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人民教育》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民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 1
誰都有過金色年華,誰都有美好回憶。如撞拐、跳繩、挑著燈籠跑在大年夜里…也許這就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快樂回憶了。然而就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有時卻遺失了對孩子的尊重!
一、尊重生命
生命是最寶貴的,也是最脆弱的。5.12,剎那間奪走了那么多孩子的生命,而當一所所學校拔地而起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洋溢孩子臉上的笑容!看到流露在臉上的濃濃師生情!這真情的流露,體現(xiàn)了教育的真諦——師愛綿長。
。1)、愛孩子,就學會走近孩子的內(nèi)心。
孩子們性格迥異。有的上課喜歡表現(xiàn)——創(chuàng)宏。每次上課,他都在教室里追著展講學生來回跑,目的是挑刺——找出展講的破綻。但是他卻學會了分析。有的上課喜歡沉默——鑫楊。每次上課,他都默默的在聽別人展講,自己很少發(fā)言。但是他提出的問題是很深刻的,他學會了思考。有的喜歡辯論——昆澤。每次上課,他總在提出看似古怪的問題,但是他都能親自參與進去辯論,用幾種方式去思考,他學會了創(chuàng)新。有的喜歡動手——錦濤。數(shù)學課她喜歡動手操作,從操作中尋找解題思路。喜歡表現(xiàn)的可能不扎實,喜歡沉默的可能丟失自信,喜歡創(chuàng)新的往往鉆牛角尖,喜歡動手的可能對代數(shù)的理解不夠。但是當我們把他們的'心思猜透,讓孩子教育孩子,就會挑起孩子們的學習熱潮。他們互相比拼,比教師空洞的教育不是更有時效性嗎?
。2)、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們空間。
小歡喜歡上網(wǎng),但他對班級事務感興趣。小明離家出走了,家長急得猶如熱鍋螞蟻。小歡說:老師,讓我上會網(wǎng),我跟他聊會,或許我能知道他在哪里。打開電腦,他和隱身的小明說:老師把我轟出教室,讓我回家思過!我上課睡覺,老師生氣了。輕易贏得小明的信任,找到了他所在的網(wǎng)吧。我問他:你上網(wǎng)都跟誰聊天呀?他回答:聊天就是同學,很少有別人。其實我們都有QQ了。孩子的空間里不允許教師去吆五喝六;蛟S他們的空間寧靜一點,我們遠離一點,他們會更和諧。你看,他們寧可相信孩子們騙人的話,也不想聽老師的教誨,為什么?因為在他們自己的空間里,他們可以有平等。
。3)、愛孩子,就要公正的評價。
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習成績,這也是考試的威力。其實,公正的評價更能拉近師生距離。如果拋開成績,我們和學生都能成為好朋友。但是當成績成為杠桿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評價被扭曲了。我們也愿意評價孩子的點滴進步,但是我們卻發(fā)現(xiàn),點滴的進步敢不上知識的上升,當進步的激勵遇到知識的遷移的時候,孩子的上進心再次受挫。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內(nèi)心是痛苦的。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是必須的,因為他成長了,他進步,他就應該得到贊賞。哪怕2分鐘后,他再次進入混沌。
。4)、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創(chuàng)設安全課堂。
孩子們不想上課,是因為他害怕課上出錯。而我們的課堂一直在強調(diào)暴漏。有問題暴漏了才好解決。但是這個暴漏處理不好,會給學
生帶來不安全感。這里說的安全,應該包括:情感安全、心里安全、身體安全。
二、尊重個體
學生固然有學習好與差之分,但是他們都是活生生的個體。我們往往關注優(yōu)生而忽略了其他。且看任麥玲老師,因為適時表揚了一個愛打架的女孩子而改變了一個女孩子的一生。剛接受五年級時,我還能做到大面積的輔導,現(xiàn)在呢,越來越多的睡覺族困擾著我,為什么,因為我沒有尊重他們。海順在平移與旋轉(zhuǎn)學習中,知識基本能掌握,也只因為我給了他一次機會,讓他展講。紅利現(xiàn)在對數(shù)學特別感興趣,也源于幾次把展講的機會給他。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只要尊重關注每個學生,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奇跡。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 2
春暖花開,陽光明媚,一切生機盎然!在這樣美好的季節(jié)里,和同事們圍聚在一起,學習《人民教育》2015年第4期刊載一組文章?生本教育:課程與教學再造?,對其中的一些觀點和思想進行思考,互相探討,思維的碰撞中,教育的熱情在燃燒。?回到學生,依靠學生,為了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如草根在老師們的心底萌發(fā)著新芽。
龐大的知識體系撲天而來,淹沒、遮蔽了教育中更為重要的事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們?nèi)鄙僖环N系統(tǒng)的課程意識,對?教什么??怎么教?沒有一種整體觀。淺層的教學流程的變化,并不能觸及教學改革的核心。課程和教學的再造,要真正?回到學生,依靠學生,為了學生?,教師的專業(yè)知識體系就需要二次生長和重新構(gòu)建。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思樂在《改革核心:課程與教學的再造》一文中說:?語文教學必須尋找本質(zhì)的、吻合于學生生命需要的東西。這就是學生應用語言文字進行閱讀、思考和表達,就是包含聽說讀寫思的語文實踐。我們必須以語文實踐的路線取代語文分析的路線,變教‘語文分析學’為以語文實踐為本體的真正語文,開辟語文教學的康莊大道。?人有語言本能,而當孩子識字之后,這種本能以對文法的敏感表現(xiàn)出來。生命的提升只要求應用和發(fā)揮這種本能,而不是教本能就會的東西,這就指向語文實踐取代語文分析的教學。而痛苦的是,我們的語文分析教學一直在教人的本能就會的東西,在?教本能?。這是語文教學困境的癥結(jié)。
拜讀了陳武的《在學習的核心之處做文章》后,我對?什么是學習的核心?有了清晰的認識:?學習的核心?是?思想的發(fā)生處、知識的形成處、情感的涵育處、德育的生長處?。其實所有學科都是大綜合,我們應該打破學科的森嚴壁壘,讓課堂回歸學生生活,讓自然、社會、自我都成為課程資源的源泉。
讀了李衛(wèi)林的《讓學生參與課程再造》,我特別喜歡文章里談到的?在生本教育的實施中,作為主體的學生,應當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來,促使課程發(fā)生新的轉(zhuǎn)身。?可惜的是現(xiàn)在的情形是,很多老師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認為自己的講解是學生習得的唯一途徑。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不同理解沒有充分暴露,更沒有得到充分解決,只告訴學生什么是正確的,沒有關注學生是怎樣想的。教師不要在教材和學生之間擋著,要讓開來,讓學生和教材直接聯(lián)系,不僅聯(lián)系書本,還聯(lián)系社會和自然。
從耿文超的《?小?立課程,?大?作功夫》中,我挖掘出?知識只有成為整體時,才會顯示其生命力。課堂組織形式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如討論交流式教學不僅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還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
通過本期的學習交流,我明白了:只有在生本教育的引領下,教育的基本問題才可以由教育內(nèi)部來解決。其根本在于揭示教與學的關系是?老農(nóng)和小苗?的關系,把動力體系的核心從過去的教的一方徹底回歸到學習者一方,成為前所未有的動力之海。為了?徹底?,在操作上,不僅需要進行教學組織的小組化,以及先學后教之類的安排,更為關鍵和有思想技術(shù)含量的,是課程和教學的重構(gòu)以至再造:語文教學路線從語文分析回歸到學習者的語文實踐,數(shù)學教學路線從知識目標轉(zhuǎn)向?qū)W習者的數(shù)學思維實踐,英語教學路線從英語注入轉(zhuǎn)向?qū)W習者的英語活動的實踐,等等。如果說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頂層設計,實現(xiàn)頂層設計的關鍵則在課堂。而課堂改革的關鍵是課程和教學的重構(gòu)甚至再造。課程再造的關鍵,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所教內(nèi)容和程序契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甚至實現(xiàn)?無縫對接?。郭思樂教授提出的?慧根論?,就是這種對接的要害。掌握這個關鍵的實際權(quán)力的,不是別人,恰好是我們一線老師。從學生好學出發(fā),進行課程與教學的再造,將成為生本教育最亮麗的篇章。
最后應當指出:我校的課程整合已有一定的實踐,現(xiàn)在要思考怎樣更好的把一切知識、一切資源、一切方式圍繞?學生?重組,豐富課程資源,拓展學生視野,一以貫之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怎么教?和?教什么?的課程配套改革中,實現(xiàn)生本教育。
郭思樂教授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生本課堂的美好:?教育原本似乎是課堂的事,但我們卻從中體會到了天地之和煦,人情之至美。在此咫尺之地,孩子們真正地創(chuàng)造,敲擊未來之窗,因為每個飛蛾都要自己化繭成蝶。?我們相信,每一次的學習探討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一次自我的突破。唯有學習,能讓我們化繭成蝶。因為春天來了!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 3
讀了《人民教育》第十二期《用智慧點亮學生的未來》以后,使我感觸頗深,《人民教育》讀后感精選——用愛走進學生心靈。文中崔鳳春老師在談“怎樣用智慧點亮學生的未來”時強調(diào)給學生多一點愛和贊許,這一點我很贊成,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多去關愛那些更需要關愛的學生,并讓班級里的學生認識到自己也應該像老師一樣偏愛后面的群體,把愛播撒,讓后進生的心田充滿陽光。拉起他們的手一起前進。這樣走入社會的學生,才會有愛心。教育是一種崇高、受人敬仰、太陽底下最神圣的事業(y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教三年來,一直都夢想著能做一名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但怎樣做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熱愛教育事業(yè)一位好的教師不僅要靠自己在學術(shù)上的影響力來影響學生,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感召力去塑造學生。高尚的師德是部好的教科書,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深刻的、長遠的影響。為此作為教師要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忠于這份事業(y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做到無怨無悔。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做出榜樣,要言行如一,誠實守信。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信服你,才能潛移默化的學著你做這種人。就像我要求學生抓緊早上的時光好好復習一樣,我相信我能做到的,學生也一定能做到,的確通過幾天的率先垂范學生也都做到了。
三、用愛心澆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人們常說:“愛生如子,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如果說高尚的師德在教育教學中像一條小溪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那么愛會使它異彩紛呈,一路歡歌。教師從事的是良心的工作,肩上挑著建設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社會的囑托,父母的寄托。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愛,又高于母愛。它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激勵學生奮進的催化劑,是師生情感相融的接觸點!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記得本學期班里轉(zhuǎn)來了一個后進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想放棄學習,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認真去完成,甚至還抄襲別人的作業(yè),當時看到此種情況,我氣極了,真想責打他,但轉(zhuǎn)念一想,
他之所以這樣做可能也有他的原因,不妨聽聽他的解釋,通過了解我知道其實他也想學好,就是底子太薄弱了。于是我順勢利導找他談心。經(jīng)過我和學生們的鼓勵和幫助這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從此他變得自信起來,事后他非常感激我,還給我制作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老師您辛苦了,您對我的厚愛我一輩子都不會忘!笨吹竭@張卡片,我知道我該怎樣做,我要用我的愛心去澆灌每一個渴望得到甘霖的幼苗,讓他們早點長成參天大樹,現(xiàn)在我在我的學生身上用事實證明了愛真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改變一切,讓不可能的事情變?yōu)楝F(xiàn)實。
四、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學生教育家韓鳳珍說過:“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去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蔽野嗬镉忻麑W生,,性格暴躁,不遵守課堂紀律,曠課,打架接連不斷;影響極不好。有一次,在課堂上,這名學生先是埋頭趴在課桌上,一會兒又直起身體,拿本書轉(zhuǎn)了起來,招致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回頭觀望。我并未打斷上課,只是冷眼注視他,而他則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不一會兒,他又拿出一張紙,給周圍的同學觀看,紙上不知寫了什么內(nèi)容,惹得周圍同學不認真聽課。我終于按捺不住心頭的怒氣,把他從教室里喊了出來,嚴厲的批評了他,誰知他竟與我作對,先是冷眼看我,一副不服氣的樣子,后來竟然直接跑回教室了,讓我無法收場。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內(nèi)心一直不停地思索:難道真沒辦法使他變好嗎?緊接著一天下午他又從學校翻墻跑出去了,我十分惱怒,對他非常失望,但我抑制住激動的情緒,因為我知道,激動的情緒會影響考慮問題的周密性,而此時他對誰的話都聽不進去,而且還會強詞奪理。因此,我把事情暫時擱置一邊,這樣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正面沖突,我在等待合適的時機。一天晚自習,我借故把這名學生叫到辦公室,我搬來一把椅子請他坐下,他眼睛盯著地面,一聲不吭。片刻之后,我打破了僵局,緩緩地說:“我首先應該向你道歉!彼偷锰痤^,吃驚地望著我。我沒有理會他的反應,繼續(xù)說下去:“以前的事,我也有一定的責任,主要是我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對,不該在氣頭上說一些挖苦的話,在全班同學面前傷了你的自尊心......”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他打斷了,他臉漲得通紅地說:“老師,您可別這么說,都是我不好,我不該上課說笑、逃學、打架......”我笑了:“你做得不對,我做得也不對,我向你道歉,也接受你的道歉! 借此機會,我詢問他厭學的原因,后來我跟他說,正是因為你的苦衷,老師很理解,但你不能因此不愛學習,沒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標,每天無所事事,比起做一天的和尚就撞一天鐘來還不如,你覺得你對得
起自己嗎?” 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領悟地搖搖頭。同時我贊揚他有悟性,接著說:“據(jù)我觀察,你跟別的同學談話時反應敏捷,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彼牶蠛芨吲d。至此以后,我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于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后來他真得變了。
五、多鼓勵,多表揚,多做換位思考 人們常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應多用引導、啟發(fā)、激趣等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使學生從不懂到全懂。及時鼓勵和表揚進步的學生。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遵守適度,及時、公正的原則。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與學生坦誠相待,多做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尊重他們,像朋友一樣,做一個良師益友,而不是喋喋不休說教,要耐心地和他們談心,理解、尊重他們,這樣學生才能夠樂意、心服口服的接受意見和批評。這就是所謂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孩子的嚴父,慈母,努力為學生排憂解難學生在學校,由于不同的原因會存在著不同的困難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老師要經(jīng)常深入學生實際,了解學生的困難和問題,幫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以朋友的身份來賞識和尊重學生,使學生把整個的精力用在學習上,用慈母之心、嚴父之態(tài)真心的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讓他們知道老師有多愛他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打動學生的心靈。
七、勤奮學習,不斷進取為了“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無愧于孩子父母的重托,無愧于學生,無愧于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就必須搞好教學工作,精通自己所從事的業(yè)務,教師自己必須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和業(yè)務水平。教師對自己的業(yè)務要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不能滿足現(xiàn)狀,更不能得過且過。教師要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標,并付諸于實踐,使自己永遠站在自己業(yè)務的前沿陣地上,同時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備有源源不斷的水。這水不僅是知識方面所要準備的,也是人格和魅力的具備,具體反映在教師的道德觀念、面貌和才智上。教師要愛好廣泛,并了解多方面的基本知識,以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自己前進的步伐,與時俱進,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當然,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責任,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我對待學生經(jīng)常注重嚴厲,但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師相比,卻缺少了力度和理論上的認識。
讀了《人民教育》的許多文章后,我覺得有很多的話,讓我醍醐猛醒,汗顏不已。對于教師,受學生喜愛和歡迎是事業(yè)成功的起點。因此在以后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將克難奮進,不斷創(chuàng)新,嚴格要求自己,爭做一名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職業(yè)道德,靠自己學術(shù)上的影響力,靠自己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塑造學生,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材來?傊裉煲鲆晃粚W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攀登,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新的征途,新的挑戰(zhàn),我有信心做的更好,真正無愧“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 4
近一段時間,在董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人民教育的部分篇目。有學習就有收獲,或是思想理論的提高,或是實踐方法的指導。
通過夏青峰老師《讓兒童享受學!芬晃牡膶W習,我對我們教師的工作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那就是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學校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生活。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理想的目標呢?夏青峰老師也為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
一、樹立正確的兒童觀。
兒童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人格尊嚴,有個性差異,我們必須尊重他們。兒童是不成熟的人,犯錯誤是兒童的天性,我們不能用成人的規(guī)則和視角去要求兒童。正因為他們發(fā)展的不成熟,才更需要我們用耐心和愛心去呵護、寬容和理解。我們不能過度的增加兒童的學習負擔,用不科學的方法對其“拔苗助長”。兒童是正在發(fā)展中的人,我們不能給他們過早的下定論,尤其是貼上差生的標簽,這樣只會遏制兒童的發(fā)展。我們必須堅信,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段的成長和進步。
二、讓兒童在學校中享受到與人共處的快樂。
首先,教師必須要有一個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教師的和藹可親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會讓兒童感到無比的溫暖。相反,一個教師對兒童采取負面、消極甚至粗暴的態(tài)度,足以讓兒童的整個世界暗淡無光。其次,我們要優(yōu)化評比機制,在學生們之間淡化競爭,強化合作。在以往的各種評比中,我們總是以名次作為唯一的標尺,獲獎的名額也是規(guī)定的前幾名。這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這種你上我下的評比機制不利于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也不利于兒童的團結(jié)。這里夏青峰老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各項評比競賽采用“達標”的方式舉行。只要能達標就能獲獎,不受名額限制。學生不再是與同伴競爭,而是與標準競爭,與自己競爭。這樣兒童也會幫助其他同伴一起達標。
三、讓兒童在學校享受學習的快樂。
學習是兒童在學校的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兒童只有享受學習,才會享受學校。課堂上,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充分利用兒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用問題去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要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數(shù)學可上,給學生講數(shù)學小故事、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動手操作、開展競賽等等。另外,我們還要營造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學習,敢于展示。
四、豐富學校生活,使兒童全面發(fā)展。
小學教育是打底色的教育,豐富性應成為其主要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學校要建立各種興趣小組,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的學校生活能變得豐富多彩,同時也能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fā)展。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 5
本學期我校開展“用道德良心教書育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這讓我受益很多。
這次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廣安市教育系統(tǒng)三個“八條禁令”》等文件及法規(guī),讓我明白教書就要憑著一顆良心,對學生及家長負責才能教好書、育好人。以下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點體會:
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首先每個教師要有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是每個公民都應該做到的和具備的。第二,愛崗敬業(yè)。第三,關愛學生。第四,教書育人。第五,為人師表。第六,終身學習。在教學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會時時以《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自己,做一名受家長歡迎、學生喜歡的合格小學教師!
學習《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體會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推動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把社會公德納入我國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并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突出出來,這不僅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也必將對我國公民素質(zhì)的提高和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社會公德是公民在社會交往與社會生活中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這種準則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夠做到的,它有更明顯的公共性,維護的是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全體公民的整體利益,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具有廣泛性、現(xiàn)實性和可操作性。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領域不斷擴大,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因此,文明的行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識不僅僅是個人優(yōu)良素質(zhì)的一種體現(xiàn),而且對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保持社會的健康與穩(wěn)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學習《八條禁令》,絕不能只局限于將其帖在墻上、說在嘴上、惴在兜里,而是要加以落實。我的做法是首先認真熟記“禁令”條規(guī),把每一條都反反復復地加以逐摸,記憶,把每一條每一字深深地映入到腦海,刻記在心,同時自學《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材料,認真學習有關反面材料及警示教育片。自己平常學習貫徹“八條禁令”,不搞緊一陣,松一陣,而是每周安排一定的時間用于相關材料的學習,并撰寫心得!鞍藯l禁令”的實施是非常嚴肅、非常認真、非常緊迫、也是非常及時的。我認為關健是對實施“八條禁令”的認識不深,精神實質(zhì)吃透不夠,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得不牢。自己始終把《八條禁令》與日常工作緊密結(jié)合。一是結(jié)合本職工作,從小事著手、從點滴做起,從我開始,使《八條禁令》的學習貫徹成為轉(zhuǎn)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的經(jīng)常性工作;二是密切結(jié)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發(fā)揮自己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意識;三是結(jié)合各種正反兩面材料的自學,使《八條禁令》成為自己工作中的一面鏡子,隨時對照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在今后的教學及管理工作中不斷落實,力爭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愛中實施教育,把一切為了學生。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 6
我們學習了《生本教育學習材料》,特別是認真學習了其中的《以生為本的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教少學多如何實現(xiàn)》《我的成長我作主》《讓教師在生本教育實踐中收獲幸福》等篇章,使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認識更加明朗。綜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有了愛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成功。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特別是教師這個職業(yè),我們常說,教師的職業(yè),是一份良心的買賣,也就是說,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是離不開愛心的,沒有了愛心,就沒有了教育,缺少了愛的教育就永遠不會成功。因為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有思想,有靈魂,我們首相用愛的力量影響他們,在愛的環(huán)境里,一切才能水到渠成。學習材料中的霍懋征老人就是這樣的,正是因為他把自己的愛心獻給了孩子們,他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他的回報才是豐厚的。當我們?nèi)硇牡膼蹖W生的時候,其實,在工作中的難題也就沒有了。每個學生都把老師當成父母,那教育中還會存在什么問題呢?沒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只要抓住一點機會給學生一點愛,學生就總會津津樂道,學生是容易忘記的,但也總會記憶猶深的。
二、一個成功的班集體,才能造就成功的學生。
學校教育是一種集體教育,班級授課制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所以班集體本身就是教育環(huán)節(jié)的一部分,并且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總希望在好的班級里上課,學生也喜歡在一個自己喜歡的班級里學習,一個班集體的力量會超越一個班主任的力量,會超越全體老師的力量。當我們離開學校我首先懷念的是班集體,然后是這個班集體的老師和同學。我認為班主任的重要責任是通過學生努力去建立一個充滿愛心,充滿溫暖的班集體,然后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團結(jié)一致的,能教育和感染人的班集體。一個什么樣的班集體,就會培養(yǎng)一個個什么樣的學生。如果班主任建立和培養(yǎng)了一個健康的班集體,別的事情就很好解決了,或許那一個、兩個的頑固派也會被慢慢感化,徹底消失,因為沒有他存在的土壤。教育教學中因班風轉(zhuǎn)變而學生的面貌轉(zhuǎn)變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建立班風優(yōu)良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首要責任。
三、教育的舞臺上,學生是永遠的主角。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應該緊緊圍繞著學生來進行,緊緊圍繞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來決定,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來實施,這已經(jīng)是共識。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又總是忘記了學生。這在光華學校應該是基本扭轉(zhuǎn)了這種局面,這是我們學校的多年積極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結(jié)果。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吧窘逃本褪亲寣W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干巴巴的坐在那里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來!吧窘逃币蠼處煼艞壷v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xiàn)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人民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人民鐵路為人民專題片心得體會02-06
為人民服務心得體會05-19
《人民的小康:民生福祉》心得體會09-27
人民至上教師心得體會08-09
人民好教師心得體會11-03
人民醫(yī)院進修心得體會09-25
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7-22
人民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06-20
繼續(xù)教育教育心得體會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