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決問題,并掌握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知識遷移,在復習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探究用反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
2.借助對比練習,總結用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策略多樣化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歸一、歸總應用題。
教學難點:掌握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準確判斷題中數(shù)量之間存在的比例關系,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組學習記錄卡。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等。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建立表象。(課件出示)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1)一輛汽車行駛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時間。
(2)書的總本數(shù)一定,每包的本數(shù)和包裝的包數(shù)。
(3)圓柱的體積一定,圓柱的底面積和高。
(4)單價一定,總價和數(shù)量。單價一定,總價和數(shù)量.
2.下面各題中各有哪三種量?那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是變化的?變化的規(guī)律怎樣?它們成什么比例?你能列出等式嗎?
(1)一列火車從甲地到乙地,2小時行駛6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8小時可行240千米。
(2)讀一本書,每天讀20頁,6天可以讀完,如果每天讀5頁,需要x天讀完。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正、反比例的應用,因此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正、反比例的意義理解,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一)回顧舊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例5情景圖,說一說圖意,了解數(shù)學事例。
2.讓學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設計意圖]用以往學過的方法解決問題,有助于從舊知跳躍到新知的學習,同時有利于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檢驗,幫助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構建知識結構。
引導過渡:這個問題除了用算術方法解答外,還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下面我們繼續(xù)探究怎樣用比例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法,感知策略
1.梳理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師:用比例解決問題,必須知道題中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你們能說一說題中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嗎?(板書: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水費、用水噸數(shù))
2.因為( )一定,所以(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說,( )和( )的比值相等。
5.根據(jù)這樣的關系,你能列出比例嗎?
6.請解比例。
小組合作探究用比例解題的方法。
找出題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以及對應的數(shù)據(jù),完成探究活動。
設計意圖]教師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明確學習的目標和任務、組織學生如何開展學習,是小組合作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探究的問題既突出了學習的重點,又把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有利于學生建構用比例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形成策略,展示成果
我們知道(每噸水的價錢)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說,兩家的(水費)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列出比例是:(或28:8=x:10),比例的解是x=35。(板書解法)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先讓學生自己解答,再組織、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方法。在交流中,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
(四)檢驗反思,提煉策略
師:這個問題我們用比例的知識解決了,你有什么方法檢驗自己的解答是正確的呢?
啟發(fā)學生自主選擇檢驗方法。如:將結果代入原題、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用算術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來檢驗等。
師:反思剛才的學習過程,我們一起來歸納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五步曲”:
一找(梳理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二判(判斷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設未知x,根據(jù)判斷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檢(用自己熟練的方法來檢驗)。
[設計意圖]“檢驗反思”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歸納解題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即時練習,鞏固提高
同學們不僅用我們過去的方法解決了李奶奶的問題,還發(fā)現(xiàn)用比例的方法也能解決李奶奶的問題,同學們真能干!接下來請你們解決一下王大爺?shù)膯栴}吧!
出示“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4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讓學生進行變式聯(lián)系。
(學生獨立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指名板演并交流訂正,比較兩題的異同點,使學生明確例5的條件和問題改變后,題目中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的正比例關系沒變,只是未知量變了)
三.應用策略,拓展新知
1.例6:一個辦公樓原來平均每天照明用電100千瓦時。改用節(jié)能燈以后,平均每天只用電25千瓦時。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xiàn)在可以用多少天?這個問題同學們一定會解決!
(1)自主解決問題。
(2)交流匯報解決過程。
(3)師: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我們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義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用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獨立解決做一做的問題。
師:說一說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
[設計意圖]再次讓學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豐富解決問題的思路。
四、歸納總結,揭示主題
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你是怎樣想怎樣做的?
強調(diào):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找出題中的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判斷它們成哪種比例關系,然后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設計意圖]通過例題的講解,學生總結用比例解答應用題關鍵和解題步驟。
五、鞏固練習,考考自己(課件出示)
1.獨立去思考,列式不計算。
(1)食堂買3桶油用780元,照這樣計算,買8桶油要用多少元?
(2)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仔細去分析,巧妙來選擇。
(1)李師傅5小時做8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16小時可以做多少個零件?這題( ) A.用正比例解B.用反比例解C.不能用比例解
(2)裝訂一批書,計劃每天裝訂1800本,40天完成,實際每天裝訂20xx本,實際幾天可以完成?解答時設實際X天可以完成。正確的列式是( )
A.1800X=20xx×40 B.20xxX=1800×40 3.爭做小法官,認真來判斷。
(1)某食堂12天燒煤15噸,照這樣計算,100噸煤可以燒多少天?
解答時設100噸可以燒X天。列式為12:15=100:X ( )
(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駛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要4小時到達,每小時需要行駛多少千米?這是一道正比例應用題。( )
4.用邊長為15cm的方磚給教室鋪地,需要20xx塊。如果改用邊長為25cm的方磚鋪地,需要多少塊?(用比例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循序漸進,圍繞所學基礎知識設計變式題,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使學生不僅會做,而且會想。練習形式多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使他們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
六、盤點收獲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能說給大家聽聽嗎?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解題的步驟是什么?(學生自己用語言敘述)
七、作業(yè)布置:教科書P63、64練習十一第3、8題。
【板書設計】
用比例解決問題
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例5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一找(梳理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 28:8=χ:10
二判(判斷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8χ=28×10
三列(設未知x,根據(jù)判斷列出比例) χ=280÷8
四解(解比例) χ=35
五檢(用自己熟練的方法來檢驗)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35元。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3-15
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通用20篇)03-31
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教案05-15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04-11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比例尺》教學反思04-18
解決問題數(shù)學教案04-12
數(shù)學反比例教案03-25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3-23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