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综合图片亚洲综合网站,亚洲欧美激情综合首页,在线看日韩,欧美xxxx性喷潮,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18 11:19:3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匯總(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達到愛書,愛讀書的目的。

  2、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并談談對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3、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增進學生讀書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方法,讀書做到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口惟心誦,才能有所得。

  教學難點:

  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guī)范,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

  教學準備:

  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小節(jié)。

  收集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

  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以便展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ń涣髌脚_)

  1. 溫故而知新。

  學完一單元后, 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 看看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哪篇課文?積累了哪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哪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 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

  【從回顧本節(jié)內(nèi)容切入話題,引發(fā)學生交際愿望,讓學生自主交流,提高口語水平!

  4.在組內(nèi)推選出一名代表發(fā)言:

  預案(學生有可能從課文學習的角度說)

  學了《竊讀記》感受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可我的家里藏書千冊,可我卻對他們視而不見,制止不力,慚愧,今后,我一定多看書,叢書中汲取知識。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對閱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部分,每個學段都安排一個“綜合性學習”這樣一個新板塊,小學語文:《找秋天》教學設計。這是新一輪課改的一個創(chuàng)新命題。“綜合性學習”貴在“綜合”,通過分析。把相關內(nèi)容兩各個聞分組成一個密切聯(lián)系的整體,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熬C合性學習”貴在“活動”,而且這些活動還要求“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

  [設計特色]

  經(jīng)過一個單元的學習,教師充分開和利用課程資源,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的景物和氣候,了解秋天,感受秋天,畫秋天、寫秋天,收集有關秋天的一切,創(chuàng)作有關秋天的作品,留住秋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并以打擂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師:我們學習了第一組中有關秋天的識字課和課文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了找秋天的活動。今天要舉行打擂比賽,在打擂的同時,把個人的收獲變成大家的,你們準備好了嗎?

  生回答

  師:為了方便比賽,我們將大擂臺分成幾個小擂臺,哪個小組得到的小擂主最多,哪個小組將最后獲勝。

  師:擂臺一 ——詞語擂,請各組選代表匯報收集到的有關秋天的詞語。

  學生:各組派代表匯報收集的有關秋天的詞語,全班裁判,以既多又好的為勝,并評選詞語王。

  師:同學們收集到了這么有關秋在的詞語,我們來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并把它積累起來。

  生:讀讀記記。

  (收集有關語言素材,在交流過程中適當點拔,這實際上是對語言的綜合運用,學生不僅會感興趣,也能從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找秋天》教學設計》。)

  師:擂臺二 ——古詩擂。各組選代表匯報收集到的有關秋天的古詩。

  學生匯報,要背詩,說出作者及詩的大意。全班裁判,并評選小詩人。

  師:讀了古詩,我們知道古人也是十分喜歡秋天的。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非常喜歡愛背誦古詩。培養(yǎng)這種熱愛傳統(tǒng)文化,喜歡誦讀古詩的習慣。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意義不可忽視。

  師:我看到有不少同學用畫筆畫秋天,下面來打第三個擂臺——圖畫擂。

  生:說說自己都畫了什么?為什么這么畫?你又想到了什么?其余的同學可以適當補充。

  評選擂主的同時,評選小畫家。

  激發(fā)學生想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這是“綜合性學習”追求的深層的`目標。

  師:我這兒還有幾個未命名的擂臺,誰愿意根據(jù)你收集到的資料為他命名,并進行匯報呢?

  生:為擂臺命名并匯報。(歌舞、作文、小制作等等)全班裁判并評選“小歌星”“舞蹈家”“小作家”“小巧手”等等。

 。ㄕZ文綜合性學習是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點,創(chuàng)造了一種很好的空間和舞臺。)

  師:這次活動是我們學習了“秋天”一組課文后開展的,最后咱們來一個串詞比賽好不好?

  生回答。

  出示有關秋天的一些詞語,請大家看看,讀讀,并以“秋天”為題目,把這些詞語用進去,能把你收集到的詞語用進去更好!

  生以小組為單位先說后匯報。

  師生評選擂主。頒發(fā)獎狀及擂主帽。

  師:沒有取得擂主的小組不要灰心,不久之后,進入冬天我們又會繼續(xù)打擂,加油。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讀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把字寫規(guī)范。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如: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借助拼音識字,結合上下文猜字音,請教別人識字等;通過配樂讀,配樂表演等方式加深對課文的體驗,通過感情朗讀,抓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懂得主動關愛別人和珍惜被愛都是幸?鞓返模ぐl(fā)學生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動給別人帶去歡樂。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懂得主動關愛別人和珍惜被愛都是幸福快樂的

  課前準備: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課前向生活開放: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為學生放上學期的配樂朗誦《雨中的歌》這首兒歌;蛘咭黄鸨痴b《雨中的歌》

  師問:"還記得這首兒歌嗎那你們知道兒歌中的小青蛙為什么唱著快樂的歌呢"

  2,師導入:"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與荷葉姐姐有關的故事。好嗎

  初讀感知階段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師:讓我們打開書14課《荷葉傘》,聽讀課文。(播放課件)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并畫己不認識的生字。

  1,師指名讀課文(2—3名)。

  2,教師指名識字,正音。(播放課件)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師:同學們通過檢查老師覺得你們真聰明,把生字掌握得這么好。下面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這次我們要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自己先讀讀,再和同桌讀讀。

  師找2—3名學生讀課文。最后一名同學讀時,師提要求:邊聽邊想,讀了這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精讀感悟階段

  四,品讀課文。

  1,引導學生讀課文,(熟讀課文)

  2,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師:誰還想讀聽聽在他讀時,大家邊聽邊想:下雨了,荷葉姐姐在干什么荷葉姐姐的傘下都有誰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你們看,小魚,小蜻蜓,小青蛙他們出來了,他們想和你們做朋友呢。

 。1),理解"游過來""飛過來""跳過來"幾個動作。

 。2)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小動物,試著說說他們在傘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荷葉姐姐聽到他們說的又會說些什么呢

  師:荷葉姐姐為別人遮了雨,自己卻淋濕了。

  師追問:為什么荷葉姐姐被雨淋濕了,它還笑呢

  五,課文內(nèi)容的'拓展

  1,對課文創(chuàng)造性表演。

  師:讀了這個故事后,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表演一下這個故事

 。◣煟赫埻瑢W們先在小組內(nèi)商量一下,故事中的荷葉姐姐是什么樣的,小魚,蜻蜓,青蛙它們是怎樣做的又會說些什么)

  2,指名表演。(表演時大家都配有頭飾,并找一名同學進行旁白。)

  3,教師進行旁白,所有小組同時進行表演。

  師:同學們,讀了《荷葉傘》這個故事后,你有什么收獲

  在我們?nèi)粘I钪,還有誰像荷葉姐姐這樣愛幫助別人呢說說看。(老師進行關心同學,幫助他人的教育)

  課后向生活延伸:

  1,把今天學到的好詞語寫到你的小本本上吧。

  2,畫一幅"荷塘避雨圖",把圖中荷葉姐姐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吧。

  回答:是因為下雨時它躲到了荷葉的下面,沒有被雨淋濕,所以它很高興。

  學生自己讀課文,并勾出不認識的生字。

  3,小組檢查識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劢虒W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正確讀寫“腳丫、拽住”等詞語。

  2、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童話的奇妙。

  3、根據(jù)文中奶奶給王葆講的故事,選一個,根據(jù)已有內(nèi)容創(chuàng)編新故事。

 。劢虒W重難點]

  感受童話的奇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故事。

 。劢虒W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寶葫蘆的秘密》動畫片中的片段。其實這部動畫片是由一部長篇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出示《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的封面,讓學生自己試著讀書名。

  2、了解封面,介紹作者。(板書課題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二、初讀課文,提出質(zhì)疑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說說你對這篇課文還有哪些疑問。

  2、鼓勵其他學生自主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針對不能解決且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價值的`問題進行匯總。

  問題預設:

 。1)奶奶講了幾個故事?這些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的?

  (2)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三、帶著問題,合作學習課文

  1、四人為一小組,合作探究大家提出的問題。

  2、全班交流。

 。1)奶奶講了幾個故事?這些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的?

  奶奶講了4個故事,分別是:張三劈面撞到神仙得到了一個寶葫蘆;李四遠足旅游到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趙六掘地得到一個寶葫蘆。

 。2)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不管是誰,只要得到了寶葫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王葆希望得到一個寶葫蘆幫助他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四、理清脈絡

  1、說一說文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指名說,教師點撥、匯總。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為: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少先隊員。

  3、引導學生按照這樣的方式,歸納文章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1)第5~18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做什么,就得給我講故事,所以,我聽奶奶講了很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

  (2)第19~21自然段:我想有一個萬能的寶葫蘆。

  五、識記生字、詞語

  1、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關注生字。

  2、組織學生自主認識生字,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預設:

  (1)我見過“向日葵”和“秋葵”,它們都是一種植物,所以是草字頭。

 。2)我在《西游記》中看見過“妖怪”這個詞,所以我認識“妖”。

 。3)我是通過拆分編故事的方法記住“攆”字的,兩個車夫將小偷拽出門去。

  六、學習寫字

  1、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寫字,全班交流易錯字的書寫。

  預設:

 。1)“妖”字右邊是“夭”,不是“天”。

 。2)“規(guī)矩”中的“矩”變讀為輕聲!熬亍迸c“短”不同,形近易錯。

  (3)“舔”右上是“天”,不是“夭”。右下是“”,不是“小”或“氺”。

  2、教師重點指導難字書寫后,學生抄寫本課生字。

  七、布置作業(yè)

  抄寫本課詞語表中的詞語,每個寫3遍。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有感情朗讀課文,品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2、學會做簡單的批注。

  3、掌握本課的4個生詞。

  教學重難點:抓住重點語句,想象場景,感悟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準備:《愛的奉獻》的音樂。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從生活中感悟什么是傳統(tǒng)。

  2、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一下一個花店的傳統(tǒng)。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2、檢查預習的情況。

  2人小組檢查朗讀,生字的認讀。素描、承受、妥協(xié)、和顏悅色、孤寂、異想天開

  3、指名朗讀,大家評議。

  4、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匯報交流,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邊讀邊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己的體會。

  四、作業(yè)

  查找資料。了解風濕性心臟病的有關知識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初步了解了花店的傳統(tǒng),體會了母女之情。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母女之情與人間之情。

  二、細讀課文,體會母女情深。

  1、自由讀課文,找出令你最感動的地方,談一談,說一說。

  2、4人小組,交流,談感受。

  3、匯報交流。

  (1)母親節(jié)到了……黃昏時分,門鈴響了。進來的是一位陌生女孩,她手拿一大束康乃馨。母親愣了,問女孩是不是走錯門了,女孩甜甜地笑了,把鮮花送進母親懷里。說了句“節(jié)日快樂”就輕輕為母親掩上門。

  女兒傾盡自己的所能也要為母親留下一份寄托和安慰,多么懂事的女兒。

 。2)天色已經(jīng)黃昏了,女兒才回來,滿臉的汗水掩飾不住滿臉的興奮,匆匆的扒了幾口飯便睡了。夜里,母親聽到女兒的呻吟聲,心便縮得緊緊地。

  女兒為了回報母親,愿意付己的一切。女兒的呻吟聲痛在母親的心上,多么讓人感動的母女之情。

 。3)……女兒卻認了真,第二天居然作了一個小紙板,上面寫著:請讓我給你畫像,我需要你的五毛錢……

  女兒為了自己心中的一個愿望。用自己的勞動換一點報酬,這樣才是留給母親的回報,多么良苦的用心啊!

  (4)于是,在這座城市的街頭,便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幕:一位十六七歲的較弱的女孩手持畫具,坐在小凳上期待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引導學生想象,升華認識。

  (5)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三、有體會母女情到人間情。

  1、啟發(fā)想象,體會花店傳統(tǒng)的由來。

  想象女兒到花店訂花的情景。

  2、學生自由結組交流。

  3、交流匯報

  四、再現(xiàn),配樂朗讀

  學生準備表演

  五、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母女情情深似海

  13、花店的傳統(tǒng)愛讓世界更美好

  人間情感人至深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數(shù)數(shù)量是6和7的物體,能區(qū)分6、7的基數(shù)意義和序數(shù)意義。

  2、會讀、寫6、7。

  3、能比較5和6、6和7的大小,了解0-7各數(shù)的大小。

  4、學會6、7的組成。能從6、7的一些組成推想出另一些組成,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6、7的書寫、組成、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

  6、7的組成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揭示課題

  師:(出示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6位小朋友、7個人。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6、7的認識》。(揭示課題)

  師:你想學習有關6、7的哪些知識呢?

  生1:我想在田字格里寫好6和7;

  生2:我想知道6和7比,誰大誰;

  生3:我想學習6、7的分成。

 。ㄔO計意圖:直接進入課題,然后借學生的口,讓學生根據(jù)前面學習的基礎說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目標。新穎別致,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6、7的認識

  1、認識6

  師:在學習這些知識之前首先讓我們來看看6、7是怎么來的。

  師:(出示5只小雞圖)圖上畫的是什么?

  生:圖上畫了5只小雞。

  師:(出示1只小雞走來)怎么樣了?

  生:又來了1只小雞。

  師:(圈起來)現(xiàn)在是幾只?

  生:現(xiàn)在有6只小雞。

  師: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生:原來有5只小雞在吃米,又跑來了一只小雞,現(xiàn)在一共有6只小雞。

  師:(出示5塊方塊圖)這里有幾塊方塊?現(xiàn)在有幾塊?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塊再添上1塊就是6塊。

  師:(演示撥珠的過程)原來有幾顆珠子?又拿來幾顆珠子?一共有幾顆珠子?誰能把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連起來說一說?

  生:原來有5顆珠子,又撥上一顆珠子,一共是6顆珠子。

  師:哪顆珠子與眾不同?由下朝上數(shù)黃珠子是第幾顆?

  師:6條魚、6塊方塊、6顆珠子都用6來表示。6像什么?(讀兒歌:6像哨子666。)

  2、認識7

  師:(在多媒體電腦上把6條魚、6塊方塊、6顆珠子下移)怎樣就能變成7條魚、7塊方塊、7顆珠子呢?

  生:都添上一個。

  師:從下往上數(shù)黃色珠子是第幾顆?它的下面一顆排第幾?7像什么?(讀兒歌:7像鐮刀777。)

  師:生活中處處要用到6和7,你能6、7說句話或說個詞嗎?

  生:6朵花、6個人、媽媽買了7棵菜、我家有7口人。

  三、數(shù)的順序

  師:找找看你的文具上有沒有6和7。

  生:我的直尺上有6和7。

  師:仔細觀察,6和7在直尺上的位置是怎樣的?

  生:6在前、7在后。

  師:(出示斷尺圖)老師這里也有一把直尺,不過刻度只從0-5,6該放哪兒呢?7放哪兒呢?

  生:6放在5后面,7應該在6后面。

  師:(指斷尺圖)讀一讀,想一想,再討論討論,你會有所發(fā)現(xiàn)的。(生讀0-7,再讀7-0后討論。)

  生1:我發(fā)現(xiàn)從0-7,一個比一個大。

  生2:我發(fā)現(xiàn)從7-0,一個比一個小。

  師:(出示練習六第2題)老師學具盒里的數(shù)字卡片跟小朋友桌子上的數(shù)字卡片一樣,給弄亂了。你能把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嗎?(學生自己排,老師巡視。)

  生1:我是從小到大排的,0、1、2、3、4、5、6、7。

  生2:我是從大到小排的,7、6、5、4、3、2、1、0。

 。ㄔO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和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認識了6,再用同樣的方法認識7就顯得重復累贅了,本課認識7時出示個數(shù)是6的物品問學生"怎樣就能變成7個了呢?"教學數(shù)的順序時,讓學生讀、想、討論,果然有了不同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卡片,學生也有了不同的排法。這樣做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學生體嘗成功的愉快。)

  四、6、7的書寫。

  1、師:(多媒體電腦出示書寫規(guī)范的6、7)你覺得6和7怎樣寫比較漂亮?

  2、電腦范寫,學生跟著電腦書空。

  3、學生在書上練習寫6、7。

  五、數(shù)的大小比較。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寫6、7,那么你能擺出6個圓片嗎?(學生擺);你能對著上面的圓片擺出7個三角形嗎?(學生擺)

  師:比較6個圓片和7個三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6個圓片少,7個三角形多。

  師:7和6比,誰大誰?7和6的中間添什么號?7>6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比7小的數(shù)還有哪些?

  師:6和5比,誰大誰?你是怎么知道的?填什么號?6除了比5大,還比誰大?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16個生字,其中會寫“頓、忽、然、岸、身、濕、嗎、呆”8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3、了解“水循環(huán)”的自然常識,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了解小動物時怎樣得到知識的。

  難點:了解“水循環(huán)”的自然常識。

  教學準備:

  幻燈、生字卡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上課時間:

  激發(fā)興趣,學會思考。

  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檢查自學情況,讀準字音

  一、直接板書課題:

  14 水從哪里來

  1、指名讀,齊讀

  2、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思考:小動物們在尋找什么?

  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三、再讀課文

  要求;(幻燈)

  1、注意讀書的姿勢;

  2、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數(shù)讀,不唱讀,不跳讀。

  3、畫記生字新詞,并在生字表上注音。

  四、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幻燈)

  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

  頓 忽 然 岸 身 濕 嗎 呆

  xióng ne ma hú lí gū dōng bei

  熊 呢 嗎 狐 貍 咕 咚 唄

 。1)誰會讀,指名帶讀;指導朗讀課文;

 。2)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

  2、看書讀課文

  (1)指導讀句;

  A 、他忽然想:小溪的水這么流著,如果有一天流完了,那可怎么辦呢?

  B、告訴你們吧,水變成水汽,飛到天上去了,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雨點兒,又落了下來------你們想,雨會下完嗎?

 。2)誰來讀自然段,指誰名讀,評議(你覺得什么地方讀得好)

  (3)小組自由讀課文;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提出不懂的詞

  濕透 領著 呆住

  4、齊讀全文。

  五、作業(yè):

  回家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

  看圖理解

  突破難點

  揭示中心

  一、復習:

  讀一讀:

  一頓、忽然、爬上岸、全身、濕透、嗎、呆住、小熊、呢、嘛、狐貍、咕咚、唄

  二、理解課文

  1、思考:小動物們在尋找什么?

  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2、討論思考題:

 。1)有哪些動物在尋找?

  (小熊、小鹿、山羊)

 。2)他們?yōu)槭裁匆獙ふ,怎樣尋找的?/p>

  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小組朗讀。

 。3)山羊為什么不笑了?

  3、狐貍是怎樣做的?

  (1)(幻燈)

  狐貍聽完他們的話,咕咚一聲跳進小溪里,然后爬上岸來,抖抖身子,趴在草地上不動了。

  讀,找出動詞

 。2)狐貍身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小動物們是怎樣說的?

  分角色朗讀

  (3)狐貍是怎樣回答的?

  重點

  告訴你們吧,水變成水汽,飛到天上去了,水汽變成云,云變成雨點兒,又落了下來------你們想,雨會下完嗎?

  板書:(理解)

  云

  水汽 雨

  水

  4、小動物們找到答案了嗎?

  老師小結

  5、這些小動物你喜歡誰?為什么?

  小動物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追求真理

  你發(fā)現(xiàn)過什么問題?最后解決了嗎?怎樣解決的?

  三、跟錄音朗讀全文

  四、作業(yè)

  背誦課文

  總板書:

  14 水從哪里來

  云

  水汽雨

  水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鞏固舊知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交給學生方法

  指導書寫

  一、讀課文。

  xióng ne ma húú lí gū dōng bei

  熊 呢 嗎 狐 貍 咕 咚 唄

  二、學生字。

  1、出示生字

  dùn hū rán àn shēn shī ma dāi

  頓 忽 然 岸 身 濕 嗎 呆

  2、歸類學生字

  左右結構:頓濕嗎

  上下結構:忽然岸呆

  獨體結構:身

  3、你早就認識哪個字?你會寫嗎?請你教小朋友寫。

 。ㄖ攸c)筆順:

  身——

  然——

  岸——

  頓——

  4、理解字意:組詞

  頓:一頓、停頓、頓足、頓時

  忽:忽然、忽視、忽略、忽高忽低

  然:然后、忽然、雖然、然而、既然

  岸:岸邊、上岸、靠岸、岸上、堤岸

  身:身上、身體、全身、周身

  濕:濕潤、淋濕、潮濕、濕漉漉

  嗎:行嗎、好嗎

  呆:發(fā)呆、呆板、癡呆、呆住

  5、書寫:

  (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嗎?

  頓字一共有10畫

 。2)注意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寫字的規(guī)律:上緊下松、左緊右松

 。4)學生描紅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病⒏惺苌接陰ы嵨,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學習作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課時安排】

 。闭n時。

  【課前準備】

  1、雨聲錄音。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雨聲想象,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訪問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今天,我將再向大家介紹一位自然朋友。他是誰呢,咱們一起聽一聽吧。(播放雨聲)你們聽到了什么?說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自古以來,雨就在文人筆下展現(xiàn)了多彩的形象:渭城朝雨巴山夜雨斜風細雨,還有沾衣欲濕杏花雨清明時節(jié)紛紛雨。雨不僅潤澤萬物,更是豐姿綽約,帶給人們無窮的想象。下面,就讓我們隨著課文,去欣賞、體會一場山雨的魅力。

 。ò鍟n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薄⒆杂衫首x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病⒔涣鳎哼@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雨起、雨中、雨后。)

  三、重點朗讀,感悟特點

 。、學習雨起,感知悄悄:

 、 看,山雨來了。請有感情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山雨初來乍到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⑵ 練習說話,朗讀品評。

 。病W習雨中,感悟神奇:

 、 那課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拿起書,輕聲地讀,體會山林中飄飄灑灑的山雨帶給你的感覺。

 、 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韻味?細讀課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觸的話語,將它們劃下來。

 、 有側重地交流、品析、朗讀: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這里連用兩個由遠而近,后面還用了省略號,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帶著體會朗讀。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并點拔,然后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shù)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讀一讀這話,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雨絲是飄飄灑灑的,還會是怎樣的?請換一個疊詞來說說。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用心靈去感受。帶著遐想朗讀。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diào)色板上是很難調(diào)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

  自由讀,感受雨中的綠。討論: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

  3、學習雨后,感受韻律:

  ⑴ 學生自由朗讀文章的最后三個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⑵ 匯報交流,自主朗讀。教師適時點撥。

  四、通讀全文,積累背誦

  1、分小組輪讀整篇課文,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2、自由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五、作業(yè)設計

 。薄⒈痴b喜歡的段落。

 。病⒂^察練筆:雨。

  【板書設計】

  山雨

  雨起:悄悄

  雨聲

  雨中:神奇

  顏色

  雨后:余韻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本學期總第11—12課時本單元第1—3課時授課日

  期:9。19—9。21授課人:田輝

  課題:gkh課型:新授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gkh》拼音教學在設計上運用了多種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設學習?生氣?,增強基礎?底氣?,培養(yǎng)語文?靈氣?。

  1.童話中漫游,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nèi)容貫穿在童話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

  2.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一、教學目標

  l。學會gkh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二、教學重點

  gkh的發(fā)音、兩拼音的拼音方法。三、教學難點兩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字母卡、音節(jié)卡五、教學過程(一)復習

  1。認讀聲母bpmfdtnl。

  2。練習四聲,重點練習單韻母e。

  3。練習bpmfdt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聲母?g?。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D上畫的是一只鴿子叼著一支長長的柳枝。)

 、趃是舌根音。發(fā)音部位和方法是: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憋住氣流,然后突然放開。

  ③g像什么?

 。ㄏ聒澴拥鹬牧ΑO駁。)q下加彎ggg。

  ④g的筆順:cg兩筆寫成。寫在中格和下格。⑤學生在本子上書寫。

  2。教學聲母?k?。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圖上畫的是幾只小蝌蚪在吃水草。)

 、趉,的發(fā)音基本和g的發(fā)音相似,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憋住氣流,但在放松舌根的時候要送氣。

  設計意圖:由于g、k的發(fā)音相似,學生不容易區(qū)別,所以在此,細致的講解他們發(fā)音時的不同,并加強練習和形象化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區(qū)分開他們。

  ③兩只小蝌蚪游到水草邊,形狀像k。

  ④順口溜:蝌蚪吃草kkk。

  筆順:k兩筆寫成,寫在上格和中格。注意?<?是一筆寫成。

  ⑤學生書寫。

  3。教學聲母?h?

 、賳枺簣D上畫的是什么?

 。▓D上畫的是一個小弟弟坐在椅子上喝水。)

 、谏喔咛,接近軟腭,留一道縫,讓氣流從當中擠出來,是摩擦的聲音。

  ③h的形狀像小弟弟坐的椅子:一張椅子hhh。④筆順:h兩筆寫成,寫在上中格。

 。ㄈ⿲W習gkh與單韻母相拼。

  1。出示音節(jié),學生試讀。

  2。教師范讀,生跟讀。

  3。用各種方式練讀。

 。ㄋ模、作業(yè)設計

  1。反復練習gkh的發(fā)音及與單韻母相拼。

  2。gkh各寫一行。

  六、板書設計

  ggagegu

  kkakeku

  hhahehu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認識五個生字,會讀兒歌。二、教學重點

  gkh的發(fā)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三、教學難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字母卡、音節(jié)卡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聲母gkh,背順口溜。

  2。聽寫gkh。

  3。復習兩拼音:ga、ge、gu、ka、ke、ku、(練讀四聲。)ha、he、hu。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4-03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教案01-01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12-28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03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03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5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25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