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中班《花蝸牛爬高墻》教案 推薦度:
- 《蝸!方贪 推薦度:
- 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小蝸!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蝸!方贪竿ㄓ(15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蝸!方贪,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蝸牛》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卡片上的物品,大膽想象,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用完整的短句說話蝸牛吃了什么顏色的東西變成了什么色的蝸牛。
3、愿意參與交流,體驗語言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綠紫四色蝸牛各一只、各種蔬菜、水果卡片,一個口袋。
活動過程:
一、奇妙的口袋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讓我先來摸一摸(教師摸出一樣物品)這是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例這是紅色的蘋果。
2、你想摸嗎?
請1個幼兒來摸,師提示用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來說出物品。
你們還想摸嗎?
請2個幼兒你們來告訴小朋友,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阏f對了,這個禮物就是你的了。)
3、小朋友都想摸的,那我們一起來摸一個,你摸的時候快一點,不然它就不出來了,
你摸出來的時候告訴旁邊的小朋友,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教師很快拿口袋從幼兒身邊走一圈,讓每個幼兒摸一個在手上。)
4、每個小朋友都摸到了,請你告訴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ㄕ堄變洪_火車說一遍。)
二、蝸牛變變變
1、你們都拿到了好吃的蔬菜、水果還有糖葫蘆,這些好吃的東西是要喂給一個小動物吃的,這個小動物是誰呢?
它是昨天王老師講的故事里的一個小動物,請你來猜一猜,是誰呢?(神奇、變色的蝸牛)對這只蝸牛很神奇,它吃了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就會變成了什么色的蝸牛,看我來試試,教師拿一物品喂一蝸牛師示范說例句蝸牛吃了紅色的蘋果變成了紅色的蝸牛。
。◣熯呎f邊做動作說完把蝸牛翻過來。)
2、蝸牛真神奇,吃了紅蘋果,真的變成了紅色的蝸牛。誰來喂喂蝸牛,它還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ㄕ堃粋幼兒)蝸牛還會怎能樣變?請幼兒依次喂完三種蝸牛后貼在黑板上。
3、教師帶幼兒集體說:蝸牛真神奇,吃了紅色的蘋果,變成了紅色的蝸牛。
4、你們都想喂蝸牛吃嗎?那你自己先說一說蝸牛吃了什么變成了什么?
(請一些幼兒在位置上說。)
三、拓展詞語練習
1、小朋友你們都想把自己的東西喂給蝸牛吃,可是蝸牛肚子太小了,一次吃不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誰會用好聽的話來說說你的東西,讓蝸牛聽了很想吃的東西。
請幾個幼兒來說一說。
2、你們都想讓蝸牛吃你的東西的,那你拿著東西去跟蝸牛說一說吧。
《蝸!方贪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學習運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有規(guī)律的粘貼裝飾蝸牛。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體驗裝飾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蝸牛作品展若干份。
2、各種材料:不同顏色、形狀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學習運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有規(guī)律的粘貼裝飾蝸牛。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體驗裝飾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蝸牛作品展若干份。
2、各種材料:不同顏色、形狀的蠟光紙,皺紙,紙團,漿糊,棉簽,擦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誰呀?(小蝸牛)小蝸牛覺得自己太孤單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該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哦,原來在這里!(教師出示其他的蝸牛)
二、欣賞其他的蝸牛,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蝸牛身上的特征。
1、師:小蝸牛的好朋友長得漂亮嗎?(漂亮)看看小蝸牛的`眼睛長在哪里呢?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提問2-3名幼兒,引導幼兒想象:有的蝸牛殼上顏色鮮艷,像一塊五彩繽紛的板糖;有的蝸牛殼上線條繞呀繞, 像一個圓圓的線團;有的蝸牛殼上落滿了黑色的小點點,像極了甜甜的巧克力;有的蝸牛殼上有無數(shù)的轉(zhuǎn)轉(zhuǎn),像荷蘭的大風車┅┅)
三、教師示范裝飾蝸牛
1、師:這只小蝸牛想把自己打扮漂亮點,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提問2-3名幼兒,鼓勵幼兒說出各種裝飾的方法)
《蝸!方贪3
創(chuàng)意提示:
森林里即將舉行一場特點的比賽,小烏龜要和小蝸牛比賽跑。上次的龜兔賽跑小烏龜取得了勝利,這次的小烏龜還能取得勝利嗎?
畫前引導:
小朋友們根據(jù)提示構(gòu)想出小烏龜和小蝸牛賽跑的場景,再把它畫下來,看誰畫得最棒!
步驟圖示范
1.構(gòu)思好畫面,在畫面中用擬人的方法畫出小烏龜和小蝸牛。
2.把想象中的比賽場景畫下來,注意畫面空間的表現(xiàn)。
3.用鉛筆定好稿后,再用黑色水彩筆把需要的線描黑,畫好后用橡皮輕輕地擦去多余的線,讓畫面整潔干凈。
4.給畫面中的小烏龜和小蝸牛上色,注意小烏龜?shù)纳室袑哟危荒軉我坏赜靡环N綠顏色。
5.豐富畫面色彩,注意色彩的`層次表現(xiàn)。先從前景開始,用褐色畫出跑道。
6.給遠處的草叢、大樹上色。用不同的綠色來豐富草叢的層次,讓畫面色彩豐富而富有變化。
《蝸牛》教案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并通過語言、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能關(guān)注周圍的生命,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觀察蝸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2。背景圖:大樹和草,毛毛蟲和菜地,花園和蝴蝶。
3。環(huán)境布置:蝸牛圖片、蝸牛生活背景、幼兒觀察記錄。
4。材料:各色粘紙、橡塑紙、白紙、油畫棒等。
5。電教器材:視頻儀、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聽一聽
。1)交待故事名稱——小蝸牛不見了。
。2)放錄音——自編童話故事《小蝸牛不見了》,邊講邊通過視頻儀出示背景圖。
2.說一說
(1)引出主題:故事里的小蝸牛去旅行,可高興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蝸牛丟了,小朋友都很著急。其實它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你們想一想,咱班的小蝸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會碰見誰,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幼兒圍繞這幾個問題,找好朋友一起討論。老師走到幼兒中間,傾聽他們的想法。
。3)全班幼兒一起交流。
3.畫一畫
。1)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用兩人合作畫的`方式畫出來(介紹提供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幼兒自由合作并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需要的材料。
。2)幼兒繪畫、粘貼。老師細心觀察,根據(jù)幼兒的實際需要給予適當?shù)闹С、幫助和指導?/p>
4.講一講
(1)引導畫完的幼兒講畫。
你們的小蝸牛去哪兒了?幼兒拿著自己的畫,把小蝸牛去旅行的經(jīng)歷講給老師、小朋友聽。
(2)展示評價作品,表揚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畫面的幼兒。
活動反思:
首先,把握教學目標,三年級學生的科學課堂,知識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應該以學生自己動手觀察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堂常規(guī),為高年級段科學課打好基礎。
其次,在課堂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發(fā)言。不能只要學生說出教師所希望聽到的內(nèi)容之后就立刻打斷。有時課堂紀律差,學生會在座位上說話有兩種可能: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沒調(diào)動好,學生不感興趣,轉(zhuǎn)而討論課堂外的問題;二是,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有思考,但是沒有機會發(fā)言,學生找不到抒發(fā)的機會只能和周圍的同學說話。
最后,要把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融入每一堂課,對于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不能一味批評,要在班中樹立榜樣作用。使用一些積極的方法提醒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而不是消極地批評。對于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采用提問等方法,而不是直接點名批評。同時注意學生在其他人回答時是否認真傾聽。
《蝸!方贪5
一、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shù)領(lǐng)域的手工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大膽地塑造和制作多種平面的、立體的手工作品,用以美化周圍環(huán)境和進行游戲活動;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能積極投入手活動;初步嘗試不同手繪畫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結(jié)合我園目前的美術(shù)課題,考慮到中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在中班開展了編織活動。蝸牛是日常生活中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動物,取材于大自然,貼近幼兒生活。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在編織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來制作小動物,讓幼兒體驗編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資準備:各種編織好的繩子若干,蝸牛范作一幅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初步學會交叉編織的技巧。
活動目標:
1、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編織好的3股毛線順著繞圈,并做好粘貼。
2、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有條理地操作,和耐心細致的態(tài)度。
活動重點:學習用編織好的毛線順著圈纏繞并粘貼好。
活動難點:能找到正確的位置纏繞毛線做為小蝸牛的殼。
活動流程:
設計意圖:
一、用編織完成的項鏈導入活動
1、向幼兒展示成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荻Y物,我們一起來看看。
2、引導幼兒討論蝸牛是怎么做成的'。
師:你們喜歡這只蝸牛嗎?這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引導幼兒認識編織材料)
二、幫小蝸牛找殼
1、教師講述小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有只小蝸牛,它很糊涂,自己的殼都找不到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2啟發(fā)幼兒說說蝸牛的殼是怎么做成的。
師:這只蝸牛的殼很漂亮,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
2、創(chuàng)設情境,毛線轉(zhuǎn)圓圈(教師示范毛線纏繞的方法來做小蝸牛的殼)
師:小朋友剛剛想了很多辦法來幫助小蝸牛找殼,現(xiàn)在我們的毛線朋友要來跳圓圈舞來幫助小蝸牛找殼拉。毛線寶寶走走走,停一停,轉(zhuǎn)個彎,繼續(xù)往前跳。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個個滿場飛,可真熱鬧!
2、教師示范講解制作蝸牛殼的方法。
師:毛線寶寶和小朋友一起來跳舞了,你們喜歡嗎?我們也讓它們來比一比,看誰跳得最好看。我們一起來跳圓圈舞吧!
3、請個別幼兒嘗試編織,教師指導并協(xié)助幼兒。
4、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蝸牛找殼吧!
三、誰的殼最漂亮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教師簡單評價作品。
2、請幼兒帶著找到殼的小蝸牛一起去散步
實物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認識編織材料。
故事激發(fā)幼兒制作興趣
提供機會,讓幼兒思考制作方法。
擬人化的情境設置,把纏繞技巧以游戲的方式教授給幼兒,讓幼兒更容易接受。
游戲化的情境教學,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在游戲中結(jié)束活動,感受編織帶來的樂趣。
四、課后反思
編織技巧需要逐步積累,制作小蝸牛的殼是在幼兒已經(jīng)有交叉編織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個活動中,讓幼兒學習順著圈纏繞毛線的方法比較簡單,幼兒基本上都能掌握。但三股毛線交叉編織的方法幼兒掌握得還不是很好,雖然在這次活動中沒有涉及,但今后的編織活動都是在此基礎上開展的,所以需要指導幼兒學會這種方法。
《蝸!方贪6
活動目標:
1、學習帶休止符的節(jié)奏,并為歌曲伴奏。
2、通過學唱歌曲幼兒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3、通過創(chuàng)編、表演,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jié)的精神。初步學會評價。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打擊樂器、電子琴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
1、猜一猜師:老師這有一個小謎語讓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小小動物行得慢,背著房子它在里面住。是什么動物?(生:蝸牛。可見出示蝸牛)它有什么特點?讓我們一起學學蝸牛爬行的樣子。
師:瞧!森林里的黃鸝鳥也來了(課件出示)
2、師:可真熱鬧呀,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guān)于蝸牛和黃鸝鳥的故事,可是老師要用唱的方式告訴你們這個故事。(教師范唱《蝸牛與黃鸝鳥》)師:誰能把剛才老師唱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看看誰說得最棒。(幼兒自由說,教師小結(jié)。)
二、學唱歌曲師:
這么有趣的歌你們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
1、聽一聽:播放電腦課件完整聆聽《蝸牛與黃鸝鳥》,感受歌曲。
2、哼一哼:教師彈奏學生用"魯"輕聲模唱歌曲。
3、念一念:按節(jié)奏念歌詞,教師要提示念歌詞時第一拍要念得強一些。
4、拍一拍:結(jié)合念歌詞,一拍雙手分開,二拍拍手掌。
5、唱一唱:隨著教師伴奏輕聲高位置演唱歌曲。
分析歌曲的.情感。小蝸牛憑著毅力努力的爬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吃到那甜滋滋的葡萄,你們說它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唱一唱《蝸牛與黃鸝鳥》
三、教師小結(jié)
想一想,后來會怎樣,小蝸牛爬到葡萄樹上的時候,葡萄會變成什么樣子呢?你喜歡這首歌嗎?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教學反思:
本課的不足就在于準備不夠充分,這一課時去完成對于學生來說有難度,在教授新歌學唱的時候時間不夠用,使得內(nèi)容有所壓縮,沒有多余的時間去矯正一些唱的不準的音節(jié)。在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雖然這節(jié)課學生在表演的形式上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老師沒有參與其中,只是起到了一個指導的作用,還是不夠的。
《蝸!方贪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鳥的特征以及鳥的生長過程;
2、了解鳥與人類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喜愛鳥和保護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視頻儀、各種鳥的圖片、錄像《鳥的生長過程》、收集各種有關(guān)鳥與人類關(guān)系的信息。
活動過程:
一、在視頻儀上演示各種鳥的圖片,引導幼兒感知鳥的.多種多樣。
提問:
1、你認識哪種鳥?它叫什么名字?它長的什么樣?
2、為什么它們都叫鳥?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這些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結(jié);鳥的身上長滿了羽毛,多由圓圓的頭、硬硬的嘴,有兩只翅膀和兩條腿,鳥都沒有牙齒。多數(shù)鳥會飛,腳上有爪,能抓住樹枝,有很多鳥把家安在樹上,生活在水邊的鳥腳上有蹼,會劃水。
二、看錄像了解鳥從卵到成鳥的成長過程。
1、讓幼兒觀看錄像。
2、交流討論:小鳥是從哪兒來的?小鳥是怎樣長的?
小結(jié):小鳥是鳥媽媽生出的蛋孵出來的。鳥爸爸、鳥媽媽捉來小蟲喂自己的鳥寶寶,小鳥跟著爸爸媽媽學習飛行、啄食、搭窩的本領(lǐng)。我們應該愛護鳥。
三、討論:鳥與人類的關(guān)系。
1、師:鳥能為人類做很多事,你知道哪些鳥對人類有哪些助?
2、師幼一起討論:與人類關(guān)系密切的鳥。
如:信鴿可以人送信;喜鵲被人當作吉祥的象征;麻雀、燕子、八哥、喜鵲、烏鴉專門吃田間莊稼地里的害蟲,助人們糧食豐收,人們還根據(jù)孔雀、天鵝的優(yōu)美姿態(tài)編排舞蹈等。
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愛護鳥。
如:在生活中不捕捉鳥,不使用殺蟲劑,善待受傷的鳥等。
活動延伸:繪畫我喜歡的鳥。
《蝸!方贪8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手腕肌肉尚未發(fā)育完善,手眼不能協(xié)調(diào)一致。開展陶泥動手制作的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陶泥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塑造物體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強幼兒手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在上學期的陶泥活動中,孩子們初步掌握了捏、團、搓、壓等技能,學會了搓面條、團湯圓等。在此基礎上本學期我結(jié)合了小班孩子喜愛動物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活動《蝸!贰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討論,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
3、養(yǎng)成耐心、細致做事的習慣,對陶藝活動感興趣。
重難點分析
活動重點:學習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
活動難點: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愿意和同伴交流、討論,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
活動準備
蝸牛圖片多幅、陶泥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哪個小動物呀?你在哪里見到小蝸牛過?它在干什么?
二、觀察蝸牛圖片,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
1、觀察蝸牛的身體。
師:小朋友,你們看,蝸牛頭上有什么?(觸角)
2、觀察蝸牛背上的殼。
師: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蝸牛背上有個什么?(殼)
3、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蝸牛的基本動態(tài)。
師:誰來說說,你看到小蝸牛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爬的?誰來學一學?
三、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小蝸牛
1、師:小蝸牛真可愛,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把你喜歡的小蝸牛用陶泥做出來呀?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陶泥嘗試制作各種各樣的蝸牛。
2、師幼討論,練習蝸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師示范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
四、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各種不同姿態(tài)的蝸牛,教師個別指導。
五、活動評價
幼兒將制作的蝸牛展示出來,互相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位小朋友制作的蝸牛,為什么?
課后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引導了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幼兒了解了蝸牛有觸角和眼睛還有身上的殼。但是在幼兒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時間和材料準備的關(guān)系,我沒有讓幼兒給蝸牛制作眼睛和觸角,有點小遺憾,這部分我是在課后幫助幼兒一起完成的。在制作蝸牛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們把蝸牛的殼和身體都放在一起進行盤條了,經(jīng)過這次活動,我建議可將其兩分開盤條,做出來的蝸牛還要逼真。
《蝸!方贪9
活動設計理念及思路:
《我是快樂的小蝸!肥且皇讱g快活潑的歌曲,為幫助幼兒學唱歌曲,首先通過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歡快活潑的曲調(diào),以愉快的心情去表達歌曲的情景;然后充分調(diào)動幼兒參與學唱歌曲的積極性,讓幼兒自發(fā)的模仿或加上他們感興趣的動作,去表現(xiàn)歌曲,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從發(fā)聲練習到熟悉歌曲,從學唱歌曲到表現(xiàn)歌曲,每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重點和難點:
對于學習歌曲,最難的就是學唱歌詞,所以第一段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直觀的課件分句理解歌詞。第二段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通過找歌詞的不同來學唱歌曲,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活潑歡快的曲調(diào),了解并拍出3/4拍“強弱弱”的節(jié)奏特點。
2、能用好聽的聲音,跳躍和連貫的初步學唱歌曲,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出歌曲所表現(xiàn)的情景。
教學準備:
1、《我是快樂的小蝸牛》課件。
2、《我是快樂的小蝸!芬魳穲D譜及cd。
3、廢舊材料自制打擊樂器。
活動進程:
(一)隨音樂進活動室。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在歌曲《我是快樂的小蝸牛》的旋律中,做動作進活動室。
。ǘ┌l(fā)聲練習,引出主題。
1、教師以小鳥在唱歌的情景,引導幼兒進行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發(fā)聲練習。
2、通過發(fā)聲練習,讓幼兒初步熟悉歌曲中“咿呀兒呦,呀咿兒呦”。
。ㄈ┯^看課件,進行師幼談話,理解歌曲的第一段歌詞。
1、小鳥的歌聲吸引來了一位小動物,看它是誰?
2、逐一出示課件,通過談話,讓幼兒理解歌曲第一段的歌詞。
(四)欣賞并學唱歌曲第一段。
1、欣賞歌曲第一段。
提問:聽完歌曲,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引導幼兒感知這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
2、歌曲是幾拍子的?老師通過小聲哼唱歌曲,讓幼兒自己感受并拍出3/4拍子“強弱弱”的節(jié)奏特點。
3、幼兒找歌詞圖譜,記住歌詞的順序,進一步熟悉歌詞。
(1)幼兒看圖譜,回憶歌詞,教師無伴奏清唱,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
。2)重點引導幼兒連貫的唱“咿呀兒呦,呀咿兒呦”部分。
4、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譜,鋼琴伴奏,學唱歌曲的'第一段。
5、請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加上節(jié)奏動作演唱歌曲第一段。
。ㄎ澹┬蕾p并學唱第二段。
1、放錄音歌曲,請幼兒傾聽歌曲第二段的歌詞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天南地北”等。
2、讓幼兒比較第二段和第一段的相同點。
3、幼兒看圖譜學唱歌曲的第二段。
4、引導幼兒尋找歌曲中的“呦呦”,并用跳躍的聲音唱“呦呦”。
5、幼兒加上動作演唱第二段。
。┯變和暾莩枨
1、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加上動作,完整的演唱歌曲《我是快樂的小蝸牛》。
2、分組、分句加動作演唱歌曲。
3、用廢舊材料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請觀摩教師和幼兒一起合作,完整演唱歌曲。
(七)活動結(jié)束。
師生拿樂器隨音樂《我是快樂的小蝸牛》邊打節(jié)奏邊出活動室。
《蝸!方贪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牙刷噴畫,體驗用不同繪畫工具繪畫、玩色的樂趣。(重難點)
2、培養(yǎng)幼兒繪畫興趣和合作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4、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用白色油畫棒在紙上畫有藍天草地的背景6幅。
2、紅、黃、藍、綠、紫顏料每組1份。
3、剪刀、擦布人手一件。
4、梳子、牙刷人手1份。
5、排刷每桌2把。
5、教師范畫一幅。
6、《蝸牛和黃鸝鳥》背景音樂活動過程:
一、找蝸牛(入場)二、情境范畫《五彩蝸牛》
教師邊講述邊以情境的方式畫出《五彩蝸!
(一)小朋友,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神奇的事把小蝸牛們變成五彩蝸牛?
總結(jié):是彩虹的五彩光照到它們身上把它們變成五彩蝸牛。
(二)天上的彩虹妹妹把它身上那美麗的七彩色借給了湯老師,讓我給大家變五彩蝸牛,你們想不想看我變呢?
現(xiàn)在,我要拿出我的寶貝(出示牙刷、梳子)有了這2樣寶貝我就可以變出五彩蝸牛。
我要開始咯,請大家看仔細,聽清楚了!
1、結(jié)合兒歌教師示范一遍老師的五彩蝸牛是怎么變的?(請幼兒回答)2、請2名幼兒上臺練習(1)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變五彩蝸牛。(教師手把手和幼兒一起示范,結(jié)合兒歌)(2)現(xiàn)在,**小朋友上來,你也來變變五彩蝸牛,(第2次的時候請幼兒自己刷,并找出失敗的原因。)要求:1、梳子不能放的太高,近距離可以更快的刷出五彩花。
2、刷的時候一定要用力,動作要快。
三、分組制作《五彩蝸牛》
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本領(lǐng)傳給中二班的每一個孩子,讓你們也來變變五彩蝸牛,你們開心嗎?今天學的這個本領(lǐng)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牙刷噴畫》。
要求:
1、每組6個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完成作品。2名幼兒負責刷藍天和草地,另外4名孩子剪出蝸牛的形狀,進行噴畫。刷完底色的孩子也一起去噴畫。
2、噴的過程中蝸牛會卷起來,請不要用手去壓,干后變直。
3、待蝸牛和背景干后才能將它們上去。
四、作品評價及欣賞作品附:情境故事《雨天的蝸!
滴答滴答,下雨了!雨水落到地上,地上的小草變綠了,從泥土里慢慢的鉆出來。
花兒喝飽了水,也伸伸懶腰醒來了。
瞧!小蝸牛們也慢慢從草叢里爬出來了,它們在雨里快樂的扭動著身體。
好像在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過了許久,雨停了,天空變的更藍,白云也慢慢飄出來了!
太陽哥哥笑瞇瞇的出來了。這時,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彩虹發(fā)出了漂亮的五彩光,把地上的小蝸牛們變成了五彩蝸牛。
小梳子,平躺下;小牙刷,手中拿。
123,喝口水;456,提起來,789,抖一抖。
左刷刷,右刷刷,來來回回用力刷,用力刷。
下面噴出五彩花,五彩花。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將幼兒帶入了小蝸牛的動物世界。幼兒在教師生動的語氣語調(diào)的'猜謎語的引導下,進入了活動,而且注意力集中,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始終處于“樂學”的狀態(tài),表達積極,思維活躍。在語言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感官,腦、眼、耳、手、口并用,使幼兒通過視覺、聽覺、言語等器官的相互聯(lián)合,掌握運用語言交際的基本能力;顒又校處熤谱鞯恼n件具有可操作性,根據(jù)故事的進展播放,幼兒從聽到看,幼兒的情緒、注意力、思維等都隨之而變化。教師的提問具有開放性、拓展性,給了幼兒很大的想象空間,巧妙的提問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無限的想象。
《蝸!方贪11
課題:7蝸牛的獎杯
課時:第一課時
課型:閱讀課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蝸牛的頭飾、獎杯
教學流程
輔助手段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看圖激趣,復習導入
1、(出示蝸牛圖片)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蝸牛嗎?
2、大家談得真好?墒悄阒绬幔诤芫煤芫靡郧,蝸牛還長著一對大翅膀呢?矗ǔ鍪鹃L翅膀的蝸牛圖)多可愛的小蝸牛啊。
3、看到這兩幅圖,你有什么疑問嗎?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蝸牛的獎杯》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讀題
自主介紹蝸牛
看圖
提出疑問
讀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圖片,先請學生對現(xiàn)在的蝸牛進行介紹,在運用圖片進行對比,以激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急切地投入學習,即以疑促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詞、句自己想辦法解決。
2、做摘果子游戲:出示“果子”(字卡)的果樹圖。請學生摘果子。如果這個小朋友字音讀準了,下面的小朋友迅速舉起自己的字卡就說明這個果子成熟了,并要求這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好的方法及時推廣。
3、把難讀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小組內(nèi)的小朋友聽。如果讀不通的,一起探討探討,直到全讀通為止。
4、再讀課文,你都讀懂些什么?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做摘果子游戲
讀難讀的句子或段落
再讀課文
《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的基礎。這里從情趣認字入手,鼓勵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讀通課文,為感悟朗讀和拓展閱讀提供了可能。
三、分析字形,練寫生字
1.認讀生字:翅膀
2、學生交流:你用什么辦法記住了哪個生字?
3、觀察生字,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4、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
認讀生字
學生交流
突出注意點
學生書空、描紅
教學反思:
課題:蝸牛的獎杯
課時:第二課時
課型:閱讀課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榮譽,應把榮譽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蝸牛的頭飾、獎杯
教學流程
輔助手段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2、給生字擴詞,最好是成語。
3、同桌分角色練讀,指名練讀,評價。
開火車認讀
擴詞
分角色讀
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情境體驗,品味課文
1、(出示有翅膀的蝸牛圖)大家看看這幅圖,準備回答問題。
、藕芫煤芫靡郧暗奈伵J鞘裁礃拥模
、圃谖闹姓页鼍渥幼x一讀!八L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
、侨绻阌幸粚τ辛Φ某岚颍茉诳罩凶杂傻娘w翔,你的心情怎樣?
2、(出示帶硬殼的蝸牛圖)再看看這幅圖。
、胚@是什么時候的蝸牛?
⑵和以前的蝸牛比比,有什么變化?
、窃跁险页鼍渥幼x給大家聽聽。(隨機出示句子:“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中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指導讀好詞語“勉強”、“慢慢地”及句子,鼓勵學生分組比賽讀。)
3、(出示獎杯)過渡:這獎杯是怎么得來的?課文中哪一小節(jié)告訴你的?
⑴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有哪些動物參加比賽?(媒體隨機演示:飛行比賽場景)
、浦该x。討論:哪些詞能說明蝸牛能得冠軍?(相機指導朗讀“遙遙領(lǐng)先、甩、所有”等詞語)
在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
談體會
看圖
討論
比較
找出句子
找句子
自由讀
指名讀
任何事只有當自己有了切身體會后才會有深刻的感受。教師用語言把學生帶入想象的空間,去體會,去感受,真切地感悟課文語言。
具體的情境是語言的發(fā)源地。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交際情境,使他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說話中,積極地思考。想象,這樣,他們的語言才會涓涓細流,流出心田。
、驱R讀第二自然段。
、热绻闶沁@只獲勝的蝸牛,你愿意接受老師的采訪嗎?
①今天,你獲得冠軍心情怎樣?②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4、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處駛句式:蝸牛得了
,反而不能在空中,變得只能在地上。
、聘鶕(jù)上面的一句話,你最想提出什么問題?(如:為什么蝸牛從能在空中飛變成只能在地上爬了呢?)
、强纯纯梢詮哪男┰~語哪些句子得出答案,同桌交流。指名讀有關(guān)句子。
、痊F(xiàn)在你就是那只洋洋得意的蝸牛了,跟你的好朋友一起演演看,蝸牛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是什么樣的。
指名一人戴上頭飾演。(你背著獎杯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演,老師配音。
5、結(jié)果呢?
⑴指名讀:“天長日久,蝸牛和獎杯粘在了一起,一對翅膀也退化了。”
、颇阌X得這只蝸牛怎樣?
齊讀
談話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提問
同桌交流,指名讀有關(guān)句子。
跟好朋友一起演演
指名演
一部分學生讀,一部分學生演
學生是認知和發(fā)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nèi)在的需要、動力,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幫助學生不斷地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一說、演一演,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體會出蝸牛獲獎后的自滿自足、不思進取。
三、深化體驗,拓展說話
1、采訪班級中比賽獲過獎的同學。
模擬采訪:你得的是什么獎?你獲獎后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第一名你會怎么樣?
2、故事后續(xù):有一天,老蝸牛帶著小蝸牛一起出來散步。正好看到前面在舉行飛行比賽。老蝸牛望了望天上正在飛行的蜻蜓、蜜蜂、蝴蝶......嘆了口氣說:“哎......”
討論并思考: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呢?小蝸牛會怎么說呢?
模擬采訪
÷聽故事
討論、思考
現(xiàn)在的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的學習活動必須充滿童趣,必須以兒童的方式進行,必須是體驗型的。“采訪”是個挑戰(zhàn),而被“采訪”更是榮幸,對學生來說有興趣、有表達的欲望,這讓學生躍躍欲試,體驗成功的喜悅,更在不知不覺中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榮譽,應把榮譽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可謂“一石多鳥”
這一環(huán)節(jié)巧妙的將學生由“畫外人”變成“畫中人”。讓學生想象說
話,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發(fā)展了思維,同時在交流中使學生的情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的體驗。
四、課外延伸,選擇練習
1、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家人或小伙伴聽。
2、課后查資料,找找有關(guān)蝸牛的資料。
講故事
課后查資料
第三課時:
完成《練習與測試》
教學反思:
《蝸牛》教案12
教學目標:
能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的準確演唱歌曲:領(lǐng)悟做事情要有堅忍不拔,永不退縮的精神。在接龍演唱、以及打擊樂器沙蛋的實踐活動中,體驗不同音樂形象;圍繞節(jié)奏展開趣味活動,唱好節(jié)分節(jié)奏。在表演唱綜合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歌曲歡快情緒的同時培養(yǎng)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拓展欣賞動畫版《蝸!罚A蝸牛精神。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重點:
能夠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難點:
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邊唱邊演;用打擊樂器沙蛋為歌曲進行簡單的伴奏
教學準備:
教學資料、電子琴、打擊樂器。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二、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交流,創(chuàng)設情境。
2、埋下懸念接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孩子的心情得到放松的'同時埋下懸念。
三、整體感受歌曲旋律、分角色表演歌曲。
1、教師在歌曲旋律中表演,學生猜猜教師表演的是什么動物?
2、教師帶頭飾表演,揭曉答案,加深印象。
3、學生感受小蝸牛在音樂的什么地方出現(xiàn)及音樂特點。
4、師生隨音樂表演小蝸牛。
5、教師自己表演小蝸牛,體會教師表演的是一只怎樣的小黃鸝鳥。
6、學生隨音樂表演傲慢的小黃鸝鳥。
通過分角色表演加深學生對歌曲中小動物的印象在律動中熟悉歌曲旋律,同時感受歌曲韻律及節(jié)拍。為下一步歌曲教學做輔墊。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出示課題
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感受歌曲內(nèi)容。
2、學生講述故事情節(jié),并出示課題。
3、復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升華歌曲主題精神。
4、創(chuàng)設情境,圍繞節(jié)奏,開展活動。
(1)學生模打節(jié)奏,為小蝸牛鼓掌。
。2)學生在此節(jié)奏基礎上,創(chuàng)編為小蝸牛加油詞語。
(3)教師利用此節(jié)奏進行趣味發(fā)聲練習。
5、教師再次范唱,學生感受歌詞特點。
6、歌曲簡介
7、生分角色接龍演唱,并且互換角色。(慢速)引導學生用不同聲音演唱不同的角色。
8、慢速完整演唱歌曲。
9、糾錯。
10、提速完整演唱歌曲,凸顯蝸牛的樂觀精神。
11、跟隨音樂伴奏完整演唱。
教師準確范唱,學生聆聽清晰,從而準確歌曲內(nèi)容,理解歌曲主題。圍繞難點節(jié)奏,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解決歌曲難點節(jié)奏,為唱準歌曲做鋪墊。情境中的發(fā)聲練習,把發(fā)聲練習趣味話,初步熟悉旋律。通過輕松愉悅的談話中,學生掌握歌詞特點及歌曲簡介。分角色學唱歌曲,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感受不同角色所表現(xiàn)的聲音特征。蝸牛精神貫穿歌曲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表現(xiàn)歌曲歡快情緒。
五、打擊樂器教學
1、打擊樂器沙蛋,學生認識及了解其音效。
2、音樂加入沙蛋,學生觀察其規(guī)律(快慢的變化)
3、隨教師徒手邊唱邊加入沙蛋4。學生或?qū)W生代表邊唱邊加入沙蛋。
通過打擊樂器沙蛋的加入,能更好的熟悉和掌握音樂節(jié)奏,為準確歌曲和打擊樂伴奏做鋪墊。另外,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聆聽、觀察習慣。并加深學生對不同音樂形象及速度的感知。
六、展示表現(xiàn)
師生以組為單位,佩戴頭飾分角色隨音樂伴奏表演唱。師:表演葡萄樹一組:表演蝸牛(表演組邊唱邊表演)二組:表演黃鸝鳥三組:演唱組四組:沙蛋組
綜合表現(xiàn)形式,烘托氛圍。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
七、拓展感受
1、簡介《蝸!穭钪靖枨
2、欣賞動畫版《蝸!罚⒂秒p手感受歌曲情緒。
拓展感受,再次升華蝸牛堅持不懈,為夢想默默奮斗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積極、樂觀、健康成長。
八、教師小結(jié)
此時,我相信小小的你們也會內(nèi)心澎湃,就讓小蝸牛這股堅持不懈,為夢想默默奮斗的精神伴隨你們快樂成長。最后讓我們帶著小蝸牛這股精神,再次唱響《蝸牛與黃鸝鳥》結(jié)束本課。
全體表演唱結(jié)束本課。
《蝸牛》教案13
教材分析
《蝸牛的獎杯》是《實驗本(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圖形象地描繪了蝸牛在天空自由地飛翔和在比賽中遙遙領(lǐng)先的情景,與第二幅圖中伏在地上爬行的兩只蝸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個多音字。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
教學準備
1、與教材有關(guān)的多媒體課件。
2、蝸牛飛行圖和蝸牛爬行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試一試你能猜得出來嗎?名字叫作牛,不能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學生猜出后教師相機板書:蝸牛。
2、(教師在黑板上貼出蝸牛爬行圖)誰來介紹一下蝸牛?
3、師設懸念:其實很久很久以前,蝸?刹皇乾F(xiàn)在這個樣子,那它是什么樣子呢?讀讀這段話大家就知道了。(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自由讀。)
4、(教師在黑板上貼出蝸牛飛行圖)
看,多可愛的小蝸牛。它有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
5、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如果你就是這只能自由飛行的蝸牛,你的心情怎樣?把你的心情讀出來。突出有力、自由。
6、同學們,讀到這里,看著這兩幅圖,你有什么疑問嗎?讀了《蝸牛的`獎杯》這篇課文,相信你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板書:的獎杯)
[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對于教材,應敢于進行大膽的處理,以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形成新舊認知矛盾的沖突,引領(lǐng)學生去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讀、聽,糾正讀錯的地方。
3、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4、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喜歡哪一自然段就讀哪一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得對不對。
5、默讀:想想剛才提出的問題讀懂了嗎?
6、交流:蝸牛在一次飛行比賽中,奪得了冠軍獎杯,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別人奪了去,晚上睡都睡在獎杯里,天長日久,蝸牛就變成現(xiàn)在這樣了。這樣學生就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在我要知道,因此我要讀這一動機的導引下,學生的初讀是認真、高效率的。同時,唯有在讀準、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chǎn)生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深入的對話。]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過渡:蝸牛的硬殼原來是獎杯變的呀!讓我們一齊好好讀讀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寫的。
(一)學習二自然段
1、指名讀二自然段、齊讀。
2、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多媒體顯示比賽場面)蝸牛都甩下了誰?后面還會有誰?所有這些對手都被蝸牛甩得很遠,這就是------遙遙領(lǐng)先。(多媒體出示詞語遙遙領(lǐng)先)因此,它捧走了冠軍獎杯,成了飛行冠軍。(在蝸牛飛行圖下面板書:飛行冠軍)
3、如果你觀看了當時的比賽,你不想夸夸這位冠軍嗎?你會怎么夸它?
4、指導第二自然段:把你對它的夸獎贊美讀出來吧。指名讀,評價。
[憑借媒體的直觀形象,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體會。]
。ǘ⿲W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是這只蝸牛,你手捧著金燦燦的獎杯,聽著人們對你的夸獎、贊美,你會怎么想呢?是呀,此時這只蝸牛手捧獎杯,它有興奮、有得意、有自豪。從此它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明讀這一段:認真聽,你又知道了哪些剛才你不知道的?是從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4、引導學生讀句子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理解惟恐。它就怕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它遇到別人,會對別人說些什么?現(xiàn)在你就是這只蝸牛,你背著金燦燦的大獎杯,會對別人說些什么?誰來表演?哪只蝸牛還想說?同學們,聽了蝸牛的話,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蝸牛?。誰再來讀這段話?(出示句子:從此,蝸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惟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
5、它白天背著獎杯到處炫耀,到了晚上呢?(出示句子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指名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理解生怕。該怎樣讀這句話?指名讀,評價。
6、蝸牛成天背著獎杯,它還能飛嗎?為什么?指名讀這一段最后一句話。
[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角色間的換位、移情體驗,讓學生在演、說、讀中體味蝸牛的心情,更好地把握其形象。]
(三)、學習第四段。
1、蝸牛飛不動了,不止如此,更糟糕的事還在后面呢。你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看看能知道些什么。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出示爬行的蝸牛圖,相機指導理解退化、勉強的意思。蝸牛的翅膀為什么退化了?
3、將蝸牛的兩幅圖進行對照:現(xiàn)在蝸牛的心情是怎樣的?把它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評價。
四、回歸整體滲透教育。
1、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蝸牛原來是了不起的飛行冠軍,現(xiàn)在卻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是什么原因使它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請你把課文再讀一遍,相信你會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3、師總結(jié):是呀,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你們會得到獎狀,得到獎品,也可能會得到獎杯,但是千萬不能驕傲,不能像這只蝸牛一樣讓獎杯阻礙了自己前進。而應該讓它成為激勵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讓學生借教育別人而進行自我教育,逐步推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對話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五、布置作業(yè):
這么好的故事,你想不想講給別人聽?想不想把它表演出來?你可以講給別人聽,可以找你的伙伴合作表演,還可以邀請老師觀看。
點評:
本文的教學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fā)現(xiàn)、研讀、品味,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nèi)容,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寓言教學重在引導學生自悟寓意,切忌教師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本教學設計注重了引導學生從詞語表達的準確、鮮明去體會、感悟寓意。如通過對得意洋洋、成天、惟恐、生怕等詞語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復品讀,在學生腦海里形成了蝸牛得獎后所作所為的表象,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體味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道理。此外,教師還注意了角色的轉(zhuǎn)換和情境的創(chuàng)設,像你現(xiàn)在就是這只能自由飛翔的蝸牛,你的心情怎樣?、你就是這只獲獎的蝸牛,你心里怎么想?你碰到別人會怎么說?表演出來等,讓學生進入角色,更好地體會蝸牛當時的心態(tài),進而體會課文的寓意。
《蝸牛》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搓長、繞螺旋線和剪的方法完成蝸牛身體的造型。
2、通過觀察蚊香外形并遷移游戲“卷炮仗”的經(jīng)驗,嘗試由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內(nèi)一圈一圈繞出螺旋線。
3、體驗用油泥進行造型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清楚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會玩“卷炮仗”的游戲。
2、記號筆、油畫棒。
3、幼兒用書《可愛的蝸!。
活動過程:
。ㄒ唬┝私饴菪,找出螺旋線和蝸牛殼相似的地方。
1、玩游戲“卷炮仗”,體驗在教室的帶領(lǐng)下大家越卷越緊的狀態(tài)。
2、教師請幼兒觀察蚊香,并用筆把它的形狀表現(xiàn)出來。
教師: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線條?誰能用筆來畫一畫?除了可以從中心向外一圈一圈地繞,還可以怎樣繞?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螺旋線和蝸牛的'造型的互通之處。
教師:蝸牛是什么樣的?螺旋線和蝸牛的什么地方有點相似?
(二)教師引導幼兒探討并嘗試運用油泥制作蝸牛的方法。
1、幼兒自己嘗試用油泥制作蝸牛。
教師:桌上有剪刀、油泥,今天我們每個人都來制作一只蝸牛。等一會兒,我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制作蝸牛的步驟。有沒有遇到困難?
3、教師在幼兒語言表述的基礎上,進行制作步驟的總結(jié)。
4、對遇到困難的幼兒,教師或其他幼兒可對其進行局部示范,幫助該幼兒解決問題。
。ㄈ﹨⒄沼變河脮械闹谱鞑襟E,幼兒獨立完成蝸牛的造型。
1、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兩個部分:一是繞螺旋狀,二是用剪刀剪出蝸牛的觸角。
2、對于操作能力強的幼兒不僅在造型上要提出要求,還要讓他們有意識地遷移已有的色彩經(jīng)驗,對蝸牛進行裝飾。
教師:蝸牛做好后,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裝飾蝸牛。
。ㄋ模┓窒砗妥髌氛故窘涣鳌
幼兒把自己的小蝸牛貼在背景板上和同伴一起欣賞,并結(jié)伴說說小蝸牛的故事。
教師: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蝸牛,說一說為什么最欣賞它。
活動延伸:
1、區(qū)角活動:可以給幼兒提供粗細適中的軟繩,用繩子進行造型活動。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幼兒作品進行展示,布置“蝸牛大聯(lián)歡”的故事場景。
《蝸!方贪1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萌發(fā)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蝸牛的圖片、VCD、錄像、放大鏡等;
2、課前捕捉蝸牛。
三、活動過程
1、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
師: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
幼A: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
幼B: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幼C:蝸牛還有兩根細細的腳呢?
師:蝸牛頭上的角叫觸角,那蝸牛的眼睛長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
師:就長在觸角上。
師: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幼A:蝸牛沒有腳,它身體一動一動的就是在走路。
幼B:蝸牛沒有腳也能走路,它本領(lǐng)真大。
幼C:不是,蝸牛有腳的。
師:你怎么看見蝸牛有腳的?
幼C:反正我看見的。
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評析:通過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只腳,就像鞋底一樣,大家為這驚人的發(fā)現(xiàn)而歡呼。幼兒通過共同探索活動,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2、觀察蝸牛,觀看VCD,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幼:(觀察)蝸牛爬行。
師: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么?
幼A:蝸牛走過的地方有一根白線。
幼B:這白白的東西是什么?
幼C:是小蝸牛的唾沫。
師:這可不是唾液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幼A:那為什么要分泌這種白色的東西呢?
師:讓小蝸牛自己來告訴你們吧。(觀看VCD“趣味動物小百科)
師: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為了讓身體更潤滑,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3、交流信息,繼續(xù)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在前一次“蝸牛大搜索”活動中,孩子們都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
師:最近我們怎么找也找不到蝸牛?
幼B:蝸牛是不是都躲起來了。
幼C:蝸牛怎么老喜歡睡覺,它冬眠了嗎?
師:老師也覺的奇怪,蝸牛好像很少,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秘密。
幼A:我爸爸幫我去圖書館查了,蝸牛要冬眠的。
幼B:我媽媽對我說,她在網(wǎng)絡上看到的,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
師:蝸牛真有趣,我們觀察很仔細,了解的也很多。讓我們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螄,跟蝸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四、活動延伸
用橡皮泥做蝸牛。
。ㄔu析:在這次活動中,幼兒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輸。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孩子自己去圖書館找書、上網(wǎng)查資料,這樣孩子獲得的知識更系統(tǒng)、全面、深刻,學習能力由此增強。無疑,網(wǎng)絡是一本大百科全書,提供知識更為快捷、方便。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還初步了解到網(wǎng)絡給學習帶來的好處,這為他們成為信息時代的合格人才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輕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彌漫著一股平靜悠閑的氣氛,而故事中對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為故事增添了美麗的色彩。這樣精致的小故事適合各種年齡的幼兒欣賞。本節(jié)課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合理有序,幼兒興趣高,態(tài)度積極,課堂氛圍融洽,充分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在幼兒表述四季特征的環(huán)節(jié)中,詞語運用有些單一,需在以后的活動中不斷累積。
【《蝸牛》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蝸!返慕贪03-08
《蝸!方贪08-04
《蝸!方贪03-06
變色蝸牛教案03-06
蝸牛出門教案07-06
蝸牛學藝教案11-02
中班蝸牛的教案07-08
蝸牛的中班教案11-17
《小蝸!方贪03-22
《蝸牛的獎杯》教案04-09