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十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研究目的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鞭炮的外形特征。
2.學習用卷一卷、粘一粘的方法制作鞭炮。
3.愿意參與制作鞭炮的活動,放鞭炮體驗過年的快樂。
課 題
小班美工活動:做鞭炮
教學簡況
1.討論過年的習俗。
師:小朋友們,快過年了,你知道有過年可以做哪些事情嗎?引導幼兒說說過年習俗,提煉出放鞭炮。
小結(jié):我們在高興的時候、過節(jié)的時候或是有喜事的時候都會放鞭炮。
2.觀察鞭炮,了解特征。
。1)觀察鞭炮圖片,簡單描述特征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很多美麗的鞭炮,一起來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t紅的、長長的、一串一串的……)
。2)操作示范自制鞭炮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串鞭炮,你們猜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出示紅色、黃色彩紙,膠水。教師示范制作炮筒的方法:“脫掉白衣服,兩手卷一卷,用力粘粘緊,鞭炮完成了。”
。3)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3.制作鞭炮
。1)師:馬上就要新年了,可是我們教室的鞭炮只有一掛太少了,怎么辦?讓我們一起再來做一些吧!
(2)幼兒制作鞭炮,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評價,體驗樂趣。
教師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5.活動延伸
材料投放至美工區(qū),將鞭炮制作成串掛起來進行裝飾。
綜合評語
課堂結(jié)合節(jié)日課程和幼兒已有生活經(jīng)驗,氣氛活躍。線通過觀察圖片初步了解鞭炮的構(gòu)造,再實際觀察,讓孩子嘗試個別操作,最后單獨操作,循序漸進,活動的延伸可以加入音樂,讓孩子們一起掛鞭炮。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糖果的軟和硬,并且能夠用"硬邦邦、軟綿綿"形容物品的軟硬。
2.愿意用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在故事情境中體驗糖果帶來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硬糖和軟糖若干;糖罐;多媒體ppt等。
活動重難點:
感受并能辨別"軟、硬",能夠用"硬邦邦、軟綿綿"形容物品。
用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罐神秘的禮物,猜猜是什么?(幼兒個別回答)
2.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小結(jié):聞上去有點兒香香的,吃在嘴里有點甜甜的,是一罐好吃的糖果喲!
4.(過渡)你們想吃嗎?可惜這不是我的,讓我問問糖果的主人吧!
二、感知理解
(一)分分糖果
1.糖果的主人是誰?(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
2.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咬上去是什么感覺的?(硬邦邦的/軟綿綿的)
3.原來,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要開舞會,棒棒糖先生帶來的糖果是硬邦邦的,棉花糖小姐帶來的糖果是軟綿綿的,可是不小心撒了一地,搞不清楚是誰的了。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4.請小朋友們把椅子底下的小盤子拿在手里,摸一摸里面的糖果,然后還給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幼兒分糖果,教師檢查)
5.小結(jié):有的糖果是硬邦邦的,有的糖果是軟綿綿的。謝謝你們幫助了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你們可真棒!
(二)邀請朋友
1.分好了糖果,現(xiàn)在要請好朋友來參加舞會嘍。
2.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說:"猜猜,誰是我的朋友?為什么?"(幼兒個別回答:因為xxx是硬邦邦的/軟綿綿的。)
3.討論:那小蝸牛是誰的朋友呢?(殼是硬硬的,身體是軟軟的,他是棒棒糖先生的好朋友,也是棉花糖小姐的好朋友。)
4.小結(jié):原來生活中,有好多吃的、用的`、玩的東西是硬邦邦的,也有很多是軟綿綿的,還有一些東西外面硬的里面是軟的,真有意思!
。ㄈg歌跳舞
1.瞧!棒棒糖先生、棉花糖小姐的朋友們都到齊了,他們準備跳舞啦!寶寶們,你們也來跳起來吧!
2.播放音樂,初步感受兩段不同的旋律。(幼兒自由地跳)
3.剛剛聽到幾段音樂?你覺得第一段/第二段音樂是誰在跳舞?聽到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呢?
4.再次播放音樂,感受兩段不同的旋律,并做相應的動作。
5.小結(jié):歡歌跳舞真快樂!有的音樂剛強有力,就像棒棒糖先生一樣神氣、有力道;還有的音樂很舒緩、輕柔,像棉花糖小姐一樣給人溫柔的感覺。
三、快樂分享
1.快樂的舞會結(jié)束了,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謝謝小朋友們今天來幫忙,特地為你們準備了好吃的禮物喲!
2.猜一猜,哪個糖罐子里的糖比較多?真的嗎?我們回教室看看,和教室里面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能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點設計活動過程,將故事情境融入整個活動過程中,從幫助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分糖,根據(jù)觸覺分辨軟和硬;再到被邀請參加舞會,到分清棒棒糖先生和棉花糖小姐各自的朋友,讓孩子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區(qū)分軟和硬;最后通過辨別罐子里面的聲音來分辨哪個多哪個少。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都十分感興趣。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教具的選擇。在本次活動中,將糖果用餐巾紙蓋好,原本是不想讓孩子看到糖果,但是后來餐巾紙扔在哪里成了問題。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點的一種,指以糖類為主要成份的一種小吃。若水果或堅果類食物裹上糖衣,則稱為甜食(如糖葫蘆)。
小班教案 篇3
學習活動:大公雞(一)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發(fā)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歌曲錄音。
2. 鋼琴。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部分。
1. 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 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 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 學習歌曲《大公雞》。
1. 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 學習按歌曲的節(jié)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 分小組繼續(xù)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 啟發(fā)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xiàn)。
6. 啟發(fā)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小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動物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那它們愛吃什么呢?通過擺一擺,說一說,鞏固孩子們的知識,也讓孩子知道大家都要吃早餐。
活動目標:
1、通過集體、個別討論的方式,嘗試用“x吃x?”的句式講述。
2、能大膽地操作并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3、激發(fā)幼兒養(yǎng)成吃早餐的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撕貼的技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晨吃了什么?(個別幼兒講述)
來了幾只小動物,它們也帶來了早餐,可是早餐擺放錯了,要請小朋友幫忙,猜猜他們誰喜歡吃什么早餐?(出示小動物圖片,請個別幼兒講述)
(二)幼兒操作,并嘗試說“x吃x?”
。1)師:接下來,就請你們找到它們愛吃的食物,貼到小動物的盤子里。并說說誰喜歡吃什么?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嘗試說“x吃x?”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教師再集體看圖說說。
(三)激發(fā)幼兒吃早餐的習慣。
師:吃早餐身體才不會生病,小動物也愛吃早餐,小朋友們要與它們比一比,看看誰每天都吃早餐。
延伸活動: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閱讀、參觀動物園,了解更多動物的生活習慣。
區(qū)域活動:將動物、食物圖片放置在語言區(qū),供幼兒講述。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大大小小的圓形,能用多種顏色畫畫,畫得多。
2、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快樂感和美感。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鵝卵石小路
2、范畫、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課題
教師:步行街要新造了一條小路,工人叔叔們來鋪鵝卵石的小路,既漂亮又可以鍛煉身體。
2、欣賞感受,激發(fā)興趣。
教師: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很漂亮,小朋友走過鵝卵石小路嗎?
走在上面有什么感覺?
3、講解示范
。1)觀察鵝卵石是什么形狀的,顏色。
。2)教師示范鵝卵石的畫法。
4、幼兒創(chuàng)作
鼓勵幼兒大膽下筆,一起來鋪路。能用多種顏色來畫,畫得滿。
5、互相欣賞
大家看一看,評一評,誰鋪的路鵝卵石多又好。
延伸活動。
大家一起走鵝卵石小路。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懂得在炎熱的夏季要做好自我保護。
2、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一些小動物避暑的方法。
活動準備;
《怎樣最涼爽》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大家有沒有覺得熱?想想辦法怎么才能讓自己最涼爽。
小結(jié):夏天很熱,如果一直在陽光下會中暑。在樹蔭下可以讓我們覺得涼爽,如果夏天的時候覺得很熱,一定要采取一些辦法讓自己變的涼爽。
二、活動過程:
1、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一些小動物避暑的方法。
2、提問:太陽曬在小雞身上,小雞是怎么做的?
3、小狗、水牛、蝸牛又是怎么做的.。
故事里的小動物都怎樣避暑?
4、故事中的人們都是用什么辦法讓自己變涼爽的?
小結(jié):小狗伸出舌頭散散熱、水牛到河里泡一泡,蝸牛找個陰涼地睡大覺。
5、出示掛圖,了解多種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懂得在炎熱的夏季要做好自我保護。
出示掛圖,進行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變涼爽?
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知道除了故事中的方法,扇子、電風扇、空調(diào)等,也可以讓我們變涼爽;適當吃些西瓜、喝一些溫開水等都是不錯的避暑降溫方法。
6、能自主選擇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不能過多喝冷飲,體驗涼爽的感覺。
提示幼兒在炎熱的夏天要注意自我保護,不要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暴曬,曬后要多喝水,必要時要涂防曬霜、帶遮陽帽、打遮陽傘;可以多在有風;、有陰涼的地方玩耍;在水邊玩耍時要有成人陪伴,不能過多吃冷飲等。
三、活動延伸
幼兒經(jīng)驗:各種避暑方法。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糖和鹽的名稱、特點及用途。能比較出糖和鹽的簡單相同點和不同點。
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糖、鹽、杯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通過嘗的方法讓幼兒了解里面裝的是什么水)
1、出示兩杯水問:你們知道這兩個杯子里放的是什么?
2、請幼兒來嘗一嘗,并說一說杯子里的是什么水?
二、引導幼兒觀察糖和鹽。(通過操作培養(yǎng)幼兒善于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說糖和鹽是什么樣子的。
2、請幼兒打開紙包,看看紙包里是什么?想想用什么辦法知道?。那一包是糖,那一包是鹽,糖是什么樣子的',鹽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想方法自己去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來知道。
請幼兒將糖和鹽倒在水里,用筷子輕輕攪拌,待糖和鹽溶化后。問:糖和鹽到那里去了?
三、了解糖和鹽的用途。(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你們知道糖和鹽有什么用嗎?(家家戶戶燒菜離不開它們。工廠很多地方也要用到鹽。)
四、比較糖和鹽。(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糖和鹽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
小結(jié):
糖和鹽都是白顏色的,一顆一顆亮晶晶的它們都能溶化到水里,它們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糖和鹽的味道是不同的因此它們的用途也是不一樣的。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的準備、實施及延伸活動中都根據(jù)本班幼兒的情況做了一些調(diào)整,對如何進行幼兒教師問題意識的建構(gòu)做了一點嘗試。一、疑惑疑惑之一: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參考教材中,在幼兒做實驗時是讓小朋友二二結(jié)伴放入方糖一起攪伴。雖然,小朋友兩兩合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但是考慮到我們班的小朋友入園不久,人數(shù)又多,而且大多數(shù)小朋友動手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大家一起動手的話,可能會比較混亂;再有,小班上學期幼兒的合作意識還不是很強烈,讓小朋友二二結(jié)伴放入方糖一起攪伴能達成合作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學會念兒歌,培養(yǎng)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 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詞匯:拿、唱、抬等詞,注意漱,咕嚕,等詞的發(fā)音。
3、 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shù)目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表演兒歌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學詩歌的興趣。
、沤處熓帜眯』ú璞,做漱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平處煟骸皠偛拍銈兛吹嚼蠋熢诟墒裁矗俊保ㄓ變海骸笆凇弊⒁獍l(fā)準 shu的音)
、墙處熯呑鰟幼鬟吺痉独首x兒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 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nèi)容。
⑴教師:“剛才老師在漱口,還念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 提問兒歌的名稱,練習發(fā)“漱”的.音。
、怯變涸俅斡^看并注意聽,教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忍釂枺
a、“教師手里拿著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茶杯,學習詞:拿)
、“喝口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學習詞:喝,注意“清”的發(fā)音)
c、“然后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抬著頭,閉著嘴,學習詞:抬、閉,注意“嘴”的發(fā)音。)
d、“水吐出來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學習詞:咕嚕,并發(fā)準音)
。ㄈ┘w學念兒歌:
1、 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2、 幼兒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邊做動作邊念兒歌1-2遍。
(四)結(jié)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讓幼兒知道要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飯后漱口,并對兒歌及時進行鞏固。
附:
小牙刷,手里拿,
左刷刷,右刷刷,
刷刷刷,刷刷刷,
滿嘴小牙白花花。
小班教案 篇9
目標:
1、喜歡繪本,體驗繪本閱讀帶來的快樂。
2、在游戲互動中理解繪本的內(nèi)容,學說“大紙箱,變……”,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3、在參與“玩紙箱”的過程中,獲得發(fā)現(xiàn)的'驚喜與探索的快樂。
準備:
《大紙箱》PPT、大紙箱若干(每人一個)
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箱子)大紙箱有什么用呢?
小結(jié):大紙箱的用處可大了,它還藏著很多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它就藏在這本書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看課件,閱讀繪本
1、介紹封面
師:看,這是書的封面,上面有什么?(字、紙箱)
小結(jié):這是書的名字“大紙箱”,我們一起說一說“大紙箱”。
2、觀察圖片,引發(fā)猜想
。≒PT2)看,這幅圖上有什么?咦,寶寶和小兔子發(fā)現(xiàn)了這個大紙箱,他們會把它變成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ㄖ罰PT5)嘩啦啦,下雨啦!寶寶和小兔子又會把大紙箱變成什么呢?(傘)
3、組織游戲,學說:“大紙箱,變……”
師講解游戲的玩法:看,這里有一個大紙箱,現(xiàn)在我們就來玩躲雨的游戲。注意了,我說“嘩啦啦,下雨啦”,小朋友要一起說:“大紙箱,變雨傘”,大紙箱才會變成傘!我們來試一試,聽“嘩啦啦,下雨啦”,你們說“大紙箱,變雨傘”(說兩遍,說完第二遍舉起箱子)“來來來,來躲雨”(幼:“哎哎哎,我來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小朋友回座位吧。ㄖ貜陀螒騼杀椋
4、有序閱讀,鞏固句型
。1)(至PPT9)這時寶寶和小兔子把大紙箱變成什么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
小結(jié):寶寶和兔子一起合作把大紙箱比變成了飛機。
誰會用動作來表示?(個別幼兒示范)
師:我們一起來變大飛機吧!別忘了,大聲說出來,“大紙箱,變飛機”,飛機飛起來了,飛到這,飛到那,轉(zhuǎn)個圈,飛飛飛,飛機降落啦!飛機又起飛啦,“大紙箱,變飛機”,飛到左,飛到右,飛得高,飛得低,飛機降落啦!
。2)大紙箱還會變成什么呢?看……
。≒PT至最后)寶寶和小兔子還把大紙箱變成什么?(桌子、房子)
5、完整欣賞,理解故事
師:這真是一個趣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來把這本書完整地看一遍吧!(配樂欣賞)
提醒幼兒安靜傾聽。
三、自主探索,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大紙箱真神奇,可以變成傘、飛機、桌子、房子?矗淌依镆灿性S多紙箱,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找一塊空地,和它一起玩游戲。記住哦,把你想出來的新玩法大聲的告訴好朋友哦!“大紙箱,變……”。
鼓勵幼兒自主探索。
師:看,我變成火車頭了,誰來做我的小車廂,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出發(fā)吧。(師幼互動,開火車離開教室。)
小班教案 篇10
一、 活動背景:
香蕉是小朋友經(jīng)常接觸的一種水果,平時在家里家長會給小朋友吃香蕉。在幼兒園里,下午吃點心時,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到兩次吃香蕉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在吃香蕉時會說:“老師我不會剝香蕉皮,你幫我剝一下!庇龅絾栴}小朋友不說:“老師請你教教我怎么剝香蕉皮!辈恢缹ふ医鉀Q問題的方法,卻依賴于老師幫他們。甚至還有的小朋友把香蕉放在桌上不吃。問他為什么不吃呢,他理直氣壯的回答說:“我不會剝!”由此可見,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在家里時,家長都把他們當做掌上明珠,不舍得他們做一點點小事。家長大多是把香蕉皮剝好了,直接給他們吃。很少有家長教孩子怎么剝香蕉皮。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很少有家長讓孩子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一味盲目的包辦代替。久而久之,就使幼兒養(yǎng)成遇到問題依賴家長的心態(tài)。幾乎沒有幼兒,在吃香蕉時想到去觀察香蕉是什么顏色的、形狀是什么樣的。這樣就產(chǎn)生了“香蕉彎彎”的方案設計。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積極的運用各種感官,主動的觀察香蕉。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觀察意識、動手意識識,學習有序的觀察、自主交流、自由想像的能力。
二、 活動過程實錄:
。ㄒ唬┗顒幽繕耍
1、過觀察香蕉,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2、能向同伴大膽的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養(yǎng)成愛吃水果的習慣。
重難點:通過觀察認識香蕉的主要外形特征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ǘ┗顒訙蕚洌
1、每個桌上一盆香蕉,盆上面蒙了一塊布。小朋友人手一只盆子。
2、“香蕉彎彎”的課件。
3、經(jīng)驗準備:小朋友都吃過香蕉。
。ㄈ┗顒舆^程:
、俨轮i語導入,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師:兩頭彎彎像小船,好吃又好看,猜猜它是誰?
幼:香蕉
2、師:猜對了嗎?我們把盤子上面遮著的布掀開就知道了。
幼:自己動手把布掀開。很興奮的說我猜對了。
3、小朋友真聰明猜對了。今天我們要和香蕉寶寶交朋友。
。ㄔu析: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特點,我設計了猜謎導入的形式,從幼兒自己猜謎底,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猜測結(jié)果是正確。幼兒在這過程中非常的興奮。從而激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谟^察香蕉的外部特征。
1、師: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聞聞,說說你的香蕉是什么樣的?
2、幼:自己說說香蕉的樣子并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師:巡回指導。
4、師:誰來說說香蕉是什么樣的?
幼a:指著香蕉對老師和旁邊的小朋友說, 香蕉是黃顏色的。
幼b:香蕉的形狀是彎彎的。
幼c:香蕉摸上去滑滑的。
5、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香蕉是黃顏色的、長得彎彎的、表皮很光滑。小朋友你覺得香蕉長得像什么?
幼a:香蕉長得像小船。
幼b:香蕉長得像蚯蚓。
幼c:香蕉長得有點像橋洞。
幼d:香蕉長得像月亮。
幼f:香蕉長得像毛毛蟲。
6、通過我們小朋友的觀察、動腦筋想像,我們發(fā)現(xiàn)香蕉長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橋洞、像月亮、像毛毛蟲。你們的想象力力可真豐富。
(評析:根據(jù)小班根據(jù)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每組我都準備了香蕉,提供給幼兒觀察。提出觀察要求: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聞聞,運用多種感官觀察香蕉的顏色、形狀。在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香蕉是什么樣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交流者。在交流時引導幼兒有序的觀察香蕉的顏色、形狀。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知道香蕉的顏色是黃的,形狀是彎彎的。長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橋洞、像月亮、像毛毛蟲。給每個孩子安排自由探索的時間。自主交流的舞臺。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③了解香蕉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品嘗香蕉。
1、師:香蕉里面有什么?
幼a:香蕉里面是香蕉。
幼b:香蕉里面是肉。
2、師:我們剝開來看看。先請一個會剝的小朋友剝給大家看看。
幼:剝香蕉。
師:從柄上開始剝,一片一片的剝。
3、師:看看香蕉的果肉是什么顏色的?中間是什么樣的?
幼a:香蕉的中間是黃色的。
幼b:中間有點香。
4、師:想不想償一償?
幼:想!
5、師:請你償一償。
幼兒:品嘗香蕉的味道。
6、師:誰來說說香蕉的味道是什么樣的?
幼a: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
幼b:香蕉的味道是香香的有點滑。
幼c:真好吃。
7、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吃香蕉有什么好處嗎?
幼:我?guī)滋觳淮蟊銒寢尵蜁形页韵憬丁?/p>
師小結(jié):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很香、吃在嘴里滑滑的。香蕉是一種有營養(yǎng)的水果,能幫助消化。小朋友可以每天吃一個香蕉。
。ㄔu析:當幼兒把香蕉皮剝開后,幼兒恨不得馬上吃一口。香蕉那米人的香味使幼兒有了想品嘗的欲望,教師此時讓幼兒品嘗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要。將幼兒吃香蕉的興致調(diào)動了起來。幼兒也很樂意交流香蕉果肉的味道。)
、芰私庀憬兜囊恍┯猛。
1、師:聰明的.叔叔阿姨還根據(jù)香蕉的形狀制造了一些東西咱們來欣賞一下。播放一些仿照香蕉做東西和用香蕉做的食品。
a:香蕉船。
b:香蕉發(fā)夾。
c:香蕉炒飯。
d:香蕉露。
e:香蕉排骨煲。
f:香蕉片。
2、香蕉的用處真大,我們以后可以把它做成什么?
幼a:我長大了要造香蕉房子。
幼b:我要用香蕉做蛋糕。
幼c:我要用香蕉做香蕉船。
。ㄔu析:在活動中提高電教的手段——看圖片提高了幼兒的知識面,拓闊了幼兒的視野。提高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后想把香蕉做成什么,為幼兒長大后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打下基礎(chǔ)。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活動評價
整個活動中幼兒以極大的熱情在投入到活動之中。開始部分是猜謎語,激起幼兒的對香蕉的興趣。第二部分,觀察香蕉的外部特征。因為每個小朋友都接觸過香蕉但他們很少注意到香蕉的顏色、形狀。幼兒引導幼兒有序的觀察。從中使幼兒養(yǎng)成吃東西時愛觀察、善于觀察的習慣。第三部分了解香蕉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品嘗香蕉。小朋友雖然都吃過香蕉,但他們沒有自己動手撥香蕉的習慣。也沒有仔細的去品位香蕉的味道是上什么樣的,只知道是很好吃。為此我引導幼兒說說香蕉果肉的味道,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打下基礎(chǔ)。最后引導幼兒欣賞一些關(guān)于香蕉的圖片,并說說自己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使幼兒的思維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體現(xiàn)了幼兒為主體的理念。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選]07-2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3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10-19
小班教案04-21
小班教案04-22
小班教案04-23
小班教案04-26
小班教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