影響了別人;
8、剛開始對平差面積、線狀面積和田坎面積的計算方法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計算的過程中犯了很多的錯誤,經(jīng)過不斷的摸索,漸漸的清楚了方法,所以到后來計算的是得心應手;
9、在對線狀地物進行編輯的時候真是太麻煩了,因為一條線狀地物可能穿過多個圖斑,所以必須一個一個的進行測量長度寬度;
10、因為第一次做,在進行外業(yè)調繪的時候,只調繪了變化的圖斑,而沒有進行線狀地物寬度的調繪,所以在進行線狀地物面積計算的時候不能進行,所以不得不再次出去進行線狀地物寬度的調繪;
11、這次數(shù)據(jù)比較的多,所以很多的數(shù)據(jù)都是在excel上進行處理得,在處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有不懂得地方就在百度上查查,所以這些問題也被一一的解決了;
12、線狀地物有的是穿過圖斑的,我們在第一次進行算面積的時候,沒有計算穿過的面積,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的結果又問題,所以又進行了補工。
九、心得體會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哪些是自己不會的,在以后的日子了才能更好的去學習不懂的地方。通過本次實習,更好地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這是我們第一次使用航攝影像來進行地籍圖的測繪,之前在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課,感覺都懂了,但真正自己做得時候,才知道“鍋兒是鐵打的”,才知道其中的不易。在實習中我們走了很多的“冤枉路”,但我覺得這是初次使用必須走的,而且很值,就像老師說的,只有錯誤才你讓你知道哪些地方不對,才能讓你得到更多的收獲。有了這次的經(jīng)歷,我相信我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去完成。
通過這次實際參與地籍圖的繪制,我學到很多實用的操作技能。更加熟練地操作cass軟件,和相應的知識擴充,為以后實際參加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jīng)驗。明白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誤區(qū),加深了知識的記憶和應用,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得到了擴充。
另外一個我的感悟就是,團結就是力量,這次實習也增強了集體合作意識,養(yǎng)成了團隊合作精神。這次實習的數(shù)據(jù)量很大,如果一個人去完成的話,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我們就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我先把做法給大家講解一下,讓大家都知道我們這一步是在干嘛和該怎么做,然后再把事情分派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這樣每一個人都得到了鍛煉,而且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總的來說,我很珍惜每一次實習的機會,這是理論與實際操作連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使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學的零零碎碎的知識有了綜合的應用,更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06-18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06-24
(精選)地籍測量實習報告09-20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06-28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12篇06-22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精選11篇08-25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13篇11-04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13篇)11-04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12篇)11-07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精選13篇03-03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